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習任務褶皺的基本概述
岩層(石)具有塑性狀,在蠕變(構造力作用下)狀況下,會發生彎曲,而且總體呈現出一種連續狀態,這種變形在地質術語中稱為褶皺。形成褶皺的變形面多數是層理面(圖4-1),變質岩中的劈理、片理或片麻理以及岩漿岩中的原生構造等也可成為褶皺面,即便是節理面、斷層面或不整合面,受力後也能變形形成褶皺。
圖4-1 褶皺構造形態野外實景
自然界的褶皺千姿百態,規模相差懸殊,大至衛星圖像上的區域性或地殼規模的褶皺,小至手標本或顯微鏡下的微觀褶皺。
野外褶皺現象的識別與分析,對於揭示一個地區的地質構造形成規律和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另外,許多礦產資源以及石油、天然氣、地下水等都受褶皺構造的影響和控制。因此,研究褶皺構造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一、褶皺的基本類型
從單一褶皺面的彎曲形態看,褶皺就是岩層的彎曲,分背斜和向斜兩種基本類型。在正常情況下,背斜構造表現為中部上拱,中間地層相對較老,兩側岩層向外(相背)傾斜(圖4-2)。向斜構造表現為中部下凹,中間地層相對較新,兩側岩層向內(相向)傾斜。背斜和向斜往往是相鄰相間存在的,所以相鄰的背斜和向斜之間的翼部為兩者所共有,並且核部與翼部之間沒有確切界線。若在褶皺岩層新老層序不清或褶皺的變形面是其他構造面時,人們則將向上彎曲的構造形態稱為背形,向下彎曲的構造形態稱為向形。
圖4-2 褶皺在平面和剖面的出露特徵塊段圖
值得指出的是,沉積岩層在大多數情況下背形常常就是背斜,向形就是向斜,但在倒轉岩層中發育的褶皺常表現為向形背斜(扇形背斜)和背形向斜(扇形向斜)。這種褶皺在變質岩區或疊加褶皺區普遍發育,我們要格外加以甄別。
二、褶皺要素
為了正確描述和分析褶皺,人們將褶皺的各個組成部分稱為褶皺要素。褶皺要素主要有核、翼、轉折端、樞紐、軸面、軸跡、脊與脊線、槽與槽線、褶軸(圖4-3)。
圖4-3 褶皺要素
(一)核
核系指平面、剖面上褶皺構造——背斜或向斜中心部位的地層。這是一相對的概念,隨著地表剝蝕程度的不同,核部地層的時代會有變化。一般說,中心部位地層最老(背斜)、地層最新(向斜)稱為核部,若它們相對較老或相對較新時,則可稱為軸部。
(二)翼
翼系指同一褶皺構造核部兩側的地層。背斜兩翼的地層時代較核部的新。
(三)轉折端
轉折端系指背斜或向斜兩翼地層匯合轉折的部位,也是岩層彎曲最大的部位。轉折端形態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有相似性,轉折端的形態有多樣(圖4-4)。值得說明的是,若傾伏背斜在平面上的轉折端稱為傾伏端(外傾轉折端),向斜在平面上的轉折端稱為揚起端(內傾轉折端)。
圖4-4 轉折端形態示意圖
(四)樞紐
樞紐系指同一褶皺面上最大彎曲點的連線。樞紐可為直線、曲線;也可為水平線、傾斜線。樞紐的延伸方向,反映褶皺的延伸方向和褶皺的空間形態(圖4-5)。樞紐的方位角通常稱為褶皺的軸向。樞紐產狀通常用傾伏向和傾伏角定義,傾伏向即樞紐的傾伏方向,指在包含樞紐線的直立面上測量的與樞紐傾伏方向一致的直立面的走向,傾伏角為樞紐與包含樞紐的直立面走向線之間的夾角。
圖4-5 不同形態產狀的褶皺樞紐示意圖
(五)軸面
同一褶皺內各相鄰褶皺樞紐連成的面,稱為軸面。或者說,軸面是大致平分褶皺兩翼的對稱面。它是一標志面,可為平直面、曲面。在野外工作時,要對軸面量測其產狀要素。
(六)軸跡
軸跡系指軸面和地面的交線,或者說,軸面與任意平面的交線。
(七)脊與脊線,槽與槽線
(1)脊與脊線:脊是指背斜的橫剖面上同一個岩層面的最高點。把同一背斜同一岩層面在不同橫剖面上的脊點連成一線,即為脊線。脊線可為水平或傾伏的直線,也可是曲線或折線。它的延伸方向和形態,反映這一個背斜的延伸方向和空間形態。
(2)槽與槽線:槽是指向斜的橫剖面上同一個岩層面的最低點。把同一向斜同一岩層面在不同橫剖面上的槽點連成一線,即為槽線。槽線也可是水平或揚起的直線,也可是曲線和折線。它的延伸方向和形態同樣反映這一向斜的延伸(揚起)方向和空間的形態。
在野外確定褶皺脊與槽的位置,對尋找油氣礦藏及地下水資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八)褶軸
褶軸又稱褶皺軸線或軸,對圓柱狀褶皺而言(圖4-6A、B),是指一條平行其自身移動能描繪出褶皺面(S)彎曲形態的直線,稱為褶軸。若不具備這一特性的褶皺稱為非圓柱狀褶皺(圖4-6C、D、E)。
圖4-6 圓柱狀褶皺和非圓柱狀褶皺
A、B—圓柱狀褶皺;C、D、E、F—非圓柱狀褶皺,其中D和F為圓錐狀褶皺
三、褶皺的翼間角、波長和波幅
(一)翼間角
翼間角系指褶皺兩翼間的內夾角,即在褶皺的橫剖面上,構成兩翼的同一褶皺面拐點的切線間的夾角。圓弧形褶皺的翼間角是指正交剖面上通過兩翼拐點的切線之間的夾角。
(二)波長和波幅
波長和波幅是測量褶皺規模大小的要素。其測量方法如圖4-7所示。在褶皺的正交剖面中,對稱褶皺的波長(W)為一個周期性波長的長度,即兩個相同位的拐點之間的距離,波幅(A)為包絡線(面)和中間線(面)之間的距離(圖4-7A);而不對稱褶皺的波長和波幅,有兩種測量方法,一是同前述測量方法(圖4-7B)中的波長(Wm)和波幅(Am);另一測量方法是在垂直軸面方向測量兩個相同拐點間的距離波長(Wa)和順軸面方向是測量包絡線(面)與中間線(面)間的距離波幅(Aa)。
圖4-7 褶皺的波長和波幅
(據J.G.Ramsay,1967)
S′0—包絡線(面);mm—中間線(面);θ—軸面與中間線(面)的餘角;i—拐點
B. 褶皺率怎麼算
褶皺率一般指的是窗簾的褶皺率,計算公式:褶皺率=窗簾布的寬度/窗戶的寬度*1.5。
拓展:
窗簾布的寬度=窗戶的寬度*2(2倍褶皺在遮光、隔音方面與1.5倍褶皺差別不大.2倍美觀,1.5倍較好,一般家用1.5倍即可).如果窗簾做成非整面牆的,測量寬度為窗戶寬度加上窗戶兩側各15-30cm,這樣可以保證窗簾兩側無縫隙漏光.半高窗簾的長度為窗框高度加上20-30公分,落地窗簾一般離地面為0.1-0.2米.
定高布窗簾演算法:用布米數=(實際寬度+0.15m)*2倍的褶皺.
定寬布窗簾演算法:幅數=(實際寬度+0.15m)*2倍的褶皺/布幅的寬度;
總米數=(實際高度+0.2)*幅數.
窗簾標准做法是:布料是2倍,窗紗是2.5倍或者3倍(想省料的話,紗也可以做2倍,但是效果會有影響).如果布料選得比較厚做1.8倍也是可以的,如果布料選得薄只做1.8倍的話,效果肯定沒有2倍好看.
一、平開簾計算方法:
(窗寬+0.15*2)*2=成品簾寬度2成品簾寬度÷步寬*窗簾高=窗簾所需布料
如:窗寬2.5米,高1.6米,布料寬1.5米用料米數為:(2.5+0.15*2)*2=5.6 5.6÷1.50*1.6=6米2、
簾頭計算方法:
簾頭寬*3倍褶÷布寬(1.50米)=幅數幅數*(簾頭高度+免邊)=所需布數米數
如:窗簾簾頭寬2.5米,高0.48米用料米數為:2.5米*3÷1.5米=5 即5幅布 5*(0.48+0.2米)=3.4米
第一種方法:1 測量用料篇⑴ 完成品寬度(軌道長度)
窗簾做非整面牆測量寬度為窗戶寬度加上窗戶兩側各15-30CM,這樣可以保證窗簾拉上時,兩側無縫隙漏光,當窗簾拉開時,可以讓光線充分進入.
窗簾做非整面牆測量寬度為牆體寬度⑵ 完成成品高度
半高窗簾為窗框高度加上20-30公分
C. 窗簾褶皺怎麼算求公式
窗簾褶皺一般是2.2-2.5倍褶皺,2倍也可以。
計算方式是:房寬乘以褶皺倍數(2.2-2.5)等於用料米數。
如果選擇的是定寬面料。
則是:房寬乘以褶皺倍數除以幅寬(1.4或2.7)取整。
可得到用料幅數再乘以窗戶高度等於用料米數。
D. 褶皺的定義
本人好長時間沒畫畫了,最近想下筆之時格外的生疏,腦子里那些相關知識點也忘得差不多了。最近大概只會復習一下手邊已有的幾本書的知識點,剩下的回到學校時另作打算。
言歸正傳,衣服,不如說布料,它們的形態會受到各種力而產生變化,因此會產生褶皺的感覺。衣服上形成的褶皺根據力的劃分可分為:拉扯產生的和集中產生的。拉扯產生的褶皺常呈縱向或橫向,比如手插入上衣口袋時會產生,大家可以自己嘗試著看一下。而集中產生的褶皺一般是堆積感,比如說穿長袖時,尤其是衣服布料較厚時,彎曲手臂,肘關節出可以發現大量的幾種褶皺;穿寬松長褲時,在下方,布料也會堆積起來,從而產生褶皺。
注意線條關系,然後根據覆蓋關系添加陰影,就能表現褶皺了。
但褶皺還是和布料的種類有關系的,可以用四種參數來簡單的量化布料種類(更復雜的參數大家可以在 Marvelous Designer 里學習,是一款可以實時調整布料的參數來模擬布料的軟體)。
四種參數分別是 厚重程度 、 輕薄程度 、 柔軟程度 、 硬挺程度 。根據這四種參數我們可以很好地去主觀感受生活中常見的布料。
根據這四種程度我們介紹一下幾種常見布料。
除此之外,每個人體型的差距也會影響褶皺的產生,就像一件衣服不同人穿效果不同一樣。主要體現在肩寬、胸圍和腰圍處,是否寬大豐滿以及各種組合都會影響褶皺的產生,獲得不同組合的拉扯和集中褶皺的組合。
一般來說,男生的肩寬比女生寬,這樣的話,衣服的肩部容易撐起來一些。其次,最大的差異在於胸部,女生因為胸部的隆起,這一部位會產生褶皺。然後是腰,因為女性盆骨較寬,會顯得腰身較細,從上到下有曲線感,而男生一般是直筒的。
此外,各種關節活動是褶皺產生的力的來源,由此產生各種拉扯和集中的褶皺。
除了這些活動時產生的褶皺,衣服等布料上還會有人為製作的褶皺,比如上衣手腕和腰身處,褲子腰身和腳踝處的松緊設計,還有百褶裙這種縫制的褶皺花邊。
知識點就這么多,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對角色體型、布料種類、衣服種類等進行排列組合對各種姿勢進行繪畫練習。
E. 什麼是褶皺褶皺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褶曲是地質構造中褶皺的基本單位.即褶皺變動中岩層的一個彎曲.褶曲具備如下要素:核(中心)、翼(兩側)、頂角(兩翼交角)、軸面(平分頂角的假想面)、樞紐(軸面與岩層面的交線)、軸(軸面與水平面的交線)、轉折端(兩翼會合的部分).褶曲分背斜和向斜兩種基本形式.二者差別很多,但最正確的是根據岩層新老關系判斷,背斜中心(核)為老岩層,兩翼為新岩層;向斜反之.地殼岩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並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地殼中的一個裂口或破裂帶,而且沿著它相鄰的岩體發生了運動.斷層長度變化很大,從幾厘米至幾百公里不等,兩盤之間的位移量也可有這樣大的變化.斷層是構造運動中廣泛發育的構造形態.它大小不一、規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數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壞了岩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在斷層帶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沿斷層線常常發育為溝谷,有時出現泉或湖泊.褶曲與斷層都可以造成地層的重復現象,它們的區別的是:斷層只產生地層不對稱的重復,缺失的地層間不具有侵蝕面;而褶曲造成的地層重復是對稱的,不整合形成的地層缺失具有侵蝕面,有的有底礫石.即褶皺兩翼地層重復——對稱;斷層兩盤地層重復不一定對稱,甚至缺失.
F. 窗簾的褶皺怎麼算的呢
按照房間功能或面積確定窗簾尺寸及皺褶度,窗簾製作寬度;窗簾的用布量,一般為窗簾桿的兩倍,也可以用的少點,用的少的話,就是褶皺少些。一般的用布量一般為1.8-2倍的用布,倍率越高,褶皺越大,立體感也強;2確定窗簾製作高度;如果已經安裝了窗簾稈、軌,一般是從窗簾桿或軌道上面掛鉤子的環或則圈圈的下端起量,量到地面即可。如果沒有安裝窗簾稈、軌。從石膏線條下量到地面的距離即可。如何計算窗簾布尺寸;窗簾的計算公式是:所需布寬度=桿、軌寬度;(1.8—2)倍褶皺例如:您的窗戶寬是3.1米那麼你就得買6米的料。
如果您要遮蓋的窗戶是3米寬,那麼窗簾下料寬度最少要6米,因為這樣的成品窗簾才有褶褶的效果。如何確定您的窗簾尺寸呢?結合下邊幾張圖片您就有個很清晰的測量方法了!需要知道的重點尺寸是高度(也就是圖片里的h),您要知道窗戶高度是多少?房間寬度是多少?
下邊這張房間圖一般房子的效果,提供了2種掛法和測量方法,請看下圖
下圖懸掛的窗簾為不落地的也不遮蓋整牆的,(特點:小窗戶大牆面的量法)
再來看下圖(落地窗簾)的測量方法(特點:小窗戶大牆面的量法)
如果您要遮蓋一面牆 那麼窗簾寬度就是牆的寬度.
下圖的窗簾寬度就是W+2X 高度為H(飄台窗戶的量法)
下圖為內嵌到飄窗里的窗簾 只需要W和H的尺寸
下邊我們來看看陽台的尺寸如何測量
下圖是:量衛生間、廚房小窗戶用於做卷簾、百葉簾、羅馬簾的方法
(6)褶皺的定義及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其一,確定合適的窗簾尺寸。也許不少人在客廳窗簾如何選的問題上,把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了樣式的選擇上。其實在選擇客廳窗簾的時候第一個工作就是要測量一下牆面的大小。一般我們中國的住房中,在客廳里都會有一個窗戶,而這個窗戶的牆面就是我們安裝窗簾的地方。當然現在也有不少人會在客廳里用整面牆安裝一個落地窗。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製作,一個合適的窗簾尺寸是保證美麗的效果的先決條件。
其二,選擇正確的窗簾顏色。客廳的窗簾選擇和卧室的窗簾選擇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客廳是平時待客的地方,因此在選擇窗簾顏色的時候要考慮到整體的和諧感。比如說窗簾的顏色是不是適合傢具的顏色,牆面的顏色,地磚的顏色等。最常用的顏色一般是以白色為底,藍色做面的窗簾。
其三,斟酌材質的選擇。想要提升房屋的檔次感,自然要從細節方面入手。而窗簾的選擇就是一個最佳的表現方式,一般為了打造出華麗的效果可以選擇絲質的面料。而一些追求夢幻效果的也可以選擇紗簾,加上一些蕾絲花邊或窗幔的裝飾。
其四,花紋的合理選擇是關鍵。花紋圖案的選擇是房主們最關心的一點,花紋的選擇應該根據整體的裝修風格來確定,但是千萬不能太過花哨,而缺少了穩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