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小兒推拿脾虛方法視頻

小兒推拿脾虛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3-03-28 22:46:39

Ⅰ 小兒脾胃虛弱,應該如何調理

小兒脾胃虛弱,分為先天性脾胃虛弱和後天性脾胃虛弱。先天性主要是由於先天脾胃發育不完善,後天性主要是由於長期的飲食不當導致的脾胃虛弱。脾胃虛弱可以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所以說一定要及時的給孩子進行調理。

當然了,對於小兒脾胃虛弱,調理的方法比較多,以上幾種方法比較常見,而且沒有副作用

Ⅱ 小兒推拿!做好這四步,讓寶寶有個好脾胃

拿處方

配方: 補脾經、摩腹、捏脊、揉足三里

做法: 詳見下文內容。

叮囑:

1、可以在孩子身體沒有疾病症狀時給他做。

2、以上四個動作並不一定每次都要做全,可以根據孩子當時的具體情況來選取,比如孩子是仰卧的,家長就可以給他補脾經、摩腹、揉足三里,或者孩子比較不耐煩,家長就選擇其中一兩種給他揉一揉。

3、作為保健,也不建議家長天天都做,一周給孩子做上兩三回就可以了。

4、家長在給孩子推拿前,一定要先搓搓手掌,讓自己的手心微微發熱,千萬不能用冰涼的手去按揉孩子的穴位。

5、按摩腹部的動作一定要在吃飯前,或吃飯一小時後進行。

具體方法如下:

1、補脾經

定位:脾經在拇指橈側的赤白肉際處。

手法:循拇指橈側邊緣,沿指尖向關節處旋推為「補」。在治療具體疾病的推拿手法中,泄法,力度要重一些,速度要快一些;補法,力度要輕一些,速度適中。力度越輕越好,因為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太重的話孩子會疼、會難受,不讓推。家長可以先在自己身上試做一下,有輕撫感即可。

時間:因為是日常保健,一般是三五分鍾,具體還要看孩子的年齡。幾個月大的孩子,做兩三分鍾就可以了,兩三歲的孩子做5分鍾,三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做10分鍾。

其實還有一個補脾經的方法,就是按住孩子大拇指的指肚,順時針揉,這個與上面的方法是同等效果的,力度也是要輕。

功效:健脾胃、補氣血。

2、摩腹

定位:腹穴在整個腹部。

手法:以腹部為圓心,先逆時針按摩,再順時針按摩,順時針為泄、逆時針為補,力度也是輕撫即可。

次數:逆時針按摩圈數與順時針按摩圈數一定要相同。比如,逆時針按摩49 圈,那麼順時針再轉回來49圈。圈數並沒有特定意義,36圈、81圈、108圈都行,重要的是逆時針、順時針按摩的圈數一定要相同。

功效:健脾益氣、消食和胃。

3、捏脊

定位:脊柱穴在背部正中。

手法:從長強捏到大椎,以把皮肉捏起來一小條為宜。一般孩子兩個月以後,可以趴著、可以抬頭了,就可以給他捏脊,通常都是從孩子三個月的時候開始捏脊。

次數:作為保健的話,做五六次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孩子特別喜歡捏脊,捏完五次了,他會說:「媽媽再給我捏一會兒。」所以一般不限制賀族族次數,以孩子舒適為宜。

功效: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振奮陽氣。

叮囑:因為每個孩子的體質都不一樣,有的孩子火旺,要是睡前給他捏脊的話,他會興奮得不睡覺。如果孩子晚上捏脊後睡不著覺的話,下次我們就從大椎捏到長強,也就是從上往下捏。

因為捏脊是可以振奮陽氣的,心肝火旺的孩子本來就比較興奮,難入睡,你要給他注一下陽氣,他就更不睡了。反過來捏脊,相當於安撫他一下,讓他的陽氣收回來,反倒是對他的火旺做一個調整。

每一個孩子都是復雜的個體,雖然相對成人來講比較簡單,但也有可能在脾虛的同時,有肝火旺、心火旺等情況。所以還是建議家長在給孩子調理之前,先去找一個中醫大夫看一下,綜合判斷一下這個孩子的體質,到底有哪些方面需要去調理,該怎麼樣去調理,然後自己再在家裡做一些有針對性的工作。不要聽說這個好、那個好,就都給自己的孩子也試一試。

4、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穴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手法:用拇指指端按揉。按揉足三里的力度可以稍微重一點,腿上的

穴位,尤其是孩子下肢的穴位靈敏程度要差一點。輕重以孩子不疼,但是能感覺到在點按為准。

時穗茄間:三五分鍾即可。

脾胃虛弱飲食調理

1、飲食調養基本原則

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飯,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2、常見健脾養胃的食物

粳米性平,有補脾益氣之功。脾胃虛弱可以多吃點黃顏色的東西,比如玉米、土豆、鯽魚湯、薏米等,它們都是調脾胃非常好的選擇。

其實何為虛弱,就是功能不強,知道原因就簡單了,還是從容易消化著手,每餐以豆漿牛奶,及沒餡的饅頭及易消化的粥最好是加些薏米、蕎麥、燕麥、紅棗等一類補脾胃的東西更好,生冷硬及刺激的東西盡量不吃,還有葷的也要禪弊吃些易消化的魚類,其它肉類少吃為好。

調理脾胃虛弱可以按摩上面介紹的這些穴位,也可以選擇臍灸的方法,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規律飲食,多吃健脾胃的食物。

Ⅲ 脾胃小兒推拿

近端取穴和遠端取穴相結合。

穴位靠練,診斷靠看。

都是在激活臟腑的功能,調動臟腑的氣血。

向心推:補

離心推:泄,清

腎常不足,脾常不足,肺常不足。

心常有餘,肝常有餘。

小兒病,太陰擒。

抵抗力不足,(肺氣不足)(肺主皮毛,肺開竅於鼻)

補肺氣:艾灸肺俞穴

手臂內側(陰)寒瀉

手臂外側(陽)溫補

小兒:心 肝常有餘,肺,脾,腎常不足。

脾:補脾助吸收(化)

脾主運化,脾主升清,脾主統血,脾主肌肉,脾開竅於唇。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是後天之本。

腎為先天之本。

重點:作為開始的手法。

推拿時間:5分鍾。

2胃:清熱止嘔(運,消)胃氣為降。

板門:開胃增食慾(吃) 

開胃口

操作(吸定)

板門:開胃口進食(食慾不好)

胃:清胃熱,消積食,降胃氣。(積食、積食有熱)

脾:補脾,助吸收。(脾虛)

胃強(熱)脾弱。

4.大腸:

清大腸(瀉)(加快蠕動):治療便秘,食積,清熱

 補大腸(補)(減緩蠕動):治療腹瀉,

腹瀉:熱瀉(紅痢補腎水)、寒瀉(白痢補三關)

5.小腸:清小腸 

功能:利尿止瀉(培槐通小便),分清降濁,清(膀胱)熱.

只清不補。

退六腑:清熱,都是手太陽小腸經。

清小腸:清熱。都是手太陽小腸經。

足太陽經膀胱經也清熱。

6.八卦穴:逆八卦(大指到小指),降氣機,針對腹脹,咳喘,

  順八卦(),升氣。

 逆八卦(),降氣。

氣:升、降、出、入。.

脾升胃降。

肺氣肅降。

7.四橫紋:調中行氣、治療腹脹,咳喘

降氣:降胃氣(腹脹),降肺氣(咳喘)

四縫穴(掐,針放血)(積食發熱,疳積)

8.二馬穴:大補元氣(腎氣)。小便,驚嚇。

腎主恐,恐則氣下。

二馬+補腎穴(小指頭)

9.腎穴:向心推補腎,針對腎虛:小便問題(遺尿,小便短赤):時間久的咳喘,小兒驚嚇。

腎主納氣。

補腎:艾灸關元,命門,腎俞,太溪。

腎為先天之本。

向心推一般為補。
離心推一般為清。

清熱,瀉火,解毒。

陽是功能性。陰是物質性。

10.小天心:暢通經絡,安神定驚,(驚嚇、驚風、實熱急喘)

1.通竅(竅通的是神,昏厥,驚風驚厥,驚嚇)(小天心,掐人中,推壓內關)
2.通經絡(氣血),通氣血,四肢冰涼。

耳垂和臀部是涼的發熱就不危險。

11.外勞宮:溫中祛寒,腹痛(一切寒引起腹痛),風寒感冒(解表取汗)

溫中(溫暖中焦,去寒【疼痛,腸梗阻,腸套疊,腸痙攣,腹瀉】)

手掌臂陰面穴位:寒涼

手掌臂陽面穴位:溫熱

一窩風:腹痛要穴

向心推,
解表散寒(寒在表,風寒感冒),
清熱化痰(熱在內,風熱感冒),
安神鎮靜,利尿,

  適用感冒(發熱,表寒,內熱,咳嗽)

  適用外寒內熱,不能補虛(針對實證)鎮伏。

  退熱效果好用,加快推天河水速度+推波助瀾。

穴位的補與瀉:重(瀉),輕(補)

松肩、垂肘,旋腕,掌虛,指實。

13.退六腑穴:

離心推, 寒性 穴位,清實火,清壯火,退高熱,除熱痰。

一切實熱大熱症(高燒,熱痰喘,熱痢,便配旅友秘)

一般輕熱症用清天河水。

發燒,發熱,不一定身體內有熱,體表肯定有熱。

發燒:加快推天河水(解表)+推波助瀾(內熱)

解表:膀胱經刮痧,大椎刮痧放血,

14.三關:向心推,

補虛,培補元氣(正氣),溫性穴,

適用虛,寒症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新病多實,久病多虛。

上三關:補虛:寒證

天河水:平虛實:寒熱

退六腑:泄實:熱證

15.五指節:掐

二扇門。

開竅,鎮驚,,急慢驚風。

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耳後高骨,

外感初起,感冒(頭面問題明顯),鼻塞頭疼等

位置:臀溝最上緣。

順時針,逆時針都可以,一次推拿選擇一個方向

止瀉,通便。

穴位具有雙向調節性。

上七節骨,升氣,補(治療腹瀉),

下七節骨,降氣,瀉(治療便秘)。

緩解腹痛

(腹痛常見原因:腸炎,腸系膜淋巴結炎)

遺尿的主穴(培腎固本,溫陽散寒)

治療遺尿主穴

小兒尿床:揉丹田+重捏八髎穴(艾灸關元,中極、八髎穴)

降逆止嘔(自上而下), 止嘔吐特效穴

解表散寒(來回推,搓),熱感明顯。

清熱(來回推,搓)清咽喉,口腔,頭面,上焦之熱。

速度快,時間不宜過長,皮膚微微發紅。

受涼感冒初期:(鼻塞,流清涕,惡寒)(解表散寒)頭面四大法+搓迎香+搓天柱骨,搓大椎穴,搓督脈,【艾灸大椎,艾灸肺腧】+【多喝熱水,喝蔥姜水】+【泡腳】

發汗:微微出汗。

捏脊(從下往上):推脊(從上往下)。

發汗(風寒感冒,解表),遺尿、腹瀉=重捏。

便秘=不捏(捏脊加重便秘)【輕推脊】。

作用:和陰陽,補氣血,培元氣,健脾胃,增強體質。

重捏可以出汗退燒。

便秘不能重捏,可以輕捏或推脊或下推七節骨。                 

放鬆腸道(補腸道虛),下行積滯物(瀉積滯實),使用頻 率最高。

手法要柔和,速度宜緩慢。5-10分鍾,每分鍾20次 或更慢。手始終不離患者皮膚,推動深部組織和臟腑,不可 摩擦皮膚。

手盡量張開和緊貼皮膚。

嘔吐和腸脹氣引起腸絞痛不能用。

調理脾胃急慢性疾病的特效手法。

對整個腹部操作。

補脾和胃,行氣導滯。
主治脾虛。宜推時間長至少5分鍾以上。

主治:

1、腹脹:腹脹特效穴。
腹脹伴有:大便奶塊多,食物殘渣多。

2、腸脹氣引起的腸絞痛。
夜啼很多是由腸脹氣導致的腹痛導致啼哭的。

脾虛---食物消化不完全---脹氣----腹痛----啼哭。

3、脾虛引起的便秘。

4、脾虛。

身體:前後動

肩膀:松肩,

肘彎:垂肘,動作可誇張

手腕:旋腕,柔和

手掌:自然貼合

力道:均勻,不加力不減力自然放於腹部

動作力度重,速度慢。

動作沉靜緩慢,不可速度快。力量均衡。

治療實性便秘(短期),緩解虛性便秘(脾虛性便秘,長期)。

一般2分鍾左右。

手法快,腸道蠕動慢,手法慢,腸道蠕動快。

一氣呵成,力透腹內。速度快,力道重。

腹天河距離短,不能推到中脘穴,容易引起嘔吐。

便秘不可用

秋季腹瀉早期不可用。

腹瀉奶瓣,食物殘渣比較多時先不用。

有疝氣孩子不可用。

強力止瀉,大便臭,食物殘渣多,奶塊多,先拉再止瀉。

(1)搓胸八道【開璇璣】,止咳化痰,主治咳嗽。

(2)搓揉膻中,寬胸理氣,止咳化痰,主治咳嗽。

(3)搓脅肋,搓磨,豎搓,順氣化痰,除胸悶,開積聚。主治咳嗽

(4)肺俞穴:橫搓,豎搓(搓肺線)肺腧至,定喘穴調肺氣補虛損。

(5)分推肩胛骨,

四大手法後,點按。

再加上熱敷(艾灸)

治療各種咳喘。

空手心拍後背,有利於排痰。

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

痰(導致咳嗽,影響呼吸)

上迎香穴,下迎香穴,

通鼻竅要穴。

適用於閉塞。

調理積食。振腹(肚臍周圍/小腸)一分鍾

疏通通暢氣血,軀干操作的結束手法,一般3遍。

咳喘:(近端)咳喘四大手法+遠端(逆八卦+四橫紋)

感冒:頭面四大手法+迎香穴

遺尿:揉丹田,重捏八髎穴

解表發汗:頭面四大法+來回推天柱骨+來回推督脈

1.診斷:(看適不適合推拿)

診斷:要看的准(前提是對疾病要有深刻的認識)

2.溝通:問診。(問的全 准,講的透 對)

小兒推拿師也是一個講師(講病)

意義:

讓家長了解孩子病情

讓家長了解你的治療能力

讓家長信任你,給你充足的治療時間

你的推拿治療過程就更輕松

80%流失的患者與溝通有關

20%流失的患者與技術有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明,心明,手明。

理(內)    術(葯,針,灸,按蹺,導引)(刮痧,拔罐,足浴,汗蒸.....)

《黃帝內經》

《傷寒雜病論》

《難經》

《神農百草經》

腹脹:太極摩腹,升清降濁。

食滯胃腸,脾胃運化失常

添加輔食後孩子積食多

食積表現症狀繁多:腹脹,口臭,大便臭,厭食,手腳心熱,磨牙,卧不安,趴著睡,煩躁哭鬧,低熱,
舌苔厚、膩,,積食斑,

囑咐家長:推拿期間,食慾上升,食量不增。

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

飯前忌動,飯後忌靜。

積食發熱,熱往上,往下,往外走,引起一系列症狀。

乳食內積:乳食不思,食慾不振或拒食,腹脹,睡眠不安,煩躁哭鬧,

【乳食內積】

揉板門5,推天河水5,分腹陰陽3遍,【 太極摩腹10】,推波助瀾5, 升清降濁1,循經行氣3遍。

【脾虛加積】

補脾經 5, 揉板門 5,分腹陰陽3遍,【 太極摩腹10】,推波助瀾5, 升清降濁1,循經行氣3遍。

主穴:太極摩腹+推波助瀾(腹脹時摩腹為主,推腹為輔,其餘狀況摩腹為輔,推腹為主)(一般做摩腹和推腹之前可以先做分腹陰陽)

脾虛:補脾

納呆:沒有食慾,不能吃:板門

有熱:天河水,清胃,清大腸

便秘:天樞通便

腹部結束手法:升清降濁(震腹)+循經行氣(晃腹)

1.脾胃虛弱:

補脾經5,揉板門5,太極摩腹10,循經行氣3遍。

2.乳食內積:

揉板門5,天河水5,分腹陰陽3遍,【太極摩腹10】,推波助瀾5,升清降濁1,循經行氣3遍。

(改變飲食習慣,,,食慾增加,食量不增。)

舌苔由胃氣所生。

脾虛--缺鋅--地圖舌。

脾虛--胃氣弱---胃陰不足--地圖舌。

補脾經5,揉板門5,太極摩腹10,推波助瀾10,循經行氣3遍。

【腹瀉+腹天河1】
【便秘+天樞通便】
【輕度積食+腹陰陽3遍】
【疳積+暢通六腑2】

尿不濕後遺症(定時叫醒排尿)

腎虛:先天腎虛,後天腎虛(生病(吃葯,手術,外傷),脾虛)

揉丹田+捏脊+重捏八髎穴+重按八髎穴,艾灸關元穴+命門腎腧穴

嬰幼兒:2歲以內。突然生病並不出診,熱退疹出。傳染性弱。一次終身免疫。

病程3-5天,前三天突然發熱沒有其它症狀和不適,3天後主要頭面,胸腹部出紅診不癢,然後熱逐漸退去。

注意:體溫不要超過38.5度,防止傳染給其它嬰幼兒。

葯物退熱:對乙醯氨基酚

護理退熱:多喝水,多出汗,多小便,泡腳出微汗。

推拿退熱:快推天河水5,推波助瀾10。

攢肚子和便秘的鑒別。

攢肚:6個月以內:7天-25天。

便秘:排便困難,排便時間長。

病因:

(實密)食積化熱,蒸干水分,清熱補水,
(虛密)病後體虛,陰陽氣血不足,脾虛導致胃腸動力不足等,補脾。
(虛實夾雜便秘)

症狀:排便困難,糞質干硬,排便時間長,排便間隔時間長,

實性便秘:

症狀:大便干結,腹脹腹痛,面紅身熱,口乾口臭,心煩不安,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燥。

治法:瀉熱導滯,潤腸通便。

處方:天河水5,天樞通便5,推波助瀾10

虛性便秘:

症狀:大便頭干,後面並不幹硬,有便意,但排便困難,需努力方出,掙得汗出氣短甚汗出,便後乏力。體質虛弱,面白神疲,舌淡苔白。

新病多實,久病多虛,一般一周為界。

治法:補氣潤腸,健脾升陽。

處方:補脾5,天河水5,天樞通便5(家長不急可先不做),太極摩腹10,循經行氣3遍。

案例1:

實秘:天河水5,天樞通便5,推波助瀾5,升清降濁1。

療程3天。

虛秘:

天河水5,天樞通便5,太極摩腹10,循經行氣3遍。三次,食慾提升。

補脾5,天河水5,天樞通便5,太極摩腹10,循經行氣3遍,又推四次。

一個療程(7次)後,大便基本一天一次,不再困難,基本正常。

一個月後,加固一個療程(7天)。

孩子多是胃腸道消化系統的問題。

急性腹痛:先檢查後治療,腸套疊,急性闌尾,腸梗阻(多與著涼和積食有關)

慢性腹痛:經脈氣血阻滯,臟腑失養。時間長,時痛時不痛。

1:脾寒氣滯

癥候:時哭時止,睡喜捲曲。胃納欠佳,四肢欠溫,大便溏,小便較清,面色清白,唇色淡紅,舌苔薄白。

治法:溫脾散寒,行氣止痛。

處方:外勞宮5,推三關5,太極摩腹15,循經行氣3遍。

2:寒凝腹痛

症狀:突然腹痛,得溫痛減,遇寒尤甚,惡寒身蜷,小便清長,大便清稀,多泡沫,臭氣不甚,苔薄白

治法:溫里散寒,理氣止痛。

處方:推三關10,外勞宮5,太極摩腹10,

      嘔吐(天柱骨5),腹瀉(推腹天河水1)

3:腸系膜淋巴結炎腹痛

症狀:感冒後,吃涼食物後腹痛,痛處隱隱,經久不愈,常伴有厭食,便秘等。

治法:健脾清熱,理氣止痛。

處方:天河水5,太極摩腹10,推波助瀾5,循經行氣3遍。

4-15歲之間的兒童,以肚臍周圍疼痛為典型特點,劇烈運動,吃撐後,感冒後都會加劇,沒有腹瀉等胃腸道問題,急性期手法要輕。

瘦孩子,女孩子偏多。

3-5個療程可以徹底治癒。

實者瀉之,虛者補之,寒則熱之,熱則寒之,滯者通之,瘀者散之。

腸系膜淋巴結炎腹痛案例:

第一天:天河水5,太極摩腹10,推波助瀾5,循經行氣3遍

第二天:天河水5,太極摩腹10,推波助瀾5,循經行氣3遍(可加力度)

第三天:天河水,暢通六腑5,推波助瀾5,升清降濁1,循經行氣3遍。

第四天,同上,2-3個療程(7天)治癒。

減少感冒和上火的次數。

腹痛可以不辨寒熱,都可以熱敷和艾灸。

4:嬰兒腹脹腸絞痛

嬰兒15天大小,傍晚夜裡夜啼,腸脹氣引起的腸絞痛。

補脾行氣,

脾經5,太極摩腹15,揉外勞宮5,

3到5次治癒。

松肩,垂肘,懸腕,掌虛指實。自然力不加不減。配合呼吸,把握節奏,勻力勻速,自然流暢。

瘡:瘡口,潰瘍。

部位:口腔內(舌,唇,牙齦,腮部)發生潰瘍

原因:外因(咬破,燙傷)

      不吃硬的,脆的,不吃發物,

外用葯物:冰硼散,西瓜霜,開喉劍。

虛症:脾胃虛弱所致

實證:胃火上炎所致

1)胃火上炎

症狀:口腔潰瘍,色紅疼痛,心煩不安,口乾欲飲,小便短黃,舌尖紅,苔薄黃。

處方:揉總筋5(清上焦之熱),天河水5,天柱骨2,推波助瀾10

便秘明顯+揉天樞通便5,腹脹氣多+太極摩腹10。【一窩蜂:解體表之寒】

2)脾胃虛弱

癥候:潰瘍色淡,不甚疼痛,反復發作或遷延難愈,口乾不渴,食慾低下,舌紅,苔少或花剝落。

治法:補氣健脾

處方:補脾經5,補腎經2,揉總筋5,天柱骨2,太極摩腹10,循經行氣3遍

小兒口瘡實證居多,虛症的少。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健脾和胃,益氣養血。

皮膚黏膜(眼瞼,口唇,口腔黏膜,甲床、蒼白)蒼白或蒼黃,疲乏無力,不愛活動,食慾減退,頭暈,眼前發黑

處方:補脾經2,揉板門5,推波助瀾10,升清降濁1,循經行氣3遍。

便秘+天樞通便、腹瀉+腹天河、積食+暢通六腑。

一般2周會有效果。

或者7天一個療程,一個月一個療程,最少三個療程。

病因:受涼,傳染。

特徵:惡寒,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咳嗽,打噴嚏,

反復感冒多因肺氣虛弱,體表衛氣不固,可用玉屏風顆粒。

1)風寒感冒:(初期)

癥候:鼻塞,流清鼻涕,噴嚏,咳嗽,喉癢,舌淡白,苔薄白,怕冷

辛溫解表(解表發微汗)

處方:揉一窩風2,清肝平肺2,推三關5,推天柱骨2,頭面四大手法1,特效通鼻術。

重捏脊,輕刮痧。艾灸大椎。泡腳(蔥姜、艾葉、紫蘇葉)。

2)風熱感冒:(後期)

鼻涕黃,咽喉紅腫痛,痰黃,舌紅,苔黃、大便干、臭。

治法:辛涼解表;

處方:平肝清肺2,清天河水2,擦肺腧3,頭面四大手法2,特效通鼻術,退六腑。

加減:痰+小橫紋2    積+升清降濁1    驚+小天心5

脾虛(補脾+少吃))(淡糖鹽水)

病因:感受風寒,,內傷飲食,,脾胃虛弱

家長配合:少吃。

1:傷食瀉:

癥候:大便稀溏,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如敗卵,腹脹滿,不思乳食,夜卧不安,口臭,舌苔厚膩。

(殘渣【相對多】+臭)

處方:揉板門5,清天河水5,太極摩腹15,循經行氣3遍。

註:待腸道氣質通暢以後(殘渣明顯減少),用腹天河收尾,即可止瀉。

先用腹天河止瀉會氣滯加重,腹脹加重,易夜晚啼哭。

2:風寒瀉:

癥候:大便清稀,多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大便清稀,肚子疼,不怎麼臭)

治法:疏風散寒,化濕和中

處方:推三關15,揉一窩蜂(外勞宮)5,推腹天河1

艾灸肚臍(神闕)

3:濕熱泄

癥候:腹痛下痢,里急後重,或大便膿血,或暴注下泄,肛門灼熱,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腹痛時做,食慾不振,或伴嘔惡,神疲乏力,或發熱煩惱,口渴,小便短黃,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膩。

(食物殘渣不多,里急後重)

治法:清熱利濕

處方:推天河水15,清大腸5,太極摩腹10

先排氣後+推腹天河1,

4:脾虛泄:(很少單獨出現常和傷食,風寒,濕熱同時出現)

癥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於食後作瀉,時輕時重,面色萎黃,肌肉鬆軟,舌淡苔白。

治法:

處方:補脾經5,太極摩腹15,推腹天河1.

(殘渣【相對少】+不臭)

作用:過濾加濕空氣。

病因:

中醫:虛:脾胃虛弱,導致肺虛,反復外感.

      實:積食內熱,熏灼咽喉。

鐵三角:腺樣體肥大、慢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炎。

危害:堵塞氣道,鼻塞,張口呼吸,睡眠打鼾。

缺氧:腺樣體面容:目光發呆,鼻子扁,顴骨高,天包地,嘴唇變厚,干。

1:治療:補脾益肺

處方:補脾5,推三關5,太極摩腹5,推波助瀾5,揉肺腧2,鼻通迎香1,四白穴1,搓天柱骨1.

7天一個療程,一般2個療程會有變化。3個療程以上。

輕者一個月一個療程。

重著一個月兩個療程。

2:腸胃積熱型

治:清熱瀉火通便

處方:揉板門2,清大腸2,揉總筋2,天河水5,推波助瀾5,揉肺腧2,天柱骨1,鼻通迎香1,四百穴1,搓天柱骨1

分泌,淋巴液,淋巴細胞,有免疫功能。

生病後,有炎症,淋巴結腫大,。病好後就會變小。

淋巴結腫大,不要觸摸,不做處理。

夜啼:晚上哭鬧,睡覺不好,都可以屬於夜啼。

原因:驚嚇、鼻塞,積食,腸絞痛,濕疹,積餓,戀奶。

(1)驚嚇:

(長期夜啼一般都不是驚嚇,短期夜啼有可能是驚嚇)

特點:一歲以內多見,突然出現,眼神躲閃。

「心神不安而夜啼者,睡中驚悸,抱母大哭,面色紫黑」

處方:小天心5,五指節1,天河水10,耳後高骨50次,捏脊1。

(2)鼻塞

1、肺常不足,風邪易侵

2、鼻腔窄小,容易堵塞。

特點:睡覺張口,吃奶停頓。

多發生在感冒之後和秋冬季節。

處方:搓迎香  加濕。

(3)、積食

積食引起腹脹

腹脹則夜卧不安。

特點:

翻身多,趴著睡,多發生在上半夜。

伴口臭,舌苔厚,腹脹,大便臭殘渣多。

處方:

揉板門、天河水,分腹陰陽3,推波助瀾10,循經行氣3遍。

(4)腸絞痛

原因:腸脹氣造成的腸絞痛。

特點:只發生在6月內嬰兒(多是2,3月),

多在晚上固定時間發作

哭鬧持續30分鍾以上

吃奶哄逗無效。

護理:不要讓孩子吃的過飽,過涼,吃奶時把沫去掉,

吃奶後拍嗝,進食時減少哭鬧,引起腸絞痛。

取穴:補脾穴5、太極摩腹20分鍾。

(5)濕疹

特點:濕疹的孩子皮膚瘙癢,夜啼伴隨濕疹加重同時出現,並伴有抓撓。

不適合推拿。

西葯:尤卓爾

中葯:紫草油,神農本草膏。

(6)飢餓。

上半夜醒少,下半夜頻繁醒

食後安然入睡,多為飢餓。

(7)戀奶

吃夜奶正常頻率:

0-6個月:每晚三次。

6-12月:每晚兩次。

12-24月:每晚一次。

因夜奶而夜啼的孩子多為母乳喂養,斷奶後自愈。

增強肺的功能:咳喘四大法,,熱敷肺部(前胸後背)

肺喜潤而無燥。

痰能過濾和加濕空氣,

但影響呼吸的痰和刺激咳嗽的痰需要化痰。

咳嗽:

內傷咳嗽:外感咳嗽日久不愈,耗傷氣陰,發展成為內傷咳嗽。

外感咳嗽:感受風寒。

1)風寒咳嗽:

癥候:咳嗽頻做,咽喉發癢,

治法:發汗解表,宣肺止咳。

處方:一窩蜂1,推三關1,揉小橫紋1,咳喘四大收發4,

2)風熱咳嗽

癥候:咳嗽,痰黃,不易咳出,鼻流濁涕,咽喉腫痛,舌紅,苔黃,

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咳

處方:平肝清肺2,天河水1,咳喘四大手法4,頭面四大手法1.特效通鼻術。

3)氣虛咳嗽

癥候:咳而無力,痰白清稀,面色蒼白,語聲低微,睡眠盜汗,舌淡嫩,邊有齒痕

治則:補肺止咳。

處方:補脾經2,補腎經2,推四橫紋5,運八卦2,推三關5,太極摩腹5,咳喘四大手法,捏脊。

4)陰虛咳嗽

癥候:

治則:

處方:

護理:

咳嗽期間盡量少活動,咳嗽好後經常到戶外活動。

經常變化體位,拍打背部,以促進痰液的排出。

吃好消化,精良不吃不易消化和刺激的食物。

膽汁中的膽紅素是一種黃色色素,被他染色後糞便呈黃色。

膽紅素可被氧化成為膽綠素,從而使大便變綠。

1:飢餓:導致腸道蠕動加快。

2:著涼:導致腸道蠕動加快。(可伴有腹痛,腸鳴,嘔吐等)

3:驚嚇:導致腸道蠕動加快。(恐則氣下,可伴有眼神躲閃,黏人,夜間睡覺哭鬧)(驚嚇得時間不會太長,一般2,3天左右)

4:脂肪未消化完:脂肪在消化過程中,消耗膽汁較少,多於的膽汁從大便排出,使大便呈綠色。

5:黃疸

寶寶黃疸時候可能會有較深的綠色大便。

6:食物過敏。

當寶寶拉綠便的同時,還伴有煩躁不安,哭鬧,皮疹等反應時,需要考慮可能是寶寶對食物過敏了。

7:高鐵奶粉。

寶寶如果吃高鐵奶粉,也會拉出綠色的大便。

8:胃腸炎

如果同時寶寶拉得厲害,大便又是水樣的綠便,那很可能是胃腸炎。

9:食物中的顏色。

飲食過敏的預防,輔食添加,前三天一次一點,給三天試用期。

Ⅳ 調理小孩脾胃虛弱的方法是什麼用過哪些

您好,小兒的脾胃虛弱,調理時要注意孩子的飲食,不吃肥甘油膩的食物。中醫小兒推拿可以很好的調理寶寶脾胃。推薦給您幾個調理孩子脾胃的穴位手法:
1、補脾經500-800次
脾經所在位置為:小兒拇指螺紋面。

操作方法:旋推或者將患兒拇指屈曲,從拇指橈側(拇指方向)邊緣向掌跟方向直推為補。
2、順時針摩腹5分鍾
摩腹:以手掌面附著在孩子腹部,以神闕(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摩擦,不宜過重,速度宜快,頻率大約每分鍾120-160次。
3、揉板門50次
板門穴位於小兒拇指掌側的大魚際處,按摩板門穴具可以寬胸利膈、消食化痰,對小兒消化不良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具體推拿方法為:將小兒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魚際處暴露,按摩時用右手拇指腹著力,按揉大魚際處50次。
4、順運內八卦
內八卦在小兒掌心周圍的,可以開胸利膈,消食除脹,推拿刺激此處可以幫助消化,調節胃腸功能,改善小兒消化不良的症狀。按摩時需托起小兒四指,使掌心朝上,用拇指螺紋面著力,在小兒手掌心四周內八卦穴運按50次
5、揉足三里100次
足三里: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
6、捏脊5-7次
捏脊: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准食指前半段,然後頂住病兒皮膚,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兩旁的一種小兒推拿手法。

閱讀全文

與小兒推拿脾虛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04x125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8
水泥多孔磚砌牆方法圖片 瀏覽:704
孢穀草種植方法 瀏覽:282
萵筍青菜種植方法 瀏覽:736
前列腺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46
12伏蓄電池存電量計算方法 瀏覽:219
沖壓工36技計算方法計算實例 瀏覽:858
骨化三醇免疫治療方法 瀏覽:306
三聯療法如何服用方法 瀏覽:426
93乘43加91的簡便方法 瀏覽:393
海螺吃了頭暈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812
如何寫通項方法 瀏覽:674
小學生如何寫作業快的方法 瀏覽:347
衛星手機夜景拍攝方法 瀏覽:97
怎麼做瘦肚子最快方法 瀏覽:11
考場查詞典技巧和方法 瀏覽:639
魔芋水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93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方法分析 瀏覽:323
平焊單面焊雙面成型的教學方法 瀏覽:601
查詢電腦圖片有多張的方法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