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營銷師成本計算方法

營銷師成本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22 05:23:12

㈠ 產品銷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結轉已售產品生產成本的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及個別計價法等。通常可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已售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

在計算出已售產品的單位成本之後,就可據以算出當期的產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產品銷售成本=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產品銷售數量

(1)營銷師成本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方式有分散結轉和集中結轉兩種。

1、分散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逐一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逐筆登記結轉的方式。這種方式計算工作量較大,但能提供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詳細資料。

2、集中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的期末結存數量乘以進貨單價,計算出期末結存金額,然後按大類匯總,在商品類目賬上倒算出商品銷售成本。

並進行集中結轉,不再逐筆侍渣絕計算和結轉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作簡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成本。

此外,老姿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

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梁悶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㈡ 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成本計算公式:期末成本金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不同的行業計算成本的方法可能會不一樣;不輪做什麼方面的投資,成本的控制和核算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成本計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對象,對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歸集,以確定各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

生產成本=直接的材料,直接的工資,直接的費用。就是組成產成品的直接費用;

銷售成本=生產成本+銷售的費用(廣告費用、運費、稅費等等等)=買入價+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費用(銷售發生的費用不作為成本核算)。

(2)營銷師成本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由於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成本的具體計算方式也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模式。經過人們的長期實踐,形成了幾種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即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恰當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企業的規模、生產組織形式和技術特點不同,成本計算的對象也會不--樣。例如,有的企業只生產最終的產成品,而有的企業除生產最終的產成品外,還生產各種各樣的半成品。有的企業是採用大批量生產,而有的企業是採用小批量生產,甚至是單件生產等。

如何計算成本價

成本價計算方法:
1、 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直接費用。
2、 銷售成本=生產成本+銷售費用,銷售費用包括廣告費用、運費、稅費等。
3、 期末成本=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4、 產品總成本=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產品總量。
5、 單位產品目標成本=預測的出廠價格×(1-稅率)-利潤目標/預測產量。
6、 產品單位成本=(固定成本總額÷產品總量)+單位變動成本=產品總成本÷產品產量。
7、 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產量×分配率。
8、 股票成本=買入股票的價格+券商的手續費用+印花稅+過戶費用。
拓展資料:
1、成本價原指商家購入商品的價格,成本價並不是出廠價,成本價中含有一定的手續費用,有時還會加上其他費用,如果是自己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價包括轉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資、應該分攤的折舊費、生產管理人員工資、水電費、維修費等;如果是購進的商品,成本價即商品的購進價值,有運費的話還會加上運費,某些時候也稱出廠價。
2、但是在股票市場中,成本價指的是實際買入股票的價格,股票的成本價是買股票的價格和券商的手續費以及印花稅和過戶費的集合。股票中的成本價格是指用戶在購買股票時花費的一部分。大陸的股市規定用戶買入時不需要收取印花稅的,只有手續費。無論投資者投入多少費用,只要有產生交易,就會產生成本。股票購買和商家購買商品是不一樣的,商品的價格不會出現快速的變動,但是股票價格會在短時間內產生波動。
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
3、相關性原則;
4、分期核算原則;
5、權責發生制原則;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
7、一致性原則;
8、重要性原則。

㈣ 成本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成本的三個計算公式如下:

1、成本=售價-利潤。

2、售價=成本+利潤。

3、利潤=售價-成本。

成本計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對象,對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歸集,以確定各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一種專門方法。通過准 確計算成本,可以掌握成本構成情況,考核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了解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果,促使企業加強核算,節約支出,提高經濟效益。

利用成本的計算對象

成本計算對象的計量單位。可以是實物單位,也可以是相對單位。實物單位如件、台、公斤、噸、千瓦小時等。相對單位以標准實物單位表示,標准實物量換算公式為:

標准實物量=實物量×換算系數。

確定成本計算單位是為了計算產品的單位成本,以利於成本的比較分析。單位確定是否正確合理,尤其是相對單位,對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有一定影響。

㈤ 銷售成本怎麼

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程序,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方法。順演算法先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再據以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倒演算法先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再據以計算商品銷售成本。
順演算法的計算公式: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數量×進貨單價
期末結存商品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
倒演算法的計算公式:
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增加金額-本期非銷售減少金額-期末結存金額
按照以上計算方法和商品的不同特點,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購入的商品進價作為出售或發出商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即先購入先銷售。因此,每次發出的商品都假定是庫存最久的存貨,期末庫存則是最近購入的商品。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先入庫必須先發出的商品,如易變質的鮮活商品。
根據A商品明細賬資料,7月份的商品銷售成本計算如下:
月內銷售數量為1 300包,按先進先出法計算為:
(400×2.00)+(300×2.20)+(200×2.40)+(400×2.60)=2 980(元)
期末庫存商品金額=200×2.80=560(元)
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可以逐筆結轉,不需計算商品單價,但工作量較大,如購進批次多,而單價又各異,則計算工作較為復雜,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簡單的企業。
(二)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是以每種商品庫存數量和金額計算出加權平均單價,再以平均單價乘以銷售數量和期末庫存金額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庫存金額+本期購入金額)/(期初庫存數量+本期購入數量)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本期銷售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期末庫存金額=期末庫存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例】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
加權平均單價=(800+660+480+1040+560)/(400+300+200+400+200)
=3540/1500=2.36(元)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1 300×2.36=3 068(元)
期末庫存商品金額=200×2.36=472(元)
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商品銷售成本比較均衡,計算結果亦較准確,但工作量較大,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較少,前後進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
(三)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在每次購入商品以後,根據庫存數量及總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結存金額+購進金額)/(結存數量+購進數量)
【例】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
7月4日進貨後平均單價=(800+660)/(400+300)=2.09(元)
7月7日進貨後平均單價=(1460+480)/(700+200)=2.16(元)
7月19日進貨後平均單價=(1184+1040)/(550+400)=2.34(元)
7月21日進貨後平均單價=(2223+560)/(950+200)=2.42(元)
本月各次銷售商品成本按銷售時的加權平均單價計算如下:
7月13日商品銷售成本=350×2.16=756(元)
7月26日商品銷售成本=500×2.42=1 210(元)
7月30日商品銷售成本=450×2.42=1 089(元)
本月商品銷售成本合計1 300(包) 3 055(元)
採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比較均衡,但也存在企業經營商品品種多,每月進銷業務頻繁時計算工作量較大的問題。一般適用於品種簡單,前後進貨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
(四)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以每一批商品的實際進價作為計算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批商品銷售成本=每批商品銷售數量×該批商品實際進貨單價
採用個別計價法,會計部門應按進貨批次設置商品明細賬;業務部門應在發貨單上註明進貨批次;倉庫部門應按進貨批次分別堆放商品。
這種方法便於逐筆結轉商品銷售成本,計算比較正確,但工作量較大,適用於直運商品和進貨批次少、銷售能分清進貨批次的商品。
(五)後進先出法
後進先出法是按照每一種庫存商品的最後購進的商品進價成本作為計算商品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時,先按最後一次購進的進貨單價計算,最後一次購進的商品銷完了以後,再依次向上一次推進計算。
【例】仍以資料為例,用後進先出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和期末庫存商品金額。
月內銷售數量為1 300包,按後進先出法計算:
商品銷售成本
=(200×2.80)+(400×2.60)+(200×2.40)+(300×2.20)+(200×2.00)
=560+1 040+480+660+400
=3 140(元)
期末庫存商品金額200×2.00=400(元)
從上例計算結果看,採用後進先出法,在購進單價持續上升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商品銷售成本為最高成本,而期末庫存金額卻是最低成本,毛利亦為最少。在購進單價連續下降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商品銷售成本為最低成本,而期末庫存金額卻是最高成本,毛利亦為最多。
(六)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一種對商品銷售成本估算的方法。即用估計的毛利率(按上季實際毛利率或本季計劃毛利率)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商品銷售成本=本月商品銷售額×[1-上季實際(或本季計劃)毛利率]
採用毛利率法,計算手續簡便,但計算的商品銷售成本不夠准確,因為這種方法是按照企業全部商品或大類商品計算的。通常只有在季度的第一、第二兩個月採用,季末應選用其他五種成本計算方法中的一種進行調整。一般適宜於經營品種較多,月度計算商品銷售成本有困難的企業。

㈥ 銷售成本是什麼,怎麼計算

㈦ 如何計算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的計算程序,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方法:
1、順演算法:先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再據以計算期末結存金額; 計算公式:銷售成本=銷售數量×進貨單價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
2、倒演算法:先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再據以計算銷售成本; 計算公式: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銷售成本=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增加金額-本期非銷售減少金額-期末結存金額。
拓展資料:
銷售營業費用:
一是根據「營業費用」的借方發生額,對照有關憑證,稽查開支是否真實合理,有無超過標准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二是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的營業費用比較,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三是選出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用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
四是核對營業費用有關項目金額與累計折舊、應付工資、預提費用等項目相關金額的勾稽關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
五是檢查營業費用的結轉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轉、少轉或不轉營業費用,人為調節利潤情況。
商品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商品的進價成本,即購進價格。由於批發商品的進貨渠道、進貨批量、進貨時間和付款條件的不同,同種規格的商品,前後進貨的單價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進價直接確定商品銷售成本外,一般情況下,出售的商品都要採用一定的方法來確定一個適當的進貨單價,以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和確定庫存價值,據以核算商品銷售損益,以反映經營成果。

閱讀全文

與營銷師成本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排煙風口與短管連接方法 瀏覽:701
姚桐斌研究的方法 瀏覽:737
引伸計安裝方法 瀏覽:618
吉娃娃手機使用方法 瀏覽:849
安卓系統通訊錄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15
怎麼備孕最好方法 瀏覽:812
頸椎病治療方法用什麼中葯治 瀏覽:246
水鑽打空調眼兒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819
口腔頜面腫瘤治療方法 瀏覽:959
沖成人奶粉的正確方法 瀏覽:193
404x125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10
水泥多孔磚砌牆方法圖片 瀏覽:705
孢穀草種植方法 瀏覽:283
萵筍青菜種植方法 瀏覽:736
前列腺增生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46
12伏蓄電池存電量計算方法 瀏覽:219
沖壓工36技計算方法計算實例 瀏覽:858
骨化三醇免疫治療方法 瀏覽:306
三聯療法如何服用方法 瀏覽:426
93乘43加91的簡便方法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