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景物描寫有哪幾種
所謂景物描寫,通常指自然景物描寫,但也包括對社會景物即社會環境的描寫。景物描寫的內容十分廣泛,山川大地,風雷雲電,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這些事物的交錯組合都構成了景物描寫的對象。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有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不難發現,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是從這幾個方面來寫春花的:1.從視覺、聽覺、味覺三個角度描繪春花。2.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形象地描述春花的性狀。3.用虛實相生、動靜結合的手法進一步豐富春花圖的內涵。沿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作進一步分析:一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直接觀察,運用視覺、聽覺、味覺等得到的體驗和感悟;二是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輔之以厚實的語言積累,展開豐富的想像和聯想並恰當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產物;三是從我們觀察的角度和層次出發,在寫作過程中,依照文理和章法的需要表現出來的有序結合,是藝術手法中的亮點。所以,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要寫好景物,必須指導學生掌握以下方法:
一、抓住景物特徵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時間不同,景物的特徵也不同。宋代詩人楊萬里說得好:「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第三單元的課文,分別寫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一堵黛色長城」;秋天,「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廖闊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一道白,一道暗黃」。同樣的草木在不同季節展現出迥異的風姿。朱自清寫《春》,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點,簡筆勾勒,傳神地勾畫出了春景的輪廓。接著濃抹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和迎春圖,而描繪這幾幅圖景時又分別抓住了它們各自不同的特點,細致描繪出春天「新」、「美」、「力」的總體特徵。
抓住景物的特點,是寫好這類文章的前提。要引導學生對景物進行細致觀察,並將觀察所得銘記於心,正所謂「靜觀默察,爛熟於心」。同時也要對景物進行細致的比較。景物的特點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學生描寫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異,甚至雷同,主要原因是對所寫的景物沒有認真細致的觀察,不善於通過比較的方法去發現和抓住事物的特點。而成功的有特點的景物描寫,則都是作者對所寫景物進行了艱苦細致的觀察和反復比較的結果。因此,要求學生在觀察中,要善於抓住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地域中景物呈現出的顏色、形態、聲響、氣味等方面特有的變化,這樣,才能抓住景物特徵加以描寫。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節的特徵。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節的變化會引起景物的變化。每個季節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徵;二要注意時間變化的特徵。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時間往往各有特徵。白晝、夜晚、早晨、黃昏都為景物塗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氣候不同的特徵。同一景物在雨中、風中、霧中、雪中所展現的景觀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徵。南方、北方、城市、鄉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著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徵,要體現地方色彩。魯迅指導青年作者時提出:「現在世界環境不同,藝術上也必須有地方色彩,庶不至於千篇一律。」又說:「地方色彩,也能增畫的美和力,自己生長其地,看慣了,或者不覺得什麼,但在別地方的人,卻是特色。」
二、選好描寫角度
描寫景物要選准觀察角度。對於同一個景物,同一景點,由於觀察的角度不同,獲得的對景物的印象也會不同。要選好描寫的角度,就要先確立好觀察角度。要指導學生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定點觀察和動點觀察景物的方法,或遠觀、或近覷、或仰視、或俯瞰,觀察和描寫出景物獨特的狀貌風神。
1.定點觀察:即觀察景物的立足點是固定的。所謂立足點,是指人們觀察事物時所站的位置。我們到一個景點去,固定立足點,視線隨身體而旋轉可以上下左右移動,寫景狀物也就有了多個角度:仰視、俯視、環視和遠視,這樣將景物一層層地寫下來,從而把景物寫得層次清楚,鮮明逼真,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受。運用定點觀察法描寫景物,要使學生明白:第一,要注意選准立足點,哪裡最能恰當地表現描繪對象,產生最好的藝術效果,就應把立足點選擇在哪裡。第二,要把立足點交代清楚。
2.移步換景:就是立足點隨著行蹤的變化而變化,一邊走一邊看,走到哪兒,看到哪兒,把景物一步步地寫下來。它是定點觀察的連續。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寫作時,一要注意把立足點的變換交換清楚,如交代不清,就會使讀者如墮霧中;二是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徵進行描寫,不能寫成「流水賬」,一方面,從不同立足點看到的局部景物應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來又要能反映出描寫對象的總面貌、總特徵,這樣描寫景物才能成功。
Ⅱ 景物描寫的方法技巧
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地、生動地描繪出來,並以此抒發寫作者的思想感情。寫景作文是小學生習作的主要題材,人人都在寫,但不是人人都能夠寫出具體生動的美景來。因為,寫景是需要技巧的。
一、明確寫的是什麼
例:有人喜歡春天的雨,有人喜歡夏天的風,有人喜歡秋天的水,而我最喜歡的,是冬天的雪。我喜歡雪的潔白,我喜歡雪的堅強,我喜歡雪的輕盈,我喜歡雪的無私。
這一段運用了排比修辭手法,句式整齊而且點明了喜歡的是什麼景,為什麼選取這個景。
二、運用描寫方法
要想把景物寫活,寫美,寫出特色,需要用到一些描寫方法。描寫方法有很多種,下面簡單介紹描寫順序。
1.時間順序有:凌晨、破曉、早上、中午、下午、傍晚、晚上……
例:從早上,雪花如鵝毛般紛紛揚揚,整整下了一個白天,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雪停了,潔白的雪光如燭光一般把整個夜晚都照亮了。
此例分別寫下雪時和下雪後的景象,也可以表現白天和夜晚的雪景不同。
2.空間順序比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由點到面、移步換景等。例:這場大雪可謂是鋪天蓋地,看啊,高樓如同披上了潔白的婚紗,連樹枝都穿上潔白的禮服,地面上更像是鋪上了純白的地毯……
此例主要用了從上到下描寫方法,可以讓讀者全方位感受雪的景象。
三、要把真情實感寫出來
例:我喜歡冬天的雪,它裝扮了我們的世界,它凈化了世間的污垢,它給農民伯伯帶來了豐收的希望,它給小朋友們留下了童年的美好記憶。雪仙子,希望來年再和你相遇!
此例適合做寫景作文的結尾,抒發了作者對冬天的雪的喜愛之情和無限的留戀之情。
具體、生動的作文,需要孩子們用眼睛去發現,用心去體會,用恰當的方法去描寫,才能寫出來。
Ⅲ 景物描寫方法都有什麼
1、抓住景物的特點寫。
世界上的景物千姿百態,各有各的特點,這些特點一般是從形狀、顏色、發展、變化方面表現出來的。比如,山泉的水是涓涓細流,小河的水是嘩嘩流淌;大江的水是洶涌澎湃。
湖泊的水是平靜安詳。這里的流、淌、涌、靜,就是他們表現出來的各自的特點。寫景就要抓住景物的特點,細致觀察,細致描繪,寫出這一景物不同於其他景物的獨特景象。
2、寫景要講究順序。
①按時間變化順序寫,是說在不同的時間內,同一景物會出現不同的變化,要求我們按照時間變化的順序,描繪出同一景物的不同畫面。
②按地點變換順序寫,隨著作者的腳步移動和地點變換,多方面、多角度地對一處景物進行描寫。
③按景物變化順序寫。一處景物或某一種景物,它本身就有許多動態的變化。如一場大雨,雨前、雨中和雨後的情景各不相同。
(3)描寫景物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方法指導:
1、景中有物——寫什麼景物,將特徵寫具體,有所側重,不可面面俱到。靈活運用一些修辭方法。
2、景中有序——如時間順序、移步換景、由總到分,由面到點,由物到人,由實到虛。
3、景中有變——山水結合、動靜結合、人物結合,花草結合。景中有敘——單一寫景會顯得單調,可適當插入敘事,引文,以深化或豐富景物內容。
4、景中有情——在描寫過程中適當抒情議論,自然流露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5、景中有理——通過觀察聯想,感悟景物或景物變化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Ⅳ 景物描寫手法有哪些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4)描寫景物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景物描寫的對象,概括地說,凡環繞人的但不是對人的描寫,都可以說是景物的描寫。具體地說,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風景描寫、風俗描寫和風物描寫。也可以用繪畫用語來表達,那就是:風景畫、風俗畫和風物畫。
風景畫的主要內容是自然風景。廣義的風景畫,包括人工景物,如宮殿、寺廟、園林等。狹義的風景畫,主要是指自然風景,如日、月、星、雲,高山、大漠、潮汐、雷電等。我們這里採用廣義的概念。
風物畫的范圍,似乎更小一些,主要指人工製造的具有特點的景物與器物。較大的如園林,較小的如金石風物描寫,應該有獨具的特點。
風俗畫,也可以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風俗畫,指能反映某一時代、某一地區、某一民族或社會集團的社會生活所特有的風俗人情、社會風貌、生活方式的文學作品。
例如,可以說《紅樓夢》是17世紀中國上層貴族的風俗畫。狹義的風俗畫,指作品中有關地區的獨特的風俗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描寫。這里所說的風俗畫,主要指後者。
Ⅳ 景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
1、移步換景,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
抓住特點,准確描畫:如《小石潭記》中第一段中發現小石潭——移步換景
2、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如《小石潭記》中第四段中潭中氣氛——寓情於景
3、運用形象比喻:如《小石潭記》中第三段中寫小潭清流——形象比喻
4、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如《沁園春雪》中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5、運用想像:如《沁園春雪》中想像雪後美景: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6、側面描寫突出景物:如《小石潭記》中第二段中寫水清: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7、白描:最著名的莫過於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短短二十八字,一連推出九幅畫面: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刻劃出一幅非常真實生動的秋郊夕照圖。
Ⅵ 景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
景物描寫手法與作用
(一)手法
一、以動襯靜,動靜結合
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也可以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還可以化動為靜與化靜為動。動靜的結合往往和襯托相關。
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頷聯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比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寫出了遙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條巨大的白練掛在山間,「掛」字化動為靜。再比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用花落、月出、鳥鳴突出了春澗的幽靜,
二、虛實結合
在景物描寫中,虛是聯想想像之景,如回憶想像未來或幻想幻覺之景;實指當前視聽之景。柳永《雨霖鈴》想像別後之景。李煜《虞美人》「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雕欄玉砌」「故國」是回憶中的景物。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春風十里」,實景「盡薺麥青青」,昔盛更顯今衰。想像是虛寫的關鍵,虛是為實服務的。
三、繪形繪聲繪色
所謂「繪形繪聲繪色」,就是把自然界的聲響、物體的形狀與色彩等具體地描寫出來,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陀斯妥耶夫斯基舉過一個例子,他說「有個小銀圓落在地上」,這個句子不夠好,應該寫成「有個小銀圓,從桌上滾了下來,在地上丁丁鐺鐺地跳著」
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思歸的感傷,如杜甫的另一首《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就是濃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風光,山青翠,花紅艷,鳥翎白,碧波綠,景象清新,賞心悅目,卻是為寫下文勾起漂泊的傷感作鋪墊。
四、細描白描
細描:即細節描寫,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沫。例如《荷塘月色》的一些段落。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我國優秀的古典小說《水滸》、《三國演義》等多用白描的手法。
白描要求運用極簡省的語言,描摹景物的特徵,反映作者的感情。如魯迅《故鄉》的開頭:「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寥寥數語,幾筆勾勒,不但將故鄉的深冬陰晦天色籠罩的原野,盡收筆底;而且字里行間,表露了蘊含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深沉的悲涼。
白描手法用於敘事,使人感到線條明晰,言簡意真。如《儒林外史》寫范進看中舉的報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維妙維肖地描寫了事態的發展。
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
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些描寫,猶如用幾條墨線,簡單幾筆,特徵顯露,盡傳神態。
五、多個角度順序結合
蘇軾在《題西林壁》詩中寫道:「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同一景物,觀察點不同,獲得的印象就不一樣。同是廬山,由於橫、側、遠、近、高、低不同的觀察角度,呈現的景物姿態以及給人的感受也不同。
可以從視、聽、嗅、味,觸等多種感覺去描寫,將景物真切再現,富有立體感,做到繪形繪聲又繪色,令人讀後有身臨其境之妙。
如《荷塘月色》描寫月色下的荷花時,從視覺上看到了「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從嗅覺上「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里尤其是最後一句還用上了「通感」的修辭,讓這個句子有著獨特的韻味。
六、襯托對比
襯托是有主次之分兩者相比較一方為另一方服務從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為正襯與反襯。對比是相並的兩方內容相反目的在於突出不同點的手法。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襯托、對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報春的特徵。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襯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寫江中之月「唯見江心秋月白」襯托琵琶聲的引人入勝,「別時茫茫江浸月」襯託人物凄涼的心情。
七、多種修辭結合
根據表達的需要,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修辭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請看:
1.蜘蛛也惜春歸去,網住殘紅不放飛。
以「殘紅」代落花,鮮明生動;用擬人手法,生動地表達出惜春之情。
2.水清魚讀月;山靜鳥談天。
用對偶,有音樂之美;用擬人,不僅表現出環境的優美、幽靜,而且渲染了一種讓人心曠神怡的濃郁的書卷氣。
3.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著兩丸黑水銀……
用博喻刻畫白妞的眼睛:「秋水」見其清澈純凈,「寒星」見其晶瑩明亮,「寶珠」見其圓潤光澤,「水銀」見其黑白分明、水靈生動。這雙眼睛真是顧盼傳情,美麗動人。
4.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此生耳。(張潮《幽夢影》)
運用排比,列舉一連串悅耳之聲,令人浮想聯翩,心旌搖盪。
5.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同上)
以賞月喻讀書,表達讀書所獲與閱歷相關的道理,深入淺出。
(二)作用
一、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
景物描寫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有時也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如《孔已己》中開頭對魯鎮酒店的格局的描寫「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台,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餞,買一碗酒。」交代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具體的人文特點。
再如《一面》中第5段「門外,細雨煙似的地被秋風扭著卷著,不分方向地亂飛。店裡冷得像地窖一樣,冷氣從褲管里向上鑽。」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及當時的自然環境,也暗含了當時的社會環境。
二、渲染氣氛,
景物描寫有時可以渲染一種特定的氛圍。例如高爾基的《母親》中寫道:「嚴寒乾燥的空氣緊緊地包圍住他她的身體,直透到咽喉,使鼻子發癢,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既寫出母親此次行動的時節,又烘託了緊張的氣氛。
三、烘託人物心情
寫景應滲透人物的感情。寫景不應該是自然主義的純客觀的描繪。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把境界分為"無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謂"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於周圍的自物景物,在所寫的景物上直接滲透作者的感情。
例如高爾基的《母親》中 「母親滿意地聽她腳下的雪發出的清脆的聲音」以及「每次開門的時候,就有一陣雲霧似的冷空氣吹到她臉上,這使她覺得很爽快,於是她把冷空氣深深地吸進去」等描寫又顯示母親從事革命工作時的興奮之情,為塑造臨危不懼的革命母親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四、揭示人物心境,展示人物性格
人物周圍的環境,包括室內外的裝飾布置,能夠展示一個人的身份、氣質、個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來展示人物性格。例如魯迅《祝福》中對魯四老爺書房的描寫:
我回到四叔的書房時,瓦楞上已經雪白,房裡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已經脫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 從對聯和書籍的內容可以看出,魯四老爺是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衛道士,他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他懶散、自私偽善,冷酷無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
五、推動情節的發展
有時景物描寫能夠推動情節向前發展,例如《祝福》中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祝福本身就是舊社會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動,所以在祝福時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動理學觀念也表現得最為強烈。在魯四老爺不準「敗壞風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誡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權力。她為了求取這點權力,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門檻,但得到的仍是「你放著罷,祥林嫂」這樣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於侮辱,死後免於痛苦的願望,她的一切掙扎的希望都在這一聲喝令中破滅了。就這樣,魯四老爺在祝福時刻憑著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景物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寫景物,作者往往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感情,達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寫了一幅恬淡朦朧的荷塘月色圖,實際上寄託了朱先生的情感。朱自清是一名新文學運動的戰士,1927年大革命失敗了,給他心靈上投下了落寞的陰影,他既對黑暗的現實不滿,又不願投身革命,所以幻想超脫現實。他借荷塘月色抒發的正是這種幻想超脫現實的情感。
七、照應標題。如《祝福》中的景物描寫就起到照應標題的作用
Ⅶ 怎樣描寫景物
方法:
一、抓住特點寫:
同樣一種景物,在不同的季節,都有不同的樣子、顏色等。一定要仔細觀察喲!
二、按順序寫:
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等。也可以按照游覽的順序寫。
三、描寫時要多加想像,
可以採用多種修辭方法寫。比如:比喻、擬人、排比等。
四、在寫作中要抒發自己的感情。
例子:
迷人的秋天
第一段:描寫天氣變化。推薦詞句:秋高氣爽
天高雲淡
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雲。
第二段:描寫植物的變化。推薦詞句:菊花開得五顏六色,爭奇斗艷,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黃的像金子。丹桂飄香
香飄十里
樹葉金黃
紅葉似火
第三段:描寫動物。大雁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往南方飛去。螞蟻正忙著儲存食物等。
第四段:描寫田野及大豐收的情景。一片金黃
高粱紅紅
谷穗彎彎
棉桃白白
第五段:抒發情感。
範文:
迷人的秋天
秋天,不像春天那樣萬紫千紅,也不像夏天那樣生機盎然,更不像冬天那樣粉妝玉砌,但是也有她獨特的美。
秋天的天空顯得格外高而藍,幾朵白雲正在休閑地散步。一行大雁排成「人」字形向南飛去,邊飛遍喊著口號。你瞧,它們的隊伍多整齊呀!
公園里很多花都落了,結了花種子。菊花卻在秋天怒放了。菊花開的五顏六色,爭奇斗艷。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黃的賽金。秋風吹來,陣陣的桂花香沁人心脾。桂花的顏色也多種多樣,銀桂,白白的,使你感到它純潔無比,金桂,金燦燦,像滿天的晚霞。樹葉有的變黃了,有的變紅了,一片一片落下來的樹葉像一隻只漂亮的蝴蝶在翩翩起舞。突然一片桔葉旋轉蝶飛起來,我輕輕地走過去打算捉住它,一看,原來是一片葉子。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果園里,蘋果樹、橘子樹、葡萄樹,紛紛為人們獻出豐碩的果實。農民伯伯有的在摘蘋果,有的在摘葡萄,一個個紅紅的大蘋果,一串串紫瑩瑩的葡萄把枝頭都壓彎了。農民伯伯笑得嘴都快合不攏了。
田野里,瑟瑟的秋風把穀子吹得黃澄澄的,一顆顆黃燦燦飽滿的玉米向人們展示了秋天獨有的姿色。農民伯伯正忙著收割莊稼呢!汗水順著農民伯伯的臉頰流淌,但喜悅的笑容卻掛在每個人的臉上。
我愛秋天這迷人的景色,因為它象徵著成熟,它把豐收的喜悅帶給人間。
Ⅷ 寫景的手法有哪些
正與側的結合、動與靜的結合、聲與色的結合、虛與實的結合、點與面的結合、遠與近的結合、白描手法。
【一】、正與側的結合:
景物描寫可以從正面入手,直接描寫景物的特點,使人一目瞭然;也可以不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其有關的側面景物寫起,來揭示該事物的特點,同時還能提供給讀者豐富的想像空間。
【二】、動與靜的結合:
特別注意動態描寫,動靜結合是常用的一種寫景手法。在這手法的運用中,詩人往往獨出心裁,「每著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三】、聲與色的結合:
常涉及到聲音與顏色,這是利用感官多角度寫景,讓讀者如臨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藝術效果。
【四】、虛與實的結合:
「虛」與「實」是兩個極大的概念,具體點說就是無形與有形、抽象與具體,想像回憶與現實。實景是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虛景是通過聯想或想像而虛擬的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溢的情思。
【五】、點與面的結合:
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六】、遠與近的結合:
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七】、白描手法:
抓住描寫對象,用准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干凈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
(8)描寫景物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一般我們用移步換景的手法來寫景,這樣可以使景動起來!在寫人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中常常會有景物描寫,這些景物描寫一般用來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時間、地點,起到渲染氣氛、襯託人物、顯示中心的作用。
記敘文中也有一類文章,專門描寫時令節氣、山川湖海、日月星空、陰睛雨雪、花草樹木以及居住環境、風土人情等等。怎樣寫好寫景的記敘文呢?
首先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徵。世界上的景物千差萬別,各有姿態,只有抓住所寫景物與眾不同的獨特之處,才能繪出它特殊的形象,寫出它內在的韻味。
寫這一類文章在下筆之前要有明確的寫作目的,由此決定寫景材料的取捨、詳略及順序。比如,同是寫登山,如果是為了表達「只有不畏艱難、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美好的頂峰」這一文題,文章就應突出山路之險,困難之大,意志之堅及登峰後「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如果是為了抒發對祖國山川的熱愛之情,則應重點描繪景色之美,抒寫感情之真。對文章中情與景的關系的處理,可以有兩種方法:
一是在寫景的同時敘寫作者的感受,即所謂借景抒情,借景言理;
二是把作者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繪的景物中,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客觀的寫景,但字里行間蘊含著作者的深情,這叫做寓情於景。
初一課本中所選的日本散文家德富蘆花先生的《晨霜》屬於第一種情況,文中不僅描繪了晨霜清凜、潔凈的特徵,而且在開頭和結尾直接抒發了愛霜之情。朱自清先生的《春》則不同,作者在文中並沒有直抒胸臆,但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對春天a珍惜春光、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
另外,寫景的記敘文雖然不以寫景為目的,但景必須寫好,這樣,才能使文中的情有所依託,才能為抒情、顯理打好基礎。要寫好景,除了前面提到的抓住特徵之外,還應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和修辭手法,使所繪之景具體、真實、生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