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個稅百分之20
法律分析: 這個沒有分行業之說,只有分收入類型。以下類型是按照20%收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❷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詳細版)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個人扣除社保後的月工資-起征點5000元)*工資所在級別的稅率-速算扣除數,是國家對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❸ 2022年新個稅計算方法
2022年新個稅計算方法如下:
1、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級數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1)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3%0;
(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
(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
(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
(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
(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
3、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級數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1)不超過20000元的部分20%0;
(2)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
(3)超過50000元的部分40%7000;
4、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級數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1)不超過3000元的部分3%0;
(2)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
(3)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
(4)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45%1516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
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❹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詳細版)
摘要:1、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執行7級超額累進稅率:扣除數為5000元。
法律分析: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扣除社保後的月工資-起征點5000元)*工資所在級別的稅率-速算扣除數。調整征稅機關和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可稱為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br>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❺ 工資個稅計算方法
一、2019年起我們國家規定的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是5000元。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二、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應繳納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❻ 2020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在新個稅制度下,個稅演算法和之前真的不一樣了。以前是每月單獨計算個稅,而2019年起採用每月預扣預繳、次年統算多退少補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說還是每月算一次繳一次,不同的是演算法由根據單月數據算,修改為按累計數據計算。具體公式為:
本月應扣繳稅額=(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預扣稅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本月累計應扣預繳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5000*月份數
一是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是統籌考慮了城鎮居民人均基本消費支出、每個就業者平均負擔的人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因素後綜合確定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數據測算,2017年我國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約為每月3900元,按照近三年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年均增長率推算,2018年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約為每月42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准確定為每月5000元,不僅覆蓋了人均消費支出,而且體現了一定的前瞻性。
二是這次修法除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外,還新增了多項專項附加扣除,擴大了低檔稅率級距,廣大納稅人都能夠不同程度享受到減稅的紅利,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獲益更大。僅以基本減除費用標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這一項因素來測算,修法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占城鎮就業人員的比例將由現在的44%降至15%。
三是在稅法審議過程中,根據各方面的意見,又增加了兩項扣除,一是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二是允許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三類收入在扣除20%的費用後計算納稅,這樣使得相當一部分納稅人的費用扣除額進一步提高。月收入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稅負可降低50%以上。
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其他所得。
以上是法律快車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22個稅的計算公式是什麼的相關知識,在新個稅制度下,個稅演算法和之前真的不一樣了。以前是每月單獨計算個稅,而2019年起採用每月預扣預繳、次年統算多退少補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說還是每月算一次繳一次,不同的是演算法由根據單月數據算,修改為按累計數據計算。大家還有相關的問題歡迎咨詢法律快車的相關律師,他們會為你做出專業的解答。
❼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如下:1、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2、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冊友,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3、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4、燃喚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皮姿凱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具體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並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一)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二)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
國務院可以規定其他減稅情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❽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方法
計算方法:應繳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一、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二、適用稅率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❾ 個人所得稅兩種計算方法是什麼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兩種計算方法:
一:不並入綜合所得,計稅方式如下:
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二:並入綜合所得,計稅方式如下:
發放的獎金數與居民個人當月的工資薪金,採用累計預扣法進行計算個人所得稅。
根據預扣預繳法,個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本年度累計應發稅前工資—累計個稅起征點—累計五險一金個人部分—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