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三物理杠桿問題
1,利用鉛筆頂著木棍,適當移動木棍至木棍平衡,用鉛筆記下支撐點,即木棍重心位置頃洞A。
2,利用鉛筆頂著木棍適當位置(重心除外,並盡量不要太遠離重心)昌磨,並在木棍重心的相反方向利用細繩懸掛鉤碼,調整鉤碼到支撐點的位置,至木棍再次平衡,分別記錄支撐點O,和鉤碼位置B。
3,利用刻度尺測量OA和OB的耐乎斗長度。
4,利用杠桿原理OA×杠桿重力=OB×鉤碼重力,及 重力G=mg計算出木棍質量
❷ 把兩根二十厘米長的木棒連接在一起捆在一起的地方長兩厘米連接後木棒共長多少厘米
20+20-2=38cm。計算方法:連接在一起的地方長2cm,也就是說有一個2cm是重合的,減個2。
比如:
每根棍子的長度是10厘米。
100個周期的計算如下:
兩根:18+2=20(cm)
每根樹枝:20÷2=10(厘米)
主題:Wordproblem就是用語言或單詞來描述相關的事實,反映一些定量的關系,解決一些未知數量的問題。每個應用題都包括已知條件和要解決的問題。
(2)雙稱木棒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小學數學應用題通常分為兩類:只有加、減、乘、除一次運算才能解決稱為簡單應用題;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運算的復合詞問題。
數學公式:
添加+添加=和
假設一個加號等於另一個加號
被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去差是負的
差加上減法就是被減數
因子×因子=乘積
結果÷一個答案=另一個因素
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乘以除數等於被除數
除數乘以商加上余數等於被除數
兩個數的除法也稱為兩個數的比值。
比率可以根據比率的含義來計算;求比例的方法是用前面除以後面。
比率的基本性質:前者與後者的比率相乘或除以相同的數字(0除外),可以應用比率的基本性質來簡化比率。
❸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兩根同樣長的木棒捆在一起總長是18厘米,捆的部分是2厘米,求出每根木棒的長度
每根木棒的長度是10厘米。
計算過程如下:
兩根小棒一共:18+2=20(厘米)
每根小棒:20÷2=10(厘米)
題型:
應用題是用語言或文字敘述有關事實,反映某種數量關系,並求解未知數量的題目。每個應用題都包括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小學數學應用題通常分為兩類:只用加、減、乘、除一步運算進行解答的稱簡單應用題;需用兩步或兩步以上運算進行解答的稱復合應用題。
數學公式:
①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②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③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④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除數×商+余數=被除數.比
比的意義:兩個數相除又叫作兩個數的比。
根據比的意義可以求比值;求比值的方法:用前向除以後項。
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化簡比。
❹ 物理!!!正確加分
很簡單,杠桿原孝模理。木棒一頭繫上砝碼,再用細繩系住木棒,使木棒橡慎指兩端達到平衡。這時用刻度尺量出兩端的長度,因為木棒是均勻的。所以可以設木棒質量為M,測得左端長為L1,右端長為L2,那麼左端梁配質量為L1*M(實際是L1/1m*M),右端是L2*M,再用平衡原理則:L1*M=L2*M+m(砝碼質量)。變形可知 M=m/(L1-L2)
L1,L2,m,都是已知。
❺ 兩根木棒綁在一起總長是18厘米,重疊2厘米,求出每根木棒的長度
每根木棒的長度是10厘米。
計算過程如下:
兩根小棒一共:18+2=20(厘米)
每根小棒:20÷2=10(厘米)
題型:
應用題是用語言或文字敘述有關事實,反映某種數量關系,並求解未知數量的題目讓弊。每個應用題都包括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以往,中國的應用題通常要求敘述滿足三個要求:
無矛盾性,即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不能相互矛盾;
完備性,即條件必須充分,足以保證從條件求出未知量的數值;
獨立性, 即已知的幾個條件不能相互推出。
小學數學應用題通常分為兩類:只用加、減、乘、除一步運算進行解答的稱簡單應用題;需用兩步或兩步以上運算進行解答的稱復合應用題。
(5)雙稱木棒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圖解分析法
這實際是一種模擬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針對性,數學教學中運用得非常普遍。如工程問題隱滑純、行程問題、調配問題等,多採用畫圖進行分析,通過圖解,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從而根據題目內容,設出未知數,列出方程解之。
親身體驗法
如講逆水行船與順水行船問題。有很多學生都沒有坐過船,對順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學生難以弄清。
為了讓學生明白,我舉騎自行車為例(因為大多數學生會騎自行車),學生有親身體驗,順風騎車覺得很輕松,逆風騎車覺得很困難,這是風速的影響。並同時講清,行船與騎車是一回事,所產生影響的不同因素一個是水流速,一個是風速。這樣講,學生就好理解。
同時講清:順水行船的速度,等於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逆水行船的速度,等於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減去水流的速度。
直觀分析法
如濃度問題,首先要講清百分濃度的含義,同時講清百分濃度的計算方法。
其次重要的是上課前要准備幾個杯子,稱好一定重量的水,和好幾小包鹽進教室,以便講例題用。
如:一杯含鹽15%的鹽水200克,要使鹽水含鹽20%,應加鹽多少呢?
分析這個例題時,教師先當著學生的面配製15%的鹽水200克(學生知道其中有鹽30克),現要將15%的鹽水200克配製成20%的鹽水,老師要加入鹽,灶咐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鹽,只知道鹽的重量發生了變化。
這樣,就可以根據鹽濃度的定義列方程。濃度=溶質÷溶液,但加鹽之後,水即溶液的質量沒有變化,但溶質鹽增多,溶液也要增多(這點容易出錯,很多同學只認為溶質增多而忘記溶液也增多了)
即設應加鹽為x克,則(200*15%+x)/(200+x)=20%
解此方程,便得後加鹽的重量。
❻ 用這兩種方法稱木頭重量是否一樣
當然不一樣
上面說杠杠原理的上面的你到底學過沒有要力臂和拉力始終垂直那才是等於1/2
你自己看下圖2明顯的不保持垂直這個種情況下會隨著拉力也就是繩子和力臂的夾角逐漸增大力也會改變
樓上錯如果木棒均勻也不一定是重力的一半要看傾斜角
如果兩個都比把木棒提起不以除稱外的任何物體接觸重量是一樣的
但是現在圖2於檯面接觸所以就不等於圖1了
圖一的稱得的重量=木棒的重量
圖二的稱得的重量=cosθ*木棍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