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尼系數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如下圖:
基尼系數(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
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基尼系數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國際上並沒有一個組織或教科書給出最適合的基尼系數標准。但有不少人認為基尼系數小於0.2時,居民收入過於平均,0.2-0.3之間時較為平均,0.3-0.4之間時比較合理,0.4-0.5時差距過大,大於0.5時差距懸殊。
相關信息:
赫希曼根據洛倫茨曲線提出的判斷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設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和收入分配絕對平等曲線之間的面積為 A,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右下方的面積為 B。並以 A 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這個數值被稱為基尼系數或稱洛倫茨系數。如果 A 為零,基尼系數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 B 為零則系數為 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數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趨向不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大,那麼基尼系數也越大。另外,可以參看帕累托指數(是指對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⑵ 關於基尼系數的計算
基尼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反映居民之間收入差異程度(或者說用來測量社會收入分配不均程度)的比較精確的指標。它是義大利統計學家基尼(c.gini)於 1912年從洛侖茲曲線中推導出來的。它的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數的大小,反映全部收入中用於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的大小,即居民收入差異程度的大小。基尼系數最小等於零,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絕對平均;基尼系數最大等於1,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即百分之百的收入被一個人所佔有。實際的基尼系數,一般介於兩者之間。基尼系數的測定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不分組計算;二是分組計算。不分組情況下的基尼系數計算,首先是將收入(y)按大小順序排隊,分別計算各人(或各戶)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國際上常用的計算公式是:
式中G為基尼系數 n為個人或戶數 yi為每個人或每戶收入與總收入的比率 i=1,2,3,……n,為按收入由小到大排列
按分組計算的基尼系數公式簡化為: 其中:X---各組人口比重 Y---各組收入比重 V---各組累計的收入比重 i=1,2,3,…,n為分組數 基尼系數的主要優點是它考慮了全部居民的收入狀況,任何層次居民收入的變化都會對最終的基尼系數產生影響。對我國來說,一般認為基尼系數在0.2以下為「 高度平均」,0.2-0.3為「相對平均」,0.3-0.4為「比較合理」,0.4以上為「差距偏大」。在使用基尼系數進行比較時,必須注意所使用的基尼系數是根據同樣的人口及收入分類方法計算出來的,因為不同的分類方法所計算的基尼系數是不同的。
⑶ 基尼系數 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計算方法:
假設一個國家有100個人,計算這個國家的基尼系數分為下面四步:1.將這100人按收入從低往高排列,第一名是收入最低的,第一百名是收入最高的;2.畫一個邊長為一的正方形,並將左下角與右上角的對角線相連;3.依次計算前十名,前二十名,前三十名……一直到前九十名所擁有的收入占整個100人的收入的比值;4.以正方形的左下角為原點,用水平邊標記累計人口,垂直邊標記累積的收入比,將在上面計算出的累計收入比值,在正方形中標出。然後,將這些點同原點以及正方形的右上角連接,就可以得到一條曲線。這條曲線被稱為勞倫斯曲線(Lorenze Cruve)。基尼系數就是對角線與勞倫斯曲線之間的面積,與對角線以下的三角形的面積之比。如果收入是均勻分布的,勞倫斯曲線就和對角線重合,基尼系數就是零,如果收入是極端不平均的,比如前99人收入為零,勞倫斯曲線就和正方形的右邊線重合,基尼系數就是1。
⑷ 基尼系數計算方法
基尼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反映居民之間收入差異程度(或者說用來測量社會收入分配不均程度)的比較精確的指標。它是義大利統計學家基尼(c.gini)於
1912年從洛侖茲曲線中推導出來的。它的經濟含義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數的大小,反映全部收入中用於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的大小,即居民收入差異程度的大小。基尼系數最小等於零,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絕對平均;基尼系數最大等於1,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即百分之百的收入被一個人所佔有。實際的基尼系數,一般介於兩者之間。基尼系數的測定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不分組計算;二是分組計算。不分組情況下的基尼系數計算,首先是將收入(y)按大小順序排隊,分別計算各人(或各戶)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國際上常用的計算公式是:
式中G為基尼系數
n為個人或戶數
yi為每個人或每戶收入與總收入的比率
i=1,2,3,……n,為按收入由小到大排列
按分組計算的基尼系數公式簡化為:
其中:X---各組人口比重
Y---各組收入比重
V---各組累計的收入比重
i=1,2,3,…,n為分組數
基尼系數的主要優點是它考慮了全部居民的收入狀況,任何層次居民收入的變化都會對最終的基尼系數產生影響。對我國來說,一般認為基尼系數在0.2以下為「
高度平均」,0.2-0.3為「相對平均」,0.3-0.4為「比較合理」,0.4以上為「差距偏大」。在使用基尼系數進行比較時,必須注意所使用的基尼系數是根據同樣的人口及收入分類方法計算出來的,因為不同的分類方法所計算的基尼系數是不同的。
⑸ 請問什麼是基尼系數,怎樣計算出來的
基尼系數是指國際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通常來標明一個地區的收入差是否很大,也就是這個地方的貧富差距。基尼系數介於0-1之間,基尼系數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基尼系數的演算法是先設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和收入分配絕對平等曲線之間的面積為A,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右下方的面積為B。並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這個數值被稱為基尼系數或稱洛倫茨系數。如果A為零,基尼系數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為零則系數為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
(5)基尼系數及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收入基尼系數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佔的比例。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前者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全部佔有了;而後者則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平均,即人與人之間收入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差異。但這兩種情況只是在理論上的絕對化形式,在實際生活中一般不會出現。
⑹ 基尼系數是什麼怎麼算出來的
基尼系數,是1943年美國經濟學家阿爾伯特·赫希曼,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是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長久以來,人們錯誤的把這個指標歸到基尼名下,但1964年,赫希曼在AER發表了一頁紙的澄清文字,標題是「the paternity of an index」(一項指標的父權認證)。據此,我們得知,基尼系數並非基尼發明的,也不是赫芬道爾重新發明的,而是赫希曼發明的。
通行演算法
赫希曼根據洛倫茨曲線提出的判斷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設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和收入分配絕對平等曲線之間的面積為A,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右下方的面積為B。並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這個數值被稱為基尼系數或稱洛倫茨系數。如果A為零,基尼系數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為零則系數為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趨向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數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趨向不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大,那麼基尼系數也越大。另外,可以參看帕累托指數(是指對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國內不少學者對基尼系數的具體計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個不同的計算公式。山西農業大學經貿學院張建華先生提出了一個簡便易用的公式:假定一定數量的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順序排隊,分為人數相等的n組,從第1組到第i組人口累計收入佔全部人口總收入的比重為wi,則說明:該公式是利用定積分的定義將對洛倫茨曲線的積分(面積B)分成n個等高梯形的面積之和得到的。
經濟含義
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是20世紀初義大利學者科拉多·基尼,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其具體含義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佔的比例。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前者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全部佔有了;而後者則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平均,即人與人之間收入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差異。但這兩種情況只是在理論上的絕對化形式,在實際生活中一般不會出現。因此,基尼系數的實際數值只能介於0~1之間,基尼系數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大於這一數值容易出現社會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