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坑支護的常見形式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⒈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⒉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⒊水泥擋土牆;
4.土釘牆(噴錨支護);
5.逆作拱牆;
6.原狀土放坡;
7.樁、牆加支撐系統;
8.簡單水平支撐;
9..鋼筋混凝土排樁;
10.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1)支護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基坑支護的工程特點:
(1)基坑支護工程是個臨時工程,設計的安全儲備相對可以小些,但又與地區性有關。不同區域地質條件其特點也不相同。基坑支護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結構工程以及施工技術互相交叉的學科,是多種復雜因素交互影響的系統工程,是理論上尚待發展的綜合技術學科。
(2)由於基坑支護工程造價高,開工數量多,是各施工單位爭奪的重點,又由於技術復雜,涉及范圍廣,變化因素多,事故頻繁,是建築工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技術上的難點,同時也是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工程質量的重點。
(3)基坑支護工程正向大深度、大面積方向發展,有的長度和寬度均超過百餘米,深度超過20餘米。工程規模日益增大。
(4)岩土性質千變萬化,地質埋藏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性、不均勻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的數據離散性很大,難以代表土層的總體情況,並且精確度較低,給基坑支護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增加了難度。
(5)在軟土、高地下水位及其他復雜場地條件下開挖基坑,很容易產生土體滑移、基坑失穩、樁體變位、坑底隆起、支擋結構嚴重漏水、流土以致破損等病害,對周邊建築物、地下構築物及管線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2. 深基坑的支護有哪幾種方式
深基坑土方開挖,當施工現場不具備放坡條件,放坡無法保證施工安全,通過放坡及加設臨時支撐已經不能滿足施工需要時,一般採用支護結構進行臨時支擋,以保證基坑的土壁穩定。支護結構的選型有排樁或地下連續牆、水泥土牆、逆作拱牆或採用上述型式的組合等。 (1)排樁或地下連續牆 通常由圍護牆、支撐(或土層錨桿)及防滲帷幕等組成。排樁可根據工程情況為懸臂式支護結構、拉錨式支護結構、內撐式支護結構和錨桿式支護結構。地下連續牆可與內支撐、逆作法、半逆作法結合使用。施工振動小、雜訊低,牆體剛度大,防滲性能好,對周圍地基擾動小,可以組成具有很大承載力的連續牆。 (2)水泥土樁牆 水泥土樁牆,依靠其本身自重和剛度保護坑壁,一般不設支撐,特殊情況下經採取措施後亦可局部加設支撐。水泥土牆有深層攪拌水泥土樁牆、高壓旋噴樁牆等類型,通常呈格構式布置。 適用條件: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水泥土樁施工范圍內地基土承載力不宜大於150kPa;基坑深度不宜大於6m。 (3)逆作拱牆 當基坑平面形狀適合時,可採用拱牆作為圍護牆。拱牆有圓形閉合拱牆、橢圓形閉合拱牆和組合拱牆。對於組合拱牆,可將局部拱牆視為兩鉸拱。 適用條件: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三級;淤泥和淤泥質土場地不宜採用;拱牆軸線的矢跨比不宜小於1/8;基坑深度不宜大於12m;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應採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2011年一級建造師《建築工程管理與實務》考點
3. 基坑支護方式有哪些
1、排樁或地下連續牆:適用條件:適用於基坑側壁安全等級一、二、三級; 懸臂式結構在軟土場地中不宜大於5m; 當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宜採用降水、排樁加截水帷幕或地下連續牆。 2、水泥土牆: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 水泥土樁施工范圍內地基土承載力不宜大於150kpa; 基坑深度不宜大於6m。 3、土釘牆: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的非軟土場地; 基坑深度不宜大於12m; 當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應採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4、逆作拱牆: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 淤泥和淤泥質土場地不宜採用; 拱牆軸線的矢跨比不宜小於1/8; 基坑深度不宜大於12m; 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應採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5、放坡: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三級; 施工場地應滿足放坡條件; 可獨立或與上述其他結合使用; 當地下水位高於坡腳時,應採取降水措施。 有時幾種方式混合使用
4. 深基坑常見的支護形式與適用條件
一、常見基坑支護形式
1. 自然放坡
(1)土方邊坡自然放坡
在基坑(槽)開挖時,如果地質條件、周圍條件允許,可放坡開挖;但在建築密集的地區施工,常受場地的限制無法放坡,則需支護。
自然放坡可做成直線形、折線形或階梯形,自然放坡坡度一般在設計文件上有規定,若設計文件上無規定,可按照《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第6.2.3的規定執行如表1.3 。
2. 土釘牆支護
天然土體通過鑽孔、插筋、注漿來設置土釘(亦稱砂漿錨桿)並與噴射砼面板相結合,形成類似重力擋牆的土釘牆,以抵抗牆後的土壓力,保持開挖面的穩定。也稱為噴錨網加固邊坡或噴錨網。
3. 土層錨桿支護
在立壁土層上鑽(掏)孔至要求深度,孔內放入鋼筋,灌入水泥砂漿或化學漿液,使之與土層結合成抗拉錨桿,將立壁土體側壓力傳至穩定土層。
4. 灌注樁支護
開挖前在基坑周圍設置砼灌注樁,樁的排列有懸臂樁支護、雙排樁支護和咬合樁,樁頂設置砼連系冠梁或腰部設置腰梁。施工方便、安全度好、費用低。
5. 灌注樁+錨桿支護
樁頂不設錨樁、拉桿,而是挖至一定深度,每隔一定距離向樁背面斜向打入錨桿,達到強度後,安上腰梁,張拉鎖定,在樁中間挖土,直至設計深度。
6. 鋼板樁支撐
當基坑較深、地下水位較高且未施工降水時,採用板樁作為支護結構,既可擋土、防水,還可防止流砂的發生。板樁支撐可分為無錨板樁(懸臂式板樁)和有錨板樁兩大類。
二、常見支護方法適用范圍
1. 放坡:
適用條件:
1)基坑周邊開闊,滿足放坡條件;
2)基坑周邊土體允許有較大位移;
3)開挖面以上一定范圍內無地下水或已經降水處理;
4)可獨立或聯合使用。
不宜使用條件:
1)淤泥和流塑土層;
2)地下水高於開挖面或未降水處理;
2. 土釘牆:
適用條件:
1)岩土條件較好;
2)基坑周邊土體允許有較大位移;
3)已經降水處理或止水處理的岩土;
4)開挖深度不宜大於12m。
5)地下水位以上為黏土、粉質黏土、粉土和砂土;
(4)支護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現在大樓越建越高,基坑也隨之越挖越深。據《摩天城市報告》數據顯示,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樓中有87%在中國,5年後,中國的摩天大樓總數將超過800座,是現在美國總數的4倍。
例如進入前期報建的湖南長沙「天空之城」, 以838米的設計高度暫列第一,是中國迄今為止最為霸氣的摩天大樓,它比當今「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還要高10米,投資90億元,設計使用壽命長達500年,據稱可抗9級地震。在建的上海中心,總高度為632米,武漢綠地中心也高達606米,共有124層。甚至河北邯鄲也傳出消息,擬建338米高的國際文化創意大廈。
伴隨著這些宏大工程的實施,深基坑工程的設計施工技術也取得了長足進步。近年來國內建築業的迅猛發展,已在全國不同地區、不同的地質條件下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在一些技術上甚至達到了國際水平,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
由於深基坑工程常處於密集的中心城市,周圍有建築物、地鐵隧道或人防工程等,稍有不慎,危及基坑本身安全不說,很可能還會殃及到臨近的這些建構築物、道路橋梁和各種地下設施,造成重大損失。
正因為如此,人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並將現代科技用於深基坑工程的研究與監測中,以信息化設計和動態設計的新思想,結合施工監測、信息反饋、臨界報警、應變(或應急)措施設計等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制定了相應的設計標准和應對方案。
5. 基坑支護的方式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⒈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⒉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⒊水泥擋土牆;
4.鋼板樁:型鋼樁橫擋板支護,鋼板樁支護;
⒌土釘牆(噴錨支護);
⒍逆作拱牆;
⒎原狀土放坡;
⒏基坑內支撐;
⒐樁、牆加支撐系統;
10.簡單水平支撐;
11.鋼筋混凝土排樁;
12.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工程特點:
(1)基坑支護工程是個臨時工程,設計的安全儲備相對可以小些,但又與地區性有關。不同區域地質條件其特點也不相同。基坑支護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結構工程以及施工技術互相交叉的學科,是多種復雜因素交互影響的系統工程,是理論上尚待發展的綜合技術學科。
(2)由於基坑支護工程造價高,開工數量多,是各施工單位爭奪的重點,又由於技術復雜,涉及范圍廣,變化因素多,事故頻繁,是建築工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技術上的難點,同時也是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工程質量的重點。
(3)基坑支護工程正向大深度、大面積方向發展,有的長度和寬度均超過百餘米,深度超過20餘米。工程規模日益增大。
(4)岩土性質千變萬化,地質埋藏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性、不均勻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的數據離散性很大,難以代表土層的總體情況,並且精確度較低,給基坑支護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增加了難度。
(5)在軟土、高地下水位及其他復雜場地條件下開挖基坑,很容易產生土體滑移、基坑失穩、樁體變位、坑底隆起、支擋結構嚴重漏水、流土以致破損等病害,對周邊建築物、地下構築物及管線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6)工程實踐證明,要做好基坑支護工程,必須包括整個開挖支護的全過程,它包括勘察、設計、施工和監測工作等整個系列,因而強調要精心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
(7)隨著舊城改造的推進,各城市的主要高層、超高層建築大都集中在建築密度大、人口密集、交通擁擠的狹小場地中,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的條件均很差。鄰近常有必須保護的永久性建築和市政公用設施,不能放坡開挖,對基坑穩定和位移控制的要求很嚴。
(8)基坑支護工程包含擋土、支護、防水、降水、挖土等許多緊密聯系的環節,其中的某一環節失效將會導致整個工程的失敗。
(9)相鄰場地的基坑施工,如打樁、降水、挖土等各項施工環節都會產生相互影響與制約,增加事故誘發因素。
(10)在支護工程設計中應包括支護體系選型、圍護結構的承載力、變形計算、場地內外土體穩定性、降水要求、挖土要求、監測內容等,應注意避免「工況」和計算內容之間可能出現的「漏項」,從而導致基坑失誤。在施工過程中,尤其在軟土地區中施工時,應該認真研究合理安排好挖土的方法,以及支撐與挖土的配合,將會顯著地減少基坑變形和基坑支護事故的發生。
(11)基坑支護工程造價較高,但又是臨時性工程,一般不願投入較多資金。可是,一旦出現事故,處理十分困難,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往往十分嚴重。
(12)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周期長,從開挖到完成地面以下的全部隱蔽工程,常需經歷多次降雨、周邊堆載、振動、施工不當等許多不利條件,其安全度的隨機性較大,事故的發生往往具有突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