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對有毒有害物質的分類 簡答題
有毒有害物質分類參考
一、化學葯品、試劑毒性分類參考舉例
(一)劇毒物質(*為致癌)
*六氯苯;羥基鐵;氰化鈉;氫氟酸;氫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氣;砷化氫;光氣;氟光氣;磷化氫;*三氧化二砷;有機磷化物;有機砷化物;有機氟化物;有機硼化物;*鈹及其化合物;蛇毒辯敏含;*羰基鎳;砷酸鹽;*四甲基聯苯胺(TMB);四氯化餓;二甲砷酸鹽;*異硫氰酸苯脂;丙烯醯胺;馬錢子鹼;毒毛旋花素—G;*二氨基聯苯胺(DAB);二甲亞碸;二甲砷酸鈉;甲酚.
(二)致癌物質
黃麴黴素B13—4苯並芘;芘及苯並芘;苯及葸類;2—乙醯胺基芴;1—(或2—)萘胺;4—聯苯胺類及其硫酸鹽;4—氨基聯苯;2,3—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2,4—二氨基甲苯;乙醯胺N一芴基取代物;乙醯苯胺取代物;環磷醯胺;3,3—二氯聯苯胺;4—二甲基胺基偶氮苯;4—硝基聯苯;4—甲叉(雙)—2氯苯胺;乙撐亞胺;間苯二酚;亞硝胺;二硝基萘;N—亞硝基二甲胺;甲基亞硝基脲;二甲(或乙、丙)基亞硝胺;N一甲基一N一亞硝基氨基甲酸乙酯;N—甲基一N—亞硝基丙烯胺;N—甲基—N一亞硝基—N』一硝基胍;N—甲基一4—亞硝基苯胺;B一丙內脂;甲烷磺酸甲酯(或乙酯);拿螞丙磺內脂;重氮甲烷;1,4—二惡烷;二氯二甲硅烷;硫酸二甲脂;雙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鈣(或鉛、鉀);鈹及其鹽類;鎘及其鹽類;鎳及其鹽類;羰基鎳;鉻;氧化鉻;鉻鹽類;石棉;氘代試劑.
(三)高毒物質
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二氯乙烷;六氯乙烷;溴苯;氯攜笑苯;對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脂;氟乙醯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異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異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脂;肼;甲基肼;苯肼;二苯肼;甲(或乙、丁)硫醇;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硼烷;四乙基鉛;四乙基錫;丙烯醛;乙烯酮;二乙烯酮;對苯二酚;苯胺及甲苯胺;三氯甲硅烷;碘乙酸乙脂;硫酸二甲脂;芳香胺;疊氮鈉;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黃磷;氧化亞氮;鉈及其鹽類;三氯化銻;二氧化錳;五氧化二釩;砷化鈉;氟化鈉;氯化氫;氯氣;溴水;硫化氫;秋水仙鹼.
(四)中毒物質
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鈉;硫酸;砷化鎵;環氧乙烷;環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糠醛;三氟化硼;四氟化硅;硫酸鎘;氯化鎘;硝酸;甲醛;甲醇;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聯苯胺;二苯酮;苯磺醯氯;苯磺酸、多聚甲醛;三氯乙醛;四氫呋喃;吡啶;吡咯烷;二甲胺;三苯基磷.
(五)低毒物質
三氯化鋁;鉬酸銨;間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酐;二甲基甲醯胺;乙內醯胺;亞鐵氰化鉀;鐵氰化鉀;氨及氫氧化銨;四氯化錫;氯化鍺;對氯苯胺;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對硝基苯胺;硝基氯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鄰苯二甲酸;四氫呋喃;烷基鋁;苯酚;三硝基酚;丁二烯;異戊二烯;氫氧化鉀;鹽酸;乙醚;丙酮;已二胺;丙二胺;丙烯酸乙脂;環已烷;環已酮;同苯二酚;鄰苯三酚;三乙撐四胺;螢葸.
二、毒性分級
毒性分級 大鼠經口LD50 (毫克/公斤) 大鼠吸入4小時死亡 1/3~2/3濃度 (PPm) 兔經皮時LD50 (毫克/公斤) 對人的可能致死劑量 (克) (人按60公斤算)
劇毒 1或<1 <10 5或<5 0.06
高毒 1~50 10~100 5~43 4
中等毒 50~500 100~1000 44~340 30
低毒 500~5000 1000~10000 350~2810 250
微毒 5000~15000 1000~100000 2820~22590 1200
無毒 15000以上 >100000 22600以上 >1200
三、放射性同位素的毒性分組
(一)極毒組
釙210,鐳223 225 226 228,錒227,釷227 228 229 230,鏷231,鈾230 232 233 234,鎿237,鈈236 238 239 240 241 242,鎇241 242m243,鋦240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鐦248 249 250 251 252 254,鎄254 255,鉛210
(二)高毒組
鈉22,氯36,鈣45,鈧46,鈷60,鍶90,釔91,鋯93,鈮94,鈈106,銀110m,鎘115m,銦114m,銻124 125,碘124 125 126 131,銫134,鋇140,鈰144,銪152(T1/2=13年)154,鋱160,銩170,鉿181,鉭182,銥192,鉈204,鉛212,鉍207 210,砹211,鐳224,錒228,釷232,天然釷,鏷230,鈾236,鈈244,鎇242,鋦241,錇249,鐦246 253,鎄253 254,鐨255 256
(三)中毒組
鈹7,碳14,氟18,鈉24,硅31,磷32 33,硫35,氯38,氬41,鉀42 43,鈣47,鈧47 48,釩48,鉻51,錳52 54,鐵52 55 59,鈷55 56 57 58,鎳63 65,銅64,鋅65 69m,鎵72,砷73 74 76 77,硒75,溴82,氪74 77 87 88,銣86,鍶83 85 89 91 92,釔90 92 93,鋯86 88 89 95 97,鈮90 93m95 95m96,鉬90 93 99,鍀96 97m97 89,釕97 103 105,銠105,鈀103 109,銀105 111,鎘109 115,銦115m,錫115 125,銻122,碲121 121m123m125m127m129m131 131m132 133m134,碘120 123 130 132132m133 135,氙135,銫132 136 137,鋇131,鑭140,鈰134 135 137m139 141 143,鐠142 143,釹147 149,鉕147 149,釤151 153,銪152m(T1/2=9h)155,釓153 159,鏑165 166,鈥166,鉺169 171,銩171,鐿175,鑥177,鎢181 185 187,錸183 186 188,鋨185 191 193,銥190 194,鉑191 193 197,金196 198 199,汞197 197 203,鉈200 201 202,鉛203,鉍206 212,氡220 222,釷226 231 234,鏷233,鈾231 237 240 240+,鎿240 239,鈈234 237 245,鎇238 240 244m244,鋦238,錇250,鐦244,鐨254
(四)低毒組
氫3,氧15,氬37,錳51 52m53 56,鈷58m60m61 62m,鎳59,鋅69,鍺71,氪76 79 81 83m85m85,鍶80 81 85m87m,釔91m,鈮88 89(66m)89(122m)97 98,鉬93m101,鍀98m99m,銠103m,銦113m,鍗116 123 127 129 133,碘120m121 128 129 134,氙131m133,銫125 127 129 130 131 134m135 135m138,鈰137,鋨191m,鉑198m197m,釙203 205 207,鐳227,鈾235 238 239,釙235 238 239,釙236 243,鎇237 239 245 246m246,鋦249
註:1)1Bq天然釷相當於1α蛻變每秒(dps)(232Th:0.5dps,225Th:0.5dps).
1Ci天然釷相當於3.7×1010α蛻變每秒(232Th:1.85×1010dps,238Th.
1.85×1010dps).
2)1Bp的天然鈾相當於1α蛻變每秒(233U:0.489dps,243U:0.489dps,235U:
0.022dps).
1Ci的天然鈾相當於3.7×1010α蛻變每秒(233U:1.81×1010dps,234U:
1.81×1010dps,235U:8.31×103dps).
四、開放型放射性工作場所的分級
開放型放射性工作場所,按所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最大等效日操作量分為三級如下:
工作場所級別 最大等效日操作量(毫居里)
甲級 >100 (毫居里)
乙級 0.5—100 (毫居里)
丙級 0.001—0.5 (毫居里)
註:開放型放射性工作單位所用的各種同位素等效日操作量(毫居里),分別除以放射性毒性組別系數(極毒組為10,高毒組為1,中毒組為0.1,低毒組為0.01),再乘以操作性質的修正系數,其積為該工作的日用量.
五、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的計算
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操作量,等於放射性核素的實際日操作量(Bq)與該核素毒性因子的積除以與操作方式有關修正因子所得的商.核素的毒性組別修正因子以及操作方式有關的修正因子分別見表F1和表F2.
對於放射性核素,活度值不得超過:
極高放射性核素(一組):5X10^3Bq; 1.4X10^-7Ci
高放射性核素(二組):5X10^4Bq; 1.4X10^-6Ci
中等放射性核素(三組):5X10^5Bq; 1.4X10^-5Ci
底放射性核素(一組):5X10^6Bq; 1.4X10^-4Ci
⑵ 原子核中放射性在臨床上的應用有那些
治療癌症的「放療」就是用放射性射線照射癌症患部,用來殺死癌細胞。
有時還會用一些周期比較短的放射性元素,攝入患者體內,用於拍攝特定部位的照片。
其他還有好多放射性核素應用在各種醫療器械中。現在大部分放射性同位素生產後都是用於醫學。可以說,現代醫學已經離不開放射性核素了。 1三種放射線及性質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在研究鈾鹽的性質時,首先發現鈾鹽能自發地放出看不見的射線,這種射線能穿過黑紙,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後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夫婦又發現鐳、釙也能放出類似射線,而且強度比鈾所放出的射線強度更強。鈾、鐳、釙等元素具有發出射線的性質叫做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稱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界原來存在的不斷放出射線的元素叫做天然放射性元素,另一種是人工製造的能放射出射線的元素叫做人工放射性元素。將少量鐳放在上部開有小孔的鉛室底部,因為射線不能穿過很厚的鉛板而沿小孔射出,在孔道上的空間,加一個磁場,射線就分為三束,分別稱它們為α、β、γ射線。實驗研究證實,α射線和β射線發生不同方向的偏轉,即它們是帶相反電荷的射線。其中α射線在磁場中稍向左偏轉,表明α射線帶正電,是具有很高速度的氦原子核42He流,即α粒子流。β射線在磁場中稍向右作較大的偏轉,表明β射線帶負電,是高速運動的電子流。γ射線在磁場中不發生偏轉,表明γ射線不帶電,是波長比X射線還短的光子流。如圖1。圖1三種射線在磁場中的帶電情況略
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放射性射線具有下述主要性質:具有較強的穿透本領,可以貫穿可見光不能穿透的某些物體,如:黑紙板。以γ射線的穿透本領最強,其次是β射線,再次是α射線;能早手激發出熒光,如在硫化鋅中摻入極微量的鐳可以製成夜光物質;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能使氣體電離,α射線電離作用最強,其次是β射線,再次是γ射線;射線足夠強時,能破壞組織細胞;放射性元素在放射過程中不斷地放出能量,能使吸收射線的物質發熱,溫度升高。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放射性與四周環境的物理條件和化學條件無關。無論是高溫或高壓,還是化合態或單質形式存在,放射性都是一樣的,放出的射線的性質也是一樣的。2放射性核素在醫學上的應用核醫學是研究放射性核素和核射線的醫學理論及應用的科學。核醫學所提供的技術,放射性物質應用到檢查、診斷和治療方面是一種非創傷性的,能在體外對體內存在的各種放射性物質進行超微量分析,又能從體外定量的和動態的觀察體內臟器的形態功能和組織、生理現象。對我們熟悉生命現象的本質,弄清疾病的病因和葯物作用的原理起著極大的推進作用。核醫學的成果是醫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放射性核素在醫學上的應用分為示蹤原子和治療兩個作用。2.1示蹤原子作用放射性核素能放射出輕易探測的射線,顯示一種非凡訊號標記,它的蹤跡易被放射性探測儀器觀測出來。又由於放射性核素和穩定同位素核素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當二者混在一起時,可藉以測出穩定同位素在各種變化過程中的變動情況。放射性核素總有放射線相伴隨,用它作為標志,可以起「指示蹤跡」的作用陸態嫌。放射性核素的這種作用叫做示蹤原子作用。它能用於臟器掃描顯像、功能測定、體內微量物質定量分析、追蹤體內代謝物質變化等。示蹤原子的應用有兩個突出優點:其一,輕易辨認,方便簡單,不需動大手術,就可以進行體外測量。例如:要了解磷在人體內的代謝變化,可以把放射性磷的制劑引入人體內,利用探測器追蹤就能准確地測出各個組織吸收磷的情況。要診斷甲狀腺疾病,可口服適量Na131I,在病理狀態下,碘代謝發生變化,用γ照相機或掃描儀顯像,可診斷甲狀腺病情。其二,示蹤原子靈敏度高。用放射性示蹤原子方法可以檢查出10-14g~10-18g的放射性物質。2.2治療作用利用放射性核素射線的穿透性和它對機體組織的破壞作用治病,能抑制和破壞組織,如破壞癌組織,以達到治療的目的。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體外照射治療。例如鈷�60照射治療。鈷�60能放出很強的γ射線從體外進行照射,是治療深部腫瘤和惡性腫瘤的主要方法;內照射治療。如用131I引入體內,隨代謝過程匯集於甲狀腺癌,有一定療效。用磷�32治療骨、肝、脾及淋巴的病變和腫瘤組織,可以破壞和抑制病變組織的生長;敷貼治療。利用磷�32、鍶�90等放射性核素敷貼於患部,如治療眼科和皮膚病變有一定作用;放射性膠體治療。把放射性閉信膠體注入體腔,放射性元素膠體敷於體腔表面對該處局部組織腫瘤進行照射而達到控制腫瘤的目的。醫學上利用放射性核素,既要對放射性核素物質進行嚴格的選擇,又要注重控制進入體內的劑量。否則影響診斷和治療的效果,甚至要危害生命。通常選用的放射性核素考慮同位素的性質、半衰期和能否迅速排除體外等因素。總之,要遵守操作規程,注重安全。3輻射量與放射防護放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發生電離的現象叫做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會對人體發生理化、生物變化等輻射效應,它既能治病,又會致病,為了安全有效地利用,必須對射線的劑量進行控制,常用的輻射量有照射量X、吸收量D、計量當量H三種。照射量X射線輻射使空氣電離所產生離子的電荷量Q與被照射空氣質量m之比,叫做該處的照射量X。可表示為:X=Q/m,國際單位制中,照射量X的單位是C/kg,代號為C/kg。照射量的單位還常用倫琴R和毫倫琴mR。1倫琴=2.58×10-4C/kg,1毫倫琴=2.58×10-7C/kg我國規定從事放射工作人員日照射量在50mR以下。吸收劑量D受照射物體吸收的輻射能E與該物體的質量m之比叫做該物體的吸收量D。用公式表示為:D=E/m,國際單位制中,吸收量的單位是戈瑞,代號是Gy。1戈瑞=1焦耳/千克。物體受照射後,受射線的危害程度與吸收射線的程度有很大關系。放射線的電離作用是導致生物效應的主要因素。生物效應按損害的影響分軀體效應和遺傳效應,按時間分近期效應和遠期效應等。在人體受到過量的放射線的照射時,正常組織受到破壞引起病變。放射防護的目的是為了使醫務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健康和安全得到保證;是為了保護環境,促進核醫學的應用和發展。放射防護的措施有:控制輻射源的量和質;防止放射源擴散,做好三廢處理的環境保護;盡量減少照射時間;盡量增大工作人員與放射物之間的距離;利用屏蔽物質,如:鉛玻璃、鉛橡皮等吸收放射線,有利保護自己的身體等措施。隨著科學的發展,核物質在醫學、軍事、電力等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它又好比是一把雙刃劍,只有正確地使用才會給人類真正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