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物化學中的「兼性離子」是什麼意思若一個氨基酸有三個可解離的基團,怎麼算它的pI值
在某一pH值下蛋白質在溶液中帶有相等量的正、負電荷時,這時被稱為兼性離子(兩性離子)。
蛋白質在溶液中的游離狀態受溶液pH值的影響。酸性條件下,蛋白質分子電離成陽離子,在鹼性條件下,則電離成陰離子。
在某一特定pH值下,氨基酸分子電離的陽離子和陰離子量相等,則為兼性離子。此時的pH值即為該氨基酸的等電點(pI值)。
等電點(pI)的計算:
對於中性氨基酸其側鏈R基不解離,則其pI值為該氨基酸的兩性離子狀態兩側的集團pK值的和的一半,即pI=1/2(pKa1+PKa2)。
而當氨基酸有三個或三個以上解離基團時,先依次寫出其從酸性到鹼性的解離方程,找到兼性離子兩側的pK值,再取兩邊的pK的平均值,即得到其pI值。
(1)等電點pi價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氨基酸處於兼性離子狀態時的pH為其等電點,氨基酸在等電點時溶解度最小。因此可利用調節pH到等電點,達到蛋白質分離的目的。
等電點法分離適用於疏水性較大的蛋白質(如酪氨酸)。而親水性很強的蛋白質(如明膠)在水溶液中溶解度較大,在等電點的PH值下不容易產生沉澱。
等電點法的缺點是溶液pH值過低,導致目的蛋白質的變性。
Ⅱ 等電點的簡單公式
等電點:某一氨基酸處於凈電荷為零的兼性離子狀態時的介質pH,用pl表示。
使用該分子的酸度系數可以計算一個只帶一個胺基和一個羧基的氨基酸的等電點。
即:pI=(pK1+pK2)/2 不過更加精確的計算需要對酸和鹼方面有更深入的知識 。
中性氨基酸的羧基解離程度大於氨基,故其pI偏酸,pI值略小於7.0;酸性氨基酸的羧基解離程度更大,pI明顯小於7.0;鹼性氨基酸的氨基解離程度明顯大於羧基等,故其pI大於7.0;在一定的pH條件下,氨基與羧基的解離程度相等,靜電荷為零,此時溶液的pH即為其等電點。
Ⅲ 色氨酸的等電點怎麼計算
色氨酸是中性氨基酸,查相關表格,可以得到色氨酸的Pka1=2.38,Pka2=9.39,等電點pI=1/2(Pka1+Pka2)=1/2*(2.38+9.39)=5.89.
Ⅳ 等電點如何計算
等電點的計算:對於所有的R基團不解離的氨基酸而言(即解離只發生在α-羧基和α-氨基上),計算起來非常簡單:PI=(PK1』+PK2』)/2若是碰到R基團也
Ⅳ 等電點如何計算
等電點是一個分子表面不帶電荷時的pH值。是針對帶電荷的物質而言,不只限於兩性電解質如氨基酸和蛋白質。當然,蛋白質是兩性電解質,其等電點和它所含的酸性氨基酸和鹼性氨基酸的數量比例有關。各種蛋白質因氨基酸殘基組成不同,等電點也不一樣。
當溶液在某一特定pH值的條件下,蛋白質所帶正電荷與負電荷恰好相等(總凈電荷為零) 時,在電場中既不向陽極移動,也不向陰極 移動。因此利用電泳的方法可以確定蛋白質的等電點,也可以將不同帶電性質和不同大小、形狀的蛋白質分子進行分離純化。
蛋白質在等電點時,因為沒有相同電荷而互相排斥的影響,所以最不穩定,溶解度最小,極易借靜電引力迅速結合成較大的聚集體,因而沉澱析出。同時蛋白質的黏度、滲透壓、膨脹性以及導電能力均為最小。
兩性離子所帶電荷因溶液的pH值不同而改變,當兩性離子正負電荷數值相等時,溶液的pH值即其等電點。
當外界溶液的pH大於兩性離子的pI值,兩性離子釋放質子帶負電。
當外界溶液的pH小於兩性離子的pI值,兩性離子質子化帶正電。
當達到等電點時氨基酸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Ⅵ 賴氨酸滴定時有三個值:pK1=2.1 pK2=9.0 pK3=10.5,則賴氨酸的pI值為多少給出具體過程!
pI指的是氨基酸的等電點,氨基酸在溶液中的帶電狀態,會隨著溶液的pH值而變化,如果氨基酸的凈電荷等於零,在外加電場中不發生向正極或負極移動的現象,在這種狀態下溶液的pH值稱為其等電點。
各種氨基酸都有特定的等電點,當溶液的pH值低於某氨基酸的等電點時,則該氨基酸帶凈正電荷,在電場中向陰極移動。
若溶液的pH值高於某氨基酸的等電點時,則該氨基酸帶凈負電荷,在電場中向陽極移動。
氨基酸等電點的計算方法:對於單氨基單羧基的氨基酸,其等電點是pK1和Pk2的算術平均值,即從pI=1/2(pK1+pK2)公式中求得;
對於含有3個可解離基團的氨基酸來說,只要依次寫出它從酸性經過中性至鹼性溶溶解高過程中的各種離子形式,然後取兩性離子兩側的pK值的算術平均值,即可得其pI值。
如題,賴氨酸三個PK值,其中兩個是鹼性,一個是酸性
所以PI就是兩個鹼性值的平均數
PI=(9+10.5)/2=9.75
Ⅶ 等電點怎麼計算
等電點是總電荷為零的狀態,那麼就不應該按單個賴氨酸來計算,而是應該將3個放在一起,就是說一個氨基,一個羧基,加上3個賴氨酸側鏈總電荷為零。因為lys是鹼性AA,在等電點狀態下,氨基不帶電,羧基帶一個負電荷,那麼每個側鏈就說三分之一解離。既是帶三分之一正電荷。
這個三肽在等電點時,羧基帶一個負電荷,三個側鏈氨基一共帶一個正電荷,與羧基平衡。所以每個側鏈氨基帶1/3個正電荷,套用公式:pI=pka+lg(鹼/酸),就得出pI=10.54+lg2=10.841。
(7)等電點pi價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等電點不是中性點,不同氨基酸由於結構不同,等電點也不同。酸性氨基酸水溶液的等電點必然小於7,所以必須加入較多的鹼才能使正負離子量相等。反之,鹼性氨基酸水溶液中負離子較多,則必須加入酸,才能使正離子量增加。所以鹼性氨基酸的等電點必然大於7。
在氨基酸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在一定的pH值溶液中,正離子和負離子數量相等且濃度都很低,而偶極濃度最高,此時電解以偶極離子形式存在,氨基酸不移動。這時溶液的pH值便是該氨基酸的等電點。
Ⅷ 五肽的等電點如何計算
1、對於側鏈R基不首臘正解者悔離得中性氨基酸說,pI=1/2(pKa1+PKa2)。
2、對於有多個解離基團的氨基酸說,只要寫出解離公式,取等電兼性離子兩邊的pKa的平均值則得出其pI值。註:pI值與該離子濃度基本無關,只取決於等電中性離子A0兩側的pK值。
Ⅸ 等電點的計算
等電點時,溶液成中性,如是HCL的H+的濃度就是0.3 你就按PH的定義去算就好了,NAOH 也一樣
Ⅹ 蛋白質等電點的測算方法
等電點:如果調節溶液的PH值使得其中的氨基酸呈電中性,我們把這個PH值稱為氨基酸的等電點:PI。PI是氨基酸的重要常數之一,它的意義在於,物質在PI處的溶解度最小,是分離純化物質的重要手段。等電點的計算:對於所有的R基團不解離的氨基酸而言(即解離只發生在α-羧基和α-氨基上),計算起來非常簡單:PI=(PK1』+PK2』)/2若是碰到R基團也解離的,氨基酸就有了多級解離,這個公式就不好用了,比如Lys、Glu、Cys等。aa Cys Asp Glu Lys His ArgPK』α-羧基 1.71 2.69 2.19 2.18 1.82 2.19PK』α-氨基 8.33 9.82 9.67 8.95 9.17 9.04PK』-R-基團 10.78(-SH) 3.86(β-COOH) 4.25(γ- COOH) 10.53(ε-NH2) 6(咪唑基) 12.48(胍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按下面的步驟來計算:<1> 由PK』值判斷解離順序,總是PK1』< PK2』< PK3』< …,即誰的PK』值小,誰就先解離。<2> 按照解離順序正確寫出解離方程式:簡式,注意解離基團的正確寫法。<3> 找出呈電中性的物質,其左右PK』值的平均值就是氨基酸的等電點:PI=(PK左』+PK右』)/2以Lys為例:在黑板上用簡式演示<3>
等電點的測定:等電聚焦法:這是一種特殊的電泳,其載體上鋪有連續的PH梯度的緩沖液,然後將氨基酸點樣,只要該處的PH與氨基酸的PI不同,則氨基酸就會帶電,PH值>PI時,aa帶-電;PH值<PI時,aa帶+電。通電後,氨基酸就會移動,直到某處的PH=PI,氨基酸才呈電中性,不再移動,因此,可以測出PI。
等電點沉澱
所有的氨基酸均為兩性物質,亦即它們至少含有一個酸性基(carboxyl)及一個鹼性基(α-amino)。這些可游離的團基在pH變化時,因釋出或接受質子而可充當弱酸或弱鹼,其離子化特性與其它物質一樣遵守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
pH = pKa + log10 [未質子化的形式(鹼)] / [已質子化的形式(酸)]
即
pH = pKa + log [A-] / [HA]
氨基酸可以三種形式存在,即正電荷(cation)、兩性離子(zwitterion)或雙極性離子(dipolar ion)及負電荷(anion)等三種,若在酸性溶液中帶正電荷,則在鹼性溶液中帶負電荷。若氨基酸在某一pH值下其凈電荷為0,且在電場中不移動時,稱此pH值為它的pI值(等電點)。因為凈電荷為零,凈電斥力不存在的緣故,大部份蛋白質於等電點的pH值下,其溶解度最小。相反的,當溶液的pH值低於或高於pI,所有蛋白質分子所帶凈電荷必為同號,彼此之間有相斥力,不會凝結。所以,將pH調到等電點的大小,則大部份的蛋白質將會沉澱,這種現象可以應用於估算某蛋白質的等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