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百發百中挖冬筍技術是怎麼樣的
挖冬筍方法一:找青鞭
找露在地表的青鞭,要青鞭表面鞭衣已經腐爛的,青的油光發亮的兩頭才有筍。挖青鞭上來下去的兩頭,30厘米左右,而且一般在鞭梢鑽上來那頭找冬筍的幾率更大。
挖冬筍方法二:找斷鞭
斷鞭是人們在以前挖筍過程中無意間鏟斷的鞭,首先找到斷鞭,注意要找金黃色、上面還留有沒有完全腐爛的鞭衣,只有這樣的斷鞭,挖到30~50厘米處有冬筍。
挖冬筍方法三:找筍穴
筍穴就是每年人們挖掉筍後留下的洞,其實這些筍穴也是找冬筍的關鍵點。
挖冬筍方法四:找杈枝
順著竹子最下方的枝杈找就是地下鞭的生長方向,地下鞭的80~120厘米地方就有冬筍,如果是上坡方向,那麼挖到筍的幾率比較大。用這種方法找到冬筍的前提:首先這棵竹子得是壯年竹,其次竹子最下端的分枝上還有幾片金黃色的竹葉,這樣的竹子下面才有筍。
(1)安徽挖筍的製作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挖冬筍注意事項
挖冬筍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竹子的葉子。竹子長勢較大,葉呈金碧輝煌的墨綠色,長得又多又密,如果在這種竹子下挖出冬筍,一定能挖出許多冬筍。
竹子長成了較少的冬筍,葉子也會較少,間隔也會較大很多,顏色的話也不會那麼綠。因此在挖冬筍時,首先要去對比一下竹子的顏色、密度和密度。毛竹也有規律,隔年出筍多。中間有一個明顯的休止符,通常稱為大小年。
大年竹,除老年竹外,竹陰濃密,葉呈墨綠,遠處看去像是一把雞毛撣子,而小年竹連壯年竹也稀稀落落,活脫脫一隻脫毛的雞。看土裂找冬筍是一種不言自喻的道道。在土體中,冬筍膨脹時,迫使土體中心部分向四周呈放射狀裂痕,淺部可見到嫩青、黃筍尖端。
❷ 怎麼挖竹筍有什麼竅門
竹筍,味美、肉嫩、無污染,是席上佳餚,而用其製作的筍罐頭、筍干、玉蘭片等,更是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如何在不影響竹林正常生長發育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竹筍資源,合理選挖竹筍,增加竹筍產量呢?
一、要看成筍時間。竹農有「九前冬筍怕春雨,九後春筍喜春雨;九前冬筍迎春爛,九後春筍清明出」的經驗總結。竹筍受季節氣候的影響,以「冬至」為界,「冬至」以前形成的筍稱為冬筍,冬筍大多難過春雨關,成竹率較低,宜挖不宜留;「冬至」後形成的筍稱為春筍,春筍能迎春雨破土而出,成竹率高,宜留不宜挖。春筍出土後要經常檢查林地,發現退筍要及時挖掘。
二、要看竹筍形狀。挖冬筍的最佳季節是「冬至」前後,如挖掘過遲,難免傷害已萌發的春筍,影響成竹。如因天氣不良或勞動力緊張,挖筍時間稍推遲時,則要以筍的形狀來判斷挖留。竹農的經驗是:「兩頭尖、中間彎,逢春爛成醬;上頭細、下頭粗,春來成新竹」。如果筍形彎曲,兩頭尖、扁,或筍籜老化鬆散的,說明幼筍發育不良,應挖掘;若筍的莖部豐滿呈「寶塔形」,根系發達,應留不應挖。
三、要看立地條件。「高山筍不優,平地筍成竹,坡上出鉤竿,坡下出良竹」。挖筍還要看立地條件,一般竹林地勢越高,竹筍營養條件越差,生長發育緩慢,出土遲,成竹率低,竹材質量差,可適當多挖;平地竹林的幼筍大多營養條件好,生長發育快,筍粗壯,成竹率高,可多留少挖。
四、要有「隔土找黃金」技術。竹葉濃綠帶黃點竹為孕筍竹,在其周圍表土龜裂處挖掘,即可獲筍。有人則把毛竹分為所謂的「公」與「母」,成熟的毛竹第一節如果分枝成雙、對稱生長,則為母竹,其周圍定有竹筍;第一節若為單枝,則為公竹,無筍。找到孕筍竹後,要仔細觀察母竹頂梢下垂的方向,竹梢上露珠滴落的地方,就是竹筍生長的地方。另外,每條竹下部都有一條主竹鞭,此竹鞭走向與第一節對稱竹枝組成的平面平行,筍總是生在竹鞭的伸展方向上。
總之,在竹筍選挖的同時,要注意蓄留竹用筍的密度和均勻度,防止顧此失彼。挖筍後,一定要及時做好培土、埋鞭,穴和坑要用土填平,以防積水、爛鞭。
❸ 跪求:怎麼挖竹筍,有什麼竅門
1、來到竹林之後不要著急開挖,先觀察一下竹子的分布情況,那些比較粗大的竹子下面有冬筍的可能性很小,就算有,也會很老。而那些顏色鮮亮,葉子也比較茂盛的新竹子下面,就很有可能生長著冬筍。
2、竹子這種植物更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因此一般如果尋找竹筍,都要在比較溫暖的環境下尋找。那些曬不到太陽的地方就不用考慮了,基本找不到比較好的冬筍,冬筍一般會在山的下坡部分,陽光比較溫暖,同時也有濕潤的土壤。
3、通過觀察土地來尋找冬筍的分布,在適宜冬筍生長的位置,看看地上有沒有比較違和的起伏,或者是有裂縫的土地,下面都很有可能生長著冬筍。還有一些比較松軟的土地,如果踩上去感覺有尖尖的東西,那肯定是冬筍無誤了。
4、對於有經驗的人來說,竹林都是有一根主根的,竹子每年都是靠根來繁殖新的竹子,所以新竹子的位置都是母根分支的部分,順其尋找就能找到母根了,母根處生長的竹子往往更大,也更鮮美。
5、綜合來說,挖掘冬筍主要是需要認真觀察的,除了可以通過竹子的分布尋找冬筍,還可以依靠土地和根系來尋找冬筍。
❹ 怎樣挖冬筍才能挖得到
進入12月份以後,是挖冬筍的好時節,一般有楠竹的地方都有冬筍。不少人也有誤區,認為竹林大的才有冬筍,一些小竹林就沒有冬筍。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越是小的竹子反而都容易長冬竹筍。而要想挖冬筍,首先就要學會找冬筍。因為它不像春筍會長出地面,是長在地裡面的。所以就要根據裂紋和一些跡象來尋找冬筍。有經驗的農民都會先根據竹葉的顏色來判斷有無冬筍。一般竹子的葉子顏色比較深的,這樣的竹子附近基本都會有冬筍。相反如果竹子的葉子枯黃,這樣的竹子長勢不好,地下也一般少有冬筍。另外一年生的竹子也不會長冬筍,只有老竹子才喜歡長冬筍的。
其次是選地,這樣就進一步縮小了范圍。選好目標竹子之後,就選擇挖冬筍的地點。冬筍喜歡生長在背陽的地方,在山上找冬筍的時候,可以選擇陰涼、背陽、潮濕的山窩採挖,尤其是有竹鞭露出地面的地方。在附近查看地面是否有裂縫,如果有就表示地下基本有冬筍。在挖冬筍的時候還要注意觀察竹鞭,如果竹鞭是金黃色的,並且較為乾燥,那表示附近有筍可挖,可以追著竹鞭挖。如果竹鞭是嫩鞭,水分多的鞭那附近也沒多少筍可挖,沒有繼續採挖下去的必要了。老輩人的經驗是,竹鞭的節上須根多的可追;須根少的不追。同時鞭淺的地方先挖,而鞭深的地方可以過段時間再挖,因為鞭深的地方冬筍個頭還不大。至於竹鞭的深淺,可從竹根據蔸節的疏密來判定,節疏的為深鞭,節密就是淺鞭。
最後一點就是要掌握挖筍的技巧。挖筍的時候,就算是找到了冬筍,如果不掌握方法,那挖出來的冬筍要麼爛了,賣不上價格。要麼挖的筍不多,浪費力氣。 挖筍的時候中間可以重鋤,而兩邊要輕鋤,這樣做就是為了避免傷筍;如果側卧,則筍結在中間,還要注意結在下側的「翻鞭筍」。另外還需要注意,挖筍的時候不要挖到一個就離開了。因為在民間還有著「豎一橫二卧三四」的說法,意思是說冬筍並不是單獨生長的,少則兩三個,多的能挖到一窩,在附近挖到八九個也不足為奇。
採挖冬筍也要盡量小心,不要傷到其他的小筍芽和竹根,挖完之後記得要用原土把它再覆蓋上。同時冬筍雖然好吃,在市面上價格也不便宜,但是也不能為了挖掘冬筍而大肆損壞竹根
❺ 挖筍有什麼技巧和方法
根據最下面一枝椏的方向大致和竹鞭方向相同來挖筍。
根據竹埠頭彎的方向來判斷。後2種方法有時候比較局限,因為筍和主鞭的方向呈銳角,0~90度都有,很多時候無法判斷其走向,況且有時竹比較深。但是前面的方法既累又不太現實,首先來說根據最下面一枝椏的方向來尋找主鞭,如果是土地比起伏比較小的平地,且土質比較松軟的,在鞭比較直的情況下,那麼主鞭的方向一般和最下面一椏大致一致。
(5)安徽挖筍的製作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挖筍注意事項:
選竹子:竹子不要選太老的,最好一兩年的那種竹子,看竹子也比較容易,嫩竹是不會長筍的,嫩竹表面顏色比較淺的,總之顏色越深就越老的。一兩年的竹子比較綠的。
選土地:選擇土比較松的地方,還有要看地上的裂縫,竹株最下一盤竹枝伸展的方向與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沿此方向觀察地面,只要見地表有土塊微微隆起、松動、開裂的地方,用腳輕踩有松軟感則是有筍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