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身體有一條腿做過截肢的人怎麼鍛煉身體
第一、防止感染。截肢後不僅會出現創傷面積增大的情況,而且後期需要使用彈力綳帶,這樣就會導致局部的皮膚透氣性偏差,很容易出現細菌或者真菌感染的問題,一旦感染就是會影響局部的功能訓練。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可以用手沾一些清水來清洗患肢表面,然後用毛巾擦拭乾凈,彈力綳帶也應該每天更換,尤其在出汗比較多的情況下需要更換多次。
第二、加強營養。截肢之後無論是身體還是心裡都會出現消耗過大的情況,為了更好的促進術後身體的恢復,一定要注意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建議大家平時多吃一些高營養的食物,包括高蛋白,高糖和高維生素等。
第三、功能鍛煉。為了讓機體盡快適應截肢之後的生活,同時也為了給裝配假肢創造更好的條件,後期一定要適當的進行一些功能訓練,包括肌肉按摩,關節屈伸等,對患者的恢復都具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繼續治療。手術只能暫時解決壞死肢體的問題,而導致肢體缺血壞死的原因可能還沒有完全消除。因此截肢手術之後一定要積極的治療一些原發性的疾病,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⑵ 截肢的訓練方法
康復治療包括患者的全身情況和殘肢本身兩個方面。長時間刻苦地訓練,截肢者很難自如掌握假肢。
1.使用假肢前的訓練
增加全身體能的運動訓練,以同樣的速度在平地行走,一般小腿截肢要比正常人多消耗10%--40%的能量,大腿截肢者要多消耗65%--100%,雙側大腿截肢者平均比正常人多消耗110%。這樣大的能量消耗,就要求下肢截肢者有比較強壯的身體。要進行軀干肌和未截肢肢體的強化訓練,增強背肌和訓練,單腿站立訓練,最後練習單腿跳。這樣既加強了肌力又訓練了平衡。
殘肢訓練:包括關節活動訓練、肌力訓練、增強殘肢皮膚強度(特別是負重部分皮膚)的訓練,使用肋行器的訓練和站立與步行訓練。
2.穿戴假肢的訓練
(1)穿戴臨時假肢的訓練:截肢後,首先確定安裝臨時假肢的合適時間。假如全身情況及殘肢條件許可,一般術後應盡快穿戴臨時假肢。訓練內容包括穿戴臨時假肢方法的訓練、疲倦平衡訓練、邁步訓練(假肢的邁步訓練,健肢的邁步訓練)和步行訓練。
(2)穿戴永久假肢的訓練
穿戴永久假肢的條件:1)殘肢條件殘肢成熟定型是最基本的條件,即殘肢已無腫脹,皮下脂肪養活,殘肢肌肉不再繼續萎縮,連續應用臨時假肢2周以上殘肢無變化,接受腔適配良好,不需要再修改接受腔。2)訓練情況經過穿戴臨時假肢後的各種康復訓練已達到基本目的和要求,當穿戴上永久性假肢後就可以立即很好地應用假肢。
上肢假肢的訓練:上肢假肢的應用訓練遠比下肢假肢的訓練復雜和困難得多。基本訓練方法是:首先從訓練截肢者熟悉假肢和假肢控制系統開始,先訓練手部開閉動作。對肘關節以上的高位截肢,要增加假肢肘關節的動作訓練,通常要在手部動作熟練和習慣使用背帶後進行。上肢假肢的應用訓練(吃飯、化裝、更衣等日常生活動作)。在單側上肢截肢的患者,首先要進行利手交換的訓練,合原來不是利手的健肢變成功能性更強的得手,而假手主要起輔助手的作用。
下肢假肢的訓練:沒有穩定的站立平衡就不能順利地行走,在平衡問題上,額狀面與矢狀面相比,額狀面的平衡較難掌握。在指導使用臀中肌的方法時,掌握只用假肢外側站立的方法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面對鏡子觀看自己用假肢行走的步態,對不良步態予以糾正。
⑶ 如何保持合理的殘肢體位
下肢截肢多由於嚴重創傷、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原因所致,隨著病人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截肢後病人的康復意識逐漸加強。從康復的角度考慮,截肢不僅僅是破壞性的手術,也是功能重建的開始。
通過自我康復訓練,有利於順利裝配假肢,提高截肢病人的自信心,使病人日常生活能自理,早日回歸社會。通過教會病人對殘肢進行自我護理及康復訓練,提高了康復效果,對術後整體的綜合康復起到了很大幫助。
康 復 訓 練
殘肢體位
合理的殘肢體位對避免發生關節攣縮十分重要,指導病人的殘肢放於功能位,各關節保持中立位。
膝上截肢體位:髖關節應盡量伸直和略內收位,不要外展,術後截肢下方不需墊高,即使為了防止出血或血腫而墊高殘端,2天後應盡快放平 。仰卧位時不要在腰部下面放入枕頭,或在兩腿之間放入枕頭,站立時不要將殘肢放在腋拐的扶手上,以防止髖關節屈曲、外展畸形。
膝下截肢體位:膝關節應伸直位,坐位時避免長時間屈膝,以防膝關節屈曲畸形;病人躺、坐時不要讓殘肢垂下,床緣於屈膝位,卧位時膝關節應伸直,不要在膝部的下面墊枕頭,不要躺在床上將小腿垂在床邊,也不要坐在床邊或輪椅上下垂小腿。
殘肢皮膚護理
術後一般採用以軟包紮法的彈力綳帶固定殘端,保持殘肢均勻受壓,同時防止肢體位置不佳引起攣縮、水腫、血腫形成,促進淋巴組織液迴流,幫助殘端消腫塑性。
待病人術後局部傷口疼痛減輕後,先由醫護人員示範,逐漸教會病人用手掌輕輕拍打殘端,每次3min~5min ,每天3次~6次,時間、輕重程度由病人自己掌握。通過有節奏地輕輕叩擊殘肢末端,有利於促進循環,減輕水腫,有利於消除幻肢痛這一主觀感覺 另外,拍打殘肢可使殘肢的耐力逐漸加強,為日後安裝假肢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由近端向遠端牽拉按摩病人殘端皮膚,每日2次,每次20min 。然後搓,用殘端蹬踩,由軟物到硬物,強化皮膚的韌性和肌肉力量,促進新血管形成。傷口癒合後教會病人自行照顧殘端皮膚,及時處理殘端皮膚擦傷、發紅、腫脹、濕疹等。每日睡覺前清理皮膚,用刺激小的消毒劑對擦傷及壓迫發紅皮膚進行擦拭,以無菌紗布覆蓋,用刺激小的肥皂清洗,再用毛巾擦乾,塗以霜劑和軟膏或橄欖油軟化皮膚,防止干皮形成,以減少干硬的瘢痕在訓練時受壓而爆裂。
殘肢關節活動訓練
術後應盡早進行髖關節的各方面運動,指導關節活動的原則是從被動活動到主動輔助活動再過渡到主動活動。具體方法:術後24h在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情況下進行被動的、范圍盡量接近正常的最大限度的髖關節屈、伸、外展、內收等活動,活動時速度要慢、動作要輕柔,每日2次,屈、伸、外展、內收,每次各練習3遍。當患肢疼痛減輕後逐漸過渡為主動輔助運動,最後由病人進行主動運動,每天2次或3次,每次10min~15min。
殘肢肌力訓練
殘肢肌力的強弱對於日後熟練控制假肢尤為重要,因此,截肢手術後應盡快增加肌力的訓練。術後3d~4d,截肢者可於病床上利用松緊度不同的橡皮圈、彈簧及滑輪等鍛煉未受傷的健肢,為裝配假肢做准備。增強殘肢肌力的訓練於術後第1天就可在床上開始,病人逐漸掌握。
訓練方法:在石膏固定或彈性綳帶固定下,取正確體位進行殘肢肌肉的等長收縮運動。膝上截肢訓練:術後第1天開始進行主動靜止的股四頭肌、臀大肌收縮和髖後伸、內收活動,1周後開始做主動的髖關節的外展、內收、後伸和屈曲活動。數日後能夠下地,可進行肌肉強化訓練,用雙手按壓殘肢,讓病人抬腿做肌肉抗阻訓練。
2周後傷口癒合的情況下,逐漸加大運動,並進行假肢裝配前的訓練。膝下截肢訓練:原則與膝上截肢相同,膝下截肢者以訓練股四頭肌和預防膝關節畸形為主,可做膝關節主動或被動練習,加強伸膝訓練,徒手抗阻肌力訓練伸膝,根據病人的耐受程度每天酌情增減活動強度。
訓練要求:訓練以臀大肌、臀中肌、股四頭肌為主。練習時以病人主觀感覺輕松、無疼痛為宜。
殘肢承重訓練
給予殘端多次和均勻的壓迫、按摩、拍打、殘端蹬踩,由軟到硬逐漸增加殘肢的負重,每日2次,每次15min~30min或適當延長時間。指導病人逐步扶持雙拐下地活動,並有陪護在旁看守,防止摔傷。功能鍛煉要循序漸進,早期可協助床上坐位訓練過渡到跪位平衡,再過渡到站立平衡,使其盡早練習單腿步行或扶拐步行,訓練良好的行走功能。
站立平衡訓練
讓病人在助行器的保護下在墊上進行站立訓練和站立平衡訓練。在訓練平衡時,可與病人互相傳遞物品,護士可向前後及兩側方向推病人破壞其平衡,而考驗病人保持平衡的能力,促使病人建立單足站立平衡和穩定。也可採取單足跳躍和跳繩的方法進行訓練。
步行訓練
使用腋拐進行步行訓練,除了平地行走外還要訓練上下台階,轉換方向及靈活性。要訓練跌倒後如何站立起來,讓病人在平行杠內對鏡子站立,骨盆保持水平,由雙手扶杠到單手扶杠再到雙手離杠,延長單腿站立的時間,最後讓病人練習單腿跳。
截肢病人的康復治療是以假肢的裝配使用來代償已截肢體的部分功能,實現生活自理,從事適當工作,重返社會為目的。
病人自截肢術後到裝配假肢前,通過自身對殘肢的康復訓練使殘肢的條件情況最大限度地達到並適應假肢的使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截肢術後,造成殘肢極大的創傷,表現為肌肉萎縮、肌力減退、殘肢關節活動受限,甚至出現殘肢關節萎縮畸形、殘肢發涼、腫脹、痛覺敏感,直接影響裝配殘肢後的功能發揮。通過病人對殘肢的自我康復訓練,可以促使殘肢盡快癒合、消除腫脹、疼痛減輕、成熟定型,殘存關節的活動范圍增強,肌肉力量強化,運動協調性提高,從而幫助截肢者順利安裝假肢,發揮功能,讓病人能生活自理、回歸社會、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從肢體殘疾的分類已經知道任何的截肢和再造都會產生一定的並發症。在手術進行截肢和再植固定後,常常會導致肌肉萎縮、攣縮、關節僵硬等。所以在進行手術之後就要針對這些情況進行肌肉力量的練習,包括一些主動和被動的抗阻力練習,關節活動范圍練習等。手部的截肢一般不太會裝上義肢,所以就要用健側代償截肢側。這里採用的運動形式一般是一些精細的運動,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漱洗、如廁、進餐、穿衣、家務練習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運動。截肢常有肩、肘關節的攣縮和肌肉萎縮。所以就要積極的應用運動進行手部的肌肉力量練習和關節活動度得練習。剛剛截肢的患者不宜做負荷較大,對抗性較強的運動,所以可以應用現在的高科技手段例如上肢康復訓練儀,讓機器帶動手臂做被動的運動。而截肢後由於大量的使用健側肢導致兩邊肌肉力量不對稱,在練習時就要注重兩側肌肉的均衡發展。
⑸ 大腿截肢殘疾人鍛煉如何實踐
為預防截肢後的關節畸形應注意做好以下事項:保持正確的殘肢的肢體位置:大腿截肢者術後應注意把殘肢伸平,盡量向身體中間並攏的位置。平時面朝上躺著時,應注意千萬不要為舒服些或為減輕疼痛而把殘肢墊高;小腿截肢術後應注意將殘肢側膝關節放置在伸直位,不應該在大腿或膝下墊枕頭,不應該屈膝躺在床上。保持關節活動度的訓練:一般術後1周大腿截肢者可以面朝下,俯卧位,讓別人幫助做輕柔的殘肢內收和後伸活動;術後2周可以開始俯卧位自己練習將殘肢後伸,內收或夾持物體,雙側臀部肌肉用力向上,抬起大腿殘肢和健側大腿,每次抬起應盡力持續一段時間,持續抬起的時間逐漸延長。截肢後如何做全身性訓練:截肢對人的精神,全身都有大的影響,特別是老年人或一些有合並損傷,患病者在假肢裝配前應認真注意全身性鍛煉。鍛煉內容應包括:卧+。下肢截肢者盡早開始雙上肢力量的訓練:重點訓練雙側伸肘的力量,准備盡早下床扶雙拐站立。下肢截肢者單足站立、跳躍訓練:有利於全身肌力協調、平衡功能和體力的恢復。可以先從雙手扶床欄、扶牆站立,逐漸過渡到手不扶物站立,再過渡到單足跳躍。上肢截肢者應加強雙肩活動范圍,肌力訓練。有條件者應積極參加游泳活動(可用氣圈保護),有助於全身體力、心肺功能、關節活動范圍、肌力的恢復。
⑹ 胳膊截肢殘疾人具體有什麼鍛煉方法
病人截肢後,一般一個辯碰月左右,就可以進行一些殘端(殘疾傷口的端點)的練習了。開始可輕輕地拍打或按摩殘端,使它適應外界的刺激。如果不痛,就可以試著做一些負重的練習。如果病人的胳膊截肢,對病人的平衡能力影響還小。如果病人截去了腿,對他的平衡能力的影響就大了。病人在練習到用殘肢端負重比較好的時候,可放開雙手,晃動上身,試著把身體的中心在兩逗閉條腿之間來回移動,重點練習殘肢完攜指談全負重時保持身體平衡。如果肢殘人截去的是好用的那隻手,就需訓練另一隻手。不僅練習力量,還要練習靈活性。可以練習畫圖、寫字,由易到難練習。
⑺ 膝關節截肢後應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小腿截肢者容易出現膝關節屈曲攣縮,訓練中以膝關節伸展運動為主(訓練股四頭肌)。常用的方法是在仰卧位和坐位進行訓練
(1)仰卧位:家人一手放置於膝關節上部,一手放在膝關節下部,請截肢者充分伸展膝關節,增強股四頭肌的訓練。
(2)坐位:截肢者取坐位,家人一手放在關節上一手放在膝關節下,請截肢者充分伸展膝關節。膝關節截肢後可以在壹步網找到不同截肢部位的康復訓練方法,還會定期分享各種假肢小知識。
⑻ 髖關節截肢後應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髖關節截肢後可以採取仰卧位和健側位進行康復訓練,仰卧位時①雙手將健側膝關節屈曲抱住,殘肢伸直貼床,加強臀大肌力量。②雙腿之間放置枕頭,用力擠壓枕頭加強內收肌力量。側卧位時可健側在下面,殘肢側向後伸,可以讓家人一手放置於截肢側髖關節處,一手放置於殘肢末端實施阻力。訓練過程中要防止骨盆代償的運動。髖關節截肢後可以在壹步網找到不同截肢部位的康復訓練方法,還會定期分享各種假肢小知識。
⑼ 小腿截肢殘疾人鍛煉怎樣進行
下肢是支持人直立行走最重要的褲首部分。正因和純罩為有了強健有力的下肢系統人類才可以長時間的站立、行走、跑動等。大部分的下肢截肢都會藉助義肢或者手杖還有輪椅等工具輔助其行走。
下肢的截肢同樣存在與上肢一樣的術後並發症。但由於截肢部位的不同又有各不相同的運動康復方法。踝關節以下的截肢,患者一般不會用義肢和輪椅,而很有可能使用拐杖來輔助行走。所以踝關節以下截肢的運動康復就包括了肩關節和喚鬧手臂力量的練習。截肢側的練習就要包括換關節以上的小腿和大腿、髖關節以及各個關節部分。練習主要包括:伸展小腿肌肉練習、伸展比目魚肌練習等。膝關節以下的截肢,患者很可能會藉助義肢,所以在進行鍛煉的時候就包括了義肢與本身器官的協調及適應能力。同樣要注意發展健側肢的能力,用來代償截肢帶來的不便。膝關節的截肢練習主要包括:直腿升降練習、屈髖練習、伸展髖部練習、伸展健側膝關節練習、健側肢的各種肌肉練習。大腿根部的截肢,患者一般會藉助輪椅進行日常的活動。與使用手杖一樣,需要對上肢以及肩部進行一系列的鍛煉來支持長時間驅動輪椅的能力。人體的髖骨具有很好的能力,可以支持人長時間坐。但高位截肢的患者要坐立的時間遠遠大於普通人,所以就需要患者進行一些腹部的運動鍛煉。練習主要有:屈腹練習、有人協助的仰卧起坐、有人協助的髖部練習、各種腰部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