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行使路程中3個全程的計算方法

行使路程中3個全程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8 14:32:48

Ⅰ 行程問題一般有什麼解題思路

行程應用題
行程問題是研究物體在一定的條件、環境、范圍內運動的問題,這類問題主要涉及到路程、速度、時間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較復雜的行程問題還要注意理解「速度和」、「速度差」以及行程中兩車的出發時間、出發地點、運動方向與運動結果等四大要素,行程問題根據運動方向的不同可分為三類:
一、 相遇問題
兩個物體由於相向運動而相遇,這就是相遇問題。解答相遇問題的關鍵是求出兩個運動物體的速度之和,其基本公式有:
相遇時間=兩地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兩地路程÷相遇時間
兩地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二、 相離問題
兩個運動物體由於背向運動而相離,就是相離問題。解答相離問題的關鍵是求出兩個運動物體共同趨勢的距離(速度和)。
基本公式有:
兩地距離=速度和×相離時間
相離時間=兩地距離÷速度和
速度和=兩地距離÷相離時間
三、 追及問題
兩個運動的物體同向而行,一快一慢,快車後,慢車前,經過一定的時間,快的追上慢的就是追及問題。根據所給的條件不同,可分兩種:(1)直接給追及距離的(同時不同地的);(2)間接給追及距離的(同地不同時)。
解答追及問題的關鍵是確定或求出追及距離和速度差,基本公式有: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推薦於 2020-03-10
查看全部7個回答
3-6年級寫作文沒思路?馬鞍山專屬作文提升課,在家免費學

00:56
高途免費課
廣告
1條評論
yijia1234560贊
相遇時間是什麼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報名時間_報考條件「中公教育」
「中公教育」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職位解讀,報名指導,在職備考,零基礎備考,封閉實戰!「中公教育」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題庫資料領取,筆面全程,全程服務
廣告2020-08-08
行程問題如何解決
行程問題是反映物體勻速運動的應用題。行程問題涉及的變化較多,有的涉及一個物體的運動,有的涉及兩個物體的運動,有的涉及三個物體的運動。涉及兩個物體運動的,又有「相向運動」(相遇問題)、「同向運動」(追及問題)和「相背運動」(相離問題)三種情況。但歸納起來,不管是「一個物體的運動」還是「兩個物體的運動」,不管是「相向運動」、「同向運動」,還是「相背運動」,他們的特點是一樣的,具體地說,就是它們反映出來的數量關系是相同的,都可以歸納為:速度×時間=路程。 編輯本段公式流水問題順水行程=(船速+水速)×順水時間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時間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相遇問題(直線)相向而行的公式:相遇時間=距離÷速度和(甲的速度×時間+乙的速度×時間=距離) 相背而行的公式:相背距離=速度和×時間(甲的速度×時間+乙的速度×時間=相背距離) 相遇問題(環形)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環形周長 多次相遇 線型路程:甲乙共行全程數=相遇次數×2-1 環型路程:甲乙共行全程數=相遇次數 其中甲共行路程=單在單個全程所行路程×共行全程數 追及問題同向而行的公式:(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後)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若在環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後)追及距離=速度差×時間 追及距離÷時間=速度差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總路程 追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速度差=路程差 追及問題(直線)距離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及時間 追及問題(環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線的周長 編輯本段詳述要正確的解答有關"行程問題」的應用題,必須弄清物體運動的具體情況。如運動的方向(相向,相背,同向),出發的時間(同時,不同時),出發的地點(同地,不同地),運動的路線(封閉,不封閉),運動的結果(相遇、相距多少、交錯而過、追擊)。 兩個物體運動時,運動的方向與運動的速度有著很大關系,當兩個物體「相向運動」或「相背運動」時,此時的運動速度都是「兩個物體運動速度的和」(簡稱速度和),當兩個物體「同向運動」時,此時兩個物體的追擊的速度就變為了「兩個物體運動速度的差」(簡稱速度差)。 當物體運動有外作用力時,速度也會發生變化。如人在賽跑時順風跑和逆風跑;船在河中順水而下和逆水而上。此時人在順風跑是運動的速度就應該等於人本身運動的速度加上風的速度,人在逆風跑時運動的速度就應該等於人本身的速度減去風的速度;我們再比較一下人順風的速度和逆風的速度會發現,順風速度與逆風速度之間相差著兩個風的速度;同樣比較「順水而下」與「逆流而上」,兩個速度之間也相差著兩個「水流的速度」。 編輯本段解法設甲的速度為X千米/時,乙的速度為Y千米/時,甲從A地出發,乙從B地出發,當兩人第一次相遇時,離A地4千米,也就是甲走了(4/X)小時,而此時距乙離開B地的距離為 〔Y×(4/X)〕千米,於是我們可以知道,整條路線的全程為S=4+〔Y×(4/X)〕,那麼也可以清楚這道題目求的就是第一次相遇時離B地的這個距離,用這個距離與第二次兩相遇時而到第二次相遇時離B地的3千米進行比較。因此,為了方便以後的說明,將這個距離[Y×(4/X)〕用J來表示。 第一次相遇後,甲需要走過的距離為3+〔Y×(4/X)〕,這樣才能與乙第二次相遇,而在甲用同樣的時間,乙則要走過距離為4+S-3的路程才能與甲相遇。於是兩人的相同時間可以寫成一個等式,如下: {3+〔Y×(4/X)〕}/X=(4+S-3)/Y (其中,S為全程距離,上面已經給出過了,這里為了寫起來方便就不全寫進去了,但做題目時最好還是全寫進去,不然會看不明白的。) 整理上面這個式子,可得, 4Y^2-XY-5X^2=0 將這個式子因式分解為 (Y+X)(4Y-5X)=0 可得X與Y之間的關系式,Y=-X或 Y=5X/4 因為兩人的速度不可能為負數,所以第一個關系式否掉,那麼就是第二個關系式可用。 於是將這個關系式帶入J這個距離式子中,可以得出J=(5X/4 )×4/X=5 於是,我們知道了,當甲與乙第一次相遇時,離B地的距離為5千米,而第二次相遇時,離B地的距離為3千米,所以兩次相遇地點間的距離為2千米
61贊·1,813瀏覽
行程問題不好怎麼辦?
請問是計算程問題的題目,還是實際的旅行行程問題,前者,請給出具體問題,後者請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第一時間是否緊張,旅程的遠近,時間緊,考慮飛機,高鐵。 第二旅費是否充足,如祣費沒問題,還是選飛機,高鐵,舒適度較高,反之,則可選普通火車。價格是便宜好多。 第三住宿如果已有當地人接待,則可不考慮,否則請提前預訂,並且選好地點,要交通方便的。
66瀏覽2019-11-26
行程問題怎麼做?
相向而行的公式:相遇時間=距離÷速度和(甲的速度×時間+乙的速度×時間=距離)。 相背而行的公式:相背距離=速度和×時間。(甲的速度×時間+乙的速度×時間=相背距離) 相向而行的公式:(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後)追擊時間=追擊距離÷速度差。 若在環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後)追擊距離=速度差×時間。 追擊距離÷時間=速度差
169贊·1,431瀏覽2018-12-22
怎麼解行程問題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關鍵問題:確定行程過程中的位置 相遇問題: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請寫出其他公式) 相遇問題:(直線):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總路程 相遇問題:(環形):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環形周長 追及問題:追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寫出其他公式) 追及問題:(直線):距離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擊時間 追及問題:(環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線的周長 流水問題:順水行程=(船速+水速)×順水時間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時間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問題:關鍵是確定物體所運動的速度,參照以上公式。 列車過橋問題:關鍵是確定物體所運動的路程,參照以上公式。 流水問題: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水 速: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2贊·716瀏覽
解決行程問題和分配問題的方法
問題分析中的第一步其實和問題的定義是完全連貫的,即細化問題的定義。在問題定義階段我們僅僅給出現狀和期望的差距即可,但是究竟是哪裡的問題?問題的症狀表現究竟分為了哪些方面?這些內容就屬於問題定義的細化,由於在整個細化過程中就會設計到調查研究,我們需要調查研究,並根據收集回來的數據分析後才能夠得出結論,這個過程其實就已經是問題分析的過程。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那麼你可以選擇任何一條路。分析問題的過程就是需要知道具體的目標,同時通過問題細化後給出結構化的問題定義。才能夠達到互斥和綜合無遺漏的定義目標。問題由幾部分組成,一個是問題所作用的對象,一個是問題表象本身。這兩者都存在問題分解和細化的過程,通過分解後才能夠形成更加細小和容易解決的組件。比如講我現在很難受,這個問題的作用對象是我,而我這個對象是可以分解的,即是生理上的難受還是心理上的難受,如果是身體上的是外傷還是內部的?內部的可能又涉及到具體哪個部位難受,這就是問題作用的對象的分解。另外問題本身的表象難受也可以進行分解,是焦慮,痛苦還是悲傷,如果是痛苦的是隱痛,陣痛還是酸痛?通過這兩方面的分解後就基本清楚了如何對症下葯,如何根據經驗進行模式匹配。 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一般會採用魚骨圖進行問題根源分析,但同時對問題本身的分解和分析也同樣重要。在這里可以採用思維導圖或邏輯樹的方法對問題本身進行分解,分解後你才會發現問題的產生是由各種問題要素相互作用後才產生的,問題的表象是由各種小問題的表象共同聚合而成的。有了這個思路就有了動態系統觀的思想,知道了問題本身遠遠比黑白是非要復雜的多,知道了解決問題不能片面的針對表像而忽視了整體。一個問題我們只要能夠解決關鍵的問題要素就能夠達到大家都認同的一個滿意的結果,而這種分析後我們就容易採用2/8原則確定問題的關鍵要素,並有針對性的去設計數據收集,分析和調查方案和行動。 對於問題的分解我們期望引入系統思考的思路,即問題不是簡單的進行邏輯分解就算完成,而是在問題分解為子問題和問題要素後必須要去考慮問題之間的交互作用。各問題要素之間存在著正負作用,而且作用力大小也不一樣,如果去片名追求一個指標的最優而不去考慮對其他要素的影響,那最終結果往往是問題沒有解決反而表現的更嚴重。 問題樹的方法主要用在結構化問題分析上,因為有了問題樹就清楚了整個問題的構成,就可以對問題展開全面的調查研究和分析。這無疑也增加了我們收集和分析數據的工作量,但由於做了全面分析可以保證不放過任何一個問題症結。而非結構化的方法往往並不需要很細致的進行問題分解,當問題產生後非結構化分析的方法首先是根據個人的經驗先假設可能產生問題的分支和要素,再收集數據和通過分析去論證自我假設的正確性,這種方法在我們有較多的經驗積累的時候往往更加有效。
2贊·861瀏覽
【攜程APP】廣西旅遊攻略 介紹_立即下載
值得一看的廣西相關信息推薦
攜程APP 廣西旅遊攻略,有哪些好玩的景點,在線攻略,立即下載!
m.ctrip.com廣告 
【攜程APP】廣西旅遊攻略 介紹_立即下載
攜程APP 廣西旅遊攻略,有哪些好玩的景點,在線攻略,立即下載!
m.ctrip.com廣告 
中國很多中年夫妻,喜歡分床睡,這樣做到底好不好?
實際上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年夫妻喜歡分床睡,但是這也不一定預示著婚姻出現了多大的問題。因為人到中年,可能
8條回答·695人在看
生意不好,是轉讓還是放棄?
這也是我建議孫老闆放棄的原因。一旦人們下意識地不喜歡某事,他們只會變得越來越厭惡。他們
5條回答·122人在看
釀酒工藝:紅米酒家庭的釀造方法是什麼
紅米酒怎麼做的?紅米酒家庭的釀造方法是什麼?喝紅米酒有什麼好處? 一、自釀紅米酒的方法: 1、糯米淘洗後放清水裡浸泡12小時。浸泡好的糯米再次淘洗至洗米水變清澈。 2、把淘好的米放蒸格里蒸30-
729人在看
千峰競秀、萬壑奔流,作為道教名山的三清山,都有哪些令人流連忘返的特點呢?
三清山可以說是非常的著名,因為這里有著優美的風景,而且道教文化厚重,可以說是道教教徒的聖地,而且這里
10條回答·340人在看
評論

Ⅱ 問你一個數學問題,要列過程

甲和乙二人同時分別從a和b兩地出發,甲到b地後立即往回走,乙到達a地後立即往回走,第一次相遇在離a與b中點2千米處靠b一側,第二次相遇在離a地4千米處,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兩人共走了3個全程,每個全程甲比乙多行2*2千米,3個全程就多走12千米。
甲行了2個全程減4千米,乙行了一個全程加4千米,所以:
(2s-4)-(s+4)=12
解得:s=20千米
ab兩地相距20千米

Ⅲ 數學路程問題,這題要怎麼理解

LZ您好

先畫圖……

畫完圖我們知道,

最初出發到第一次相遇,二人走了1個AB全程,花了1份的時間。甲走了75km

最初出發到第二次相遇,二人走了3個AB全程,花了3份的時間。

所以第二張圖,紅箭頭的全長是3份時間下甲走的距離,是3X75=225km

第二張紅箭頭里,甲實際走了全程,還回頭多走了55km

所以結果是225-55=170km

Ⅳ 小學奧數行程問題(兩次相遇三個全程不告訴相距長度)五年級

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A、B兩站相對開出,第一次在離A站90千米處相遇。相遇後兩車繼續以原速前進,到達目的地後又立刻返回,第二次相遇在離A站50千米處,求A、B兩站之間的路程.

解答如下:
第二次相遇時,路程和3個全程,甲行了90*3=270千米 加上50千米的路程,得全程的二倍。 (270+50)÷2=160千米

解釋說明:
第一次相遇時,路程和是一個全程,甲行了90千米。
第二次相遇時,路程和是三個全程,說明第二次相遇時的相遇時間是第一次相遇時的相遇時間的三倍,甲第二次相遇時用的時間就是第一次相遇時用的時間的三倍,所以甲第二次相遇時走的路程就是第一次相遇時走的路程的三倍。

Ⅳ 速度與時間、路程的三個公式是什麼



(5)行使路程中3個全程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描述速度與路程的關系的還有一個物理量:加速度。

加速度(Acceleration)是速度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Δv/Δt,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單位是m/s²。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物體速度變化(量)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Ⅵ 求各類行程問題公式

1. 相遇問題 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時間
2. 追及問題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
3. 流水行船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船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4. 多次相遇
①線型路程: 甲乙共行全程數=相遇次數×2-1
②環型路程: 甲乙共行全程數=相遇次數
其中甲共行路程=甲在單個全程所行路程×共行全程數
5. 環形跑道
6. 行程問題中正反比例關系的應用
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成反比。
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
時間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7. 列車過橋問題
①車長+橋長=速度×時間
②車長甲+車長乙=速度和×相遇時間
③車長甲+車長乙=速度差×追及時間
列車與人或騎車人或另一列車上的司機的相遇及追及問題
車長=速度和×相遇時間 車長=速度差×追及時間

Ⅶ 第二次相遇,二人共行三個全程,乙應行54×3=162千米 乙為什麼所行路程是3倍54米

這里應該假設兩人是勻速的。
第一次相遇兩人走了一個全程,到第二次相遇時兩人共行了三個全程(如果不能理解的話請假設兩人速度相同,比劃一下)。
所以,就是3倍。

Ⅷ 一道數學題

兩人第一次相遇表示走了一個AB全程(即AB兩地之間的距離),而甲在一個全程中走600米,走到對方出發點表示兩人各走了一個AB全程,一共就是兩個AB全程,兩人第二次相遇表示一共走了三個AB全程,在每一個AB全程中,甲都走600米,所以第二次相遇甲一共走了600*3米
到第二次相遇時甲走了兩個AB全程少400米,即(600*3+400)/2=1100(米),這就是AB兩地的距離。
你的式子:(600*3-400)/2=700米 700+400=1100有點復雜

Ⅸ 路程的三個公式是什麼

路程的計算公式是路程=時間×速度,速度=路程÷時間,時間=路程÷速度。

涉及兩個物體運動的,有相向運動(相遇問題)、同向運動(追及問題)和相背運動(相離問題)三種情況。

但歸納起來,不管是一個物體的運動還是兩個物體的運動,不管是相向運動、同向運動,還是相背運動,特點是一樣的,具體地說,就是反映出來的數量關系是相同的,都可以歸納為: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短。

(注意:路程是標量)

質點從空間的初位置運動到末位置,運動軌跡的長度叫做質點在這一運動過程所通過的路程。位移與路程是兩個不同性質的物理量,位移為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而路程是標量,即沒有方向只有大小的物理量。在單向直線運動中,路程是直線軌跡的長度;在曲線運動中,路程是曲線軌跡的長度。當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經過一段時間後回到原處,路程不為零,位移則等於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路程

Ⅹ 在兩次相遇問題中,為什麼在汽車第二次相遇時汽車行了三個第一次相遇時的路程呢

親 ~ ,我們這樣來分析一下哦, 第一次相遇的時候他們一共走了一個全程, 然後各自繼續往前走, 注意, 他們各自走到對方的起點,這時候他們一共又走了一個全程, 再各自返回相遇,又是一個全程, 這樣一共就是三個全程了 ! 要注意的是,他們各自走到對方的起點,其實一共是走了兩個全程,而不是一個全程 !

理解了嗎 ? 如果看不懂的話可以追問,我給你畫圖看看。

望採納 ~

閱讀全文

與行使路程中3個全程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斑禿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936
如何做香乾好吃的方法 瀏覽:507
室外管道連接的方法 瀏覽:470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4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79
如何培養孩子認識字的方法 瀏覽:351
小天鵝冰箱門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495
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 瀏覽:917
鬆手剎的正確方法 瀏覽:774
芋頭怎麼煎好吃又簡單的方法 瀏覽:362
計算用電器電功率的簡便方法 瀏覽:657
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示範 瀏覽: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簡便的方法 瀏覽:527
提魚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50
記憶拼貼的訓練方法 瀏覽:62
防凍害的最佳方法 瀏覽:597
練肩頸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846
聚會用香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527
最簡單的房子封頂方法 瀏覽:441
咳嗽灸溫控貼使用方法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