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農村收入的計算方法

農村收入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10 13:20:36

⑴ 請問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具體是什麼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對農民收入的統計是通過「農村住戶調查」來完成的。「農村住戶調查」是通過對農村居民家庭的生產、收入、消費、積累和社會活動的調查,全面反映農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質量的變化,對農村居民實現小康和擺脫貧困的進程進行監測,為各級政府制定農村政策和決策提供依據,也為國民經濟核算提供了基礎數據。

「農村住戶調查」採用的是抽樣調查方法。

(一)「純收入」指標的定義

在開展農村住戶調查中,初期的「純收入」概念與「農村經濟收益分配」統計中的概念是一致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調整,現行農村住戶調查「純收入」指標的口徑有所調整,主要是包含了部分再分配的收入。「純收入」指的是農村居民當年從各個來源渠道得到的總收入,相應地扣除獲得收入所發生的費用後的收入總和。「農民人均純收入」指的是按農村人口平均的「農民純收入」,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二)計算方法

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計算方法全國是完全統一的,計算公式為:

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稅金和上交承包費用—調查補貼)/農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⑵ 農民人均純收入是怎麼計算的

農民純收入:

農民純收入即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是指農村常住居民家庭總收入中,扣除從事生產和非生產經營費用支出、繳納稅款和上交承包集體任務金額以後剩餘的,可直接用於進行生產性、非生產性建設投資、生活消費和積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它是反映農民家庭實際收入水平的綜合性的主要指標。農民家庭純收入,既包括從事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的經營收入,又包括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帶回和國家財政救濟、各種補貼等非經營性收入,既包括貨幣收入,又包括自產自用的實物收入。但不包括向銀行、信用社和向親友借款等屬於借貸性的收入。

計算公式為:農民純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稅金和上交承包費用。其中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是指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生產經營而獲得的收入,包括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郵電業、批零貿易餐飲業、社會服務業、文教衛生業和其他家庭經營收入。

資料來源:採用科學的抽樣方法,抽選確定農村居民家庭調查戶,每天記載家庭收支流水賬,對記賬本逐筆編碼後,按月錄入計算機處理匯總計算而得。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鎮居民家庭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其他非義務性支出以及儲蓄等自由支配的收入。即居民家庭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

計算公式為: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家庭總收入-交納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家庭總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如利息紅利房租收入等)、轉移性收入(如養老金、離退休金、社會救濟收入等)。

資料來源:採用科學的抽樣方法,抽選確定城鎮居民家庭調查戶,每天記載家庭收支流水賬,由市城調隊對記賬本逐筆編碼後,按月錄入計算機處理匯總計算而得。

農民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兩種不同的統計指標,所以有不同的說法。

⑶ 農民人均純收入如何計算由哪幾部分構成

農民人均純收入是通過農村住戶抽樣調查獲得的。它要求接受調查的農戶在國家統一格式的現金收支帳和實物收支帳上,逐筆記錄發生的現金和實物收支情況,統計部門通過對這些原始數據的加工整理,來獲得一定時期內農民生產、生活、收入、消費等方面的詳細數據。 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計算公式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稅費支出—贈送農村外部親友支出)/農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農民人均純收入按收入來源的性質分,可分為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純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1)工資性收入:指農村住戶或住戶成員受雇於單位或個人,靠出賣勞動而獲得的收入。包括在非企業組織中勞動得到的收入、在本地勞動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從業得到的收入三個部分。(2)家庭經營純收入:指農村住戶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生產籌劃和管理而獲得的收入,相應地扣除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費用後的收入總和。(3)財產性收入:指金融資產或有形非生產性資產的所有者向其他機構單位提供資金或將有形非生產性資產供其支配,作為回報而從中獲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金、 租金、紅利、土地徵用費用等。(4)轉移性收入:指農村住戶或住戶成員無須付出任何對應物而獲得的貨物、服務、資金或資產所有權等,不包括無償提供的用於固定資產形成的資金。

⑷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如何統計的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根據全國十幾萬戶抽樣調查基礎數據,依據每個樣本戶所代表的戶數加權匯總而成。

可支配收入指調查戶在調查期內獲得的、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調查戶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現金,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計算公式為:可支配收入 = 工資性收入 + 經營凈收入 + 財產凈收入 + 轉移凈收入。

其中:

經營凈收入 = 經營收入 – 經營費用 – 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 – 生產稅。

財產凈收入 = 財產性收入 – 財產性支出。

轉移凈收入 = 轉移性收入 – 轉移性支出。

(4)農村收入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調查方法全國及分城鄉居民收支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組織實施的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按季度發布。國家統計局採用分層、多階段、與人口規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樣方法,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1650個縣(市、區)隨機抽選16萬個居民家庭作為調查戶。

國家統計局派駐各地的直屬調查隊按照統一的制度方法,組織調查戶記賬採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經營和生產投資狀況等數據;同時按照統一的調查問卷,收集住戶成員及勞動力從業情況、住房與耐用消費品擁有情況、居民基本社會公共服務享有情況等其他調查內容。

數據採集完成後,市縣級調查隊使用統一的方法和數據處理程序,對原始調查資料進行編碼、審核、錄入,然後將分戶基礎數據直接傳輸至國家統計局進行統一匯總計算。

⑸ 農民純收入是怎麼算出來的

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定義、構成和計算

(一)定義

目前,我國對農民人均純收入指標的定義為:農民人均純收入是指農村住戶當年從各個來源渠道得到的總收入(包括實物收入)扣除家庭經營費用、繳納稅款、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和贈送農村外部親友支出後的余額。

(二)構成

農民人均純收入由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四部分構成。

工資性收入 指農村住戶成員受雇於單位和個人,靠出賣勞動而獲得的收入。它包括農村住戶成員在非企業組織中勞動得到的收入(包括村幹部、民辦教師工資資金補貼、鄉及以上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資金補貼等)、在本地(所屬鄉鎮地域范圍以內)勞動得到的收入和常住人口外出(所屬鄉鎮地域范圍以外)從業得到的收入。

家庭經營性收入 指農村住戶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生產籌劃、經營和管理而獲得的收入。包括經營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郵電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社會服務業、文教衛生業和其他家庭經營獲得的收入。

財產性收入 指農村住戶以金融資產或有形非生產性資產向其他機構單位提供資金或將有形非生產性資產供其支配,作為回報而從中獲得的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紅利、租金、投資收益、出讓無形資產凈收入、儲蓄性保險投資收入、土地徵用補償收入、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收入等。

轉移性收入 指農村住戶及成員無須付出任何對應物而獲得的貨物、服務、資金或資產所有權等,包括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和帶回收入、城市親友贈送收入、離退休金、贍養費、救濟金、撫恤金、救災扶貧或扶持款等收入。

(三)計算

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稅費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贈送農村外部親友支出)/農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全年經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個月以上,經濟和生活與本戶聯成一體)

⑹ 知道各村的人均純收入,全鎮的人均純收入怎麼算

1、 計算公式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稅費和承包費-調查補貼)/農村家庭常住人口。

2、 其中,農村家庭總收入是指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

3、 [法律依據]

4、 第十二條

5、 國家統計調查項目由國家統計局制定,或者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制定,並報國務院備案;重大的國家統計調查項目應當報國務院批准。

6、 部門統計調查項目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7、 調查對象屬於本部門管轄系統的,應當報國家統計局備案;統計對象超出本部門管轄范圍的,報國家統計局審批。

8、 地方統計調查項目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單獨或者共同制定。

9、 其中,省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單獨或者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報國家統計局批准;由省級以下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單獨或者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應當報省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批准;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批准後實施。

關於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公式,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方法的介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⑺ 可支配收入指的是什麼這種收入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指居民家庭獲得並可以自由使用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員主要職業的工資和第二職業、其他兼職和臨時勞動的勞動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式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家庭總收入-繳納所得稅-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障支出。其中,城鎮居民家庭總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性凈收入、財產性收入(如利息分紅租金收入等)。)和轉移收入(如養老金、退休養老金、社會救濟收入等。)

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家庭日總收入計算。家庭總收入包括個人所得稅、公積金、養老基金、醫療基金、失業基金等。,屬於國家先交後征的剛性支出,所以這部分名義收入(居民不能自由支配)必須扣除,剩下的就是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

⑻ 農村戶口的家庭人均收入怎麼計算

農業戶口家庭成員年人均收入=家庭上年收入/家庭人口.

⑼ 怎麼計算農村經濟收入

不包括那些不能用來分配、屬於借貸性質或暫收性質的收入,如貸款收入、預購定金、國家投資、農民投資、救災救濟等。國家事業單位在農村興辦的屬於集體性質的實體,如養雞場、養豬場等,如果土地所有權仍歸鄉、村集體所有,當地農民參加生產勞動,其全部收入都應統計在內;如果土地已徵用,所有權已轉移,則只統計農民參加勞動應分得的那分收入。 農村經濟總收入:指本單位(包括統一經營、承包經營、新經濟聯合體及農民自營)當年經濟收入中可用於抵償本年開支並在國家、集體、農民之間進行分配的農業、林業、牧業、漁業、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各項經營收入和利息、稅金等非生產收入,但不包括那些不能用來分配、屬於借貸性質或暫收性質的收入,如貸款收入、預購定金、國家投資、農民投資等。總收入中,鄉村集體企業收入按各行業的全部收入計算,包括經營收入、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和其它收入等;家庭經營中的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等,按當年收獲到手的主副產品計算收入,包括已出售、自食自用和儲存的主副產品在內。 總收入應按當年價格核算,也就是按當年經濟活動發生時的現行價格進行核算。具體核算方法是:各種主產品、副產品出售部分按實際出售價格計算;自食自用和儲存的農副產品,按出售全部該產品(包括出售給國家和在市場上出售的)的綜合平均價格計算。由於全國市場價格差別較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統一制定本地區的綜合平均價。

閱讀全文

與農村收入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花園土壤改良最佳方法鬆土 瀏覽:103
如何進入安全模式方法 瀏覽:447
寶寶怎麼化痰止咳快的方法 瀏覽:1000
樓梯玻璃護欄測量方法 瀏覽:774
木吊門的安裝方法 瀏覽:713
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哪幾類 瀏覽:675
通用繩拉力帶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278
貼牆馬桶安裝方法 瀏覽:981
泰迪發情快速解決方法 瀏覽:275
常見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有哪些多選題 瀏覽:949
快速疊床單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4
v7面霜使用方法 瀏覽:651
綜合測評的計算方法是以下哪種 瀏覽:447
分析哲學和現象學方法 瀏覽:463
給爺爺拜年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
大麗花分株養殖方法步驟視頻 瀏覽:770
腸外營養最好輸注方法是什麼 瀏覽:84
岩豆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332
風干桂魚食用方法 瀏覽:307
兒童頭疼有什麼方法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