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庭怎樣自製豆腐的做法視頻教程
食材
豆子500克,水2500克,內脂6克,鹽5克,油10克
方法/步驟
1
豆子先洗凈,去除雜質,然後用雙倍的水來泡豆子一晚上。泡好的豆子一般會吸收自身一倍的水。泡好後,一定要充分揉洗干凈,將豆子表面一層黃麴黴菌清洗掉。(可以在浸泡時在裡面加1克鹼面,這樣可以提高蛋白質溶解度,不加也行。)
2
然後再加入四倍的水,分次用攪拌機攪拌成豆漿
3
用毛巾將豆漿倒入容器中,上面有很多浮沫。使勁擠出豆漿,豆渣不用。
4
用篩子過濾一下豆漿,將浮沫去凈。
5
這是多出來的豆渣,可以用它加入適量的水來做豆漿喝。也可以做豆渣土司,豆渣饅頭。
6
內脂取6克(內酯不能過多,多會容易酸)
7
用少許的冷水調開
8
將剛才的豆漿加入5克鹽和10克油不停地攪拌直到煮開後,稍涼一會,大概是85度的時候,將內脂倒入攪拌幾下,蓋蓋。15分鍾後打開蓋子。豆漿就已經凝固了。
9
取一個有眼的容器,我用的是電飯鍋上的蒸籠。(關於容器的選擇,最好選擇直徑比較小的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比較好看,比較高)
10
上面蓋一塊新的毛巾或者是沙布(這樣壓出來的水會通過沙布流出來)
11
將凝固的豆漿倒入攪拌幾下(攪拌幾下做出來的豆腐會更細膩)
12
將毛巾蓋好,用裝滿水的電飯鍋壓上,30分鍾後即可。
『貳』 在家怎麼做豆腐
自製豆腐做法一,
材料
"黃豆洗凈泡水一夜(水淹過黃豆2倍高) 200g","煮豆漿水 1200cc","1個蛋殼洗凈,煮滾晾乾 1個","白醋 50cc","豆漿布50X50 2塊","瀝水藍 1個","可放置在瀝水欄內圓形鍋加水,共重500g 1個"
做法
1:醋酸鈣水洗凈煮滾晾乾的蛋殼,加入白醋,放在玻璃容器內室溫密封4天。瀝出醋酸鈣水備用。
2:泡水一夜的黃豆,瀝干水分洗凈,加入豆漿機,水加至1200cc,以豆漿模式打約20分鍾。過豆漿布,瀝出豆渣。
3:步驟2的豆漿水,加熱至70度,拌入步驟1的醋酸鈣水,約5分鍾凝結成豆花狀。倒入(瀝水藍上放豆腐布),對折豆腐布,以500g的重物壓30分鍾滴水
4:小心撕開豆腐布,放入裝開水密封盒內冷藏保存
做法二,用醋自製豆腐
材料
"黃豆 600g","水 3000毫升","白醋 50毫升","水 125毫升"
做法
1:黃豆洗凈後浸泡足量的水,至少8小時。然後瀝干。
2:3000毫升的水量,先取2000毫升,分次把黃豆打成極細的漿。倒入豆漿過濾袋中擠干。盡量擠亁,擠出的生豆汁要再過濾一次。
3:還有1000毫升的水先在大鍋中煮滾,再把濾好的豆汁倒入,用中火煮,全程需不時攪拌,顧住爐火。煮至泡沫減少,並滾起後,再煮5分鍾,即可熄火。
4:50毫升的白醋,和125毫升的水兌勻,慢慢加入豆漿中,邊加邊攪拌,豆漿開始漸呈絮狀,像是咸豆漿般。
5:准備一個活動的烤模,取下底部,將模圏放在蒸籠中,鋪上紗布,將作法(4)倒入。
6:先把紗布蓋在豆腐上,再把烤模底盤放上,再壓個重物,我是壓了一個啞鈴。
7:壓了6小時後的成品。其實也不需壓這么長時間,在壓了半小時後,就已壓出許多水份,倒掉後隨即出門,回來再察看,蒸鍋內並無多少水份,所以應該壓制一小時左右即可。
自製豆腐做法三
材料
豆腐材料:無糖豆漿1袋,雞蛋3個,鹽適量
醬汁材料:香菇3朵,魚餅2大塊,蔥、干貝各適量
做法
【豆腐】:
1、豆腐的做法十分簡單,就像蒸蛋那樣,只是在蛋液加入適量豆漿。註:豆漿分量要自己調整噢,不可以加入太多,否則就不成形了;太少則干。
2、蛋液處理完畢後就放入鍋子里蒸熟至成形。
3、待蒸好的豆腐冷卻後,把它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盡量不要太小,否則在炸的過程會難噢!
4、之後再把豆腐放入冰箱,這樣炸的時候豆腐沒那麼容易散。
5、油鍋加熱,把豆腐塊一一放進去炸至金黃色即可。
【醬汁】:
1、鍋里倒一點油,之後依序加入蒜蓉、香菇、魚餅爆炒。
2、加入用干貝煮好的湯汁進行燜煮。
3、水滾開後,加入蚝油、醬油、花雕調味。
4、最後加入玉米粉進行勾芡即可。
小訣竅
1、其實這個醬汁可以做多方面的變化,可以加入別的,例如蟹柳、金針菇、鮑魚菇、西蘭花的佐料,盡量是一些鮮甜一些的佐料。
2、不喜歡干貝高湯的,可以用小魚乾熬的高湯,味道也很贊噢!
『叄』 怎麼在家做豆腐
豆腐營養豐富,四季都可以吃的高蛋白素食。在家做的話我們可以用黑豆來做豆腐更營養,當然普通豆子也可以,特別老家那種土的山豆子,做出來的豆腐味更濃,豆子越好出豆腐率也越高。
10、用一個能很好瀝水的盒子或者篩子等,放上包袱布或者沙布等,把豆腐花裝入,再把沙布包緊。
11、包好豆腐後,上面放一個重物,壓制2~3小時即可,如果要吃老一點的豆腐,就壓制時間長一點。
『肆』 在家製作豆腐的簡單方法
傳統豆腐生產工藝過程,首先是浸泡大豆使大豆軟化,浸泡後的大豆磨漿,然後過濾將豆渣分離獲得豆漿,蒸煮豆漿,再加入凝固劑等使大豆蛋白質膠凝成型得到豆腐。 [4]
傳統豆腐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凝固——成型——成品 [4]
(1)清理:選擇品質優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雜質,得到純凈的大豆。 [4]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脹,有利於大豆粉碎後提取其中的蛋白質。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為1:(1-1.2),即大豆增重至原來的2.0-2.2倍。浸泡後大豆表面光滑、無皺皮,豆皮輕易不脫落,手感有勁。 [4]
(3)磨漿:經過浸泡的大豆,蛋白體膜變得鬆脆,但是要使蛋白質溶出,必須進行適當的機械破碎。如果從蛋白質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徹底,蛋白質越容易溶出。但是磨得過細,大豆中的纖維素會隨著蛋白質進入豆漿中,使產品變得粗糙、色澤深,而且也不利於漿渣分離,使產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細度為100-120目。實際生產時應根據豆腐品種適當調整粗鈿度,並控制豆渣中殘存的蛋白質低於2.6%為宜。採用石磨、鋼磨或沙盤磨進行破碎。磨碎後的豆糊採用平篩、卧式離心篩分離,充分提取豆漿。 [4]
(4)煮漿:煮漿是通過加熱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發生熱變性的過程。一方面為後序點漿創造必要條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漿中的抗營養成分,殺菌,減輕異味,提高營養價值,延長產品的保鮮期。煮漿的方法根據生產條件不同,可以採用土灶鐵鍋煮漿法、敞口罐蒸汽煮漿法、封閉式溢流煮漿法等方法進行。煮漿溫度應達到100℃,時間5min左右。 [4]
(5)凝固與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質在熱變性的基礎上,在凝固劑的作用下,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的過程。生產中通過點腦和蹲腦兩道工序完成。 [4]
點腦是將凝固劑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漿中,使大豆蛋白質溶膠轉變成凝膠,形成豆腐腦。豆腐腦是由呈網狀結構的大豆蛋白質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構成的。一般來講,豆腐腦的網狀結構網眼越大,交織的越牢固,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軟細嫩,產品的得率也越高;反之,則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韌性,產品的得率也低。 [4]
經過點腦後,蛋白質網路結構還不牢固,只有經過一段時間靜置凝固才能完成。根據豆腐品種的不同,蹲腦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30min。 [4]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腦放入特定的模具內,施加一定的壓力,壓榨出多餘的黃漿水,使豆腐腦密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彈性、韌性的豆腐,不同產品施加的壓力各不相同。
『伍』 怎麼在家裡製作豆腐
1.將清洗干凈的黃豆浸泡五個小時以上,夏冬氣溫差異大,浸泡時間有異,直至徹底泡發。
2.浸泡好的黃豆,用豆漿機攪碎,再用紗布過濾豆漿。
3.過濾好的豆漿,放入鍋中,開中小火煮開,煮的時候要用勺子不停的攪動,防止糊鍋。
豆漿完全煮開用勺子打入浮沫,這個時候就可以點鹵了,點鹵的作用是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凝聚在一起與水分開。鹵水分為很多種,有鹽鹵、石膏、檸檬酸、脂酸等。它們都有相同的作用,都可以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聚,不同的是用不同的鹵水做出來的豆腐,色澤口感都有差別。
比如鹵水豆腐,看起來白中偏黃,摸起來有點硬,吃起來有豆香味,俗稱「老豆腐」。石膏豆腐就比較細膩光滑,色澤較白,含水量較多,俗稱「嫩豆腐」
4.我們回到正題,點完鹵的豆腐就成了豆腐腦,這個時候取一個模具,沒有模具可以用家中的蒸屜代替,鋪一層紗布,紗布要大一點用來包裹豆腐腦,將豆腐腦倒入,用紗布包裹,上面放上平整的重物,壓制20分鍾左右即可,取出就是豆腐。
怎麼在家做豆腐?這個問題本來不想回答。但是看了有些朋友的製作方法又忍不住想糾正一些細節。我的家族祖輩父輩,幾十年一直都是做豆腐為生,(從小言傳身教,我也算是半個行家)直到老爸年紀大了不能再做了,才結束了這個行當。要想做出好吃的豆腐,細節真的很重要。下面跟大家介紹一下(分四個步驟)怎樣製作又嫩又好吃。
步驟一:【選材初步處理】首先是選比較好的黃豆(顆粒飽滿圓潤,用牙齒輕輕一咬,豆子便分成兩半這種最好)。選好豆子,用清水淘洗一下可去土腥味,洗好的豆子放到盆里,到上清水(豆子和水的比例是1:3)浸泡,泡的時間和溫度有關系,冬天要泡24小時以上。夏天泡三四個小時就可以了。
泡到什麼樣程度最好呢?用兩個手指捏住豆子輕輕一撮,豆膜脫落豆瓣分開這時就可以了。泡的時候需要注意,不可時間太長,如果泡豆子的水表面有一層白色浮沫,說明豆子已經泡過頭了。這樣的豆子做出的豆腐又少又難吃。
步驟二:【做豆汁】豆子泡好撈出放豆漿機里,加入三倍的水開機打成豆漿。找一個干凈的容器,在上面鋪上細紗布。把豆漿倒在紗布上濾干豆汁,把豆渣放回豆漿機里加兩倍水量再次打漿,倒在紗布上濾出豆汁。
把豆汁倒在鍋里,開中火或大火燒沸(鍋底會有稍許鍋巴,不要緊的,只要不用鍋鏟翻鍋底就不會影響味道,小火煮豆汁是不對的,特別是夏天,等你煮熟豆汁已經沉澱變質了)。在煮的過程中豆汁會不斷地冒氣泡,這快要煮沸的時候,要拿一個露勺不停地向一邊播開泡沫。豆汁剛煮沸馬上關火(豆汁泡沫太多會溢出來)。
步驟三:【製作豆腐腦(豆花),點鹵水】這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煮好的豆子去除泡沫,倒入盆中蓋上蓋子(防止變涼)。用碗裝一勺石膏粉和半碗清水,均勻攪拌(製作鹵水)。等石膏沉澱後將上面清水(鹵水)慢慢倒入豆汁,到的同時要用勺子把豆汁不停向上翻花(均勻粘鹵),鹵水到一半時停下,繼續翻動豆汁十來秒,用勺背面輕輕托起豆汁,勺背上如果呈密密麻麻的顆粒狀,剩下的鹵水就不需要再加了。如果是出現零星顆粒(豆花太嫩),在加一點鹵水看看顆粒變化(不能一次加很多,加多了勺子背面會出現細絲狀,這樣的豆花就太老了)這個操作時一定要快,豆汁變成豆花的時間也是很快的。當勺子背面呈現密布顆粒狀時,保持不動放置兩分鍾豆花就完成了。
最後一步:【壓制豆腐】,用籃子裡面鋪上細紗布架在盆上,將豆腐腦打碎倒進去,紗布打結封口,放上平板,用重物放置在上面。20分鍾左右搬開重物,用手指輕按紗布,如果有像果凍一樣Q彈的手感就可以了。解開紗布口,將籃子倒扣在板子上,取下紗布光滑好吃豆腐就完成了。
本人超級喜歡豆製品,可又擔心買的豆製品所用的黃豆, 於是決定還是自己做,今天我來分享如何在家裡做出 健康 衛生的豆腐,同時味道又極好。
食材:有機黃豆150克,清水1200ML,內脂3克
做法:1.有機黃豆150克提前一夜泡著,夏天注意換水,洗干凈,濾水放入豆漿機,加入1200ML清水。
2.這里要注意的是,使用豆漿機的果汁功能,打三遍,這樣出漿率最高,不建議使用豆漿機的豆漿功能。果汁功能消耗時間很短,三遍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3.然後過濾,濾布細一些,濾出來的漿更細膩,最後再用手擠擠,這時候濾出來是生的豆漿上爐子煮。
4.豆漿煮開後再沸騰3分鍾,期間一定攪一攪,開鍋以後記住一定小火,豆漿開鍋後很容易溢出來,撇去浮沫。
5.豆漿煮開沸騰後,關火,等一分鍾,准備內脂,把一包3克的內脂用溫水化開。
6.把融化的內脂水倒入電飯煲內膽中。
7.把煮好關火後一分鍾的豆漿倒入含有內脂水的電飯煲內膽中,不需要攪動,撇掉一些浮沫,
8.電飯煲保溫功能,15~20分鍾,就可以了。打開後,已經凝結的就是豆腐腦,配上蝦米紫菜摘菜麻油等就可以直接吃。如果想做成豆腐,那麼還需要繼續做。
9.。放一個豆腐濾水組合,用鍋和蒸屜組合一個接水器就挺好。
10.在濾水組合器上面放一個磨具用來盛豆腐腦,磨具中放入濾布,把豆腐腦倒進去,然後包上豆腦,上面壓一個重物,等著豆腦中的水都出去了,豆腐就做成了。
非常感謝悟空邀請!我是 美食 領域創作者木子姐姐食詮釋美。
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零膽固醇,脂肪含量也較高,還含有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2含量比較多。富含磷、鈉及鉀等元素,是礦物質的良好來源。豆腐經濟實惠、軟軟滑滑、入口即化,讓人百吃不厭,老少皆宜,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吃法也簡便隨意,可煎、可炒、可燉、可煮,可單做,也可和其它蔬菜、魚或肉合做,可做成許多好吃又營養的菜,如魚頭豆腐、麻婆豆腐、家常豆腐、白菜豆腐、涼拌豆腐、豆腐乾等等。
這樣的家庭餐桌「常客」的製作,始於我們小時候的記憶——家家戶戶的農村石磨豆腐。那時想要吃上一頓香噴噴的豆腐可不容易,一家人總是要忙上大半天,媽媽先把黃豆挑挑揀揀泡發好,爸爸挑三四擔井水,將沉重的石磨清洗干凈就開始磨了。磨的時候,爸爸推,媽媽端著事先盛好水和黃豆的小木瓢站在石磨旁,根據爸爸推磨的節奏,一磨一瓢,不一會,乳 白色的豆漿順著磨盤流到木桶里。豆漿磨好後倒入大鐵鍋煮開,豆漿煮開泡沫迅速漲高快要溢出鍋邊的時候,媽媽將瓢里的冷水順著泡沫灑下去,以防豆漿溢出鍋。再次小火煮開涼一下,把豆漿一瓢一瓢的舀到鋪有紗布袋子的木桶里。將紗布袋子收口反復榨豆漿,直至豆渣壓干。豆漿倒入鍋里,撥開灶膛的火星,媽媽開始點漿起鹵,,一隻手端起盛有鹵水的碗(上面放一根筷子),將碗稍斜,在鐵鍋上方不停轉圈,鹵水順著筷子滴答落入鍋里,另一隻手拿鏟子在鍋里不停攪拌,沒幾分鍾,豆漿變成了豆花,用筲箕壓榨,再用菜刀劃成小塊,豆腐的香味溢滿了整個廚房。
如今,石磨已經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怎樣吃上味道純正營養放心的鹵水豆腐?首先是浸泡黃豆,挑選圓潤飽滿的黃豆用溫水泡發,泡至薄薄的黃豆皮手感滑軟,一掄就脫落即可。用清水淘洗干凈備用。然後用豆漿機加水磨成豆漿。將豆漿過濾倒入鍋中小火燒開,關火點鹵。點鹵水是豆花製作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緩緩加入適量事先准備好的鹵水,不停攪拌,以防糊鍋,讓鹵水更均勻。直至豆漿凝成豆花,再壓緊成型。這樣的豆腐勁道滑溜。注意鹵水要少量分次慢慢加入,形成豆花分離出來的水變澄清即停,否則,鹵水太少豆花太嫩,不會成型;鹵水過多則豆花太老,味苦。這樣,一道簡單易學的家庭版鹵水豆腐就製作完成。
朋友們,你們那裡是怎樣製作豆腐的呢?
我大概跟你說一下豆腐是怎麼做出來的,你就知道家裡能不能做了。
1:提前一天把黃豆泡上,泡到能打豆漿的程度。
2:把黃豆打成豆漿。
3:把豆漿加熱到開鍋,注意別糊了。
4:把加熱好的豆漿盛到容器里,比如桶或缸,加入鹵水,等待豆漿凝結成豆腐腦。
5:把豆腐筐內鋪上布,把豆腐腦弄到裡面,用布蓋住,豆腐筐蓋上蓋,上面放重物壓住。
6:等到豆腐腦里的水分被壓出來,豆腐就基本做成了。
以上是鹵水豆腐傳統製作工藝的大概步驟,其中最大的難度是把豆漿加熱的火候和程度,還有鹵水的加入,需要邊加入邊攪動觀察,加少了凝結不住,加多了豆腐就苦了,一般人是掌握不了的,要有足夠多的經驗。
所以,自己在家做豆腐是不現實的,買幾塊吃就行了。
北方老家的豆腐都是自己做的,做一鍋基本上要大半天,但是吃起來非常厚實,比外面賣的好吃太多。這可能就是最傳統的豆腐做法了吧!
『陸』 在家做豆腐怎麼做
家常豆腐做法一,
材料
北豆腐1塊,蔥姜蒜、醬油、鹽、白糖、植物油
做法
1、豆腐切厚片,用醬油腌制10分鍾,撈出。
2、姜蒜切片,蔥白切段,蔥青切花。
3、約50克植物油燒熱,將豆腐片煎至兩面金黃撈出。
4、余油炒香姜蒜片、蔥段,將腌制豆腐後的醬油烹入,放入豆腐。
5、翻炒幾下後加點開水,放少許白糖,少許鹽,慢火收干汁。
6、盛盤後撒上蔥花。
小訣竅
1、不要用老抽或者紅燒醬油,這些是上色的,炒出來的菜會顏色發黑。
2、炒香蔥姜蒜後,如果放點肉末炒,味道會更好。
3、用鹽水浸泡豆腐,這樣炒的時候就不容易變碎了。
4、醬油腌制過,用鹽要適當。
做法二,湘菜家常豆腐
材料
"老豆腐150g","青椒50g","紅蘿卜50g","木耳3-4片","姜5g,切片","蒜2瓣","鹽1茶匙","糖1/2茶匙","豆瓣醬1湯匙","芡汁","生粉2茶匙","*溶於30mL水中"
做法
1:紅蘿卜切菱形
2:青椒切菱形
3:木耳撕成小塊
4:豆腐切成三角形塊
5:中高火加熱適量油,加入豆腐煎至兩面呈金黃色,約需時2-3分鍾,取出備
6:再加熱適量油,加入豆瓣醬炒至出紅油
7:加入姜和蒜繼續炒香。倒入木耳,青椒和紅蘿卜翻炒均勻
8:之後倒入豆腐,加入適量鹽和糖調味
9:之後倒入適量水煮沸,再倒入芡汁收汁
10:當湯汁變得濃稠時,起鍋即成
家常豆腐做法三,
材料
原料:家常豆腐1包,實踐證明清美的不好吃,下次請記得換其它牌子,干香菇15朵,干木耳5顆,白果10顆,調料:料酒2大勺,火鍋底料1大勺,耗油1大勺,水100ml
做法
1,提前一天將香菇和木耳泡上,泡的水裡加少許糖可以加速其泡發,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後,將香菇和木耳的根蒂去除,摘成小朵,用流水沖洗干凈
2,白果放微波爐高火轉1分鍾後,剝去外殼和薄衣待用。
3,將家常豆腐,香菇,木耳,白果全部放入鍋中,一次加齊所有調料,用中小火煮10分鍾,關火。
做法四,肉末家常豆腐
材料
北豆腐1盒 肉餡50克 香菇4朵 冬筍100克 蔥姜蒜各10克 調料:料酒1茶匙(5ml) 郫縣辣醬2湯匙(30克) 生抽1茶匙(5ml) 醋1茶匙(5ml) 糖1/2茶匙(3克) 清水200ml 水澱粉3湯匙(45ml)
做法
1)提前將香菇放入40度的溫水中泡軟。肉餡中調入料酒腌制10分鍾。豆腐切成2cm厚的三角片(方的也行)。
2)冬筍切片,放入淡鹽水中焯燙20秒鍾後,瀝干備用。蔥姜蒜切成碎末。香菇切片。
3)鍋中倒入油,大火加熱待油7成熱時,改成中火,放入豆腐,雙面煎成金黃色。
4)鍋中再補一點油,待油4成熱時,放入蔥姜蒜末炒香,放入郫縣辣醬炒出紅油,再放入肉餡炒散。
5)放入煎好的豆腐,焯燙好的冬筍片,香菇片,調入生抽,醋,糖和清水,煮開後改成中火繼續燒3分鍾後,淋入水澱粉勾勾芡即可。
『柒』 在家怎麼製作凍豆腐視頻
豆腐→切塊→冷凍→成熟→脫水→乾燥→檢查→包裝
1.買到新鮮的嫩豆腐,將其切成大小均勻的塊兒。
2.把切好的豆腐涼水下鍋,並放1/2茶匙鹽(約3克),待水煮開後,繼續煮1分鍾,將豆腐撈出。
3.將撈出的豆腐放入涼水中,充分過涼後撈出瀝干,一塊塊的放入到保鮮袋裡。
4.最後,封好保鮮袋,將豆腐放入冰箱冷凍室里冷凍即可.
主料:凍豆腐、鰱魚頭
輔料:筍干、薏米、蔥、姜
主料:凍豆腐、西蘭花、胡蘿卜輔料:油、鹽、香油
1.北豆腐切成小塊,裝入保鮮盒,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一天以上
2.用時提前半天取出化凍後,把水分擠干。
3.西蘭花掰成小朵,用鹽水浸泡、徹底洗凈。
4.燒一鍋開水,放入西蘭花焯一分鍾,撈出過涼水,可使西蘭花口感脆嫩。
5.胡蘿卜洗凈切片。
6.鍋熱倒油,先下胡蘿卜炒一會,再倒入凍豆腐翻炒;鍋中倒少許水,煮一下豆腐。
7.最後倒入西蘭花,炒熟即可。出鍋前撒鹽,點幾滴香油。
『捌』 怎樣做豆腐教程視頻
豆腐製作教程如下:
用料:干黃豆200克、水1000+1500克、醋50克、水50克。
步驟:
1、黃豆提前一晚泡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