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課堂的教學方法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柏拉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些名言都告訴我們興趣的重要性。在激發學生興趣發面,我感覺可以從以下內容和手段等方面著手,在內容上,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從生活中截取典型事例,從學生身邊尋找事例,更能激發 學生參與的熱情。比如,我們講文化的創新,我就選擇亳州目前文化旅遊的現狀作為切入口,結合亳州發展旅遊城市的現狀,讓學生為亳州文化旅遊發展獻計獻策。這樣的切入口,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教學手段方面,我覺得傳統教學注重教師的精心備課,重在內容的深入淺出,而課程改革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注重師生互動,通過師生雙邊活動,提高上課的效率。所以在教學中多設計情景活動,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中,調動師生雙方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問題教學,從善於思考中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政治內容理論性強,比較抽象,在調動小學積極性方面比較難,為了更好的進行思想整整教學,必須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問題教學不失為一種比較好的教學方式。在上課的過程匯總,把教材內容進行整理,讓學生以問題為切入口,去整理教材,梳理教材知識點。整個政治教材內容知識性理論性的比較強,必須從教材的邏輯體系中去發現問題,尋找教材知識的脈絡,把握教材的知識系統。我們一般喜歡讓學生進行知識體系的治理,可以通過核心關鍵詞整理,也可以圍繞主體進行整理。比如經濟生活,可以圍繞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塊,讓學生圍繞核心關鍵詞,整理教材知識點。也可以通過國家、企業、個人三個主體角度整理教材內容。學生在整理知識點過程中,提高了學習興趣,對教材有個整體把握,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因材施教,注意學生的差異性。
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對於不同學生採取的方式應當有所差異。我們一般可以採用分層教學,依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合理選擇教學模式,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提高整個課堂教學效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教學只從教師角度思考問題,容易導致教學的效果的降低。可以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在了解學生狀況的基礎上進行分層設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總之,思想政治課教學應該追求有效教學,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為此,作為政治教師應該善於發現問題,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靈活設計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從而促教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Ⅱ 如何實施課堂教學
(一)備課求「實」--預設、生成,相輔相成。作為一名教師,在備課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備課准確到位,做好課堂教學預設。因此,必須明確編者意圖,明確每節課所學的知識點、知識塊在整個單元、整冊教材、整個學段所處的地位、作用。每節課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都做到心中有數。當然,教材是專家編的供學生學習的材料,內容單一,片面,所以教師不能完全依賴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將相關的課外材料引入課堂,使現有的課本與課外的材料相互補充,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我們需要科學重組教學內容,大膽的改造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為生所用」。課堂教學需要預設,但也不是按部就班,連說開場白、過渡語、結束語都預設好,甚至將語氣、手勢、表情都事先設計好了,這不是教學而是演戲。同時,過度強調現場生成教學,可能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就到哪裡。預設與生成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通過預設去促進生成,通過生成去完成預設的目標。有效的預設應促進課堂上的有效生成。
過去把生成看成一種意外的收獲,現在則把生成當成一種價值追求,當成彰顯課堂生命活力的常態要求。我們說,預設是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滿生成活力的課必須要創設有效乃至高效的預設。
(二)課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只有確保課堂教學高效,才能帶來教學質量的高效。這就要求我們在「活」字上做文章。
即:
1、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鍾的作用。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特徵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科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教師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時間標准選擇教學方法。
2、活躍的教學狀態。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成功的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將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學和練,學習目標由學生確定,過程讓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內容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3、科學的學法指導。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教師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善於為學生創設提問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形式和方法層出不窮,開辟了課堂教學的新空間,但要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務實高效,還必須有度。例如學習《楊修之死》,老師可設計問題:楊修的死究竟是因為曹操?還是楊修自己?你是怎麼看的?對於楊修的死因,歷來眾說紛紜,這是小說的重點、難點,讓同學們討論的過程,是他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搜集資料,形成自己觀點的過程。通過討論,表達自己的看法,能加深對小說人物形象的認識,深化對課文主題的理解。有同學的觀點為:楊修之死歸於他自己。理由是:楊修恃才放曠,賣弄聰明,輕率大意。有同學的觀點為:楊修之死歸於曹操。理由是:曹操陰險狡詐,殘忍歹毒,虛偽多疑。學生還用小說中的具體事例做為自己觀點的支撐。雙方有理有據,很有見地。因此針對課文的重難點展開討論,能激發學生旁徵博引,探究主題,提高學習效果。
Ⅲ 怎麼做到因材施教
導語:正確看待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學習心理,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在廣度和深度上更加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
(一)教學目標分層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對實施教學有導向作用。教師不僅僅要備教材、備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課堂教學分層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練習分層次
分層練習有利於因材施教。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練習“一刀切”,過難或過容易,缺少層次,不利於不同類型的學生,尤其是差生與優生的發展。練習是強化知識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數學學習的必要環節。因學生存在著差異性,教師在練習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
(五)作業分層
(六)評價分層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礎能力不同的學生用一個標准來評價,很顯然是不科學也是不平等的。這種評價方式會讓基礎差的學困生永遠抬不起頭,也讓成績優秀的學生高高在上,產生優越感。
一、樹立正略的教育理念,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
為什麼呢?首先要講教育理念,因為一切教學行為都是受教育思想的支配,有怎樣的教學思想你就會又怎樣的教學行為,教育活動,我們所面臨的21世紀的孩子,我想起碼有這么幾個要點應該是思考清楚的。
1)科學最近研究表明。
常人蘊含的腦子的潛力是基本差不多的,我不是說及其個別的神童天才,當然也不是有學習障礙和思想障礙的。我們普通學生從科學最新研究來看,他們所蘊含的發展潛能是差不多的,我們教育就是要把孩子蘊藏的潛能變成發展的現實,這就對我們因材施教提供了前提和條件,如果沒有這樣的前提和條件,當然我們就很難說了。
2)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是獨特的,獨一無二的。
每個孩子都是活脫脫的生命體。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特點愛好。我想孩子的多樣性這是客觀存在的,其實心理學家研究說得非常清楚,人是有多元之能的,人有語言的智能,有數學邏輯只能,有音樂智能,有體育運動智能,有人跡關系智能,有自我認識智能。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個我們非常清楚,我們十分崇敬的數學研究家,我們都很清楚。數學的研究當時沒有電腦,只用手來研究的,能算到1+2。
二、鍛煉敏銳的目光,培養認識學生的真本領。
公益雕塑師本事很大,他能夠辨識材料的質地的,辨識材料的走勢,然後因勢造型雕出巧奪天工的藝術品,教育又合唱不是如此。我想作為老師必須走進學生的世界。其實知識世界的背後有豐富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如果你對他的生活狀態一無了解,如果你對他心靈世界,他想些什麼追求什麼,是若明若暗,這樣很難做好,因為教心必須知心,不知心是無法教心的,教育的有效性,來自於教學的針對性資質深,資質總,你的教學預言,你的教學行為才能得到學生的呼應。
三、尊重孩子的特點,讓每一個學生在班級教學中散發光芒。
我覺得教學要有彈性,絕對不是死板板的一塊,要有張力,就像橡皮筋一樣,是可松可緊的,教學本身像周武王治國一樣,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你始終把弦綳得很緊弦要斷,你很松馳劍放不出去。教學必須要有彈性要有張力,要能夠適合不同類型的學生,其實因材施教是我們書院教學很大的特點,我們中國幾大名書院,都是因材施教,後來由於工業不明世界上歐洲最早的英國工業革命,產業革命以後,企業出來了,大工業生產需要熟練工,工人需要掌握一定知識和技能,因此就出現了學校的班級教學,學科教學。在班級教學里頭是不是就不能夠因材施教了呢?我覺得並非如此,我們對因材施教往往有這樣的誤區,認為因材施教一個是神童天才,或者叫奇才、天才,其實我們學生群體當中大量的是需要因材施教,因為每個人都是活潑的生命體,都應該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潛能得到教育開發。所以班級教學並不是因材施教沒有用。
1.全面了解學生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
教師要經常了解學生,既要掌握全班學生的一般特點,如全班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學習風氣和學習態度等,還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如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注意力、記憶力、知識儲備和努力程度等方面的特點。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採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因此,要求教師處理好一般與個別、集體與個人的關系。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的集體教學上,同時也要善於在集體教學中兼顧個別學生。如把各個學生學習中的問題,他們學習的優缺點、經驗、成績等反映到課堂教學中來;也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不同要求,進行個別輔導,布置課外補充作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個別教學,使教學中的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
2.教師的教學要面向大多數學生
教學的深度和進度要考慮到多數學生經過努力後能夠接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處理難與易、快與慢的關系;從而使教學內容、進度適合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把學生的發展水平分為現有發展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主張教學要依靠那些正在形成或將要成熟的心理過程,走在發展的前面,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程度,既不能估計過低,降低教學要求放慢教學進度,使學生感到"吃不飽",影響培養規格;也不能使教學內容過難,分量過多,進度過快,學生"吃不了",消化不良,完不成學習任務,喪失學習信心。
3.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性格特點是影響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應當針對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教師對反應遲鈍的學生,要激勵他們積極進行思考,勇於回答問題和爭辯;對能力較強而態度馬虎的學生,要給他們一點難度較大的作業,並嚴格要求他們注意精益求精;對語言表述欠條理的學生,要多讓他們在課堂上做復述和發言,以克服其不足;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專心的學生,要多暗示、提醒、提問,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對視、聽覺不好的學生,要照顧他們坐在比較適合的地方;對學習感到輕松或很困難的學生,要加強個別輔導,給能力強者開點"小灶",增加作業,高標准嚴要求,對困難者給予特殊幫助或補課。
4.教師要善於發現和培養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
即使是年齡程度相同的學生,也存在著個別差異,了解他們中的個別差異,是為了發揮他們的所長,彌補他們的不足,做到"長善救失"。教師首先應該看到在學生中確有一些才智出眾、能力過人的高才生,還有一些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教師要善於發現這些人才,對他們精心培植,為充分發展他們的各種才能提出高的要求,並採取有效的措施,做到不拘一格培養人才。其次對於一些差生,教師也要體貼關懷,全面負責,要深入研究他們的心理活動,制定一套適合於他們特殊情況的工作體系,多從促進他們發展上下功夫。這是因為有些差生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差,或不是所有方面都差。事實上,真正的差生是極少數,單就學生智力常態分布的情況就可以說明:在學生中間,智力超常或智力低下的畢竟是少數。據有關資料統計,超常生只佔1.5%,絕大部分是中間狀態。實踐證明,經過教和學的雙方努力,絕大多數學生都可以成長為有用之才。只要教師善於發掘他們每個人身上的積極因素。因勢利導,就一定會促進差生的轉化。
Ⅳ 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地實施因材施教
淺談如何在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
個性教學因材施教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原則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最基本要求,是指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既適合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又照顧到所教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發展。在不同的學習場合中,不同類型、不同能力水平學生的學習表現是極為復雜的,需要教師憑著自己的經驗和智能靈活的設計因材施教的方法。
一、因材施教的原則
1.教師要留意觀察分析學生學習的特點
學生在出現問題時的表現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跡象,從中可能發現他們獨特的認知特徵和動機傾向。教師要多提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會感到困惑,卡在哪裡了?為什麼老是出現同樣類型的錯?為什麼會出現反常現象?學生學習中明顯的順利也是值得關注分析的。從中可以發現學生擅長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和學習的動力所在、分析學生在什麼情況下特別順利、在思維和理解方面有什麼特點等。通過觀察分析,發現學生的特性。
2.對待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要作具體分析、區別對待
因材有的學生因為思維水平較低,有的學生因為學習風格的限制,有的學生因為動機的障礙,導致了學習成績差。在實際情景中,動機因素和能力、風格的因素是交織在一起、相互作用的。因此,必須從動機的激發、維持和學習方法的指導等多方面入手。採取不同的措施使學生在自尊自信下學習,對於能力水平低的學生尤為重要。
二、在教學中體現因材施教
首先,教師對學生的一般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學習風氣、學習態度和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儲備、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體等方面的特點,都要充分了解,以便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教學。
其次,教學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體教學上,又要善於兼顧個別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最後,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別設計不同個性特點學生成才的最優方案運用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出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徹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三、用正確的策略引領學生
1.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主動的學習
(1)把學生分層次
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調查摸底,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智力因素和分智力因素的差異,進行分類編組,將全班學生分成高中低三個層次,具體到哪個學生屬於哪個層次,教師要心中有數,不宜向學生公開。否則,有可能會助長「高層」學生的傲氣,挫傷「低層」學生的自尊心。在分層教學中,教師既注重學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做到共性與個性的相結合。對後進生要嚴愛結合,課堂多提問,多讓他們練習,多輔導,多啟發他們,多讓他們做一些基礎性題目,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恰當地表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並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待學習有餘力,思維靈活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多做一些綜合運用知識和富有思考性的題目,完成難度較大的題目,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慾。要把集體教學、分組討論與個別指導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逐步使他們達到教學要求,使每個學生的知識、能力都不斷提高,使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都得到發展,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從而大面積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備課分層次
備課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採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同一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也要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選擇不同的提問方式,精心設計問題,注意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注重啟發、誘導、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做到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
(3)導學分層次
每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品格、性格、意志力、情感、興趣愛好、能力等方面都有差異,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時,應著眼於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著眼於教材內容,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指導方法。
①程度不同,要求各異
一節課里,雖然全班學生都在學習同樣的內容,但是,並不是所有學生領會的程度都相同。教師的主觀要求也不是所有學生都能達到。只有適合學生程度的教學才有好效果。這樣,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②分組學習,齊頭並進
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分組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小班化教學模式。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對「後進生組」加強輔導,使他們趕上進度;對「優等生組」則提出更高要求,使他們擴大知識面,學得更深一些。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教師有時間兼顧到更多的學生,幫助更多的學生學好數學。除此以外由於教師所教學的該組學生各方面能力水平差不多,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更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案,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度身定做,真正做到了備課備學生。
③精心搭配合作小組
小組成員的合理搭配能幫助學困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教師可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個性特點等方面的差異,組建優勢互補的合作學習小組,並引導班裡學習好的學生一起來關心尊重他們,讓他們在老師和同學充滿期待、關懷、鼓勵的目光和話語中克服自卑、膽怯心理,在班裡營造互幫互愛、互學共進的學習環境。
(4)練習設計分層次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對學生的練習進行分層,進行彈性處理,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盡可能做到使全體學生都有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因材施教並取得良好效果的情感因素
熱愛學生、敬業愛崗,是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是教育好學生的情感基礎和內在動力。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師生情緒愉悅、親密合作,學生只有在沒有恐懼、焦慮的環境中才能樂於接受教導,積極思考,健康成長。
3.實施因材施教應是一個教師追求的境界
境界是存在者實現存在的狀態。具體說,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師實現其存在的狀態。因為只有你熱愛每一個學生,才會將你的期待心理與每一個學生的渴盼心理對接,這時,因材施教才會具有全部的意義。
因材施教是中國教育的傳統,也是教育事業客觀規律的反映。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發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徵,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也大體相同,這是學生的共性。但由於不同學生的生理條件、環境影響和受教育的具體情況不同以及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即他們在知識、能力、性格、興趣、愛好、意志力、習慣、品格和學習態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去展開教育活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既面向全體又注重因材施教。
Ⅳ 如何因材施教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因材施教是一種基本的教學原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貫徹 因材施教的原則,就要在培養目標的預期標准下考察不同學生 的差異性,例如,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身體素質、性格特點、學 習基礎、家庭環境等各個方面,教師在以上眾多因素中要著重 注意學生的心理差異,根據受教育者的差異性制定相應的教學 方案。
1 小學語文因材施教的類型
由於每個學生的遺傳基因不同,從而導致不同言語資質的 學生在今後走向不同的言語人生道路。而兒童大腦在第一信號 系統、第二信號系統、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四個方面的優劣勢 差別決定了思維特點上的差異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根 據興趣差異和能力差異進行因材施教。
1.1根據興趣差異因材施教
形形色色的學生會有各種不同的興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 音樂課,熱愛鋼琴的美妙旋律,而有的學生熱衷於體育,喜歡各 類競技運動,有的學生沉迷於課外讀物,對枯燥的教材理論提 不起興趣。教師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不應採取「一刀切」的強行 壓制型措施,動輒下禁令向家長告狀,施以各種懲罰措施,而應 該鼓勵學生在學好階段性基礎知識上充分發展個人興趣,興趣 是最好的老師,使其發展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
1.2根據能力差異因材施教
在一個班級之中會出現好、中、差各類不同學習思維能力 特點的學生,教師應該根據「量力性原則」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 同廣度和深度的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既要照 顧大多數也要兼顧兩頭[1]。
2 小學語文因材施教的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使興趣迥異的學生在各自的 「最近發展區」得到充分發展,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 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特別注意因材施教,以下將具體敘述 如何運用因材施教策略。
2.3靈活地選擇指導方法
既然學生具有學習層次的差異性,教師就應根據「提優補 差」的根本原則,面對全體的學生,通過選擇相應的學習指導方 法,尋求達到教學目標的最終途徑。因此,在面對學習基礎較差 的學生時,應當使其以模仿性學習為主要方法,通過舉一反三的 基本原則,讓學生在案例中總結此類題目的解決方法,尋求規 律;而在面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時,應當對學生施以創造性的 學習方法,使其盡量獨立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散思維, 進一步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發展智力。
Ⅵ 老師如何進行因材施教
第一,正確認識學生的認知方式差異與智力差異。每一個學生由於其性格特點、家庭環境、思維方式以及智力水平的不同,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對於知識的獲取能力和掌握能力也會是千差萬別的。作為教師,必須正確看待這些差異。並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創設有針對性的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方法,盡可能做到個性化教學。
第二,平等相處,充分了解學生。教師應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姿態,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將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和指導。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教師要學會關心和尊重學生,並真誠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調整自己的授課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三,博採眾長、分層施教。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成為天才的潛力,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幫其發現並挖掘自身的潛力,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潛力變成實際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做到尊重學生、博採眾長,為每一個學生的良性發展做好引領,不能戴有色眼鏡對待學生。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採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布置較多的基礎性作業,而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以基礎性作業為主,也可以附加少量拔高性題目,對於基礎扎實的學生可以考慮布置綜合性題目,以此做到教學的針對性。
Ⅶ 教學的主要方法及技巧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同一種 教學 方法 不一定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教學內容,以下是我整理的2022教學的主要方法及技巧,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目錄
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的主要技巧是什麼
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它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具體形式。講授法是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方法。講授法具有傳遞知識信息和控制學生的認識活動兩方面作用,通過這些作用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於積極的狀態中。他們一邊在緊張的思考,一邊又在感受求知的樂趣。教師在講授中既可通過分析和比較、歸納和演繹、綜合和概括,又可通過講重點、講關鍵、講難點、講思路、講規律、講方法等多種形式來促進學生掌握知識、認識知識的價值,並將其內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
(2)談話法。又稱問答法,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 經驗 ,通過師生間的問答對話而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或鞏固知識、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談話法分為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形式。談話法可使教師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並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一般來說談話法花費的教學時間較長,對學生知識准備情況要求較高,所以,在一堂課中,談話法一般與 其它 的教學方法配合使用。
(3)讀書指導法。這種方法是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以及課外讀物,使學生獲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方法。它包括指導學生預習、復習、閱讀參考書、自學教材等形式。讀書指導法是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在使用此方法的時候,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同時交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當學生讀書完畢後,教師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作示範性實驗和動作,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知識或印證所學書本知識的方法。演示法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為了使學生獲得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主要通過實物、掛圖、模型等演示。第二,為了使學生了解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主要使用幻燈片、投影儀、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媒體。第三,教師身體力行的示範性動作,例如體育課中的示範性動作。演示法是通過視覺刺激完成的,所以要養成學生有目的的知覺習慣,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使用演示法,要依賴一定的物質條件,同時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方法,要與講授法、談話法等方法結合使用。
(2)參觀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組織學生去實地觀察學習,從而獲得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參觀法有準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 總結 性參觀三種形式。參觀法可使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豐富感性經驗,開闊視野,又可以在實際中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 教育 。在參觀過程中,為了防止學生偏離參觀目的,教師要在參觀過程中對學生加強指導,參觀結束後要安排學生討論參觀心得,或布置與參觀相關的作業。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1)實驗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獨立操作,通過觀察研究獲取知識,培養技能、技巧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感知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兩種形式,被廣泛應用於中學理科教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實習作業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在校內外的一定場所,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操作或其他實踐活動,以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實習法的特點是感性、綜合性、獨立性和獨創性,在自然科學和技術學科中佔有重要地位,如數學的測量實習,物理、化學的生產技術實習,生物課的植物載培和動物 飼養 實習,地理課的地形測繪實習,勞動技術課的生產技術實習等。實習法有利於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3)練習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練習法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等形式。練習法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具有重復性特點,在各科教學中被廣泛使用。它不僅能使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且還有利於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等優良品質。
4.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
(1)討論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或班級的形式,圍繞某一中心議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獲得知識的方法。通過討論可以使學生們集思廣義,取長補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增長新知識,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民主協商的人際關系技能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2)研究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獨立地探索、創造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方法。使用研究法時,教師要為學生獨立思考提供必要的條件,選擇正確的研究課題,讓學生可以獨立思考與探索問題。
<<<
如何提高教學效率
一、實施分層備課
做到因材施教備課是教學活動的第一步,也是 高效課堂 教學的保障。由於學生基礎能力的差異性,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注重因材施教,進行分層備課。
在備課之前,教師首先要認真研讀教材,把握教學內容的目標,根據學生所處層次的不同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比如,對於基礎較好,能力較強的A層次學生,教師要將教學重點放在 創新思維 的培養上面,鍛煉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於B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在基礎知識的掌握上鍛煉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對於C層次學生,要將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上,讓學生牢固掌握數學概念和定義,在此基礎上嘗試掌握解題技巧和應用技能,為深入學生數學知識打好基礎。
以「平行線的性質為例」在學習「平行線的性質」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在備課過程中,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認知水平出發,制定了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
首先,對於A 層次學生而言,不僅要掌握平行線性質,還要掌握其推理過程,鍛煉學生 逆向思維 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平行線性質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對於B層次學生而言,不僅要掌握平行線性質,還要能夠熟練運用平行線性質解決實際問題;對於C層次學生而言,要求掌握平行線性質,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嘗試運用平行線知識解決數學問題,進行簡單的計算。
總之,備課時制定的目標一定要切合實際,難度控制在學生能力范圍之內,符合學生認知水平,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增強成就感和自信心,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
二、優化教學過程
提高教學效率離教現象通過實踐教學發現,在數學課堂上經常出現「離教現象」,所謂「離教現象」指的是在教學中學生偏離或違背了教師的教學要求,導致師生之間發生矛盾和沖突,這顯然不利於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精力不集中,有的學生課後不完成作業,對所學知識不復習不鞏固,最終導致「難以聽懂」的局面。那麼,怎樣在教學過程中避免出現「離教現象」,已經成為廣大數學教師不斷探究和深思的問題。
要想擺脫這一現狀,就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正確把握教材特點,掌握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全新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復習「有理數」這一部分時,有的學生認為這節課比較簡單,再加上是復習課,所以就產生了「輕視」的心理,為此,教師可以將本節課分為三個部分:概念部分、法則部分、運算部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討論探究的方式,找到打開關口的通道,讓學生充分認識每個關口應該注意的地方,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
比如,概念部分包括:正數、負數、數軸、相反數、絕對值的意義等;法則部分包括:結合律、分配律、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運算部分主要強調:一步錯、步步錯,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分組討論之後,可以在班級中選出一名學生,讓他走上講台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和歸納。這樣的復習方式新穎有趣,不但幫助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了復習效率。
三、利用現代手段
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等現代教學手段的力量來優化教學課堂,藉助多媒體技術將抽象、晦澀的數學知識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將無形的數學知識形象地表現出來,就是讓學生在多媒體技術的演示下對理論知識形成畫面感,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旋轉知識時,可以藉助信息技術逼真地演示三角形的旋轉效果圖,讓學生對三角形在旋轉中的各個形態有了直觀的認識。
教師在教學初中數學的重點難點時,應善於把知識直觀化,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教學函數概念時,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以聲音、畫面的形式來演示函數效果。在教學幾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動態展示教學內容,刺激學生的感官。
其次,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興趣。在多媒體條件下,教師合理設計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等創設更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引入海上日出的場景,在海平面這一直線背景下,太陽這個圓不斷移動,從而讓學生直觀認識到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主動活躍,興致高漲,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總之,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不斷創新,努力改革,探索高效教學途徑和教學策略,讓數學課堂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
教學的主要技巧是什麼
1 抓住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課程需要把握的重要內容。其實,每一個學科或每一門課都應有教學重點。什麼是教學重點?要求學生們掌握什麼問題?作為 任課 老師應該明確。教師在授課時,應該通過板書或者投影把其顯示出來,並積極引導學生去把握它,絕對不能含糊不清或不知所雲。如果教師不指出教學重點,或者強調所教內容都是重點,每個章節都是中心,那麼,你講的課既沒有重點,也沒有中心。連教師本身都不是很清楚的問題,要求學生們去把握它就更難了。因此,筆者在授課時摒棄平鋪直敘的、面面俱到的教學方法,始終抓住教學重點不放。比如,筆者在講授《中共黨史》這門課時,凡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等,都要求學生重點把握,並作為考試考查的重點。而對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問題,課堂上則少講或不講,不講的內容列入學生自學的范圍。這樣一來,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易學易記,教學效果很好。
2 理論聯系實際
書本知識是理論對實踐的概括和總結,它具有系統性、理論性,但缺乏直觀性等特點。教師授課時,如果照本宣科,即使你自以為講得很好,也會顯得枯燥無味。講課不生動,就沒有吸引力,學生就沒有興趣去學,教學效果就不理想,它是環環相扣的。所以,筆者認為理論課要達到講授生動的效果,很重要的技巧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盡量做到理論的闡述與生活的廣度密切結合。比如,在講授《法律基礎知識》這門課時,把學習法律條文、法學理論與現實生活中的違法犯罪案件聯系起來,並布置一定數量的安全分析作為練習,讓學生們去討論分析。其中有一個案例是這樣的:女青年李某下夜班返家途中,遇到某男子持刀阻攔,強行非禮。李某極力反抗,她抓住男子的刀把盡力推擋,不料刀尖剌入對方的心臟,該男子當即死亡。試分析李某的行為是否屬於正當防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多數學生認為李某的行為屬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但也有少數學生認為:李某殺死了人,屬防衛過當,要負刑事責任。課堂上筆者對案例進行了講評:「李某受到不法侵害,她有防衛的權利;她是在受到不法侵害時實施防衛的,防衛行為適時;她是針對歹徒實施防衛的,防衛對象特定;盡管她在推擋時意外地剌死了歹徒,但防衛結果仍屬適度。試想,假如她制止不了歹徒的不法侵害,她自己必定會被奸或被殺。結論是:李某的行為屬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通過分析,不但統一了認識,提高了法制觀念,而且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正當防衛的概念和必備條件。
3 運用啟發式教學
教師的授課方式通常有兩種類型:一是灌注式。無論學生理解與否都講,多多益善、廣種薄收。這種方式的顯著特點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至於是否會運用似乎無關緊要,這就窒息了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表面上看該講的都講了,完善無缺,但實際上教學效果並不理想,平時人們談論較多的所謂「書獃子」、「高分低能型人材」就是通過這種灌注式教學培養出來的。二是啟發式。所謂啟發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認識水平。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對啟發式教學曾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按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解釋:「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答其詞。」可見,孔子關於「啟」與「發」的表述,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因果關系,沒有學生的求知慾,教師不啟;沒有教師的「啟」,就沒有學生的「發」。
那麼,教師如何運用啟發式進行教學呢?首先,要善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工作涉及到教與學兩方面,教師是教的主導,學生是學的主體,是一種互動活動,只有教師的積極性顯然是不夠的,你講我聽,就會變成「獨角戲」;或者你講我不聽,就會變成「對牛彈琴」;教師在課堂上高談闊論、滔滔不絕而沒有引起共鳴,曲高和寡,學生看課外書,或竊竊私語,或昏昏欲睡,那麼你的講授算是失敗了。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營造一個師生相互配合,積極探討的氛圍。比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去組織材料,作出解答;或者將學生分成正反兩個小組進行 辯論 。通過辯論,分清是非,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口才,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這樣,課堂氣氛更為活躍,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更為深刻。
其次,要善於選材。要啟發學生的思維,就必須要有可供思維的材料,因此,應特別注意選材的典型性、生動性和時代感。典型事例可以啟發學生透過現象提示事物的本質,具有開拓思維,豐富閱歷的教育意義;取材的生動性和時代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我在講《哲學》中關於「規律」這一問題時,既注意講清規律的概念,更注重啟發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見的現象去理解規律的本質。規律是隱藏在事物內部的一種必然聯系,人們通常不易直接看得到,這就造成了規律的神秘感。於是,我運用十六世紀波蘭籍偉大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即地球自轉形成的晝夜更替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形成的四季更替的規律,進一步啟發學生們去認識和把握其他的規律,例如: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價值規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於生產力狀況的規律等等。這樣就收到了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最後,要善於提問。教學過程對於學生來說是向未知欲域的探索過程,教師授課則起到類似向導的作用,由此引發學生去思考。如果教師把什麼問題都講得「明明白白」,沒有疑問,課堂上也從不提問,學生也沒有問題可問,這不利於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表面上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學生不一定理解和把握,問題可能還多著呢。因此,筆者在授課時很注意設置疑問並經常提問。比如,世界的本源是什麼?事業與愛情的關系怎樣?前蘇聯為什麼解體?祖國統一大業能否實現等等。通過提問和解答,師生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答案,有利於學生拓寬視野,對問題的認識由淺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實現認識上的飛躍。
教學技巧的綜合運用是一種實踐和探索,教無定法,教師只有辛勤耕耘,開拓進取,精心設計,注重積累,巧妙地運用各種教學技巧,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
<<<
教學的主要方法及技巧相關 文章 :
★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用的教學方法及識記技巧
★ 教案中常見的幾種教學方法
★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教學方法的種類和手段有哪些
★ 教學手段和方法
★ 課堂教學方法與技巧
★ 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Ⅷ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進行深度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的語文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提高他們的各種能力,使他們獲得全面的發展。由於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學生的原有知識、理解能力以及個性等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進而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教學,這樣才可以使他們獲得發展和提高。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以下的方法深入進行因材施教。
一、從生活到課堂
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其涉及各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有些內容是比較抽象的,對於部分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進行教學。為了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深入地了解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運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這樣可以將抽象教學內容進行轉化,進而可以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教師創設的生活情境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同時要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這樣可以將生活實際與課堂教學相融合,進而可以使他們更好地進行學習。例如,在講解《觸摸春天》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運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本文描寫了一個安靜的盲童在春天充滿花香的早晨竟然捉到了一隻蝴蝶,並將蝴蝶放飛的故事,表達了盲童對生命的熱愛。對於部分學生來說,本文是比較難理解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認知特點,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與春天相關的視頻和圖片。為了更好地進行因材施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展示的生活情境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樣可以使他們在小組的交流中獲得成長和提高。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不僅可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差異化的教學目標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何況是具有一定思維能力的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進行教學。每個班級中都會有學困生,一般情況下教師很少會將精力和時間花費在他們身上,這就使得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進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為了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成長和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差異化的教學目標,這樣可以使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學習,進而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解《夜鶯的歌聲》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差異化的教學目標。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認識生字、生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理解文章內容,體會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對於優等生,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他們對蘇聯衛國戰爭進行深入的了解,並對文章的主旨進行探究;對於學困生,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他們對文章進行朗讀,並對其中的陌生字詞進行理解。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且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成長和發展。
三、差異化的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關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他們的特點對他們進行引導和幫助,進而可以使他們形成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課前預習為例進行講解。有的學生認為:通過預習他們不僅可以了解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找到自己不會的知識點,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有的學生認為:通過預習他們可以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因此課堂教學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了吸引力。雖然不同的學生對預習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預習還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教師可以讓他們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預習。對於認同預習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根據導學案的內容預習;對於不認同預習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從其他的方面進行預習,如作者的生平經歷、寫作風格,文章的寫作背景、寫作手法、文章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等等。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進而可以使他們更好地進行學習。例如,在講解《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一篇文章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預習。對於認同預習的學生,教師可以將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教學目標等告訴他們,並讓他們進行預習;對於不認同預習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對訪談的方法和技巧、作者的生平經歷和寫作背景等進行了解。
結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要深入理解因材施教的內涵。
參考文獻:
[1]袁敏.獨辟蹊徑注重遷移:小學語文課堂在因材施教中取得高效[J].校園英語,2014(3):89.
[2]李曉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因材施教[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8):200.
[3]楊月華.因材施教從這里開始: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學生分層、目標分層[J].新課程導學,20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