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銷售差價率法計算方法

銷售差價率法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3-02-08 14:30:07

⑴ 進銷差價率計算公式舉例

進銷差價率=(銷售價格﹣購進價格)/銷售價格×100%。

按照該計算方法,市場監管人員可以便捷計算經營者所售商品的價格是否符合規定的進銷差價率,進而認定是否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並准確計算出違法所得。

商品進銷差價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加工收回以及銷售退回等增加的庫存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庫存商品」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委託加工物資」等科目,按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貸記本科目。

(二)期(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本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按以下公式計算: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末分攤前本科目余額÷(「庫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額+「委託代銷商品」科目期末余額+「發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額+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主營業務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商品進銷差價率

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期之間比較均衡的,也可以採用上期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期的商品進銷差價。年度終了,應對商品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⑵ 商品銷售的零售核算

零售商品銷售以門市銷售為主,銷貨業務頻繁,數量零星,一般採用售價金額核演算法。
(一)商品銷售的核算
在採用售價金額核算的情況下,零售企業每日營業終了時,各營業櫃組(實物負責小組)清點銷貨款,填制商品進銷存日報表及內部繳貨單,連同銷貨款送交企業財會部門據以入賬。應當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商品售價與批發企業不同,零售企業銷售商品的售價是含稅售價,即在商品的售價里包含了增值稅銷項稅額,則零售商品實際銷售額和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計算方法為:
商品銷售額=含稅收入÷(1+增值稅稅率)
增值稅銷項稅額=商品銷售額×稅率
零售企業由於採用售價金額核演算法,對庫存商品實行售價記賬實物負責制,商品銷售出去,庫存商品減少,實物負責人的實物責任也相應的減少了。因此,在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商品銷售收入」、「應收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等科目的同時也應在賬上注銷商品實物負責人的實物責任。由於「庫存商品」科目是按售價記賬的,則注銷實物責任時也按售價借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即在平時暫按售價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到月末採用一定的方法,計算出已售商品的進銷差價後,再對「商品銷售成本」科目進行調整,將平時按售價結轉的商品銷售成本調整為商品銷售進價成本。
(二)已銷商品進銷差價的調整
零售企業在月末,一般是採用差價率計演算法來計算已銷售商品的進銷差價,即:首先計算企業商品的進銷差價率,進而據以計算出本月已售商品的進銷差價額,再將已售商品進銷差價從「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轉出,並對「商品銷售成本」科目進行調整。
企業商品進銷差價率,是企業全部商品的進銷差價額與按售價計算的全部商品額的比率。全部商品進銷差價額可以從月末分攤前的「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中取得。而全部商品售價總額則是月末結存商品售價金額加上本月已售商品的售價金額。由於實行售價金額核算企業的「商品銷售成本」科目在平時商品銷售後就以售價記賬,所以已售商品的售價金額可以從「商品銷售成本」科目取得。其計算公式如下: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結存商品的進銷差價+本期入庫商品的進銷差價)÷(期初結存商品的進銷售價+本期入庫商品的售價)×100%
本月已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月已售商品售價總額×綜合平均差價率
調整後的「商品銷售成本」科目的余額,是按售價計算的已售商品額減去已售商品的進銷差價後的數額,即為本月已售商品的實際進價成本。而調整後的「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余額是將已售商品進銷差價轉出後的剩餘數額,即結存商品應保留的進銷差價額。
零售企業在採用差價率法計算已售商品進銷差價時,可以根據企業各種商品的匯總資料,計算出一個綜合平均差價率,再按已售商品售價總額和綜合差價率計算出已售商品進銷差價。這樣做可以簡化核算工作,但由於企業經營的各種商品差價率並不相同,各種商品的銷售比重也不相同,簡單地用一個綜合平均差價率來確定企業全部已售商品的進銷差價額,准確性就比較差,從而不能正確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當然,如果企業的經營品種比較單純,各種商品的差價率相差不大,而且銷售比重較穩定,採用綜合差價率還是比較合適的。
為了克服綜合差價率的不足,提高計算結果的准確性,企業可以將差價率的計算范圍縮小,按各類商品或各櫃組商品分別計算分類或分櫃組差價率,這樣做可以使計算結果比較接近實際,因而為零售企業所廣泛採用。
採用這種方法需將「庫存商品」、「商品進銷差價」、「商品銷售成本」科目按照商品的類別或營業櫃組設置明細賬,以便分別計算各類(各櫃組)商品的差價並據以計算已售商品的進銷差價,分別調整「商品銷售成本」科目,然後加總求出全部已售商品的進銷差價額及銷售進價成本。
企業還可以採用盤存商品進銷差價計演算法計算已售商品進銷差價。這種方法又稱為實際差價計演算法,是在對庫存商品進行盤點的基礎上,根據各種商品的盤存數量,逐項計算其盤存的進價、售價金額求出已售商品進銷差價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是將各種商品的實際盤存數量分別乘以該種商品的原進價和最後進價,求出各種商品以進價計算的實際盤存金額,然後加總求出全部商品的進價總金額,再用月末「庫存商品」科目的售價總金額減去實際盤存商品進價總金額,計算出月末結存商品實際進銷差價。再用月末分攤前「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余額減實際盤存商品進銷差價,則可計算出已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額。計算公式如下:
盤存商品實際進銷差價=期末庫存商品售價總額-盤存商品進價總額
已售商品進銷差價=分攤前「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余額-盤存商品實際進銷差價
採用盤存商品進銷差價計演算法,能夠正確地反映結存商品的實際庫存價值。但核算工作和盤點工作量較大,因此企業平時不採用這種方法,一般是在年終為了確定庫存商品的實際價值並對「商品進銷差價」科目進行核實調整時,才採用此法。
調整後的「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余額與盤存商品實際進銷差價相符,從而反映出年終企業庫存商品的實際價值。

⑶ 差價率計算公式

綜合差價率是指按企業全部商品的銷售及庫存比例計算的差價率。

綜合差價率計演算法是根據企業經營的全部商品存、銷比例,平均分攤進銷差價的一種方法。

通過計算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將「商品銷售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額調整為本期已銷商品的實際成本,「商品進銷差價」科目的期末余額則是期末庫存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採用綜合差價率計演算法確定商品的銷售成本,計算手續比較簡便,但只適用於商品種類較虧世少,各種商品的進銷差價比較接近的企業。

綜合差價率計演算法的計算步驟

其具體計算步驟是:

1.計算綜合平均差價率。用月末調整前「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的余額除以本月已銷售的商品總額加「庫存商品」賬戶月末余額之和,其計算公式為:

綜合差價率(含稅)=月末調整前「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余額/(月末「庫存商品」賬戶余額+本月「商品銷售收入」賬戶貸方發生額)×100%

2.計算已銷商品進銷差價。用綜合差價率乘本月已銷售的商品總額,其計算公式為:

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含稅) 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含銷御肢稅)=本月「商品銷售收入」賬戶貸方發生額×綜合差價率

3.根據計算出來的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作會計拆消處理:

⑷ 商品進銷差價率怎麼

(銷售價格-進價)/銷售價格

閱讀全文

與銷售差價率法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游泳池水質不好的解決方法 瀏覽:198
小腿受傷熱敷什麼方法 瀏覽:920
自行車打氣筒如何切換兩個嘴使用方法 瀏覽:337
瘦背瘦肩最快的方法圖片 瀏覽:588
酸溶蛋白測定方法視頻 瀏覽:565
濟南治療甲狀腺腫大方法給力中科 瀏覽:725
辟穀采氣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6
豬瘟治療方法圖片 瀏覽:977
edu76安裝方法 瀏覽:235
氣球捏捏樂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01
摳圖技巧和方法 瀏覽:346
彩妝使用方法 瀏覽:327
食品鋁箔袋封口檢測方法 瀏覽:4
jsp頁面如何調用js方法調用 瀏覽:222
中年痤瘡治療方法 瀏覽:663
槐花養殖方法視頻 瀏覽:537
水粉食用方法 瀏覽:274
自測輸卵管的方法視頻 瀏覽:122
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解決黃牙 瀏覽:437
五糧液拆盒酒鑒別真偽方法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