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輻射4怎麼挖井輻射4挖井的方法
1、在工坊里,資源選項挖井。
2、拿個手雷對地面alt一下打開挖井。
3、選擇使用建造模式,再就是建造一個挖井,推薦建造工業級的凈水器,因為工業級的凈水器的純水的產量高。
4、當然也可以在自然水域里設置中型凈水器,其中中型的凈水器大約需要2個電力,並且每天可以生成大約10單位的純凈水,如果選擇建造大型凈水器,大型凈水器大約需要5電力,每天可以生成大約40單位的純凈水。
② 手工挖井要怎麼挖請給個詳細方案與步驟(懸賞10-20分)。
手工人工挖井:
工具:人工挖,搭個架子,用人力往外倒土.架子是利用滑輪或者杠桿,省力.
深度:那是要看你所處的位置,因為古代工具不先進,太深的井就不能挖,人工挖井都不會超過10米.太深井裡面氧氣不夠,人無法生存也就無法挖井.
方法:用人工挖,(飲用水井)先挖一個1.8米左右的園井,挖的深淺視地下水位而定,一般在10米以內就能見到水,見到水之後再在底部的中央。挖一個直徑小於1米深度1米的小井,到此井坯就算挖好了。 之後,在井坯內圓周砌上磚,井就算挖好了。
③ 古代人是如何打井的
1、選址:挖井之前先選擇一片長有茂密艾蒿叢的地方。打井人在打井之前並不知地下水距地面有多深,全憑地面的艾蒿當向導。但井深一般都是要超過三丈的。
2、挖土:古人過去打井的工具土語稱蝴蝶錐,錐的頭部形狀像現在的冰鑹,上部有兩個形似蝴蝶翅的泥斗,錐頭在鑽井的同時也把泥沙帶到了泥斗里,裝滿後拉出地面進行清理。
3、製造井橈:井橈取材一般是落葉松板材,沒有落葉松取雜木也可以。井橈呈六邊形,這樣的井橈構架合理,支撐力強。木匠把選好的木料鋸成厚厚的木板,在木板的兩端刻上卯眼和榫頭,俗稱公卯榫,然後把木板按卯眼和榫頭一一的扣好。
4、下井橈:因為平原上打井大都是土層,井又比較深,被水浸泡容易塌方,所以在打井的同時要下井橈。有條件的地方地表水淺,臨時打井也有用石頭和磚堆砌的。
5、取土:此外還要配備幾個力工干力氣活。力工們在井匠的指揮下,泥斗里的泥裝滿後,再用力提出清理,同時木匠在地面上把井橈一層層的下進井裡,再用重錘將井橈夯實。如此往復,直到井出水。
(3)挖井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根據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含水層岩性結構﹐人類創造了多種多樣的井型。
中國民間長期慣用的是圓形筒井。直徑多為1~2米﹐深度一般為數米到20~30米﹐施工時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這種井只宜於開采淺層地下水。
為了開采深部地下水﹐發展了口徑較小(幾厘米到幾十厘米)而深度相當大(幾十米至幾百米)的管井。打管井需要專門的打井機械和採用比較復雜的工藝。早在公元前250年﹐在中國現今的四川省﹐就在堅硬岩石中大量開鑿深達數十米乃至百米以上的井。
打井揭露存有鹵水的承壓含水層後﹐地下水往往從井中自行流出﹐這種井便是自流井。中國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貢市)的地名即由此而得。現代世界各國主要用管井開采地下水﹐用動力鑽機打井﹐以各種水泵作為提水工具。
④ 土樓陰陽井之--清與濁,
南靖土樓「世遺」提名地「和貴樓」內,有兩口水井,左邊井水有點渾濁,專供洗滌;右邊井水清洌甘甜,專供飲用,人稱「陰陽井」。無論旱季雨天,水位都保持超出地面五六厘米,且冬暖夏涼。
和貴樓「陰陽井」的產生,可能是三種原因的其中一種原因,或者三種原因共同存在,亦或者是其他原因。
一、雖處同一沼澤地,但左右兩口井的地質條件略有不同。井邊鋪在地面的石頭,有的已經松動,我曾經將松動石頭下面的泥土挖深,一段時間後觀察溢出來的水,發現右邊溢出的水也渾濁,但比左邊溢出來的水稍清。這與晴天時,和貴樓外,左右兩側排水溝(鋪石頭,水從沼澤地溢出)排出來的水一致,說明左右兩邊地質雖無大的區別,但細微差別還是有的。
二、挖井後採用了特殊處理方法。有一位老人曾聽父親說:挖井時遇到渾水,先填埋木炭,鋪上厚厚的棕絲(蓑衣)再砌井牆,能凈水去混。因此,在沼澤地上建成的和貴樓,挖左井時碰到渾水,是自然的;為解決吃水問題,只有請來有經驗的挖井師傅,採取特殊方法,保證挖成的井水去渾能吃。而挖井師傅採取的方法,就是老人所說的「井底填木炭、鋪蓑衣」,起到了過濾渾水的作用,所以重新挖的右邊井水能變清澈。
三、井中養魚。井中養魚,不是為了觀賞。而是為了除污,凈化水質。過去和貴樓井中常養一種魚,土話叫「洋官」,形似鯰魚。它在怡然自得地游啊游,無論盛夏還是嚴寒,長年累月總是游得那麼愜意。這種魚能除污,不停地吃著臟東西,使井水保持潔凈,為和貴樓人家默默作出奉獻。要是遇到井水變質或有毒,它會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向和貴樓人家「報警」,精神令人敬佩!
根據「風水」學說對和貴樓「陰陽井」的解釋
現代風水學專家巫禎先生曾這樣分析和貴樓:它坐酉向卯兼庚甲,正盤乙酉分金,水口為壬。
樓內天井放水從正門流出,樓外前庭門位在人盤甲上,水從天盤乙上放出。
這座土樓的地理為未坤申方來龍結穴,入首粗壯似卧牛,為牛卧爛泥穴,穴在沼澤地中。
酉山卯向,開中門為世門,得財丁;甲方開外門為輔助門,利文學功名;這也許就是簡次屏在樓的門外用單層的厝圍成11米深的前院,樓內又建了一座單層的學堂,形成厝包樓、樓包厝的奇特建構的緣故吧!這正驗證了「厝包樓兒孫賢,樓包厝兒孫富」的諺語。
左水井為艮卦位,艮覆碗,三陰一陽;而右水井為巽卦位,巽下兩陽一陰,所以左為陰井,右為陽井。
左井泉口從泥沼中出之:為形成財丁貴齊全的地理格局,和貴樓族人又在門的前方用人工挑築成一個小山峰,像是一個筆架,人稱筆架山,使和貴樓門前案山回護。
⑤ 人工挖井時有地下滲水有什麼方法補救
在鑽孔施工及用水過程中,受層壓及采動影響,造成鑽孔附近底板出現斷裂、底鼓等現象,造成鑽孔內的高壓水(2~4MPa)經裂隙漏出,造成鑽孔使用效果差甚至報廢。一旦出現此類情況,以前採取的方法為往鑽孔內注入大量水泥或吸水膨脹物質,如海帶、黃豆等。等注入的物質從鑽孔附近裂隙返出,停止注,待一段時間後再次注,如此反復,直至鑽孔附近裂隙不再返漿。但是這種填注的方法存在浪費材料嚴重,鑽孔容易廢棄等缺點,在長期的實踐中飛秒檢測技術提出另外一種新的方法,具體如下:1)、拆除鑽孔的控制瓦籠,讓水從孔口流出,釋放鑽孔水壓,防止裂隙進一步擴大。2)、加工一個直徑適中的(這里用φ108mm作為例子)中間帶注漿孔的兩通,將兩通一端的法蘭盤與φ108mm的護壁管法蘭盤連接好。在鑽孔內壁再下一路φ91mm(這里是舉例說明)的護壁管(帶雙層法蘭盤),長度超過漏水裂隙(實際處理一般下至含水層)。 3)、將φ91mm的護壁管與φ108mm的護壁管法蘭盤連接好,在孔口安裝控制瓦籠,但瓦籠不關閉。 4)、通過法蘭盤之間預留的注漿孔向兩管壁之間注入吸水膨脹物質,待漏水裂隙附近返出吸水膨脹物質後,停止注入。
5)、將孔口的控制瓦籠關閉,與供水管路合茬。
⑥ 如何在山上找水源(要挖井)
打井施工在什麼地段適合
1.高處之中找低處
根據地形情況,到溝谷中或地形低窪處去找水。打井例如在山區,地下水一般多是在溝谷中聚集,或排泄出地錶行成泉;在濱海或濱湖的溺谷中,由於雨水和地表水的集中滲入,可行成淡水透鏡體,這種透鏡體埋藏於溺谷的低窪處,沙漠地區的沙丘地地下水,在沙丘於沙丘之間的凹地中地下埋藏較淺。
2.透水性好的岩層中尋找透水性差的岩層
在岩石裂隙發育,透水性好的山區(石灰地區)找水,因岩石透水性好,降水沿裂隙滲入很深,地下水埋深數十米到數百米,在居民點分散的山區打這樣的深井,目前存在一些困難。在這樣的地區找水要盡力尋找淺部隔水層或相對隔水層。這樣,隔水層能阻止上部滲入的地下水不再繼續下滲,而集聚在隔水層以上。這種含水層盡管有時水量不大,但埋藏淺,對小型居民點用水可以滿足要求。
3.透水性差的岩層中找透水性好的岩層
在一些火成岩層或變質岩分布的山區找水,打井基岩深部如無構造裂隙發育,其透水性很差,而基岩上部由於長期遭受風化,形成裂隙發育透水性良好的深厚風化殼,在風化殼中以及在山坡山麓的殘積壤積層中,發現有空隙和裂隙水。
⑦ 打井,怎麼知道地下有水,簡單具體的方法
1、根據「背、向斜」的原理;斷層是難以取水的,斷層面脆弱並有裂痕,水會下滲,自然而然,不論怎麼打井,它是不會上涌的;「背斜」呈「凸」型,中間的岩石較硬而且高出平均厚度,這樣的地點挖井,也是徒勞無益。
2、「背斜」山體的植被較稀,而苔蘚類植被一般較為豐富。向斜」呈「凹」型,顯然地,水滲入岩石底部,而從這上方打井,效果較好,不但工作量較少,而且水源不斷。
(7)挖井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類型
1、根據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含水層岩性結構﹐人類創造了多種多樣的井型。
2、中國民間長期慣用的是圓形筒井。直徑多為1~2米﹐深度一般為數米到20~30米﹐施工時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這種井只宜於開采淺層地下水。
3、為了開采深部地下水﹐發展了口徑較小(幾厘米到幾十厘米)而深度相當大(幾十米至幾百米)的管井。打管井需要專門的打井機械和採用比較復雜的工藝。早在公元前250年在中國現今的四川省,就在堅硬岩石中大量開鑿深達數十米乃至百米以上的井,開采地下鹵水煮鹽。
4、打井揭露存有鹵水的承壓含水層後﹐地下水往往從井中自行流出﹐這種井便是自流井。中國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貢市)的地名即由此而得。現代世界各國主要用管井開采地下水,用動力鑽機打井,以各種水泵作為提水工具。
5、中國在1949年以前,只有少數城市有少量管井,用動力提水的井也為數不多,到1980年全國動力提水的井發展到220萬口,廣泛用於工礦城鎮供水、農業灌溉及其他目的。
農民打井噴湧出4米高山泉水
1、新華網石家莊7月17日專電(張作承、張飛鶴)7月14日,河北省興隆縣興隆鎮九龍潭景區一農民打機井,意外噴湧出4米多高的山泉水水柱。
2、興隆鎮雙林村村民董文民,由於乾旱自家水井水不夠吃,僱傭縣里的專業打機井人員打井。「原計劃打50米深,可打到30米,就出水了,打到40米時鑽還沒有撤,就開始噴水了。」董文民說。
3、該水井坐落於青松嶺大峽谷九龍潭景區停車場附近,井深46.5米,董文民花了4000多元。現在不光水井噴湧出4米多高山泉水水柱,周圍還出現了多處湧泉,水質清涼甘洌,當地村民及遊客爭相飲用。
4、打井隊負責人徐志學介紹:「可能是打著水脈了,地下儲水量大、壓力大所致。」
5、景區總經理鄭寶貴現正在和董文民協商,計劃在此建一景點,並打造水上樂園及觀賞魚欣賞園。
6、青松嶺大峽谷九龍潭景區為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縣城西南15公里處,屬嶂谷型地貌,在一億四千萬年前的造山運動中形成了刀劈斧砍的峽谷奇觀,景色神秘誘人。
⑧ 頂管工作井接收井有哪些施工方法
頂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如何布置?間距多少?
兩者一般間距120~150,中間工作井,兩邊接收井;頂管工作井單方向頂管為矩形工作井,接收井基本為圓形;多方向頂管則採用圓形頂管工作井。
也可以長距離頂管的,看工程需要了。
----------------------
頂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方案
頂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方案
目 錄
1、工程概況???????????????????????????1
2、施工前的准備工作???????????????????????3
3、編制依據???????????????????????????3
4、場地施工特點分析???????????????????????4
5、施工部署及資源計劃??????????????????????4
6、進度計劃???????????????????????????5
7、施工工藝流程?????????????????????????5
8、主要施工方法及質量要求????????????????????5
9、質量保證措施?????????????????????????7
10、文明施工措施?????????????????? ??????9
11、主要安全技術措施??????????????????????10
12、檢測????????????????????????????14
13、應急救援預案????????????????????????14
14、附圖表
附表1:機具設備需要計劃
附圖1:人工挖井流程圖
1.工程概況
1.1本項目為惠州市湖鎮污水處理廠一期管網工程,為永湖鎮污水主幹管並沿途收集居民污水及道路自流污水,直至中間泵站。總長約為7.8公里,其中W01—W06設計採用φ400高密度聚乙烯雙壁波紋管(HDPE),環剛度為SN8,此段覆土埋設內側緊靠擋土,外側為河道,長度約為0.25公里,W06—W30設計採用φ500高密度聚乙烯雙壁波紋管(HDPE),環剛度為SN8,此段覆土埋設內側緊靠自然河坡,外側為河道局部位置為大開挖埋設,長度約為1.1公里,W30—W42設計採用φ800的鋼筋混凝土專用頂管(Ⅲ級),採用頂管施工,此段局部穿過居民鬧區道路,其他的在田園內,長度約為0.68公里。 W42—W47設計採用φ800高密度聚乙烯雙壁波紋管(HDPE),環剛度為SN8,此段大開挖埋設位於河道自然坡內,長度約為0.29公里,其中W47—提升泵房,設計採用φ800的鋼筋混凝土專用頂管(Ⅲ級),採用頂管施工,此段位於田園內及道路旁,長度約為0.93公里,兩段共有7座頂管工作井和7座頂管接收井,。工作井為Φ7500圓形井,壁厚500mm;接收井為Φ4500圓形井,壁厚350mm。頂管井開挖深度為8~12m。在開挖前應先採用Φ550@400的雙排高壓旋噴樁對井四周進行封閉。
1.2本工程由廣東中天市政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負責設計,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由汕頭市粵東工程勘察院提供,深圳市甘泉建設監理有限公司負責工程監理,由河源市政工程總公司惠陽分公司負責承建施工。
1.3地質情況
本次勘察查明,在鑽探控制深度范圍內,場地地層主要由素填土、雜填土、粉質粘土、粉砂、中砂等組成。場地地層及其物理力學性質分層描述如下:
1.3.1人工素填土(Q4ml):黃褐色,鬆散、稍濕、以粉質粘土為主,土質不均,為新近
堆積填土,含少量礦石。層厚0.8~6.5米;層頂埋深0.0m,層頂標高14.70—19.67m。ZK1~ZK4共4個鑽孔有分布。
1.3.2、沖積層(Qal)
21)(1)粉質粘土等Qal(○:黃褐色,可塑~硬塑,捻面較光滑,韌性及干強度中等,
沖積成因;層厚2.70~12.50m;層頂埋深0.8~2.1m,層頂標高12.60~15.62m。
本層取得土樣1組,進行標准貫入試驗4次,錘擊數為7~10擊,修正擊數6.50~8.60
擊。該層見於鑽孔ZK1~ZK2共2個鑽孔有分布。
22)(2)粉土Qal(○:黃褐色,濕,稍密~中密,捻面粗糙,搖震反映明顯,韌性及干
強度較低,土質均勻,局部夾粉質粘土;層厚0.60~3.80m;層頂埋深6.8~9.3米。層頂標高3.82~5.30m。
本層取得土樣2組,進行標准貫入試驗3次,錘擊數為7~14擊,修正擊數5.80~11.0擊。該層見於鑽孔ZK2~ZK4共3個鑽孔有分布。
23)(3)粉砂Qal(○:灰黃色,飽和,鬆散~中密,主要分布石英、長石,砂質不純,
夾粉土;層厚3.00~5.30m;層頂埋深1.70~10.30米。層頂標高11.32~14.97m。
本層進行標准貫入試驗2次,錘擊數為6~18擊,修正擊數5.60~14.0擊。該層見於鑽孔ZK1、ZK3~ZK4共3個鑽孔有分布。
24)(4)中砂Qal(○:灰白色,飽和,稍密,主要分布石英、長石,砂質不純,夾粉土
薄層;級配較差;層厚1.50m;層頂埋深14.0米。層頂標高0.7m。
1.4地下水情況
在勘察控制深度范圍內各鑽孔均鑽遇地下水,地下水主要為地下潛水,受大氣降水補
22層、粉土○23層、中砂○24層中的地下水含量較豐富,為主要給影響。填土①層、粉土○
含水層。填土、粉土、砂層的透水性和富水性好,為強透水層;粉質粘土為弱透水層。
2. 施工前的准備工作
2.1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圖紙會審,明確施工過程中各項技術要求。
2.2開工前要求建設單位應提供建築紅線外30米以內的地面建(構)築物地下管線等的有關資料,使施工單位對周邊建築物有更深的了解。根據現場情況,施工單位要派人對周圍地下管線、構築物、建築物基礎、上部結構現狀等情況進行實地檢查並記錄備查。
2.3施工前興建單位應做好三通一平工作,施工單位做好排水及場地內施工用電平面線路布設和安裝工作。按施工圖紙准確放線,放出井位中心線和井徑,並認真進行技術復核,經有關部門辦理簽證手續,才能開挖井身土方。
2.4施工前做好鋼材、水泥、砂、石試驗工作,確定施工砼配合比。各種主要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報告。
2.5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體檢,體檢合格後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分項工程安全技術及施
工質量技術的交底,並辦好簽證手續。要使安全、技術管理在思想、組織、措施都得到落實。
2.6施工前應對進場設備及所有電氣、電路進行安裝檢查及驗收,不符合安全規范要求的設備及電器必須整改,經檢查符合要求才予開工使用。
2.7對場內的生活、生產設施合理布置,對勞動力及管理人員進行明確分工,落實崗位責任。
2.8頂管井施工前做好排水施工,以確保挖井施工正常進行。
3.編制依據
3.1惠州市惠陽區永湖鎮污水處理廠一期管網工程施工圖(2010.11)
3.2整條管網走向進行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汕頭粵東工程勘察院)
3.3《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
3.4《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
3.5《建築地基礎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2-2002)
3.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3.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J18-2003);
3.8《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標准》(JGJ/T27-2001);
3.9《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准》(GB/T50107-2010);
3.10《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JGJ 59-99)
3.1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3.12省市有關文件
4、場地施工特點分析
4. 1施工場地狹窄,必須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嚴格管理,以高度責任感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4.2擬建頂管井與相鄰民房,商鋪較近,施工中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商鋪正常運作不受影響。
4.3場地地下水屬潛水,開挖范圍內含水層主要為粉細砂層。
5、施工部署及資源計劃
5.1施工部署
5.1.1擬安排12人分3個班組挖孔施工,每組4人。全面開挖,每日要完成一節井壁,正常土層每節0.95m,不利土層(淤泥或流砂層)每節0.30~0.45m。
5.1.2清運余泥3人,施工過程各工種應根據進度需要,隨時調整或增加人力。
5.2資源計劃
5.2.1人力資源
工地管理人員:5人
操作工人
班 長:3人
熟練工人:12人
焊 工:3人
電 工:1人
5.2.2基礎設施
為確保該項工程的施工質量,項目部配置臨時辦公室,安裝施工用臨時供電、給排水系統,配備適用的機具設備(見附表1機具設備需要計劃)。
6.進度計劃
本工程計劃施工工期50天。
7.施工工藝流程
本工程逆作法挖井施工流程見附圖1。
8.主要項目施工方法及質量要求
8.1高壓旋噴樁施工
8.1.1旋噴樁施工順序:
1)、引孔鑽機就位導孔。
2)、旋噴機就位下旋噴頭至設計樁底標高。
3)、邊提升、邊旋轉噴射至設計樁頂標高。
4)、提鑽清洗鑽具。
5)、移機至下一個孔位。
⑨ 打井技術最早起源於何時,古人是如何開鑿打井的
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從古自今人類都是沒有離開水而生存的,而“井”的出現就是古人們對水資源探索的一種進步。在遙遠的古代,人類一開始想要喝水的話,就是直接飲用河水或者是湖泊中的水,而當“井”出現之後,人類在飲水這方面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所以說“井”不僅僅是古人智慧的體現,也是人類在飲水史上的巨大改變。根據目前已經發現的史書記載,“井”最早出現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而且根據許多專家的推測,早在河姆渡時期,古人們就已經掌握了簡易的打井方法。
到了周朝的時候,人類已經掌握了很熟練的挖井技術,而且在朝廷中還有一個專門負責挖井的官職,當軍隊每到一個地方,負責挖井的人就開始尋找能夠挖井的地方。
⑩ 古代人是怎麼打井的最早是誰發明打井的呢
最早是由黃帝發明出這種打井的方法的,他的打井工具也非常的簡單,就是一些簡單的挖掘工具,還有一些可以運輸泥土的簍子,這樣一來就可以將打井打出來的泥土很好地運送出來,讓井的空間變得更加的開闊,有足夠的空間讓泉水溢出來。也真是通過這種打井的方法,讓當時產生了許多的村莊,因為水是生命之源,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所以說人們一般都會在井水旁邊選擇定居,由此產生一個個部落,這就是人類早期的一個文明現狀。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在打井這一方面的歷史非常悠久,工具簡單並且簡陋,但是依然可以將地下的水給打上來,這足以看出古人的勤勞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