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教,凈灌溉定額單位由mm換算為m3/畝該怎麼算給我個推導過程吧~~謝謝各位專家啦!
採用下式計算:W=Wj/n
毛灌溉需水量是包含損失在內的灌溉需水量,即除作物吸收的水量,還包括輸水過程和灌入田間的損失水量。
式中,W—毛灌溉需水量(萬m3)。通過上式計算分析區不同保證率下的毛灌溉需水量為:P=50%為7.83 萬m3,=75%為11.75萬m3。
應該是這樣設轉換單位後m3/畝的數量為X則X*667*0.001=1*260所以X=260/0.667
灌水定額
灌水定額是依據土壤持水能力和灌溉水資源量確定的單次灌溉量。在灌溉水資源充足情形下的灌水定額決定於土壤持水能力,為最人灌水定額計算公式為:
最大灌水定額=計劃濕潤深度×(田間持水量—實際含水量)式中,最大灌水定額、計劃濕潤深度的單位為mm,田間持水量、實際含水量為容積含水量。
灌溉量若小於最大灌水定額計算值,則灌溉深度不夠,既不利於深層根系的生長發育,又將增加灌溉次數。灌溉量若大於此計算值,則將出現深層滲漏或地表徑流損失。
當實際含水量為調萎系數時,最大灌水定額則成為極端灌水定額
A.(田間持水量-實際含水量)×667×濕潤深度。B.(田間持水量-萎蔫系數)×667×濕潤深度。c. (田間持水量-實際含水量)×容重×667×濕潤深度。
分析區灌溉水利用系數計算公式如下:n=ns×nf式中,n—灌溉水利用系數,ns—渠系(管道)水利用系數,f—田間水利用系數,nf=0.90。分析區採用打井管灌式灌溉,管道水利用系數0.98,由此計算得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882。3灌溉需水量3.1 凈灌溉需水量凈灌溉需水量是不包括損失的灌溉需水量,指完全用於作物的水量,採用定額法計算,公式如下: Wj=AM
式中, Wj—凈灌溉需水量(萬m3),A—灌溉面積,為92.9988 hm2,M—灌溉用水定額( m3/667 m2)。經計算分析區不同保證率下的凈灌溉需水量為:P=50%為6.91萬m3,P=75%為10.36萬m3。
㈡ 載質量利用系數怎麼算
載荷利用系數的計算方法是:額定載荷與空車質量的比值,即載荷利用系數等於載荷質量除以整備質量。
負荷質量利用系數的相關信息如下:
1.汽車乾重:汽車乾重是指不含冷卻液、燃油、機油、備胎、工具和附件的汽車空車重量。顯然,在相同裝載質量條件下,乾重越小,車輛的質量利用系數越高,其運輸效率也越高。
2.質量利用系數:EQ1092F的質量利用系數約為1.22。隨著汽車材料技術、製造和設計技術的發展,汽車質量的利用系數有不斷提高的趨勢。
微灌灌溉水利用系數是指通過微灌系統灌入田間土壤的有效凈水量與首部引進的總水量的比值。
①對於微灌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數計算可採用下式
式中:η——灌溉水利用系數;
IRg——毛灌溉用水量,毫米;
IRn——凈有效灌溉水量,毫米。
②對於有淋洗量的滴灌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數計算可採用下式
式中:Lr——額外淋洗水量,毫米。
《微灌工程技術規范》(GB/T 50485-2009)對灌溉水利用系數進行了規定:滴灌不應低於0.9,微噴灌、小管出流灌不應低於0.85。
㈣ 可利用資源量計算方法
(一)地下水式地源熱泵適宜區可利用資源量計算方法
1.水熱均衡法
水熱均衡法主要通過研究區的水、熱均衡計算,了解地下水的水、熱儲存量和水、熱補排情況。
水均衡:
淺層地溫能資源評價
式中:qin———補給量(m3/d);
qout———排泄量(m3/d);
Δqw———儲存量的變化量(m3/d)。
在包氣帶中,岩土體水分的補給項有降水入滲量、灌溉入滲量等,排泄項有植物蒸騰量、土面蒸發量、下滲補給地下水的量等。
地下水補給項有降水入滲量、灌溉入滲量、渠系入滲量、河流入滲量、側向補給量、越流補給量等,排泄項有潛水蒸發量、人工開采量、側向排泄量、泉排泄量、河流排泄量、越流排泄量等。
熱均衡:
淺層地溫能資源評價
式中:Qin———熱收入量(kW);
Qout———熱支出量(kW);
ΔQ———熱儲存量的變化量(kW)。
在包氣帶,熱的收入項有太陽照射熱量、大地熱流量、地表水向岩土體散發的熱量、側向傳導流入的熱量等,支出項有向大氣散發的熱量、向地表水散發的熱量、側向傳導流出的熱量等。
在地下水中,熱的收入項有太陽照射熱量、大地熱流量、側向傳導流入的熱量等,支出項有向大氣散發的熱量、水排泄帶走的熱量、側向傳導流出的熱量等。恆溫帶以下,熱收入項沒有太陽照射熱量。
2.地下水量折演算法
地下水量折演算法適用於地下水地源熱泵適宜區淺層地溫能可利用資源量的計算,其表達式如下:
淺層地溫能資源評價
式中:Qq———評價區淺層地溫能可開采量(kW);
Qh———單井淺層地溫能可開采量(kW);
n———可鑽抽水井數;
τ———土地利用系數。
其中:
淺層地溫能資源評價
式中:Qh———單井淺層地溫能可開采量(kW);
qw———單井出水量(m3/d);
ΔT———地下水利用溫差(℃);
CW———水的比熱容(kJ/(kg·℃))。
(二)地埋管式地源熱泵適宜區可利用資源量計算方法
1.換熱量現場測試法
換熱量現場測試法適用於地埋管地源熱泵適宜區淺層地溫能可利用資源量的計算,其表達式如下:
淺層地溫能資源評價
式中:Dq———評價區淺層地溫能可開采資源量(kW);
D———單孔換熱量(kW);
n———可鑽換熱孔數;
τ———土地利用系數。
其中:
淺層地溫能資源評價
式中:Kz———綜合傳熱系數(W/(m·K));
ΔT———溫差(℃),即U形管內循環液平均溫度與岩土體原始溫度之差;
L———雙U型地埋管換熱孔長度(m)。
2.熱傳導法
適用於取得實測熱導率等參數後,計算地埋管地源熱泵工程的地溫能可利用量。如果沒有實測的熱導率值,則利用前人測定和公布的一些地區的熱流值和地溫梯度值進行計算,得到計算區的綜合熱導率λ值(W/(m·K))。在以傳導方式進行熱傳遞和熱交換達到穩定的條件下,採用U形管進行熱交換的單孔地溫能可按以下公式近似計算:
淺層地溫能資源評價
式中:D———單孔換熱功率(W);
ΔT———溫差(℃),即U形管內溫度平均值與r2處岩土體溫度之差;
R———導熱熱阻(℃/W);
λ———熱導率(W/(m·K));
L———單孔U形管有效熱交換長度(m);
r2,r1———分別為影響范圍半徑(一般為150mm或200mm)和U形管等效外半徑,r1為U形管外半徑的2倍。
上式中ΔT,r2,r1的值可根據地源熱泵工程實例實測或經驗獲取,這樣就可得到單孔地溫能儲量,然後乘以區域可鑽孔數。
淺層地溫能資源評價
鑽孔一般按網格布置,布孔間距根據經驗確定,若按常規(平均)情況以5m×5m網格布置熱交換孔,則可鑽孔數=有效面積×土地利用系數τ,即得評價區(地源熱泵工程區)的淺層地溫能資源總量(kWh)。
㈤ 什麼是灌溉水利用系數如何計算灌溉水利用系數
就是水能被作物利用的系數,因為在輸送水的過程中會有水頭損失,誰並不是完全被利用的,而且具體損失多少是不定的,但是作物需水是一定的,這就得估算一個損失
㈥ 跪求什麼是利用系數如何採用利用系數法求平均照度詳細的
利用系數法是按光通流明計算照度,根據房間的幾何形狀,燈具的數量,類型,來確定工作面平均照度的計算方法。
對於每個燈具,由光源發出的額定光通量與最後落到工作面上的部分的光通量之比就是光源光通的利用系數,也就簡稱利用系數
詳細步驟,1
先根據房間的形狀計算是空間系數RCR=5Xh(l+w)\lXw
2
根據地板反射比,牆反射比,頂棚反射比等計算出有效頂棚反射比,有效牆反射比
3根據以上三個值,查表得到利用系數U,另外,地板有效反射比不等於0.2,則要乘以一個修正系數C,得到最後真正的u,再利用公式求得平均照度。e=NφUK\A
K是維護系數,根據房間功能,也是要查表。
㈦ 利用系數的計算方法
從光源發出的總光通F0,除在燈罩內損失了一部分之外,射入室內空間的光通,一部分直達工作面,形成直射光通量Fd;另一部分射到室內其他表面上,經過一次或多次反射才達到工作面上,形成反射光通量Fρ。射到工作面上的有用光通Fu=Fd+Fρ
Fu越大,表示光源發出的光通被利用的越多。Fu與F0之比,稱為燈具的利用系數C>u:
C>u=F>u/F0
C>u值與燈具類型、效率,照明方式,房間大小,室內各表面的反光系數有關。
利用系數法的計算公式為:F=E·S/(N·C>u·K)
式中F為單個燈具光源的光通量(流明);E為照明標准規定的該工作條件平均照度值(勒克斯);S為工作面面積(米2);N為所用燈具個數;K為維護系數。C>u、K均可從有關的手冊等查出。據此,可求F或N。
㈧ 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怎麼算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是指灌溉期內,灌溉面積上不包括深層滲漏與田間流失的實際有效利用水量與渠道頭進水總量之比。
渠系水利用系數:灌溉渠系的凈流量和毛流量之比值為渠系水利用系數,它是反應灌區各級渠道的運行狀況和管理水平的綜合性指標。
反映了各級輸配水渠道的輸水損失,表示整個渠系水的利用率,為從取水渠首到田間末級渠道中干、支、斗、農、毛等各級渠道水利用系數的乘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effective coefficient of irrigative water utilization)。
灌溉期內,灌溉面積上不包括深層滲漏與田間流失的實際有效利用水量與渠道頭進水總量之比,以η水表示。它由渠系水利用系數與田間水利用系數兩部分組成。
從末級固定渠道(一般為農渠)的渠尾進入毛渠的水量總和與渠首同期進入總量的比值,通常以η渠系表示,具有下列關系:η渠系=η干· η支· η斗· η農式中:η干、η支...分別表示乾渠、支渠...的渠道水利用系數。
計劃濕潤層內實際灌入的水量與進入毛渠的水量的比值稱為田間水利用系數,通常以η田表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應等於渠系利用系數與田間水利用系數的乘積,即η水=η渠系·η 。
㈨ 地下水可開采量的平原區地下水可開采量的計算方法
( 1)可開采系數法。在淺層地下水已經開發利用的地區,多年平均淺層地下水實際開采量、地下水位動態特徵、現狀條件下總補給量等三者之間關系密切相關、互為平衡。首先,通過對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分析,依據地下水總補給量、地下水位觀測、實際開采量等系列資料,進行模擬操作演算,確定出可開采系數,然後,再用類似水文比擬的方法,確定不同類型水文地質分區可採用的經驗值。進而計算評價區的地下水可開采量計算式:
Q 可采 =ρQ 總補
式中: Q可采—地下水可開采量;
ρ —可開采系數( ρ≦1);
Q 總補 —地下水總補給量。
對於開采條件良好[單井單位降深出水量大於 20m/(h.m)],地下水埋深大、水位連年下降的超采區, ρ的參考取值范圍 0.875~ 1.0;對於開采條件一般[單井單位降深出水量在 5~ 10m/(h.m)],地下水埋深大、實際開采程度較高地區或地下水埋深較小、實際開采程度較低地區, ρ的參考取值范圍 0.75~ 0.95;對於開采條件較差[單井單位降深出水量小於 2.5m/(h.m)],地下水埋深較小,開采程度低,開采困難的地區, ρ的參考取值范圍 0.6~ 0.7。
( 2)典型年實際開采量法。據實測的地下水位動態資料與調查核實的開采量資料分析,若某一年的地下水經開采後,其年末的地下水位與年初保持不變或十分接近,則該年的實際開采量即為區域開采量。具體計算時,可在允許范圍內多選幾年,對求出的 Q可采經分析後合理取值。
( 3)扣除不可奪取的天然消耗量法。淺層地下水補給量和消耗量是在地下水的交替轉換過程中形成的,且隨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地下水各均衡項在不斷的變化中。充分發揮地下水庫的多年調節作用,盡最大可能的把地下水資源提取出來,物盡其用是水資源管理的目的。但是,受水文地質條件的限制和大自然平衡的需要,必有一部分水量被消耗掉,地下水資源量扣除天然凈消耗量即為地下水的可開采量。天然凈消耗量包括潛水蒸發量、河道排泄量、地下水溢出量和由於下部承壓水開采而形成的向下越流排出量等。將現狀條件下的多年平均地下水總補給量扣除天然消耗量,即可得到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
㈩ 水電站水能利用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計算公式為:水能利用率(%)=[水電廠年發電量(千瓦時)*3600]/[水庫年來水總量(立方米)*水庫設計水頭(米)*9.81],按水電廠前3年實際統計的水能利用率均值作為考核值。
水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水能主要用於水力發電。水力發電將水的勢能和動能轉換成電能。以水力發電的工廠稱為水力發電廠,簡稱水電廠,又稱水電站。
水力發電的優點是成本低、可連續再生、無污染。缺點是分布受水文、氣候、地貌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大。容易被地形、氣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影響,國家還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水能。
(10)水庫利用系數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水能形成原理:
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動能,從河流或水庫等高位水源處向低位處引水,利用水的壓力或者流速沖擊水輪機,使之旋轉,從而將水能轉化為機械能,然後再由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切割磁力線產生交流電。
—而低處的水通過陽光照射,形成水蒸氣,循環到地球各處,從而恢復高位水源的水分布。
水不僅可以直接被人類利用,它還是能量的載體。太陽能驅動地球上水循環,使之持續進行。地表水的流動是重要的一環,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區,水能資源豐富。
隨著礦物燃料的日漸減少,水能是非常重要且前景廣闊的替代資源。世界上水力發電還處於起步階段。河流、潮汐、波浪以及涌浪等水運動均可以用來發電。也有部分水能用於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