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最小生態流量計算方法比較

最小生態流量計算方法比較

發布時間:2023-07-01 10:10:07

❶ 算生態需水的tennant法

Tennant法也稱為蒙大拿法(Montana method),是Tennant,D.L等人於1976年提出。他們在1964-1974年對美國蒙大拿、懷俄明及內布拉斯加的11條河流進行了野外研究。通過分析地域、斷面和流量變化對漁業的影響,建立了河寬、水深、流速等魚類棲息地參數與流量之間的關系。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的10%是保持河流生態系統健康的最小流量,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的30%能為大多數水生生物提供較好的棲息地條件

❷ 流域的生態環境需水量計算

生態需水與環境需水雖相互聯系,但有不同,前者偏重於自然方面,後者側重污染與水環境容量[1]。流域生態環境需水量主要分為河道內需水與河道外需水兩大部分。

(1)河道內的生態用水可從河流功能的各方面來分項計算。包括:

——河道基流。根據多年最小徑流Rmin與多年平均最小月徑流Rmin,a,確定求取Rmin/Rmin,av=α,在只有多年月系列的情況下,河道生態最小基流量用a確定。

——沖沙水量(Rsid)。從河流多年流量與泥沙系列中選擇實測大斷面與相應的流量、泥沙進行定量。

——河道環境需水量。主要是保持河流水環境容量的需水量,可參照以下方法計算:①Tennant法;②月流量保證率設定計算;③100%保證率最小月流量等方法。

——與河流相連接的湖泊、濕地的生態需水量。前者用設定水位來計算,後者由濕地水量平衡來確定。

——河流生物需水量。綜合考慮水量與水質。簡單的方法採用歷史資料鑒別。

——城市生態環境需水量。主要是綠化植被的需水量。面積按城市規劃計算。

(2)河道外的生態用水。從河道引出的水量,主要是生活與生產用水,過去並未專門提供生態用水的計算,但是河流中的水量來自河道外的流域面積。流域內的土地覆蓋與土地利用實際要影響匯入河道中的水量。主要是綠化——林草、農田及水土保持(含少量的雨水利用)需用(耗)的水量,可按生態環境保護的規劃(規劃部門提供)分別在計算河道內、外各種生態系統環境需水的基礎上進行匯總。

文獻[4]綜合不同學者的觀點,認為生態需水量是生態系統中客觀存在的水量,是水資源的一部分,它是一個時間變數,隨生態系統的發展而動態變化;生態用水量具有一定的目標性,它是一個空間變數,根據不同需求,可將生態用水量劃分為最大、最小和適宜生態用水量。文中闡述了生態需水量估算的理論基礎和方法,並指出:對於流域而言,生態需水的計算分河道內和河道外。河道外的生態需水量應首次選定天然植被並進行本底分區,然後由區域天然植被生長的年降水量、氣溫及熱量平衡資料結合區域水量平衡算出植被的需水量(文獻[1]中也引用了國外Baird等的不同植被蒸騰量的確定與估算)。河道內按不同生態功能計算需水量。二者之和扣除重復才是整個流域的生態需水量。

王西琴等認為[2],根據人類對水資源的利用和影響程度,可以將地表水資源利用劃分為4個階段:①未被人類利用階段;②合理利用階段;③極限利用階段;④過度利用階段。由此分析得出:①雖然地表水能被人類利用,但是有一個限度。國際上認為,地表水合理的開發利用率應為25%。考慮到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實際情況,其合理利用率為40%。只有低於合理的利用率,才能保證河流系統的穩定和平衡。②河道內必須留有足夠的水量,以保證水體固有的生態和環境功能。③人類不能無節制地利用水資源和追求河道水體的功利性功能,而必須重視生態系統本身所需要的水,以保證水資源的良性循環,達到水資源的持續利用。

河流的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功利性功能,如為生產、生活提供用水,為航運、水上娛樂、養殖等提供水域,對水力發電提供能源等;二是生態環境功能,如為水生生物提供生存環境,對污染物的稀釋自凈作用,保證河口地區生態系統穩定,以及輸沙排鹽、濕潤空氣、補充土壤含水等功能。根據上述分析,河道環境需水是指為保護和改善河流水體水質、為維持河流水沙平衡、水鹽平衡及維持河口地區生態環境平衡所需要的水量。可以概括為河道基本環境需水、輸沙需水及入海需水。三者之間有重合部分,其中基本環境需水包含於輸沙需水和入海需水之中,輸沙需水和入海需水既有重合部分,又有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其主要決定於河流的主導功能。河道最小環境需水量是指為維系和保護河流的最基本環境功能不受破壞所必須在河道內保留的最小水量的閾值。河道生態需水是指維持水生生物正常生長及保護特殊生物和珍稀物種生存所需要的水量。如果以水資源開發利用階段衡量,其相當於水資源利用的第二階段河道內留有的水量。河道最小生態需水是指維系和保護河流的最基本生態功能不受破壞所必須在河道內保留的最小水量的閾值。如果以水資源開發利用階段衡量,其相當於水資源利用的第三階段河道內留有的水量。

事實上,生態、環境需水隨著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的不同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對生態環境功能的要求越高,則相應的生態需水量也越多,反之亦然。因此,生態(環境)需水不是一個定值。而最小生態(環境)需水是保證生態系統平衡所必須具有的最低閾值。因此,在一定階段,如果對生態環境功能的要求不變,則最小生態(環境)需水應是一個定值。

❸ 請問河流的供水量怎麼計算

用逐月最小生態徑流計演算法、逐月頻率計演算法和Tennant法計算了伊河和洛河的生態徑流量,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適用於我國北方中小型河流生態徑流量計算的一些改進方法:改變連續歷時時段計演算法、逐月次最小(大)生態徑流計演算法、確定河流生態徑流量上界的參照法和逐月頻率計算的綜合法.分析結果表明,對於中國北方像伊河和洛河這樣流量不是很大但年際和年內變化較為劇烈的河流,採用改進方法確定其河流生態徑流量更有利於河流的生態保護.

❹ (一)計算方法

1.Tennant法

估計河流生態用水的常用方法是Tennant法,又稱Montana法,這是一種水文學方法。該法在考慮保護魚類、野生動物和有關環境資源的河流流量狀況下,按照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數推薦河流基流。Tennant方法主要用來評價河流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或作為在優先度不高的河段研究河道流量推薦值使用,或作為其他方法的一種檢驗。

Tennant法根據流量級別及其對生態的有利程度,將河道內生態環境需水量確定為不同的級別,從「極差」到「最大」共8個級別,並對不同級別推薦了河流生態用水流量佔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

Tennant方法的計算過程相對簡單,即只要根據多年平均流量,利用相應級別的百分比即可確定出年內不同時段的生態環境需水量,對全年求和即可求得全年的生態環境需水量。

2.Q90法

Q90法源於美國的7Q10法,7Q10法為美國考慮水質因素確定河道內生態環境需水的方法,即採用90%保證率最枯連續7 d的平均流量作為河流最小流量設計值。美國環保署(EPA)通過研究表明基於水文學的7Q10法和基於生物學的4B3法的計算結果十分接近,因而建議以此作為污染物排放對水生物長期影響效果的水質標准設計流量。此後,美國聯邦政府和許多州通過立法將7Q10法作為確定河道內基流的計算方法。7Q10法在20世紀70年代傳入我國並在許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的環境影響評價中得到應用。由於該標准要求比較高,鑒於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後、南北方水資源情況差別較大的現狀,對該法進行了修改,一般採用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證率最枯月平均流量。

Q90法也是一種水文學計算方法,即將90%保證率的最小月平均流量作為河道內生態環境需水流量值。其計算過程為,首先由各河段水文歷史資料,在各年中找出其月平均流量最小月份的流量值,然後利用這些最小月平均流量進行頻率計算,其90%保證率的流量值即可作為河道內生態環境需水流量,由此流量值即可求得全年的生態環境需水量。

3.濕周法

濕周法則是一種水力學計算方法,其主要依據是水力學研究中得到的基本認識。通常濕周隨著河流流量的增大而增加,然而當濕周超過某臨界值後,即使河流流量的巨幅增加也只能導致濕周的微小變化。注意到濕周臨界值的這一特殊意義,我們只要保護好作為水生物棲息地的臨界濕周區域,也就基本上滿足了臨界區域水生物棲息保護的最低需求。將河流臨界濕周作為水生物棲息地質量指標估算相應河流生態需水量時,所得的流量會受到河道形狀的影響。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寬淺河道。

濕周法計算的關鍵是要確定出流量—濕周關系,這可以先根據河道斷面資料確定出水位—濕周關系,並結合水文學中的水位—流量關系即可確定出流量—濕周關系。由流量—濕周關系圖,在其中找出變化曲折的臨界點,將此臨界點的流量值作為保持河道內生態需水的流量值,由此流量值即可求得全年的生態環境需水量。

閱讀全文

與最小生態流量計算方法比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耐高溫紅膠使用方法 瀏覽:821
殺活兔子的方法技巧 瀏覽:953
塵埃計數器使用方法 瀏覽:212
量化分析方法舉例 瀏覽:528
榛子的育苗方法圖片 瀏覽:209
常用的累積粉絲的方法 瀏覽:192
香港拓客方法有哪些 瀏覽:419
三星手機設置鈴聲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29
帽子製作方法視頻手工 瀏覽:950
如何用spss進行人口預測方法 瀏覽:649
艾蜜塔使用方法 瀏覽:931
濕氣重怎麼祛除最快最有效方法 瀏覽:387
硅酸鹽水泥板安裝方法 瀏覽:160
車間門安裝方法 瀏覽:510
中葯山葯食用方法 瀏覽:936
外科手術區皮膚消毒方法步驟 瀏覽:883
耳道乾燥快速恢復十大方法 瀏覽:855
學生用什麼方法較快閱讀 瀏覽:767
圓心角周長計算方法 瀏覽:653
特級化學教師教學方法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