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護士配葯劑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從成人劑量折算:僅用於未提供小兒劑量的葯物,所得劑量一般都偏小,故不常用,方法小兒劑量=成人劑量×小兒體重(kg)/50。
按體重計算:劑量(每日或每次)=患兒體重(kg)×每日(次)每公斤體重所需葯量。體重應以實測值為准。年長兒按體重計算如已超過成人劑量則以成人劑量為限。
護士配葯劑量注意事項
1、配葯時要認真負責,全神貫注,嚴格執行三查,即配葯前要嚴格檢查葯品的質量,有無變質、失效等,凡葯品標簽模糊、變色均不能使用,配葯時按醫囑所要求的濃度配製並注意配伍禁忌。
2、用葯時一定嚴格依照遺囑執行,嚴格執行八對制度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用法、劑量、時間和有效期。靜脈滴注時要特別注意滴速醫|學教育網整理,如多巴胺用於防治腎衰,滴速過快葯物能強烈收縮腎血管,是腎衰加重並導致心律失常,地西泮靜推過快易致呼吸停止,氨茶鹼靜注過快導致血壓驟降,嚴重時病人有猝死可能。
『貳』 護士配葯劑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1、每日(次)劑量=患兒體重(kg) x每日(次)每千克體重所需葯量、患兒體重應按實際所測得值為准。若按體重計算結果超過成人劑量,則以成人量為限。
2、葯物劑量換算,是臨床護士最常見、接觸最多的工作,但又是差錯、事故好發的環節,主要原因:搶救病人時所用的急救葯均為限劇葯加上搶救工作緊張,更易出錯。
3、我國現有的注射針劑濃度高,而嬰幼兒的用葯量極少(成人劑量的1/14—1/18),占每個安瓿的百分之幾,所以mg→ml的換算存在一定的難度。
4、因治療量與中毒量很接近,換算與配葯過程中稍有疏漏易引起中毒、或達不到有效血葯濃度,後果不堪設想。
5、另外,在兒科臨床用葯中,嬰幼兒用葯量大大小於成年人,加上現在家長要求高,小兒病情變化快,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在短時間內得到治療。
6、所以既准確又快速配液已成為對護理人員的一種考驗,我們護士在為嬰幼兒配葯時,必須做到計算準確,精確地抽吸葯液。
『叄』 護士配葯劑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護士配葯劑量計算公式是每日(次)劑量=患者體重(kg) x 每日(次)每千克體重所需葯量。
1、按體重計算。
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計算方法。許多葯物已經標出每千克體重、每日或每次需要量,此法計算非常方便。
計算公式為:
每日(次)劑量=患兒體重(kg) x每日(次)每千克體重所需葯量。
患兒體重應按實際所測得值為准。若按體重計算結果超過成人劑量,則以成人量為限。
2、按體表面積計算。
此法計算葯物劑量更准確,因體表面積與基礎代謝、心搏量等生理活動關系密切。兒童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為:
≤30kg體表面積(㎡)=體重(kg) x 0.035+0.1。
>30kg體表面積(㎡)= x 0.02+1.05。
兒童用葯劑量=體表面積(㎡2)x每日(次)每平方米體表面積需葯量。
3、按年齡計算。
用於不需精確計算葯物劑量和劑量范圍大的葯物,如營養類葯物。
4、按成人劑量計算。
由於所得劑量偏小,一般不常採用。
計算公式為:兒童劑量=成人劑量x兒童體重(kg)/50。
『肆』 如何計算用葯劑量
給動物防病治病,使用葯物必須認真計算劑量,也就是葯的用量。不同的動物,不同的疾病,在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用葯的量是不同的。用葯的量如果過低,不但不能收到預期的治療後果,並且耽誤了治病時機,使疾病得到進一步發展;葯量用得太高,不僅耗費了過多的葯費,並且可能發生不良作用,引起中毒,甚至危及動物生命。總而言之,治病防病所用的葯的劑量,必須恰當。為此,用葯的人應該掌握葯物劑量的種類這一基本知識,才能做好這一工作。
葯物的劑量種類有以下幾種:
1.
葯物的最小有效劑量
這是指使用的葯物的劑量能夠開始出現葯效。這種劑量一般比較小,它僅僅開始發生對疾病的治療作用,而未能達到充分的治療疾病的效用。
2.
常用劑量
這是指所使用的葯物,已達到充分治療疾病的劑量。常用劑量比最小有效劑量要高。
3.
極量
是用葯已達到最高的限量。使用葯物一般不宜用極量,超過極量是很不安全的。
4.
最小中毒量
這是指使用的葯物,其用量已超過極量,達到動物已開始出現中毒的劑量。
5.
中毒量與致死量
它的劑量比最小中毒量更高,足以使動物發生中毒與死亡。
從以上的用葯劑量的種類來看,用葯的安全范圍是在最小有效劑量與極量之間。在獸醫醫療實踐上,給動物治病,用葯的劑量應該在安全范圍內選擇,但一般不採用極量或最小有效劑量,而用常用劑量。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伍』 葯物換算劑量方法
葯物劑量計算常用方法是什麼?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按體重計算
這是西醫最常用、最基本的計算方法。應以實際測量的體重為准或按公式計算獲得。每日/(次)劑量=病兒體重(kg)×每千克體重需要量。年齡愈小,每千克體重劑量相對稍大,年長兒按體重計算劑量超過成人劑量時,以成人劑量為限。
2.按體表面積計算
此法較按年齡、體重計算更為准確。近年來多主張按每平方米體表面積計算。小兒體表面積計算公式為:
體重<30kg小兒體表面積(平方米)=體重(kg)×0.035+0.1;
體重>30kg小兒體表面積(平方米)=[體重(kg)-30]×0.02+1.05
小兒劑量=小兒體表面積(平方米)×劑量/(平方米)。
3.按年齡計算
適用於劑量幅度大,不需要十分精確的葯物,如營養類葯物可按年齡計算,比較簡單易行。
4.按成人劑量折算
小兒劑量=成人劑量×小兒體重(kg)/50
此法僅用於未提供小兒劑量的葯物,所得劑量一般偏小,故不常用。
5.小兒中葯用量
新生兒用成人量的1/6,乳嬰兒為成人量的1/3,幼兒為成人量的1/2,學齡兒童為成人量的2/3或成人量。
葯物劑量換算,是臨床護士最常見、接觸最多的工作,但又是差錯、事故好發的環節,主要原因:1.搶救病人時所用的急救葯均為限劇葯(限劇葯是指毒性較強而又常用的劇葯),加上搶救工作緊張,更易出錯。2.我國現有的注射針劑濃度高,而嬰幼兒的用葯量極少(成人劑量的1/14—1/18),占每個安瓿的百分之幾,所以mg→ml的換算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使用強心甙、氨茶鹼、腎上腺素類等葯物,因治療量與中毒量很接近,換算與配葯過程中稍有疏漏易引起中毒、或達不到有效血葯濃度,後果不堪設想。
另外,在兒科臨床用葯中,嬰幼兒用葯量大大小於成年人,加上現在家長要求高,小兒病情變化快,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在短時間內得到治療,所以既准確又快速配液已成為對護理人員的一種考驗,我們護士在為嬰幼兒配葯時,必須做到計算準確,精確地抽吸葯液。
『陸』 請問兒童用葯劑量的計算方法是什麼啊
你好,一般用葯劑量是根據兒童的年齡或體重來計算的。如果該葯物沒有標明兒童用量的話,可以用以下方法計算,1歲以內劑量:成人劑量×0。01×(月齡+3);1歲以上劑量:成人劑量×0。05×(月齡+2)。
『柒』 用葯劑量的推算方法是什麼
嬰兒量2歲以下嬰兒劑量=年齡(月數)/150*成人劑量。
老幼用葯劑量快速折演算法:
年齡用葯量
60歲以上3/4~4/5成人量
15~18歲3/4成人量
12~15歲3/5成人量
8~12歲1/2成人量
6~8歲1/3成人量
4~6歲1/4成人量
2~4歲1/6成人量
1~2歲1/8成人量
初生兒~1歲1/24~1/12成人量。
『捌』 配葯計算公式是什麼
劑量(每日或每次)=患兒體重(kg)×每日(次)每公斤體重所需葯量。體重應以實測值為准。年長兒按體重計算如已超過成人劑量則以成人劑量為限。
葯物劑量換算,是臨床護士最常見、接觸最多的工作,但又是差錯、事故好發的環節。
相關信息:
在兒科臨床用葯中,嬰幼兒用葯量大大小於成年人,加上現在家長要求高,小兒病情變化快,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在短時間內得到治療,所以既准確又快速配液已成為對護理人員的一種考驗,護士在為嬰幼兒配葯時,必須做到計算準確,精確地抽吸葯液。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 劑量
『玖』 護士配葯劑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按體重計算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計算方法。劑量(每日或每次)=患兒體重(kg)×每日(次)每公斤體重所需葯量。體重應以實測值為准。年長兒按體重計算如已超過成人劑量則以成人劑量為限。
按體表面積計算此法更為准確,但較復雜。小兒體表面積可按「小兒體表面積圖或表」求得,也可按公式計算30kg小兒體表面積(m2)=體重(kg)×0.035+0.1,>30kg/小兒體表面積(m2)=[體重(kg)-30]×0.02+1.05。
護士配葯原則
1、應根據醫囑給葯。用葯時應注意觀察葯物的療效及其病情變化。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差錯,做到「三查七對」。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查。
七對: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方法、時間。
3、准確掌握給葯劑量、方法和時間。備好的葯品應及時分發或使用,避免放置過久葯效降低或污染。
4、注意用葯後反應某些葯物易引起過敏或毒副反應較大的應加強觀察,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