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效率=標准總工時÷實際總投入工時×100%
標准總工時=標准工時×實際產出數
實際總投入工時=總投入工時-損失工時-補助工時
生產效率:
生產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製程的實際產出與最大產出兩者間的比率。可反映出達成最大產出、預定目標或是最佳營運服務的程度。亦可衡量經濟個體在產出量、成本、收入,或是利潤等目標下的績效。
生產效率 proctive efficiency是圍繞生態系、群落、種群、個體等的物質、能量的轉移效率。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態學中,但其內容是多方面的,可分四大類:(1)生態系乃至群落中的效率;(2)個體乃至種群內的效率;(3)捕食者與被捕食者間的效率;(4)圍繞種群的效率。
② 投入產出比怎麼計算
投入產出比是指項目全部投資與運行壽命期內產出的工業增加值總和之比。它適用於科技項目、
技術改造項目和設備更新項目的經濟效果評價指標。其值越小,表明經濟效果越好。
投入的計算期是指項目的建設期(或改造期),這一點沒有疑義。而產出的計算期也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產出」計為項目投產後達到正常產量時的一年收益或凈收益;另一種觀點認為,「產出」應計為項目全部運行壽命期內收益或凈收益的總和。顯然,後一種觀念是符合「投入產出比」內涵的。因為不同項目的運行壽命有長有短,只用一年的收益或凈收益是不能表明其收益水平的。
「投入產出比」中的「投入」是指項目全部靜態投資額;「產出」
是指項目全部運行壽命期內各年增加值的總和。用公式表示就是:R
=
K/IN
=
1/N
上式中,K為投資總額,IN為項目壽命期內各年增加值的總和,N
=
IN/K,N值越大,項目經濟性越好。
在投資項目、科技項目的立項評價指標中,除了凈現值、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投資收益率等眾所周知的指標外,還有一個被立項管理部門經常使用的指標,這就是「投入產出比」。
「投入產出比」
作為經濟效果評價指標在各種經濟管理類著作中都未見介紹。但是由於它的含義比較直觀化、
易於理解而深受一些投資決策機構和決策者的偏愛。很多投資決策機構和決策者在使用「投入產出比」時,把它的含義理解為「項目投入資金與產出資金之比,即項目投入1個單位資金能產出多少單位資金」。其數量常用「1∶N」的形式表達,N
值越大,經濟效果越好。
投入產出比雖然是一個靜態指標,但當項目建設期和運行壽命期確定之後,投入產出比與內部收益率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故可根據基準內部收益率估定基準投入產出比。基準投入產出比為1:3,小型項目可略低一些,大型項目可略高一些。
③ 生產效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生產效率:(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實際人力×(8.00小時-擋產工時+加班工時))
備註:
實際產量:生產部、財務計算生產效率/生產力時以實際入庫量計算;
擋產工時:因外部門或受客觀條件影響造成停線或返工工時;
加班工時:為增加產量而延長的工作時間;
生產效率=(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實際人力×8.00小時-擋產工時+加班工時)。
生產效率講的是快慢,是速度,它是實際產出與標准產出的比率;生產力講的是效益,它講的是產出與投入之比。效率可低於100%,效益低於100%時,你就等著關門破產吧。
生產效率=(當天實際產量×標准工時)/(當天出勤工時-除外時間-人力支援時間。
影響因素
1、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越高,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不僅指勞動實際操作技術,而且也包括勞動者接受新生產技術手段,適應新工藝流程的能力。
2、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科學技術越發展,其成果運用於生產越普遍,就越能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3、勞動組織和生產管理等的好壞,對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有重大作用。
4、生產資料的規模與效能,對勞動生產率有決定性作用。主要指勞動工具有效使用程度,對原材料和動力燃料等利用程度。
5、自然條件。包括對自然資源和自然力的利用程度,都會直接影響勞動生產率特別是農業和采礦業的勞動生產率。
④ 各種產出是怎麼計算的
土地產出率是指單位土地上的平均年產值,是反映土地利用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當前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各級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對我區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以下簡稱規模上工業)土地產出情況作簡要分析,供各級領導參考。一、規模上工業每畝土地產出情況:根據第一次經濟普查統計數據顯示:我區2004年543家規模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7.99億元,佔用工業用地面積8966.2畝,土地產出率為153.9萬元/畝。通過分析比較,各種類型的工業土地產出率呈以下幾大特點:1、間差距明顯,規模和產出率成正比。按土地產出率高低排隊,543家規模上工業中有19家土地產出率超過1000萬元/畝,最高的達3016.7萬元/畝;土地產出率不足50萬元/畝的有54家,其中最低的僅為1.4萬元/畝,間差距非常明顯。按規模大小分組顯示,大中型工業土地產出率為161.9萬元/畝,小型工業為117.9萬元/畝,大中型工業土地產出率比小型工業高44.3萬元/畝。
⑤ 關於投入產出比的計算方法
一、投入產出比評估法
投入產出比主要反映促銷投入與銷售產出的平衡關系,即單位投入所獲得銷售回報。計算公式為:
促銷費用÷促銷產出
例:
為開發甲、乙兩個市場,銷售主管決定對這兩個市場均投入
2
萬元組織一場推廣活動,經過精心策
劃、實施後:
Ø 甲市場當月實現20萬元銷售額,投入產出比為:2萬÷20萬=10%
Ø 乙市場當月實現12萬元銷售額,投入產出比為:2萬÷12萬=16.67%
Ø從投入產出比來看,甲市場的促銷效果優於乙市場投入產出比評估法的優點:簡潔、直觀 缺 點:過於籠統,無法反映促銷資源的內在實際使用效果。
適用條件:沒有市場基礎,或市場基礎非常薄弱,重新啟動市場及新產品導入期。
二、銷售增量回報比評估法
銷售增量回報比主要反映促銷投入與銷售增長的平衡關系,即單位投入所獲得的銷售增長。計算公式為:1-(促銷費用÷促銷前後的銷售差值)
例:甲、乙兩市場每月銷售分別徘徊在1.5萬、5萬元左右,為提升業績,銷售主客決定對每個市場均投入2萬元組織一場推廣活動。經過精心策劃、實施後:
Ø甲市場當月實現20萬元銷售額,增量回報比為:1-2÷(20-15)=60%
Ø乙市場當月實現12萬元銷售額,增量回報比為:1-2÷(12-5)=71.43%
Ø 從增量回報比來看,乙市場的促銷效果優於甲市場。
銷售增量回報比評估法的優點:體現促銷資源對銷售增長的貢獻情況
缺點:無法體現促銷對企業利潤的貢獻情況
適用條件:適用市場維護、市場阻擊、深度開發等,適用於單一產品或產品毛利率相差不大的促銷活動評估。
⑥ 如何計算產品的出成率
計算產品的出成率的公式如下:
產品出成率=〔生產的合格產品數量/(生產的合格產品數量+生產的不合格產品數量)〕100%即:產品出成率=(生產的合格產品數量/生產的全部產品數量)100%
產品出成率的概念是生產的合格產品數量與生產的全部產品數量之間的比率,也就是生產的單位產品中所含合格產品的數量。出成率(yield of primary proct)是指加工合格的工業原料雲母重量與所用生料雲母重量之比。
衡量工業原料雲母加工的生產技術指標,通常用出成率和工效來表示。其中,出成率(yield of primary proct)是指加工合格的工業原料雲母重量與所用生料雲母重量之比。
出成率是礦物原料經過初加工後,成品與原料的質量或體積的百分比。它是某些非金屬礦產質量評價和儲量計算的一項重要參數。
例如,厚片雲母的出成率就是加工後的厚片雲母與加工前工業原料雲母的質量百分比。出成率決定於礦物的性質、開采方法和加工技術條件等因素。出成率的說法一般非應用於化工生產裝置。化工裝置引用開工負荷、綜合收益進行計算。出成率變動范圍很大,對一部分礦脈和礦床來說,其變化范圍為15-70%,如瑪姆-楚依型礦床出成率為40%,楚賓斯克型為50%,阿爾丹型為30%。
⑦ 產出率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為:收益/投資×100%,或
投入產出率 = 所獲得的產出總收入/所投入的總成本 × 100%。
分析提示:該指標可以是單個項目的投入產出比率,也可是全部募集資金項目的總的投入產出比率。
⑧ 產出比是怎麼計算的
投入產出比計算方法:
用公式表示就是:R = K/IN = 1/N
「投入產出比」中的「投入」是指項目全部靜態投資額;「產出」是指項目全部運行壽命期內各年增加值的總和。K為投資總額,IN為項目壽命期內各年增加值的總和,N = IN/K,N值越大,項目經濟性越好。
投入產出比是指項目全部投資與運行壽命期內產出的工業增加值總和之比。它適用於科技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和設備更新項目的經濟效果評價指標。其值越小,表明經濟效果越好。
市場衡量
使用「投入產出比」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而直觀地表示項目的經濟性和判別該項目在經濟上是否可行。而動態經濟效果指標已經能夠實現這些目標。所以,建立二者之間的函數關系和數量關系,有利於更恰當更准確地使用投入產出比指標。
在動態經濟效果指標體系中,最能直接體現資金使用效率的指標是內部收益率。下面推導在已知項目建設期nc(年)、運行壽命ng(年)、建設期年均投資k和運行期年均增加值in時,投入產出比Roi與內部收益率IRR之間的函數關系。設年均投資k和年均增加值in的現金流量圖如圖1所示。
市場活動的短期投入產出比可以通過利潤計算,但不是所有的短期收益都能回收投入成本。衡量市場活動的投入產出比(營銷ROI)也歷來是各大企業的難題。
⑨ 投入產出比怎麼計算
摘要 你好!投入產出比的計算公式是:R=K/IN。其中R是投入產出比,K是投入資金總額,IN是項目周期內每一年的產出增加值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