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漲潮、落潮的時間是怎麼算的
具體方法如下:
在每日里出現兩次大潮和兩次小潮。通過長期實踐、觀察、發現每日的高湖大多出現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過當地子午線時)前後。低潮時間則在月出月落前後,並且每日的高(低)潮時間逐日後移約48分鍾,即每天晚48分鍾(0.8小時)。每月的兩次大潮是農歷初一、十五附近幾天,兩次小潮是在農歷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幾天。但在實際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時間,並不正好是上述時間,因為地球形狀很復雜,所以各地發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時間要比理論上拖後幾天。如:山東半島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漲落最大,而初十和和廿二、廿五前後潮的漲落又最小
方法一
1、農歷日期小於十五的:
漲潮時間 = 農歷日期×0.8
退潮時間 = 農歷日期×0.8-6
2、農歷日期大於十五的:
漲潮時間 =(農歷日期-15)×0.8;
退潮時間 =(農歷日期-15)×0.8-6
計算出的時間是12小時制的。
B. 大海漲潮落潮時間的計算方法
不同海區有不同的漲落時間。通常是農歷初一、十五的中午及午夜12:00漲至平潮,然後每天推遲半小時,以此類推。
根據潮汐周期又可分為以下三類:
半日潮型:一個太陽日內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與後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漲潮過程和落潮過程的時間也幾乎相等(6小時12.5分)。我國渤海、東海、黃海的多數地點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島、廈門等。
全日潮型:一個太陽日內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頭、渤海秦皇島等。南海的北部灣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區。
混合潮型:一月內有些日子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但兩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較大,漲潮過程和落潮過程的時間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則出現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我國南海多數地點屬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現全日潮,其餘日子為不規則的半日潮,潮差較大。不論那種潮汐類型,在農歷每月初一、十五以後兩三天內,各要發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時潮水漲得最高,落得最低。在農歷每月初八、二十三以後兩三天內,各有一次潮差最小的小潮,屆時潮水漲得不太高,落得也不太低。
我國勞動人民在千百年來總結經驗出來許多的算潮方法(推潮汐時刻)如八分算潮法就是其中的一例:
簡明公式為:
高潮時=0.8h×[農歷日期-1(或16)]+高潮間隙
C. 怎麼算漲潮退潮的時間
海水漲落潮規律是:每天漲潮有兩次,相隔12小時。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最低潮時間在兩次高潮中間的時間。
漲潮時間每天不同,15天輪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漲潮是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48分鍾),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計算公式如下:
農歷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例子來說明一下此公式:
1)2000/12/31沖動之旅:農歷日期是初六,因此漲潮時間是6*0.8=4.8,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4點48分,
2)2001/10/28:農歷日期是十二,因此漲潮時間是12*0.8=9.6,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9點36分,
3) 2002/1/1,農歷是十八,漲潮時間是(18-15)*0.8=2.4,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下午2點24分, (注:此公式是根據道聽途說及本人的一些經驗整理,尚有待進一步證實,尤其是高潮時間到底的維持多長,確實很難觀察判斷。)
還有另外一種演算法,就是農歷十五和農歷三十都是12:00的水時,其他時候就都是40分鍾的倍數(以初八為例:三十是12:00,初八就是8*40=320分鍾,就是12:00加上320分鍾,也就是5小時20分鍾,就是5:20和17:20)演算法比較煩瑣,夏天水時都會推後一些。
潮水類型
在一個潮汐周期(約24小時50分鍾,天文學上稱一個太陰日,即月球連續兩次經過上中天所需的時間)里,各地潮水漲落的次數、時刻、持續時間也均不相同。潮汐現象盡管很復雜,但大致說來不外三種基本類型。
半日潮型
一個太陰日內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與後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漲潮過程和落潮過程的時間也幾乎相等(6小時12.5分)。中國渤海、東海、黃海的多數地點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島、廈門等。
全日潮型
一個太陽日內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頭、渤海秦皇島等。南海的北部灣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區。
混合潮型
一月內有些日子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但兩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較大,漲潮過程和落潮過程的時間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則出現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中國南海多數地點屬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現全日潮,其餘日子為不規則的半日潮,潮差較大。
D. 怎樣計算大海的潮汐時間
計算公式如下:
1.高潮時=(日差)0.8×(陰歷日子)7-16(上半月-下半月-1.16)十高潮間隙,
2.低潮時=高潮時-6時12分,
3.高潮時=0.8×(5-1)十10∶50′=3∶12′+10∶50′∶14∶02′
其方法是陰歷日子(上半月-3,下半月-18)×0.8,即為當日的高潮潮時。
E. 2022年10月1日海水平潮時間是多少時間
2022/10/1:農歷日期是九月初六,因此漲潮時間是6×0.8=4.8,也就是說漲潮時間是早上和晚上4點48分。一般漲潮後四小時左右是平潮。
2022年10月1日(農歷九月初六)漲潮,落潮時間:
漲潮:4:48,落潮:11:00
漲潮:17:12 ,落潮:23:24
計算方法:
通常可根據農歷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計算公式如下:
農歷初一到十五:漲潮時間=日期×0.8
農歷十六到三十:漲潮時間=(日期-15)×0.8
F. 請問海水潮起潮平潮落的時間如何演算法
漁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漲八退八,關鍵時刻」,指的是漲退於半潮時是魚類最活躍的黃金時段。海水潮起潮落每天24小時有兩次,天天變化受月亮引力的支配是非常有規律的,我國屬於東半球,二十世紀中葉,相對比較穩定,到了二十世紀末隨著地球受溫室效應,地球變暖,南極冰山融化,海洋的水位提高,但平潮的時間仍然不變,漲潮與平潮大約相差四個小時,劃分四個時段,大約在第二個時段正是平潮前的一小時和平潮後兩小時為漲八退八。為此就要掌握平潮的時間,為了便於記憶,今將平潮口訣介紹如下:
初三、十八是大潮,
平潮十一點零幾分;
前後一天只早半點鍾,
初一、卅各早40分;
往後四天最好記,
每天各慢四十分;
初八開始水落小,
平潮推遲50分,
初九仍然按初八,
平潮又遲50分,
初十、十一水最小,
平潮各慢一點一十分,
十二又遲一小時,
餘下三天各慢50分。
以上述口訣中不難看出,只要記住幾個重要時段,對上下流的每天平潮就了如指掌。第一,大潮上弦初三下弦十八,平潮時間為11點,這樣就便於展開,前一天為初二(半小時為10點30分,那麼初一、卅各提前40分,分別為9點50分與9點10分;第二,大潮往後四天是初四、初五、初六、初七(下弦的十九、廿、廿一、廿二)各慢40分,初七是大潮往後第四天,4x40=160分,是2點40分,11.00+2.40=13.40,就是1點40分;第三:初八和初九(下弦的廿三、廿四)各慢50分,分別為2點30分;第四:初十、十一(下弦的廿五、廿六)水最小,每天各慢1點10分,分別為4點30分和5點40分;第五:十二(下弦的廿七)只慢一小時,正好是6點40分,餘下三天十三、十四、十五(下弦的廿八、廿九、卅)分別是7點30分,8點20分和9點10分,月小隻有廿九天,下一個月的上弦初一仍然是9點50分,俗稱尾水,相差正好是1點30分。 :*j PGfmX
X@Y*a
另外以平潮的相差時間細作分析,每天相差40分為大潮期,相差50分為小潮期。大潮和小潮枯水性況有很大差異,海邊有些地段(包括暗礁)在大潮退至最低水位能見底或露出海面。小潮就不見底、露礁。這樣的水情釣者務必認真掌握。特殊的水性:例如帶著生活垃圾的出海口、潮起的漩渦,洄流處;枯水時仍為深潭以及暗礁,這些都是魚類喜歡匯集的地段,這些特殊的水情是垂釣難覓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