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計算方法易大義pdf

計算方法易大義pdf

發布時間:2023-03-18 13:58:49

『壹』 山東師大考研中國哲學專業和數學專業復試科目是什麼

這是08年復試的情況:
中國哲學 010102 哲學概論:《簡明哲學通論》,孫政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基礎數學 070101 常微分方程(01):東北師大,高教出版社,1990年版。近世代數(02、03):張禾瑞編,高教出版社,1990年版。
計算數學 070102 計算方法:《數值分析引論》易大義、陳道琦編,浙江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應用數學 070104 常微分方程(01方向):東北師大,高教出版社,1990年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02方向):《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程》茆詩松等編,高教出版社,2004年版。
基本上是這個樣子,對你應該有參考價值的。一般復試的變化不是很大的。
祝你好運吧!

『貳』 求計算方法 課後習題詳細解答

oh..............很復雜

『叄』 一般精算師資格考試分幾個部分考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頓網校為您解答:


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分為兩部分,准精算師部分和精算師部分。其中准精算師部分的考試內容包括:

本次考試為准精算師部分的六門課程,科目及考試內容如下:

(一)科目名稱:數學基礎I 1、科目代碼:01 2、考試時間: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 4、考試內容: (1)微積分(分數比例:45%) ①函數、極限、連續函數的概念及性質;反函數 復合函數;隱函數;分段函數 基本初等函數的性質;初等函數數列極限與函數極限的概念;函數的左、右極限;無窮小和無窮大的概念及其關系;無窮小的比較;極限的四則運算;兩個重要極限。

函數連續與間斷的概念;初等函數的連續性;閉區間上連續函數的性質。

②一元函數微分學

導數的概念;函數可導性與連續性之間的關系;導數的四則運算;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復合函數、反函數和隱函數的導數;高階導數;微分的概念和運演算法則 微分在近似計算中的應用;羅爾(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及其應用 洛必達(L』Hospital)法則;函數的單調性;函數的極值;函數圖形的凹凸性、拐點及漸近線;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③一元函數積分學

原函數與不定積分的概念;不定積分的基本性質;基本積分公式;定積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質;定積分中值定理;變上限定積分及導數;牛頓�萊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不定積分和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和分部積分法;廣義積分的概念及計算;定積分的應用。

④多元函數微積分學

多元函數的概念;二元函數的極限與連續性;有界閉區間上二元連續函數的性質;偏導數的概念與計算;多元復合函數及隱函數的求導法;高階偏導數;全微分;多元函數的極值和條件極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二重積分的概念、基本性質和計算;無界區域上的簡單二重積分的計算;曲線的切線方程和法線方程。

⑤無窮級數

常數項級數收斂與發散的概念;級數的基本性質與收斂的必要條件;幾何級數與p級數的收斂性;正項級數收斂性的判斷 任意項級數的絕對收斂與條件收斂;交錯級數;萊布尼茨定理 冪級數的概念;收斂半徑和收斂區間;冪級數的和函數;冪級數在收斂區間內的基本性質;簡單冪級數的和函數的求法;初等函數的冪級數展開式;泰勒級數與馬克勞林級數。

(2)線性代數(分數比例:30%)

①行列式

n級排列;行列式的定義;行列式的性質;行列式按行(列)展開;行列式的計算;克萊姆法則。

②矩陣

矩陣的定義及運算;矩陣的初等變換;初等矩陣;矩陣的秩;幾種特殊矩陣;可逆矩陣及矩陣的逆的求法;分塊矩陣。

③線性方程組

求解線性方程組的消元法;n維向量及向量間的線性關系;線性方程組解的結構。

④向量空間

向量空間和向量子空間;向量空間的基與維數;向量的內積;線性變換及正交變換;線性變換的核及映像。

⑤矩陣的特徵值和特徵向量

矩陣的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的概念及性質;相似矩陣;一般矩陣相似於對角陣的條件;實對稱矩陣的特徵值及特徵向量;若當標准形。

⑥二次型

二次型及其矩陣表示;線性替換;矩陣的合同;化二次型為標准形和規范形;正定二次型及正定矩陣。

(3)數值分析(分數比例:10%)

①插值法

拉格朗日插值多項式;拉格朗日插值的唯一性及誤差分析;逐次線性插值(三次樣條插值;差分差商與牛頓插值。

②求解線性方程組的直接法

高斯消去法;矩陣的三角分解;矩陣的范數及條件數。

③迭代法

非線性方程組的簡單迭代法和牛頓迭代法;線性方程組的雅可比迭代法和高斯��塞德爾迭代法。

④數值積分和數值微分

數值求積公式及基本數值微分公式。

(4)運籌學(分數比例:15%)

①線性規劃

線性規劃問題的標准形;線性規劃問題的解的概念;單純形法(包括大M法和兩階段法);單純形法的矩陣形式;對偶理論;影子價格;對偶單純形法;靈敏度分析。

②整數規劃

③動態規劃

多階段決策問題;動態規劃的基本問題和基本方程;動態規劃的基本定理;離散確定性動態規劃模型的求解;離散隨機性動態規劃模型的求解。

④排隊論

排隊論的基本概念;輸入與輸出;生死過程;單服務台的情形M/M/I模型;多服務台的情形 M/M/C模型。

⑤決策論

風險情況下的決策(最大收益期望值決策准則、最小機會損失期望值決策准則、信息的價值);不確定情況下的決策(樂觀法、悲觀法、等可能性法、後悔值決策方法 樂觀系數法);決策樹法;效用;效用曲線;效用曲線的類型及應用。

5、參考書: ①《高等數學講義》(第二篇 數學分析),樊映川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線性代數》,胡顯佑,四川人民出版社。 ③《數值分析》,李慶揚、王能超、易大義,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6年12月第3版。 ④《運籌學》(修訂版),1990年,《運籌學》教材編寫組,清華大學出版社。

除以上參考書外,也可參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參考書。

(二)科目名稱:數學基礎II 1、科目代碼:02 2、考試時間: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 4、考試內容:

(1)概率論(分數比例:45%)

事件、樣本空間、概率空間的含義;典型概率類型的計算方法 條件概率的計算方法;運用全概率公式和貝葉斯公式求解概率問題 統計獨立性的含義;事件的獨立性及利用獨立條件求解概率問題 隨機變數及分布函數;隨機變數數字特徵?數學期望、方差、協方差,矩?;隨機變數特徵函數階性質;能夠利用特徵函數求解隨機變數的各階矩;常用的離散型隨機變數的分布列(離散型:二項分布、Poisson分布、幾何分布等);連續型隨機變數的分布函數及其數學期望、方差?連續型:均勻分布、指數分布、Г-分布、正態分布、t-分布、F分布、χ2分布等?聯合分布律;聯合分布函數及聯合密度函數;邊際分布律;邊際分布函數及邊際概率密度等;條件概率密度及求解條件概率;大數定律及中心極限定理;契比雪夫不等式;運用隨機變數的變換得出新的變數的密度函數及概率。

(2)數理統計(分數比例:35%)

數理統計的基本概念;樣本(子樣);總體(母體);統計量;樣本矩;順序統計量和經驗分布函數;求估計量的兩個常用方法(矩方法、最大似然估計方法);無偏估計概念;正態總體樣本線性函數的分布及其數學特徵;χ2分布、t-分布、F-分布的密度函數及其期望、方差;正態總體樣本均值及樣本方差的分布;柯赫倫定理;假設經驗;正態總體的參數(均值、方差)的檢驗方法;多項分布的χ2檢驗方法及聯立表的獨立性檢驗;廣義似然比檢驗;線性模型及參數β的最小二乘法估計;剩餘平方和的概念及其相關性質;參數β的假設檢驗方法及其置信區間構造和Y的預測;Y關於x的線性回歸函數的性質;單因素方差分析及方差分析表的構造;估計中的一些概念及有效估計的概念;無偏估計的(有)效率;充分統計與完備統計;最大似然估計的性質及參數估計的貝葉斯方法的基本步驟;在二次損失函數下參數的貝葉斯估計量及其計算方法;假設檢驗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奈曼一皮爾遜基本引理;順序統計量及其分布。

(3)應用統計(分數比例:20%)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參數的最小二乘法估計;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參數的假設檢驗及置信區間;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擬合度及F檢驗 異方差性問題;序列相關性問題 多重共線性問題;非線性回歸模型;指數平滑模型;移動平均模型;自回歸模型;ARMA模型及ARIMA模型;自相關函數及偏自相關函數;回歸模型預測;時間序列模型預測;預測區間。

5、參考書:

①《概率論第一冊》,復旦大學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

②《概率論第二冊》(第一、二分冊),復旦大學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8月第1版。

③《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陳希孺編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④《應用線性回歸》(美)S.Weisberg著,王靜龍、梁小筠等譯,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除以上參考書外,也可參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參考書。

(三)科目名稱:復利數學 1、科目代碼:03 2、考試時間:2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 4、考試內容:利息理論 5、參考書:《利息理論》(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劉占國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四)科目名稱:壽險精算實務 1、科目代碼:07 2、考試時間: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和問答題 4、考試內容:壽險精算實務 5、參考書:《壽險精算實務》(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李秀芳編著,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五)科目名稱:非壽險精算實務 1、科目代碼:08 2、考試時間: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和問答題 4、考試內容:《風險理論與非壽險精算》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5、參考書:《風險理論與非壽險精算》(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謝志剛、韓天雄編著,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六)科目名稱:綜合經濟基礎 1、科目代碼:09 2、考試時間: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和問答題 4、考試內容:

(1)經濟學(分數比例:40%)

A、微觀經濟學

供求理論;消費者理論;企業行為與產業組織?廠商理論、競爭與非競爭的市場類型;外部性與公共物品。

B、宏觀經濟學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國民收入決定;貨幣與金融體系;IS-LM模型;宏觀經濟政策理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通貨膨脹與失業理論;經濟波動

(2)金融學(分數比例:35%)

A、貨幣銀行學

貨幣與貨幣制度;信用;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體系;存款貨幣銀行;中央銀行;貨幣需求;貨幣供給

B、國際金融

國際收支及其調節機制;國際收支的調節政策和傳統的調節理論;國際收支的新理論;匯率與外匯市場;匯率決定與匯率制度;外匯風險與匯率預測;國際儲備;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

(3)財務管理與會計(分數比例:25%)

財務制度;成本核算;資金管理;業務核算;利潤核算;會計報表;會計報表分析

5、參考書:

①《現代西方經濟學教程》上、下,魏塤、蔡繼明、劉俊民、柳欣編著,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②《貨幣銀行學》國家級重點教材,黃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第l版。

③《國際金融學》,陳彪如等主編,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第2版。

④《財務管理》,盧家儀、蔣冀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⑤《會計學》,張文賢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肆』 上海大學復試科目

『伍』 C語言高斯-塞德爾迭代法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double x[4] = {0, 0, 0, 0};
double a[4][4] = {1, 2, 4, 8, 1, 3, 9, 27, 1, 4, 16, 64, 1, 5, 25, 125};
double y[4] = {10, 26, 58, 112};
double d[4][4], g[4];
int round = 5, i,j;
for (i=0; i<4; ++i) {
g[i] = y[i] / a[i][i];
for (j=0; j<4; ++j) {
d[i][j] = i==j ? 0 : -a[i][j]/a[i][i];
}
}
while (round--) {
for (i=0; i<4; ++i) {
x[i] = g[i];
for (j=0; j<4; ++j) {
x[i] += d[i][j] * x[j];
}
printf("%lf " , x[i]);
}
printf("\n");
}
}

『陸』 想以後當精算師需要做什麼准備啊`

可以學保險、經濟或者統計方向

你可以參考國內的精算師資格考試,來看看精算師需要考試的科目

精算師考試課程共10門,其中3門必考課程,7門選考課程,考生必須通過3門必考課程、2門選考課程的考試。3門必考課程內容主要涉及保險公司運營管理、財務、投資以及中國保險業法規、稅收、財務制度等。2門選考課程則為保險業務的不同方向。

考題形式為標准試題和筆答題,考試採用學分制。考生通過全部基礎課程考試,獲得270學分,可以獲得准精算師考試合格證書;精算師高級課程考試共130學分,90學分必考學分,40學分選考學分。考生在通過全部課程的考試後,還需有專業訓練要求,考生要請一名資深的中國精算師指導,在專業領域工作兩年,並有一篇專業報告,經答辯合格後,方取得精算考試合格證書。

准精算師考試基礎課程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分 考試時間 備注
001 數學基礎I 30 3 必考
002 數學基礎II 30 3 必考
003 復利數學 20 2 必考
004 壽險精算數學 50 4 必考
005 風險理論 20 2 必考
006 生命表基礎 30 3 必考
007 壽險精算實務 30 3 必考
008 非壽險精算數學與實務 30 3 必考
009 綜合經濟基礎 30 3 必考
精算師考試高級課程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分 考試時間 備注
011 財務 30 3 必考
012 保險法規 30 3 必考
013 資產/負債管理 30 3 必考
014 社會保障 20 3 選考
015 個人壽險與年金精算實務 20 3 選考
016 高級非壽險精算實務 20 3 選考
017 團體保險 20 3 選考
018 意外傷害和健康保險 20 3 選考
019 投資學 20 3 選考
020 養老金計劃 20 3 選考
注1:通過SoA或英國精算學會100系列課程者可免考課程6門課程(課程001-006)
注2:2000年10月中旬舉行首次考試,全國共設北京、上海、廣州、長沙、西安、成都6個考點

2003年度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報名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報名時間:6月1日至6月20日。考慮到非典疫情,今年考試報名將採取考試中心實地 報名、郵寄報名多種形式。上網考生可通過中國精算師網(www.china-actuary.net)下載報名登記表,再向各考試中心報名。
二、報名者須提供下列個人有效身份證件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或護照、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軍官證、士兵證、文職幹部證、當年的轉業軍官證、復員軍人證、或者香港、澳門地區居民身份證、台灣同胞赴大陸通行證、外藉人護照。
同時提供個人的學歷證明原件和復印件,是大學在校生的提供學生證及其復印件。網上報名或郵寄報名的考生只要求提供相關復印文件,但在考試時須出示原始文件。
三、報名時應提供本人一寸正面免冠同版近照叄張。
四、報名時應繳納報名考試費,每門課程收取報名費100元,繳費後不辦理退費。
五、考生報名應填寫考試報名登記表一式兩份,因填寫不實、弄虛作假者,報名無效。
七、考生可自行報考准精算師部分01-09科目及精算師部分開考的011、012、017科目若干門,考取科目合格後長期有效,不受時間限制。
八、為使每一位考生具有平等的成功機會,考試使用指定計算器,型號為:Hp6s solar和Canon F603。
九、參加中國精算師高級課程的考生,如需預訂學習資料,可直接與[email protected]聯系。
十、本次考試的報名工作在以下經中國保監會核準的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的考試中心進行。
1、 北京: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地址:北京市學院南路39號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
郵編:100081
電話:010-62288627、62288076
郵箱:[email protected]
2、 天津:南開大學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地址:天津市南開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郵編:300071
電話:022-23509113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3、 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地址:上海市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數學系
郵編:200433
電話:021-65642343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4、 武漢:武漢大學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珞珈山武漢大學商學院
郵編:430072
電話:027-87682134
5、 廣州:中山大學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
郵編:510275
電話:020-84114060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6、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光華村街55號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
郵編:610074
電話:(028)87352399
7、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地址:合肥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統計與金融系
郵編:230026
電話:(0551)3602243 、360100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8、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地址:西安市雁塔西路74號
郵編:710061
電話:029-5276917、527685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9、 重慶:重慶大學數理學院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沙正街174號 重慶大學數理學院
郵編:400044
電話:023-6510252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10、南京:南京大學商學院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地址:南京漢口路22號南京大學商學院金融學系
郵編:210093
電話:025-359388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11、香港:香港精算學會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中心
辦公室地址:香港金鍾道89號辦寶中心一座1806室
電話:852-21479418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考生可自由選擇考試中心進行報名並在該考試中心參加考試,對於考試的有關問題,可向考試中心進行咨詢。 </P><P>——————中國保險行業協會 精算工作委員會

科目及考試內容如下:
1. 科目名稱:數學基礎
1、科目代碼:01
2、考試時間: 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
4、考試內容:
(1)微積分(分數比例:45%)
函數、極限、連續
函數的概念及性質 反函數 復合函數 隱函數 分段函數 基本初等函數的性質 初等函數 數列極限與函數極限的概念 函數的左、右極限 無窮小和無窮大的概念及其關系 無窮小的比較 極限的四則運算 兩個重要極限

函數連續與間斷的概念 初等函數的連續性 閉區間上連續函數的性質
一元函數微分學
導數的概念 函數可導性與連續性之間的關系 導數的四則運算 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 復合函數、反函數和隱函數的導數 高階導數 微分的概念和運演算法則 微分在近似計算中的應用 羅爾(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及其應用 洛必達(L』Hospital)法則 函數的單調性 函數的極值 函數圖形的凹凸性、拐點及漸近線 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一元函數積分學
原函數與不定積分的概念 不定積分的基本性質 基本積分公式 定積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質 定積分中值定理 變上限定積分及導數 牛頓—萊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 不定積分和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和分部積分法 廣義積分的概念及計算 定積分的應用
多元函數微積分學
多元函數的概念 二元函數的極限與連續性 有界閉區間上二元連續函數的性質 偏導數的概念與計算 多元復合函數及隱函數的求導法 高階偏導數 全微分 多元函數的極值和條件極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重積分的概念、基本性質和計算 無界區域上的簡單二重積分的計算 曲線的切線方程和法線方程
無窮級數
常數項級數收斂與發散的概念 級數的基本性質與收斂的必要條件 幾何級數與p級數的收斂性 正項級數收斂性的判斷 任意項級數的絕對收斂與條件收斂 交錯級數 萊布尼茨定理 冪級數的概念 收斂半徑和收斂區間 冪級數的和函數 冪級數在收斂區間內的基本性質 簡單冪級數的和函數的求法 初等函數的冪級數展開式 泰勒級數與馬克勞林級數
(2)線性代數(分數比例:30%)
行列式
n級排列 行列式的定義 行列式的性質 行列式按行(列)展開 行列式的計算 克萊姆法則
矩陣
矩陣的定義及運算 矩陣的初等變換 初等矩陣 矩陣的秩 幾種特殊矩陣 可逆矩陣及矩陣的逆的求法 分塊矩陣
線性方程組
求解線性方程組的消元法 n維向量及向量間的線性關系 線性方程組解的結構
向量空間
向量空間和向量子空間 向量空間的基與維數 向量的內積 線性變換及正交變換 線性變換的核及映像
矩陣的特徵值和特徵向量
矩陣的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的概念及性質 相似矩陣 一般矩陣 相似於對角陣的條件 實對稱矩陣的特徵值及特徵向量 若當標准形
二次型
二次型及其矩陣表示 線性替換 矩陣的合同 化二次型為標准形和規范形 正定二次型及正定矩陣
(3)數值分析(分數比例:10%)
插值法
拉格朗日插值多項式 拉格朗日插值的唯一性及誤差分析 逐次線性插值(三次樣條插值) 差分 差商與牛頓插值
求解線性方程組的直接法
高斯消去法 矩陣的三角分解 矩陣的范數及條件數
迭代法
非線性方程組的簡單迭代法和牛頓迭代法 線性方程組的雅可比迭代法和高斯——塞德爾迭代法
數值積分和數值微分
數值求積公式及基本數值微分公式
(4)運籌學(分數比例:15%)
線性規劃
線性規劃問題的標准形 線性規劃問題的解的概念 單純形法(包括大M法和兩階段法) 單純形法的矩陣形式 對偶理論 影子價格 對偶單純形法 靈敏度分析
整數規劃
動態規劃
多階段決策問題 動態規劃的基本問題和基本方程 動態規劃的基本定理 離散確定性動態規劃模型的求解 離散隨機性動態規劃模型的求解
排隊論
排隊論的基本概念 輸入與輸出 生死過程 單服務台的情形 M/M/I模型 多服務台的情形 M/M/C模型
決策論
風險情況下的決策(最大收益期望值決策准則 最小機會損失期望值決策准則 信息的價值) 不確定情況下的決策(樂觀法 悲觀法 等可能性法 後悔值決策方法 樂觀系數法)決策樹法 效用 效用曲線 效用曲線的類型及應用
5、參考書:
《高等數學講義》(第二篇 數學分析) 樊映川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線性代數》 胡顯佑 四川人民出版社
《數值分析》 李慶揚、王能超、易大義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1986年12月第3版
《運籌學》(修訂版) 1990年 《運籌學》教材編寫組 清華大學出版社
除以上參考書外,也可參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參考書。
(二)科目名稱:數學基礎
1、科目代碼:02
2、考試時間: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
4、考試內容:
(1)概率論(分數比例:45%)
事件、樣本空間、概率空間的含義 典型概率類型的計算方法 條件概率的計算方法 運用全概率公式和貝葉斯公式求解概率問題 統計獨立性的含義 事件的獨立性及利用獨立條件求解概率問題 隨機變數及分布函數 隨機變數數字特徵(數學期望、方差、協方差、矩) 隨機變數特徵函數階性質 能夠利用特徵函數求解隨機變數的各階矩 常用的離散型隨機變數的分布列(離散型:二項分布、Poisson分布、幾何分布等) 連續型隨機變數的分布函數及其數學期望、方差(連續型:均勻分布、指數分布、Г—分布、正態分布、t-分布、F分布、χ2分布等)聯合分布律 聯合分布函數及聯合密度函數 邊際分布律 邊際分布函數及邊際概率密度等 條件概率密度及求解條件概率 大數定律及中心極限定理 契比雪夫不等式 運用隨機變數的變換得出新的變數的密度函數及概率
(2)數理統計(分數比例:35%)
數理統計的基本概念 樣本(子樣) 總體(母體) 統計量 樣本矩 順序統計量和經驗分布函數 求估計量的兩個常用方法(矩方法、最大似然估計方法) 無偏估計概念 正態總體樣本線性函數的分布及其數學特徵 χ2分布、t—分布、F—分布的密度函數及其期望、方差 正態總體樣本均值及樣本方差的分布 柯赫倫定理 假設經驗 正態總體的參數(均值、方差)的檢驗方法 多項分布的χ2檢驗方法及聯立表的獨立性檢驗 廣義似然比檢驗 線性模型及參數β的最小二乘法估計 剩餘平方和的概念及其相關性質 參數β的假設檢驗方法及其置信區間構造和Y的預測 Y關於x的線性回歸函數的性質 單因素方差分析及方差分析表的構造 估計中的一些概念及有效估計的概念 無偏估計的(有)效率 充分統計與完備統計 最大似然估計的性質及參數估計的貝葉斯方法的基本步驟 在二次損失函數下參數的貝葉斯估計量及其計算方法 假設檢驗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奈曼一皮爾遜基本引理 順序統計量及其分布
(3)應用統計(分數比例:20%)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參數的最小二乘法估計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參數的假設檢驗及置信區間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擬合度及F檢驗 異方差性問題 序列相關性問題 多重共線性問題 非線性回歸模型 指數平滑模型 移動平均模型 自回歸模型 ARMA模型及ARIMA模型 自相關函數及偏自相關函數 回歸模型預測 時間序列模型預測 預測區間
5、參考書:
《概率論第一冊》 復旦大學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4月第1版
《概率論第二冊》(第一、二分冊) 復旦大學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年8月第1版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陳希孺編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
《應用線性回歸》(美)S.Weisberg著 王靜龍、梁小筠等譯 中國統計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版
除以上參考書外,也可參看其他同等水平的參考書。
(三)科目名稱:復利數學
1、科目代碼:03
2、考試時間:2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
4、考試內容:利息理論
5、參考書:《利息理論》(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 劉占國主編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四)科目名稱:壽險精算數學
1、科目代碼:04
2、考試時間:4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
4、考試內容:壽險精算數學
5、參考書:《壽險精算數學》(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盧仿先、曾慶五編著,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五)風險理論
1、科目代碼:05
2、考試時間:2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
4、考試內容:《風險理論與非壽險精算》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5、參考書:《風險理論與非壽險精算》(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謝志剛、韓天雄編著,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六)生命表基礎
1、科目代碼:06
2、考試時間: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
4、考試內容:生命表的構造理論
5、參考書:《生命表的構造理論》(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周江雄、劉建華、黎潁芳編著,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七)壽險精算實務
1、科目代碼:07
2、考試時間: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和問答題
4、考試內容:壽險精算實務
5、參考書:《壽險精算實務》(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 李秀芳編著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八)科目名稱:非壽險精算數學與實務
1、科目代碼:08
2、考試時間: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和問答題
4、考試內容:《風險理論與非壽險精算》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5、參考書:《風險理論與非壽險精算》(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用書) 謝志剛、韓天雄編著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
(九)科目名稱:綜合經濟基礎
1、科目代碼:09
2、考試時間:3小時
3、考試形式:標准化試題和問答題
4、考試內容:
(1)經濟學(分數比例:40%)
A、微觀經濟學
供求理論 消費者理論 企業行為與產業組織(廠商理論 競爭與非競爭的市場類型) 外部性與公共物品
B、宏觀經濟學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 國民收入決定 貨幣與金融體系 IS—LM模型 宏觀經濟政策理論(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通貨膨脹與失業理論 經濟波動
(2)金融學(分數比例:35%)
A、貨幣銀行學
貨幣與貨幣制度 信用 金融市場 金融機構體系 存款貨幣銀行 中央銀行 貨幣需求 貨幣供給
B、國際金融
國際收支及其調節機制 國際收支的調節政策和傳統的調節理論 國際收支的新理論 匯率與外匯市場 匯率決定與匯率制度 外匯風險與匯率預測 國際儲備 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
(3)財務管理與會計(分數比例:25%)
財務制度 成本核算 資金管理 業務核算 利潤核算 會計報表 會計報表分析
5、參考書:
《現代西方經濟學教程》(上、下) 魏塤、蔡繼明、劉俊民、柳欣編著 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2年10月第1版
《貨幣銀行學》(國家級重點教材) 黃達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3月 第l版
《國際金融學》陳彪如等主編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7年1月第2版
《財務管理》 盧家儀、蔣冀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7年4月第1版
《會計學》 張文賢 主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
參考資料:LEARNING.SOHU.COM

『柒』 董光昌的人物履歷

董光昌,教授,出生於1928年1月28日,江西景德鎮人。1950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浙江大學講師、教授、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高等學校工科應用數學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高校應用數學學報》主編。偏微分方程、數論、計算幾何、數學教育。
董光昌在浙江大學數學系任3年助教以後,從1953年起擔任講師。1957年至1958年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進修。1978年晉升為教授,1981年由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博士生導師。1979年至1981年,赴美國作訪問學者兩年。1986年至1994年,相繼應邀赴澳大利亞、香港、日本、法國、義大利、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短期學術交流與研究工作。他在數學研究和數學教育的園地上辛勤耕耘了50多年,為浙江大學數學學科的全面發展乃至中國的數學事業都作出了貢獻。
董光昌幾十年來潛心研究,共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4部。「船殼放樣的精密光順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1978年他主持的「船體數學放樣」和「數控繪圖」兩個項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專著《非線性二階偏微分方程》獲高等學校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優秀獎;《非線性二階偏微分方程理論與應用》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及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他曾先後任中國數學會第三屆、第四屆理事;浙江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CSIAM)第一屆常務理事;國家教委理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及應用數學教材建設組副組長;《高效應用數學學報》主編;《數學年刊》、《偏微分方程》等五個全國性學術刊物編委。現為浙江省數學學會名譽理事長。曾被評為全國勞模。
董光昌,父名董世芳,母名余德鳳。1928年1月28日,董光昌誕生於江西省浮梁縣南安鄉橫坡崗村,是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長。他家原來家境較富裕,由於董姓同宗的另一支仗著人多巧褲穗想侵佔他們在景德鎮的祠堂,他祖父和父親被迫打官司進行抗爭。過堂在繞州府城,離家180里,往返多次奔波,備極辛勞,最後官司雖然打贏了,但已是家徒四壁,負債累累,只好賣了祠堂還債,並買了幾畝薄田種稻,維持生計。他父親曾想出利用荒地賣西瓜靠賣西瓜籽獲利的首創點子並實施,到後來四鄰鄉親群起仿效無利可圖時只好作罷。他父親年輕時體弱多病,在多次求醫無效後,自己讀了很多醫書,後來居然治好了自己的病。後來進一步鑽研醫書,成了當地的名醫,周圍數十里內的都來找他看病。他父親便開了一家葯店,一邊行醫一邊經營葯店維持生活,家境逐漸好了起來,買了房子和田地。他父親非常支持子女們上學,把賺來的錢全都用在供4個子女讀書上。家境的坎坷經歷在董光昌幼年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並對他後來的成長有著多方面的潛在影響。
董光昌在他7歲時到離家8里路的私塾讀書,後來進了湘湖街南安鄉中心高小就讀,小學畢業後,在報考省立波陽中學的500多人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他考中學的成績之所以突出,在於他自學開始的特別早。小學五年級下學期時,有一次將一個有一定難度的算術問題解決了,由此開始對自學數學書本發生了興趣,就自學六年級的課本,到六年級時已經讀了不少中學課本。中學時期,他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由於當時正值日本侵略中國,交通中斷,中學里的圖書並不豐富,學校也較閉塞,但他仍然堅持課余自學不間斷,閱讀了不少數學方面的書籍,如查里斯密大代數和霍爾乃特大代數等。
1946年高中畢業後,他和幾個同學結伴沿長江而下到上海去報考大學。在船上,聽人說起浙江大學數學系有蘇步青、陳建功兩位孝卜著名的數學家,心想到浙江大學數學系讀書對自己將來在數學方面的發展一定有很大的幫助,故在報考其他幾所大學的同時又報考了浙江大學,最後在好幾所學校都錄取他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浙大。
考完大學後,因路遠不能回家,因而提前若干天來到了浙大。在宿舍里,高年級同學告訴他可到系圖書館閱讀,但因未注冊需系主任批准方可,於是他找到當時的系主任蘇步青教授,給他批了條子,就馬上到系圖書館借了書自學。
大學四年及大學畢業後留校任助教的兩年,學術環境優越,名師陳建功、蘇步青都曾親授一門課並主持討論班,其他高水平教師的授課,同學、同事間的學術交流切磋,都為他學習數學提供了好條件。同時,由於系圖書館的圖書、雜志多,為董光昌課余鑽研數學提供了充足的源泉。在這期間,董光昌奠定了一生從事數學事業純局的基礎。
1953年董光昌晉升為講師,開始給學生上微積分等基礎課。由於家鄉口音較重,為了讓學生上課能聽懂,他做了很多卡片,正面寫拼音反面寫字,練習正確的發音,堅持了一段時間後,他基本上糾正了江西口音,保證了上課質量,受到學生歡迎。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浙大數學系被撤銷,教本科的講師以上教師全部調離浙大,大部分書籍和雜志都調到復旦大學。在此學術環境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他在浙大堅持數學研究,做出了成績,成為國內較早研究數論方面問題的學者之一,發表了一系列有創新的學術論文。他對除數偏差的上界估計改進了前人的結果,並作出一新公式,從而在下界估計、平方平均值的漸進估計方面的出一系列新結果,得到華羅庚,閔嗣鶴等數學家的較高評價,並向國外來訪的專家作介紹。這些結果雖然發表於50年代,但在70、80、90年代與國際重要雜志,包括數論方面最高水平的雜志Acta Arithmetica上多次被引用,成為該領域的經典結果之一。為什麼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他仍有如此的成績呢?主要原因是他在大學高年級已自學了Landau的三大本數論名著,對數論知識的了解已達到了國際前沿的水平。
早在1952年,受谷超豪的啟發,他想到偏微分方程比數論更接近工業實際,在國家建設中應是更為有用,就開始自學偏微分方程的入門書籍。1954年,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為各大學能開偏微分方程開設了一個偏微分方程暑期學習班。得知此消息後,董光昌積極爭取參加學習,由於浙大數學教研組僅爭取到一個學習名額,他和郭竹瑞一起只能以旁聽生的身份去北京聽課,在數學所張素誠教授家裡打地鋪,解決住宿問題。1955年暑假,他又自費去北京數學研究所與方程組的人一起繼續學習研究偏微分方程。
1956年,周總理在國務院發言,號召全國向科學進軍。董光昌希望改善學術研究的環境,向學校寫了一個報告,其中敘述了華羅庚、閔嗣鶴等對他的評價,因而被校領導視為新發現了一個科學進軍的突出人才,於是向省委匯報,安排他作為當年浙江省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向科學進軍大會上的第一個發言人,並成為當年省政協的特邀委員。
董光昌於1957年考取了華羅庚的研究生,希望由此更好的改善個人科研條件,但學校領導不願見到優秀人才離校而不予批准,最後他只好以去北京中科院數學研究所進修的方案作為兼顧學校與個人的解決方法。在北京期間,在偏微分方程的學習上,他聽了蘇聯專家的講課,發表了關於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論文。
1957年,浙大數學系恢復,他於1958年返校教高年級學生課程並指導學生畢業論文。1961年,他招收了2名研究生,這在全國是首例以講師身份招收的研究生,也是對他教學與科研水平的肯定。1962年又招了一名。到1964年共招收了5名。
董光昌在偏微分方程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如在亞音速繞障礙物流動問題上,他改進了前人僅在低馬赫數(M不超過0.7)情況下解存在的結果,到任何馬赫數(M&lt;1)情況下解存在的最佳結果,這就是「空間亞音速流及此邊值問題在更高情況下推廣」一文。這是董光昌1966年准備在《數學學報》上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由於「文化大革命」直到1979年發表在《浙江大學學報》上。此研究成果在80年代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因而在他到國外訪問時,國外的大學給這篇文章專門印了一個單行本。
1966年前,董光昌主要是研究線性方程,如混合型偏微分方程和蛻縮橢圓型方程。1978年後,他則開始研究非線性橢圓方程和非線性拋物型方程,在國內外又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如他在國際上第一次真正證明了具有自然結構條件下完全非線性拋物型方程狄氏問題解的存在性。這些成就使他獲得了1990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5年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Stanford 大學的D. Gilbarg 教授評價說:「董光昌教授的工作在可壓縮流的數學文獻中將永遠是重要的。」
除了在國內外發表的一系列關於偏微分方程的學術論文外,他還先後出版了《線性二階偏微分方程》和《非線性二階偏微分方程》兩部學術專著,這是他多年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成果。《非線性二階偏微分方程》一書則由美國數學會列入其專著翻譯系列,於1991年翻譯出版。美國科學院院士L.Nirenberg教授認為:「該書含有許多很好的與深刻的先驗估計,是數學估計的百寶箱。」
在「文化大革命」中,董光昌也受到了沖擊,被掛了牌子靠邊站,政治上受到歧視,入黨轉正也拖了一段時間,被歸於牛鬼蛇神一類,但他同許多有為的科學家一樣,當畸形的政治審查一過,就很快地投入工作。
從1970年開始,他花了近10年的時間研究船體數學放樣,是當時六機部(司造船工業)在這方面科研項目的負責人之一。1970年,六機部把船體數學放樣定為國家造船工業發展的方向,希望將來能使中國造船工業實現自動化,全國不少省市都把它作為研究的項目,浙江省交通廳也不例外,決定與浙大數學系聯合研究此項課題,董光昌是該項目的負責人。
開始他和易大義、梁友棟一起到嘉興船廠實習,向放樣工人學習,用木樣條與壓鐵作手工放樣,回校後再用計算機計算數據,後來由於學校的計算機無法滿足計算的需要,於是又到上海與求新造船廠和交通部船舶研究所合作研究此項目。船體數學放樣的關鍵問題是什麼?是光順?在此問題一時難於弄清楚時,董光昌的指導思想是數學放樣盡量忠實地模仿手工放樣,手工放樣的自然放,兩借借,直尺卡樣都作了數學上的模擬,形成為比其他研究課題組更為忠實於手工放樣,且為放樣工人所喜聞樂見的船體數學放樣回彈法。並與1978年,由蘇步青推薦到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學術專著《船體數學放樣——回彈法》。
在長時間研究船體數學放樣過程中,他又花了一小段時間研究數控繪圖。1976年,挪威商人來中國,在北京、上海展示他們國家的繪圖機時,當場繪出船體線性圖與肋骨圖。上海造船工藝研究所認為,繪圖機是應該買的,至於繪圖軟體是否要買,要看我們能否在短期內編寫出不錯的繪圖軟體。當時董光昌等正帶領學生在造船工藝研究所實習,接受了這一嘗試性的軟體研製任務,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編出的軟體繪圖效果優於挪威的軟體。先前挪威的表演者十分珍視他們的表演紙帶,帶不離身,到董光昌研製出我們自己的軟體後他們也就不再珍惜了,研究所也不再購買國外的繪圖軟體,這為國家節省了購買繪圖軟體的數萬美元經費。
1978年,他主持的「船體數學放樣」和「數控繪圖」兩個研究項目都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並且他本人同時獲得了在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個人獎。
國內的一些科研單位(如船舶工藝研究所)和造船廠(如上海求新造船廠、中華造船廠等),都一直在使用「回彈法」進行船舶線型光順。為了更加完善並豐富此方面的理論成果,時隔20年後,董光昌進一步發展並提高了上述研究內容,形成了對「光順」含義刻畫更為精確的理論體系。國外著名的計算幾何專家A. R. Forrest教授認為:董的線型光順工作是「數學與計算應用於實際問題的一個典範」。在此基礎上,董光昌領導的課題組實現了船舶線型光順過程的自動化,實際光順效果超過國內外同類研究水平。
(三)
董光昌先後為本科生開設了高等數學、數學物理方程、復變函數、實變函數、泛函分析、計算方法、混合型方程等課程,為研究生開設了線性二階偏微分方程、非線性二階偏微分方程、完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粘性解、數據與圖像處理等課程。在他近50年的科研與教學生涯中,百折不撓,取得了重要成果,為青年人樹立了榜樣。1956年被共青團浙江省委選為「向科學進軍」的突出代表;1965年作為浙江省勞模代表赴京參加國慶觀禮;1978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獲「作出重大貢獻的優秀科技人員」獎;並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1994年又獲得了浙江省優秀老師稱號。鑒於他成績顯著,1978年由講師直接晉升為教授。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在改革開放政策貫徹實施的初期,1979年至1981年,董光昌被組織上派往美國進修兩年,主要在紐約的Columbia大學與紐約大學的Courant研究所訪問。在做出一定的成績後,Courant研究所的著名教授Nirenberg 提議說,如果(董)能到更多的大學與研究機構訪問,一定會更有收獲。董光昌便設法與其它大學聯系,克服了費用等方面的困難,先後應邀到Wisconsin大學、Minnesota大學、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訪問,又在更多的大學與研究機構作學術報告,受到歡迎並拓廣了學術交流的接觸面。此後,堅持利用各種機會與同行進行學術交流成為他在研究工作方面的一種風格。
董光昌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有卓有建樹。自1957年浙江大學數學系重建以來,作為數學系的學術帶頭人,他致力於高層次數學人才的培養。他繼承與發揚了老浙大數學系治學嚴謹、學風淳厚的優良傳統,為在數學系形成良好的教學和科研風氣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收到成效。60年代畢業生、在海軍工作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80年代畢業生、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邀請報告的著名青年學者林芳華(芝加哥大學教授)和勵建書(馬里蘭大學教授),今天所取得的成就都與董光昌的精心培養密切相關。
他從60年代起就開始指導研究生。北京應用物理和計算數學研究所擔任重要職務的沈隆均研究員就是他在60年代培養的研究生。多年來,他共培養出博士10餘名。他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學識、敏銳而又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對研究生們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培養的博士都已成為學術骨幹。其中,洪敏純一畢業即獲得了霍英東青年老師科研類一等獎,邊保軍、汪徐家也是天元基金項目組的成員。在他的帶領下,浙江大學的偏微分方程研究集體已為國內該領域中的一支勁旅。
除了科研和數學方面的貢獻之外,他還在對新的學術思想學術界新生事物的判斷和扶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例如,1973年,他幫助浙江省科技局解決了是設置通用計算機還是先設置專用計算機的決策上的繁難,對浙江省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再如,70年代他帶領年輕人從事船體數學放樣和數控繪圖等項目的研究工作,率先在浙江大學引入了「計算幾何」這一研究分支,這對日後浙江大學建立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起了奠基作用。又如,1994年,他對與應用數學關系密切的非線性科學在高科技領域,特別是信息領域的應用給予了高度重視,先後在《中國科技報》、《浙江日報》、上撰文宣傳,並在數學系組建了一支以年輕人為主的隊伍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董光昌是浙江大學高等數學研究所的倡議者和主要創建人之一。他積極爭取在數學所建立了浙江省第一個數學博士後流動站,並指導了多個方面的博士後研究人員。他不遺餘力地扶持和提攜青年學者,組織開展各類學術活動,不斷開辟新的學科方向,為浙江大學數學學科的全面發展和中國的數學事業都作出了貢獻。

『捌』 上海大學數學考研經驗分享

上海大學數學考研經驗分享

『玖』 誰有 計算方法第二版(浙江大學 主編:易大義)的課後答案

我也正在找

『拾』 參考文獻

75-57-01-01專題報告.華北地區大氣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轉化關系研究.1990

蔡述明,馬毅傑等.三峽工程與沿江濕地及河口鹽漬化土地.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陳吉余,沈煥庭等.三峽工程對長江河口鹽水入侵和侵蝕堆積過程影響的初步分析.長江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影響及其對策研究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350~368

陳啟生,戚隆溪.有植被覆蓋條件下土壤水鹽運動規律研究.水利學報,1996,1:38~46

陳亞新,史海濱,田存旺.地下水與土壤鹽漬化關系的動態模擬.水利學報,1997,5:77~83

程竹華,張家寶,徐紹輝.黃淮海平原三種土壤中優勢流現象的試驗研究.土壤學報,1999,36(2):154~161

馮紹元,張瑜芳,沈榮開.非飽和土壤中氮素運移與轉化試驗及其數值模擬.水利學報,1996,8:8~15

馮紹元等.非飽和土壤中氮素運移與轉化及其數值模擬.水利學報,1996,8:8~15

馮紹元等.排水條件下飽和土壤中氮肥轉化與運移模型.水利學報,1995,6:16~22

郭元裕.農田水利學(第二版).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6

黃冠華,葉自桐,楊金忠.一維非飽和溶質隨機運移模型的譜分析.水利學報,1995,11:1~7

黃冠華.大尺度非飽和土壤水分運動的隨機模型及有效參數的解析結構.水利學報,1997,11:39~48

黃冠華.土壤水力特性空間變異的試驗研究進展.水科學進展,1999,10(4):450~457

黃康樂.求解二維飽和—非飽和溶質運移問題的交替方向特徵有限單元法.水利學報,1988,7:1~13

黃康樂.求解非飽和土壤水流問題的一種數值方法.水利學報,1987,9:9~16

黃康樂.求解非飽和縱向彌散系數的一種簡便方法.水利學報,1987,2:51~54

黃康樂.野外條件下非飽和彌散系數的確定.土壤學報,1988,25(2):125~131

黃康樂.原狀土等溫吸附特性的試驗研究.灌溉排水,1987,6(3):26~29

黃元仿,李韻珠,陸錦文.田間條件下土壤氮素運移的模擬模型Ⅰ.水利學報,1996,6:9~13

黃元仿,李韻珠,陸錦文.田間條件下土壤氮素運移的模擬模型Ⅱ.水利學報,1996,6:15~23

康紹忠,李曉明等.土壤-植物-大氣連續體水分傳輸理論及其應用.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4

康紹忠,劉曉明,張國瑜.作物覆蓋條件下田間水熱運移的模擬研究.水利學報,1993,3:11~17

康紹忠.土壤水動態隨機模擬研究.土壤學報,1990,27(1):17~24

雷志棟,楊詩秀,謝森傳.土壤水動力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8

雷志棟,楊詩秀.非飽和土壤水一維流動的數值模擬.土壤學報,1982,19(2):141~153

李恩羊.滲灌條件下非飽和土壤水分運動的數學模擬.水利學報,1982,4:1~10

李法虎.土壤中水、熱、溶質運移的研究現狀及展望.灌溉排水,1994,13(1):7~9

李慶揚,王能超,易大義.數值分析.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1

李韻珠,陸錦文,黃堅.蒸發條件下粘土層與土壤水鹽運移.1985,濟南,國際鹽漬土改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76~190

李韻珠、李保國.土壤溶質運移.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劉亞平,陳川.土壤非飽和帶中的優先流.水科學進展,1996,7(1):85~89

劉亞平.穩定蒸發條件下土壤水鹽運動的研究.1985,濟南,國際鹽漬土改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12~225

羅秉征,沈煥庭等.三峽工程與河口生態環境.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戚隆溪,陳啟生,逄春浩.土壤鹽漬化的監測和預報研究.土壤學報,1997,34(2):189~198

啟東縣土壤普查辦公室,南通市農業局,江蘇省土壤普查辦公室.江蘇省啟東縣土壤志.1985

任理.地下水溶質運移計算方法及土壤水熱動態數值模擬的研究.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博士論文,1994

任理.有限解析法在求解非飽和土壤水流問題中的應用.水利學報,1990,10:55~61

邵愛軍,李會昌.野外條件下作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水利學報,1997,2:68~72

邵明安,楊文志,李玉山.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數學模型.土壤學報,1987,24(4):296~304

邵明安.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數學模型(綜述).土壤學進展,1986,14(3):6~15

沈榮開,任理,張瑜芳.夏玉米麥秸全覆蓋下土壤水熱動態的田間試驗和數值模擬.水利學報,1997,2:14~21

沈榮開.非飽和土壤水運動滯後效應的研究.土壤學報,1993,30(2):208~216

沈榮開.土壤水運動滯後機理的試驗研究.水力學報,1987,4:38~45

石元春,李保國,李韻珠,陸錦文.區域水鹽運動監測預報.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石元春,李韻珠,陸錦文等.鹽漬土的水鹽運動.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86

史海濱,陳亞新.吸附作用與不動水體對土壤溶質運移影響的模擬研究.土壤學報,1996,33(3):258~266

史海濱、陳亞新.飽和-非飽和流溶質傳輸的數學模型與數值方法評價.水利學報,1993,8:49~55

水建高,張瑜芳,沈榮開.不同滲漏強度條件下淹水土壤中NH4+-N轉化運移的數值模擬.水利學報,1996,3:57~63

隋紅建,曾德超,陳發祖.不同覆蓋條件對土壤水熱分布影響的計算機模擬:Ⅰ—有限元分析及應用.地理學報,1992,47(2):181~186

隋紅建,曾德超,陳發祖.不同覆蓋條件對土壤水熱分布影響的計算機模擬:Ⅱ—數學模型.地理學報,1992,47(1):74~79

孫菽芬.土壤內水分流動及溫度分布計算——耦合型模型.力學學報,1987,19(4):374~380

王福利.用數值模擬方法研究土壤鹽分動態規律.水利學報,1991,1:1~9

王亞東,胡毓騏.裸地蒸發過程土壤鹽分運移的實驗及數值模擬研究.灌溉排水,1992,11(1):1~5

魏新平,王文焰,王全九,張建豐.溶質運移理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灌溉排水,1998,17(4):58~63

席承藩,徐琪等.長江流域土壤與生態環境建設.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謝森傳,楊詩秀,雷志棟.水平入滲條件下溶質含量對土壤水分運動的影響和土壤水鹽運動綜合擴散系數Dsh(θ)的測定.灌溉排水,1989,8(1):6~12

徐紹輝,張佳寶.土壤中優勢流的幾個基本問題研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99,6:27~30

徐紹輝.土壤中優勢流的數值模擬研究.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1998

薛泉宏,蔚慶豐等.黃土性土壤K+吸附、解吸動力學研究.土壤學報,1997,34(2):113~122

楊邦傑,隋紅建.土壤水熱運移模型及其應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楊金忠,蔡樹英.土壤中水、汽、熱運動的耦合模型和蒸發模擬.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1989,22(4):157~164

楊金忠,蔡樹英等.區域水鹽動態預測預報理論與方法研究.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資助項目研究報告,1993

楊金忠,葉自桐.野外非飽和土壤水流運動速度的空間變異性及其對溶質運移的影響.水科學進展,1994,5(1):9~17

楊金忠,葉自桐等.野外非飽和土壤中溶質運移的試驗研究.水科學進展,1993,4(4):245~2

楊金忠.一維飽和與非飽和水動力彌散的實驗研究.水利學報,1986,3:10~21

楊金忠,蔡樹英,葉自桐.區域地下水溶質運移隨機理論的研究與進展.水科學進展,1998,9(1):84~98

楊培嶺,郝仲勇.植物根系吸水模型的發展動態.中國農業大學學報,1999,4(2):67~73

姚其華,鄧銀霞.土壤水分特徵曲線模型及其預測方法的研究進展.土壤通報,1992,23(3):142~145

尤文瑞.土壤鹽漬化預測預報的研究.土壤學進展,1988,16(1):1~8

張妙仙.次生鹽漬化土壤潛水系統水-鹽-作物產量動態模擬及調控.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1999

張明炷,黎慶淮,石秀蘭.土壤學與農作學(第三版).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1994

張蔚榛,張瑜芳,沈榮開.排水條件下化肥流失的研究——現狀與展望.水科學進展,1997,8(2):197~204

張蔚榛.土壤水鹽運移數值模擬的初步研究.農田排灌及地下水土壤水鹽運動理論和應用論文集,武漢:武漢水利電力大學,1992,244~263

張蔚榛等.地下水與土壤水動力學.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6

張效先.飽和條件下田間土壤縱向及橫向彌散系數的試驗和計算.水利學報,1989,1:1~7

張效先.求田間土壤橫向彌散系數的一種實驗和解析解.水利學報,1989,6:29~35

張瑜芳,劉培斌.不同滲漏強度條件下淹水稻田中銨態氮轉化和運移的研究.水利學報,1994,6:10~19

張瑜芳,張蔚榛,沈榮開等.排水農田中氮素轉化運移和流失.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7

張瑜芳,張蔚榛.垂向一維均質土壤水分運動的數值模擬.工程勘察,1984,4:51~55

張瑜芳.土壤水動力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研究生教材.1987

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長江三峽水力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簡寫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中國科學院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科研項目領導小組.長江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

朱學愚、謝春紅等.非飽和流動問題的SUPG有限元素數值法.水利學報,1994,6:37~42

祝壽泉,單光宗等.三峽工程對長江三角洲土壤鹽漬化演變的影響及其對策.長江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影響及其對策研究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454~462

左強,陸錦文.裸地水、汽、熱晝夜變化規律的模擬與分析.中國博士後首屆學術大會論文集(下集),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3

左強.改進交替方向有限單元法求解對流-彌散方程.水利學報,1993,3:1~10

Aboitiz M et al.Stochastic soil moisture estimation and forecasting for irrigated field.Water Resour.Res.,1986,22(2):180~190

Bear J.Dynamics of fluid in porous media.American Elsevier,New York,1972.(中譯本,多孔介質流體動力學,J.貝爾著,李競生、陳崇希譯,孫納正校,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3)

Bouma J.Soil morphology and preferential flow along macropores.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1981,3:235~250

Brandt A et al.Infiltration from a trickle source:Ⅰ.Mathematical models.Soil Sci.Soc.Am.Proc.,1971,35:675~683

Bresler E.Simultaneous transport of solutes and water under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conditions.Water Resour.Res.,1973,9(4):975~985

Bresler E.Simultaneous transport of solutes and water under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conditions.Water Resour.Res.,1973,9:975~986

Chandra S P O,Amaresh K R.Nonlinear root⁃water uptake model.J.Irrig.and Drain.Engi.,1996,122(4):198~202

Chung S,Horton R.Soil heat and water flow with a partial surface mulch.Water Resour.Res.,1987,23(12):2175~2186

Clothier B E,Kirkham M B,Mclean J E.In situ measurements of the effective transport volume for solute moving throughsoil.Soil Sci.Soc.Am.J.,1992,56:733~736

Clothier.Diffusivity and one⁃dimensional absorption experiment.Soil Sci.Soc.Am.Proc.,1983,47:641~644

Cushman J H et al.A Galerkin in time,linearize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wo⁃dimensional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drainage.Soil Sci.Soc.Am.J.,1979,43:638~641

De Smedt F,Wierenga P J.Mass transfer in porous media with immobile water.J.Hydrol.,1979,41:59~69

De Smedt F,Wierenga P J.Solute transfer through columns of glass beads.Water Resour.Res.,1984,20(2):225~233

de Vries D A.Simultaneous transfer of heat and moisture in porous media.Eos Trans.AGU,1958,39(5):909~916

Elrick D E et al.Estimating the sorptivity of soils.Soil Sci.,1982,132(2):127~133

Eric K,W,Mary P A.Simulation of preferential flow in tree⁃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conctivity fields with realistic internal architecture.Water Resour.Res.,1996,32(3):533~545

Feddes R A,Kowalik P J,Zaradny H.Simulation of field water use and crop yield.Centre for Agricultural Publishing and Documentation,Wageningen,the Netherlands,1978,19~20

Flury,Markus,Hannes Fl hler Susceptibility of soils to preferential flow of water.Water Resour.Res.,1994,30:1945~1954

Gardner W R.Dynamic aspects of water availability to plant.Soil Sci.1960,89:63~73

Gardner W R.Relation of root distribution to water uptake and availability.Agron.J.,1964,16:41~45

Gardner W R.Solution of the flow equation for the drying of soils and other porous media.Soil Sci.Soc.Am.Proc.,1959,23:183~187

Gaudet J P.Solute transfer,with exchange between mobile and stagnant water,through unsaturated sand.Soil Sci.Am.J.,1977,41:665~671

Gerke H H,van Genuchten M Th.A al⁃porosity model for simulating preferential movement of water and solutes in structured porous media.Water Resour.Res.,1993,29(2):305~319

Germitza,Page E R.An empirical mathematical model to describe plant root system.J.Appl.Ecol.,1974,11(2):773~781

Ghodrati M,Jury A W.A field study using dyes to characterize preferential flow of water.Soil Sci.Soc.Am.J.,1990,54:1558~1563

Gureghian A B.A 2⁃D finite⁃element scheme for the saturated⁃unsaturated with applications to flow through ditch⁃drained soils.J.Hydrol.,1981,50:333~353

Hanks R J,Bowers S A.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moisture flow equation for infiltration into layered soil.Soil Sci.Soc.Am.Proc.,1962,26:530~534

Hanks R J,Klute A,Bresler E.A numeric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infiltration,redistribution,drainage,and evaporation of water from soil.Water Resour.Res.,1969,5:1065~1069

Herkelrath W N,Miller E E,Gardner W R.Water uptake by plant:Divided root experiment.Soil Sci.Soc.Am.J.,1977,41:1033~1038

Hillel D,Talpaz H,Van Keulen H.A macroscopic scale model of water uptake by an nonuniform root system and salt movement in the soil profile.Soil Sci.1976,121:242~255

Hornung V,Messing W.A predictor⁃corrector alternating⁃direction implicit method for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saturated⁃unsaturated flow in porous media.J.Hydrol.,1980,47:317~323

Jaynes D B,Logsdon S D,Horton R.Field method for measuring mobile/immobile water content and solute transfer rate coefficient.Soil Sci.Soc.Am.J.,1995,59:352~356

Jones M J,Watson K K.Movement of non⁃reactive solute through unsaturated soil zone.Australian Water Resources Council,Technical Paper No.66,1982

Jury W A,Bellantuoni B.Heat and water movement under surface rocks in a field soil:Ⅰ.Thermal effects.Soil Sci.Soc.Am.J.,1976,40(4):505~509

Jury W A,Bellantuoni B.Heat and water movement under surface rocks in a field soil:Ⅱ.Moisture effects.Soil Sci.Soc.Am.J.,1976,40(4):509~513

Lantz R B.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numerical diffusion(Truncation error).Soc.Petr.Eng.J.,1971,11:315~320

Li Yimin,Ghodrati M.Preferential transport of solute through soil columns containing constructed macropores.Soil Sci.Soc.Am.J.,1997,61:1308~1317

Mahrer Y,Katan J.Spatial soil temperature regime under transparent polyethylene mulch:Numerical and rxperimental studies.Soil Sci.,1981,131:82~87

Mantoglou A,Gelhar L W.Stochastic modeling of large⁃scale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system.Water Resour.Res.,1987,23(1):37~46

Mantoglou A.A theoretical approach for modeling unsaturated flow in spatially variable soils:Effective flow models in finite domains and nonstationarity.Water Resour.Res.,1992,28(1):251~267

Milly P C D.Moisture and heat transport in hysteretic inhomogeneous porous media.Water Resour.Res.,1982,18(3):489~498

Mohanty B P et al.Preferential transport of nitrate to a tile drain in an intermittent⁃flood⁃irrigated field:Model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Water Resour.Res.,1998,34(5):1061~1076

Molz F J,Remson I.Extracting term models of soil moisture use of transpiring plant.Water Resour.Res.,1970,6:1346~1356

Molz F J.Models of water transport in the soil⁃plant system:A review.Water Resour.Res.,1981,17:1254~1260

Molz F J.Water transport in the soil⁃root system:Transient analysis.Water Resour.Res.,1976,12:805~807

Mualem Y.A modified dependent⁃domain theory of hysteresis.Soil Sci.,1984,137:283~291

Murali V.Competitive absorption ring solute transport in soils.Ⅱ.Simulations of competitive absorption.Soil Sci.,1983,135(4):203~213

Murali V.Competitive absorption ring solute transport in soils.Ⅱ.Simulations of competitive absorption.Soil Sci.,1983,135(4):203~213

Neuman S P 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flow in soil considering water uptake by roots.Ⅰ.Theory.Soil Sci.Soc.Am.Proc.,1973,37:522~527

Niber J L,Walter M F.Two⁃dimensional soil moisture flow in a sloping rectangular region: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Water Resour.Res.,1981,17(6):1772~1730

Nielsen D R,Biggar J W.Miscible displacement in soils:Ⅰ.Experimental information.Soil Sci.Soc.Am.Proc.,1961,25:1~5

Nielsen D R,Biggar J W.Miscible displacement in soils:Ⅲ.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oil Sci.Soc.Am.Proc.,1962,26:216~221

Nielsen D R et al.Water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process in unsaturated zone.Water Resour.Res.,1986,22(9):89~110

Nimah M N,Hanks R J.Model for estimating soil water,plant and atmosphere interrelations:Field test of model.SoilSci.Soc.Am.Proc.,1973,37:522~527

Olsen S R,Kemper W D.Movement of nutrients to plant roots.Adv.Agron.,1968,80:91~151

Parlange M B et al.Physical basis for a time series model of soil water content.Water Resour.Res.,1992,28(9):2437~2446

Philip J R,de Vries D A.Moisture movement in porous materials under temperature gradients.Eos Trans.AGU,1957,38(2):222~232

Pickens J F 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ransport of water and solutes in tilo⁃drained soils.J.Hydrol.,1979,40:243~264

Selim H M,Kirkham D.Unsteady two⁃dimensional flow of water in unsaturated soils above an impervious barrier.SoilSci.Soc.Am.Proc.,1973,37:489~495

Smiles D E et al.Hydrodynamic dispersion ring absorption of water by soil.Soil Sci.Soc.Am.J.,1978,42:229~234

Smiles D E,Philip J R.Solute transport ring absorption of water by soil:Laboratory studies and their practicalimplication.Soil Sci.Soc.Am.J.,1978,42:537~544

Stephens D B,Neuman S P.Free surface and saturated⁃unsaturated analysis of borehole infiltration tests Above water table.Adv.Water Resour.,1982,5:111~116

Van Genuchten M Th.A closed⁃form equ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hydraulic conctivity of unsaturated soils.Soil Sci.Soc.Am.J.,1980,44(5):892~898

Van Genuchten M Th.A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 one⁃dimensional unsaturated⁃saturated flow and mass transport equations.Adv.Water Resour.,1982,5:47~55

Van Genuchten M Th.An Hermitian finite element solu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saturated⁃unsaturated flow equation.Adv.Water Resour.,1983,6

van Genuchten.M.Th.Mass transfer studies in sorpting porous media.Ⅱ.Experiment evaluation with Tritium(H2O).Soil Sci.Am.J.,1977,41:272~285

Wu G,Chieng S T.Modeling multicomponent reactive chemical transport in non⁃isothermal unsaturated/saturated soil.Part 1.Mathematical model development.Transa.ASAV,1995,38(3):817~826

Wu G,Chieng S T.Modeling multicomponent reactive chemical transport in non⁃isothermal unsaturated/saturated soil.Part 2.Numerical simulations.Transa.ASAV,1995,38(3):827~838

Yeh T⁃C J et al.Stochastic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flow in heterogeneous soil:1.Statistically istropic media.Water Resour.Res.,1985,21(4):447~456

Yule D F,Gardner W R.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dispersion coefficients in unsaturated plain field sand.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78,14(4):582~589

Zhang R,Huang K,van Genuchten M Th.An efficient Eulerian⁃Lagrangian method for sovlving solute transport problems in steady and transient flow field.Water Resour.Res.,1993,29(12):1431~1438

Zhang Weizhen,Zhang Yufang.The crop root uptake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oil water movement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crop growth.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Groundwater Flow and Pollution,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China,1991.3~12

閱讀全文

與計算方法易大義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麻辣燙製作方法步驟詳解 瀏覽:752
什麼方法可以讓綵衣變亮 瀏覽:224
弱視最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99
治療胃病的土方法老胃病怎麼治呢 瀏覽:26
簡單黃豆醬的三種製作方法家庭 瀏覽:989
宮頸癌腺鱗癌治療方法 瀏覽:158
真銀的鑒別方法三個94個九點 瀏覽:852
突然陽痿治療方法 瀏覽:766
如何製作磁場方法 瀏覽:875
注水旗桿的安裝方法 瀏覽:212
直鉤簡化計算方法 瀏覽:921
燙皮的製作方法和配料視頻 瀏覽:347
醉拳訓練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9
果汁伴侶的使用方法 瀏覽:235
改寫人生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980
2014簡單方法防小人 瀏覽:443
小米3流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42
交通分布預測的常用方法 瀏覽:29
常用焊接成型的工藝方法及應用 瀏覽:57
交流電的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