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生產總值各行業增加值計算方法

生產總值各行業增加值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31 11:06:14

『壹』 簡述國民生產總值的三種核算方法

國民生產總值的三種核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三種方法的核算結果是相同的。
1、生產法計算GDP:國內生產總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2、收入法計算GDP: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3、支出法核算GDP:國內生產總值=總消費+部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具體以國家政策為准。
應答時間:2020-12-0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貳』 初步核算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

根據相關基礎數據和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方法,改沖經初步核算,我國2023年第三季度GDP核算結果如下。

表12023年三季度GDP初步核算數據

絕對金額(億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

四分之三

前三個季度

四分之三

前三個季度

國內生產總值

307627

870269

3.9

3.0

一次產業

25642

54779

3.4

4.2

二次產業

121553

350189

5.2

3.9

服務行業

160432

465300

3.2

2.3

農業、林業和漁業

26750

57393

3.6

4.4

工業

99590

293475

4.6

3.7

81850

244165

4.0

3.2

建築工業

22450

58025

7.8

4.8

批發和零售貿易

29516

82883

一點六

1.2

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13157

35701

2.6

0.3

住宿和餐飲業

4837

12504

2.8

-0.7

金融行業

24813

73786

5.5

5.5

房地產業

18030

55565

-4.2

-4.4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

10959

35426

7.9

8.8

租賃和商務服務

9433

25714

5.4

2.5

其他行業

48092

139798

4.4

3.1

注意:

1.絕對量按現價計算,增速按不變價格計算;

2.三次產業分類依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修訂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

3.行業分類採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

4.本表部分GDP總量數據不等於各行業(產業)之和,這是由於數值舍入誤差,無機械調整。

點擊:相關數據表。

表2GDP同比增長速度

單位:%

年齡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3個季度

第四季度

2017

7.0

7.0

6.9

6.8

2018

6.9

6.9

6.7

6.5

2019

6.3

6.0

5.9

5.8

2020

-6.9

3.1

4.8

6.4

2021

18.3

7.9

4.9

4.0

2022

4.8

0.4

3.9

註:同比增長率為與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長率。

表3GDP環比增長速度

單位:%

年齡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3個季度

第四季度

2017

1.8

1.7

一點六

一點六

2018

1.9

1.7

1.4

1.4

2019

1.7

1.4

1.3

1.1

2020

-10.1

11.6

3.2

2.4

2021

0.8

1.4

0.4

1.3

2022

1.6

-2.7

3.9

註:環比增長速度為經季節調整後與上一季度對比的增長速度。

其他相關核算結果詳見國家統計局資料庫(http://data.stats.gov.cn)。

附件:

中國GDP季度核算說明

1.季度GDP核算概述

1.1 基本概念

GDP是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生產法是從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貨物和服務價值中,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貨物和服務價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種方法。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法增加值計算公式如下: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將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對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個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國民經濟各行業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於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棗穗支出法是從生產活動成果最終使用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一種方法。最終使用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及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三部分。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季度GDP是以生產法為基礎核算的結果。

1.2 核算范圍

1.2.1 生產范圍

GDP核算的生產范圍包括以下四個部分:第一,生產者提供或准備提供給其他單位的貨物或服務的生產;第二,生產者用於自身最終消費或固定資本形成的所有貨物的自給性生產;第三,生產者為了自凳殲卜身最終消費或固定資本形成而進行的知識載體產品的自給性生產,但不包括住戶部門所從事的類似的活動;第四,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務,以及僱傭有酬家庭服務人員提供的家庭和個人服務的自給性生產。生產范圍不包括沒有報酬的家庭和個人服務、沒有單位控制的自然活動(如野生的、未經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漿果的自然生長,公海中魚類數量的自然增長)等。

1.2.2 生產活動主體范圍

GDP生產活動主體范圍包括了中國經濟領土范圍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單位。本報告中的季度GDP數據是由國家統計局負責核算的全國數據,未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的地區生產總值數據。

1.3 核算單位

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單位作為核算單位,在核算中依據法人單位從事的主要活動將其劃分到不同的行業,分別計算各個行業的增加值,再將各行業增加值匯總得到GDP。

1.4 核算頻率

核算頻率為季度。中國從1992年1季度開始到2015年2季度,採用累計核算方式核算季度GDP,即分別計算各年1季度,1-2季度,1-3季度和1-4季度的GDP數據,1-4季度GDP初步核算即為年度GDP初步核算。從2015年3季度開始改為分季核算方式,即分別計算各年1季度,2季度,3季度和4季度的GDP數據,累計數據通過當季數據相加得到。

從2011年1季度開始,國家統計局正式對外發布各季GDP環比增長速度。

1.5 法律依據和制度規定

GDP核算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規定。目前,中國GDP是按照《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的要求進行測算的,該體系採納了聯合國《國民賬戶體系(2008)》的基本核算原則、內容和方法。

1.6 保密性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一章第九條的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

國民經濟核算人員在進行GDP核算時對所使用的未經公開的專業統計數據和行政記錄數據嚴格保密,在GDP核算數據發布前對當期GDP數據也嚴格保密。

1.7 用戶需求

季度GDP數據的國內用戶主要是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大學、行業協會、媒體以及社會公眾。此外,國家統計局定期向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提供中國季度GDP數據。

2.季度GDP核算方法

2.1 分類體系

在季度GDP核算中,行業劃分依據中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和三次產業劃分標准,並採用兩種分類方式。

第一種分類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採用國家標准管理部門2017年頒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在實際核算中採用兩級分類。

第一級分類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門類為基礎,分為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其他行業等11個行業。其中工業包含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3個門類行業;其他行業包含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7個門類行業。

第二級分類在第一級分類的基礎上,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一部分門類細化為行業大類。

第二種分類是三次產業分類,依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修訂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製造業(不含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剔除國際組織)。

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指由國家統計系統實施的統計調查獲得的各種統計資料,如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規模以上服務業等統計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主要包括:財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等行政管理部門的相關數據,例如人民銀行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情況、稅務總局分行業的稅收資料等。

2.3 核算方法

2.3.1 現價增加值核算方法

2.3.1.1 相關價值量指標速度推演算法

相關價值量指標速度推演算法是利用相關價值量指標的現價增長速度推算現價增加值的增長速度,然後用上年同期現價增加值乘以推算出的現價增加值增長速度得出當期現價增加值,計算公式為:

現價增加值=上年同期現價增加值×(1+現價增加值增長速度)

其中,現價增加值增長速度,根據本期相關價值量指標現價增長速度,以及以前年度現價增加值增長速度和相關價值量指標的現價增長速度之間的數量關系確定。

2.3.1.2 利用不變價推算現價方法

先利用物量指數外推法求得本期不變價增加值,再根據相關價格指數推算現價增加值。計算公式為:

現價增加值=不變價增加值×價格指數

2.3.2 不變價增加值核算方法

不變價增加值是把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增加值換算成按某個固定期(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從而剔除價格變化因素的影響,以使不同時期的價值可以比較。不變價增加值採用固定基期方法計算,目前每5年更換一次基期,2021年至2025年不變價增加值的基期是2020年。

季度不變價增加值核算主要採用價格指數縮減法和相關物量指數外推法。

2.3.2.1 價格指數縮減法

利用相關價格指數直接縮減現價增加值,計算不變價增加值,計算公式為:

某行業不變價增加值=該行業現價增加值÷價格指數

2.3.2.2 物量指數外推法

利用相關物量指標的增長速度推算不變價增加值的增長速度,然後用上年同期不變價增加值和推算出的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計算得出當期不變價增加值,計算公式為:

某行業不變價增加值=該行業上年同期不變價增加值 ×(1+該行業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

其中,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根據本期相關物量指標增長速度,以及以前年度不變價增加值增長速度和相關物量指標的增長速度之間的數量關系確定。

2.4 季節調整

GDP環比增長速度是季度增加值與上一個季度增加值數據對比的結果。在測算時,須剔除季節性因素對時間序列的影響,利用國家統計局版季節調整軟體(NBS-SA)對時間序列進行季節調整。NBS-SA是在目前國際上比較常用的季節調整軟體的基礎上,考慮了中國特有的季節因素研製而成的。該軟體添加了處理中國特有的季節因素的新模塊,有效剔除了中國特有的季節因素,包括春節、端午、中秋等移動假日因素、周工作天數從原來的6天制到5天制轉變的因素、假期變動及調休帶來的變化因素等。

3.季度GDP數據修訂

3.1 修訂的必要性

季度GDP初步核算對時效性要求很強,一般在季後15天左右公布,這時,GDP核算所需要的基礎資料不能全部獲得,因此季度GDP初步核算利用專業統計進度資料和相關指標推算得到。之後,隨著可以獲得的基礎資料不斷增加和完善,會利用更加完整的基礎資料,例如,專業統計年報、行業財務資料和財政決算資料對GDP數據進行修訂,使其更加准確地反映經濟發展實際情況。

3.2 修訂程序

按照國家統計局最新改革的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規定,中國季度GDP核算分為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通常,年度GDP最終核實後,要對季度數據進行修訂,稱為常規修訂;在開展全國經濟普查,發現對GDP數據有較大影響的新的基礎資料,或計算方法及分類標准發生變化後而對年度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後,也要對季度GDP歷史數據進行相應修訂,稱為全面修訂。

3.3 修訂方法

3.3.1 當季數據的修訂

中國目前對季度GDP數據修訂的方法是比例銜接法,即利用年度基準值與年內四個季度匯總數的差率調整季度數據的方法。比例銜接法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對國民經濟各行業現價和不變價增加值分別進行銜接,GDP和三次產業增加值是銜接後的行業增加值的加總。不變價GDP和不變價三次產業增加值的銜接方法與現價相同。

3.3.2 環比數據的修訂

由於季節調整的對象是時間序列數據,因此,當時間序列中任何一個季度數據發生變化時,都會影響季節調整的結果;在時間序列中加入最新的一個季度的數據,也會使以前季度的環比數據或多或少地發生變化,這是模型自動修正的結果。根據季節調整原理,一般情況下,離最新數據時間較近的時期,數據受影響較大;離最新數據時間較遠的時期,數據受影響較小。為便於用戶使用,在發布當期環比數據的同時,會通過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修訂後的以前季度的環比數據。

4.季度GDP數據質量評估

4.1 對基礎數據的評估

對於GDP核算所使用的各專業統計數據和行政記錄數據,有關部門都會對其質量進行檢驗,確保數據合理反映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當GDP核算部門得到這些基礎數據後,會再次對數據的完整性和准確性進行檢驗,確保這些數據符合GDP核算的概念和要求。

4.2 對核算方法的評估

在GDP核算中,GDP核算部門會根據不斷發展的中國經濟實際情況,依據不斷完善的國民經濟核算標准,對中國的季度GDP核算方法進行修訂,以確保核算方法的合理性。

4.3 對核算結果的評估

在得到季度GDP核算結果後,要對GDP各構成項目數據、GDP數據與相關專業、部門統計數據以及宏觀數據的協調性進行檢驗,保證GDP數據和其他主要數據的相互協調和匹配。正在建立以國民經濟核算為核心框架,對各專業和部門基礎統計數據進行評估的制度。

4.4 數據的可比性

《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採納了聯合國《國民賬戶體系(2008)》的基本核算原則、內容和方法,因而GDP數據具有國際可比性。

在開展全國經濟普查或計算方法及分類標准發生變化後對季度GDP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因此1992年1季度以來的季度GDP時間序列具有可比性。

5.季度GDP數據發布

5.1 發布時間

季度GDP初步核算數一般於季後15日左右發布,季度GDP最終核實數一般於隔年1月份發布。對於主要統計指標的發布,國家統計局會在年初發布的《主要統計信息發布日程表》中說明發布日期,GDP數據將按規定日程發布。

5.2 發布方式

季度GDP初步核算數在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網站(www.stats.gov.cn)、《中國經濟景氣月報》上公布;季度GDP最終核實數在國家統計資料庫(http://data.stats.gov.cn/)、《中國經濟景氣月報》上公布。對於1992年1季度以來的季度GDP數據時間序列,可以通過國家統計資料庫(http://data.stats.gov.cn/)進行查詢。

相關問答:

『叄』 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怎麼計算

一、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產品總量。反映一定時間內工業生產的總規模和總水平。
工業生產總值=當月產品產量×產品銷售單價
工業生產總值=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
二、工業增加值通常坦掘採用「生產法」和「收入法」計算。
1、生產法是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扣除生產環節中間投入的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
生產法計算公式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應交增值稅
2、收入法是從工業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對工業生產活動最終成果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
收入法計算公式為:
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3)生產總值各行業增加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工業增加值的實際應用:
1、目前實際工作中,由於受到統計調查頻率、時效性和企業財務沒穗核算的制約,年度和月度工業增加值採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年度工業增加值採用「收入法」計算,所含四個部分的資料通過「工業企業成本費用」年報讓察核表中基礎數據計算得到。
月度統計對時效性要求較高,難以取得詳細的財務核算資料,無法直接計算,因此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速採用推算的計算方法,即根據工業增加值與工業總產值的比率得到工業增加值率,用月度工業總產值,乘以上年度工業增加值率,得到月度工業增加值。
2、工業增加值分兩部分統計,分別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自2011年開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業企業,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根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逐級上報數據的匯總資料,利用分行業增加值率進行測算;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根據抽樣調查推算的資料,利用分行業增加值率進行測算。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工業增加值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工業總產值

『肆』 GDP有那些計算方法

對應於GDP的三種表現形態,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
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的價值的方法。按照這種計算方法,GDP是國民經濟各行業在核算期內新創造的價值和固定資產的轉移價值的總和,也即國民經濟各行業增加值的總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一中間投入
各行業增加值=各行業總產出一各前此行業中間投入
GDP=各行業增加值之和
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來反映最慧襪迅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各行業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
(生產稅-生產補貼)、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組成,各行業增好橡加值之和構成GDP。計算公式為:
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生產的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去向的方法。按照這種計算方法,GDP由最終消費、
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出口減進口後的差額)三項組成。計算公式為: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

『伍』 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怎麼計算


計算方法如下:

工業生產總值=當月產品產量×產品銷售單價。銷售單價是不含稅單價,因為增值稅本身並不代表收入。

工業生產總值=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

1、生產法

生產法是指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

增值稅是企業所創造的新增價值的一部分,屬於增加值范疇,為了確保工業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計算工業增加值時,應將本期應交增值稅計入工業增加值中。由此按生產法計算的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公式應為: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現價、新規定)-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2、收入法: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5)生產總值各行業增加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工業總產值的構成

1、本期生產成品價值是指企業本期生產,並在報告期內不需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合格悉脊、包裝入庫的全部工業成品和對外銷售的半成品的價值總和。本期生產成品價值不包括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的成品和對外銷售的半成品。

2、對外加工費收入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完成的對外承接的工業品加工的加工費收入,和對外承接的工業殲陸察性作業所取得的加工費收入。計入工業總產值的對外加工費收人應不氏茄含銷項稅,可根據"產品銷售牧人"科目的相關資料取得。

3、自製半成品及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是指企業報告期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減期初的差額價值。該指標核算與各企業的會計核算口徑一致,未設半成品科目的企業可不計這部分價值,產品產量統計和中間投入的計算也應與之保持同口徑。

參考資料:網路-工業總產值

『陸』 第二產業增加值怎麼算

問題一: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是如何計算的? 第一產業,按全值計算
第二產業,銷售鼎入-采購支出。
第三產業,比較復雜,一般按全值計算。

問題二:第二產業和第二產業增加值是一個概念嗎 第二產業定義: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在我國包括工業(採掘業、製造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
增加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項基礎指標。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地區)撫一定期時期內所生產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同時也反映了生產單位或部門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
第二產業增加值是指第二產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生產單位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餘明余額;是第二產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

問題三:請問三大產業的增加值是如何計算的? 你看GDP的概念,GDP也不是總值,而本身是一個增加值。GDP就是一定時期內的新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所以本身就是個增量。等於三大產業增加值之和。
產業增加值是統計出來的,項目非常多,一般都是各企業自己上報。簡單的公式就是產業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具體每個項目還可以細分。

問題四:國民生產總值 第一二三產業值、產業增加值、增加率是怎樣計算的 幾者之間有什麼關系啊? 公式1:增加值率=增加值/含稅產值
公式2:增加值=含稅產值*增加值率公式3:含稅產值=增加值/增加值率。
統計局一般只公布第一、二、三產業的增加值,但不公布其產值,如果公布其產值,則可以按前面的公式(公式1)計算增加值率。
網上有一些增加值率的資料,第一產業在50%左右,第二產業在25%左右,第三產業在50%左右。
根據這些數據,可以大致推算總產值(公式3)。

問題五:在線等: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

問題六:國民生產總值 第一二三產業值、產業增加值、增加率是怎樣計算的 幾者之間有什麼關系啊? 第一產業,就是從地區琺獲取的產品總值。
第二產業,就是加工業的附加價值。
第三產業,也稱服務業,就是除了前兩者剩下多有的產業所增價值的綜合。
增長率是本期與上期之差,再與上年總值的比。

問題七:關於規模工業增加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的計算疑惑 這個明顯有問題 首先你的規模工業增加值應該是知唯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但是第二產業中國就包括了工業 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是年銷售500萬以上商業 200萬以上的工業 也就是說第二產業增加值必須是大於等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廠 如果沒有特別說明 可能就是數據有問題了

問題八:第二產業增加值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關系 第二產業是指整個工業和建築業。規模以上工業只是其中一部分。指年營業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產值。供參考。

問題九: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怎麼計算 5分 每個城市的官方網站都有 *** 工作報告, *** 工作報告中會有第三產業增長加值的統計,或者上統計局的網儲上也有,然後用豎猛告第三產業增加值除以GDP就成了。

問題十:第一產業增加值指數怎麼算 農業屬於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工業屬於第二產業,指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其他的屬於第三產業,像旅遊業運輸業都是第三產業。衡陽目前是工業城市,但會往商業發展;佛山市也是工業城市。

『柒』 國內生產總值計算公式

你好,對於我國的國內穗桐生產總值(GDP)採用的是生產法核算的,計算公式為:GDP=總產出-中間投入。從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貨物和服務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貨物和猜纖坦服務價值,得到增加值。將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豎睜。

支出法是從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單位核算期內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方法。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三部分。核算公式:GDP=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

『捌』 國內生產總值到底是計算增加值還是總產值

是總產值。

生產總值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團陪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

增加值按生產法計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計算。按生產法計算,它等於總產出減去中間投入;按收入法計算,它等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之和。生產總值的計算公式:國內生產總值最常見的計算公式是:國內生產總值= 私人消費 + 投資 +政府消費支出 +(出口- 進口),這條計算公式也可以寫成:GDP = C + I + G +( X - M)。

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法增加值計算公式如下: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將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對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個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塌檔蠢。國民經濟各行業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於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

(8)生產總值各行業增加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GDP核算的生產范圍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生產者提供或准備提供給其他單位的貨物和服務的生產;

第二,生產者用於蠢仿自身最終消費或資本形成的所有貨物的自給性生產;

第三,自有住房擁有者為自己最終消費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務,以及付酬的自給性家庭服務生產。生產范圍不包括不支付報酬的自給性家庭服務、沒有單位控制的自然活動(如野生的、未經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漿果的自然生長,公海中魚類數量的自然增長)等。

閱讀全文

與生產總值各行業增加值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04x125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8
水泥多孔磚砌牆方法圖片 瀏覽:704
孢穀草種植方法 瀏覽:283
萵筍青菜種植方法 瀏覽:736
前列腺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46
12伏蓄電池存電量計算方法 瀏覽:219
沖壓工36技計算方法計算實例 瀏覽:858
骨化三醇免疫治療方法 瀏覽:306
三聯療法如何服用方法 瀏覽:426
93乘43加91的簡便方法 瀏覽:393
海螺吃了頭暈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812
如何寫通項方法 瀏覽:674
小學生如何寫作業快的方法 瀏覽:347
衛星手機夜景拍攝方法 瀏覽:97
怎麼做瘦肚子最快方法 瀏覽:11
考場查詞典技巧和方法 瀏覽:639
魔芋水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93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方法分析 瀏覽:323
平焊單面焊雙面成型的教學方法 瀏覽:601
查詢電腦圖片有多張的方法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