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分辨是不是古墓
第一招就是「觀草色」,比如到了一個墓葬去,如何判斷古墓究竟在哪個位置?這就可以通過觀察草的顏色來確定,如果某處草木枯黃,明顯和周邊顏色不一樣,或是沒有草木,那麼十有八九下面有古墓,如中國迄今為止的第一大墓——秦公一號大墓,在墓地封土上方,植被是長不好的,甚至不會長植被,這一點是判斷古墓位置一個十分重要的依據。
第二招就是看「泥痕」,古墓在建造完成進行封土時,並是簡單的回填,古墓封土都是要經過處理的,以乾燥為主,回填的土中會有石灰跟三合土。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古墓下雨滲水,試想古墓一般都是十幾米深,一旦滲水就成了一個大水池了,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因此防水措施必須做好,可如此一來也就容易暴露了。由於古墓封土乾燥,下雨時有古墓的位置都不容易積水,而且封土面也會乾的很快,這樣一來就更周邊其它地面形成了反差,自然就能知道封土下面有古墓了,可惜一般人沒留意。當在下雪天時,在大雪覆蓋大地的時候,有古墓的位置雪會先化,這是作為判斷古墓的依據。
⑵ 如何鑒別古墓
古代墓葬年代不同,葬法不同。但是都離不開風水與八卦。
古人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生時地位顯赫,所以造墓都很明顯,封土堆,碑林石刻。不管多大的墓葬都是很注重風水。古人希望自己的墓地能福澤後人或者死後能夠升天。
從春秋到戰國,從五代十國到唐宋元明清。所有的王侯將相,諸侯顯貴,在生時就會為自己建造墓地,動用大量人力物理。
古代到近代的墓葬分天葬,水葬,塔葬,土葬,火葬。墓的規格一般分為,圓,申字,回字,一字,凹字,凸字。
古人信奉風水一說,所以會讓高人為自己選址,那麼就講到了風水八卦。
那麼什麼是風水呢?
風水乃是道家堪輿學說裡面的。葬經有雲,乘風乃氣,界水則止,謂之風水。一處好的寶地要四神皆到位,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龍要降,虎要伏,玄武有力,朱雀祥瑞。風水裡面並不是青龍要像龍,白虎要像虎,它們不過是一種術語,但是這四種稱謂一定要齊全,方可說是有形,那麼如何判斷為有無寶穴呢,要看氣,氣行陰陽,氣本無一定形態,但有五氣,黑,白,黃,紅,青。五氣化五行,謂之金木水火土。
風水裡面講究平衡,五行生剋。聚氣,藏風。才可謂之有穴。
⑶ 唐代古墓葬的識別方法
隋唐五代 在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地區﹐北魏以來的墓葬制度﹐經隋代﹐至於盛唐﹐一脈相承。當時貴族官僚的大墓﹐都是採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長的隧道﹔隧道頂部開天井﹐兩壁設龕
墓穴多採用磚室﹐土洞墓已降為低級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為單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時還設簡單的前室。成王李仁墓﹑章懷太子墓及「號墓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則都有前後兩室
從初唐到盛唐﹐貴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畫。一般是墓道前部兩壁各繪青龍﹑白虎﹐墓室頂部繪日﹑月﹑星辰﹐其他則有鞍馬﹑明駝﹑牛車﹑列戟﹑步騎儀衛﹑屬吏﹑男女侍者以及樂舞伎等﹐各繪在墓內的相應部位﹐其內容和規格視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區別。
安史之亂以後﹐唐代墓葬制度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首先是墓的構造簡化﹐短而狹的豎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長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龕也不見了。墓室的規模縮小﹐ 壁畫亦十分罕見。陶俑的數量減少﹐製作粗簡。天王俑和鎮墓獸越來越簡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時辰俑仍較流行。
唐代帝陵除少數是「積土為陵」的以外﹐大多數都是「依山為陵」。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的主峰為中心﹐築平面略呈方形的內城﹐四面各開一門﹐門外置石獅﹑石馬和石人。南面的朱雀門是正門﹐入門即為獻殿。自南面遠處第一道門闕至內城的朱雀門﹐神道長達3公里﹐兩旁列瑞禽﹑瑞獸﹑馬﹑武將﹑文臣以及外國首領的石雕像﹐並樹「述聖記」碑和「無字碑」。
⑷ 古墓鑒別方法
樣子應該是一個盜洞,且是規則的方形。真正的墓道口或墓頂開口不會開成這個樣子,一般在上面
⑸ 分辨古墓的方法 具體簡短一點
可從古墓的構造上來分辨,平民一般按照活人宅院設計的,有主室、後室、兩間耳室。墓主的棺槨就停 古墓入口在主室正中央。貴族則龐大的多,地宮的墓室分為前中後三部分,門口吊著千斤閘,從閘門進去,首先是一間「明殿」(冥殿),按墓主生前家中堂屋的布置,有各種傢具擺設,這些器物稱為「明器」(冥器)。再往裡,中間的墓室,稱為「寢殿」,是擺放棺槨的地方。其後是「配殿」,是專門用來放陪葬品的地方。 壁畫在唐宋年間,王侯墓中多數都有壁畫,用來記述墓主生平的一般有權勢的人的古墓都會設有一些機關。當然,從墓室的壁畫上也可知道古墓的朝代。
⑹ 古墓鑒別方法
違法別挖了,再說有盜洞裡面也沒有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