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七殼魚是什麼魚
七殼魚學名叫月鱧,俗稱七星魚、稱星魚、花星魚、山斑魚、點秤魚、中公魚、才魚、黑魚等(各地叫法有所不同)屬硬骨魚綱、鱸形目、鱧科、月鱧屬。
❷ 七星魚是什麼魚
七星魚又叫花星魚、山斑魚、黑魚、才魚,其頭部較大,魚鰭呈圓形,背部顏色為灰黑色、腹部為灰白色,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西、福建等地,養殖七星魚時,要在水質好的場地建造魚塘,並為其提供粉狀飼料和動物性飼料。
1、品種介紹
七星魚又叫黑魚、點秤魚、山斑魚、花星魚、才魚、中公魚,有三十多個品種,在我國分布有八種,其頭部較大、呈三角狀,尾部呈圓形,背部顏色為黑色、腹部為白色,兩側分布有灰黑色斑紋。
2、分布范圍
七星魚主要分布在華南地區,其中廣東省的各大水系中均有分布,而廣西、湖北、福建、湖南、江西等地分布較少。七星魚屬於底棲魚類,主要生長河流、湖泊、池塘中,一般在白天會躲在水草中休息,夜間才會覓食。
3、建造魚塘
養殖七星魚的過程中,要在水源充足、水質優良、排灌方便的場地建造池塘,並利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處理,還要在池塘底部栽種水草,為七星魚提供躲藏的環境,最後向池塘中投放體質健壯、無病無傷的魚苗即可。
4、提供飼料
七星魚屬於雜食性魚類,以水中的魚、蝦、水生昆蟲、甲殼動物為食,養殖初期要為其提供水蚤、豐年蝦、水蚯蚓、蛋黃等食物,而七星魚生長成熟後,則可以餵食黃粉蟲、蠶蛹、內臟等食物。
❸ 七星魚的飼養方法及基本介紹
我們都知道,七星魚具有重要的食用價值、葯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許多人都不知道七星魚的 飼養 方法 。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七星魚的飼養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七星魚的飼養方法 飼養管理
七星魚體長在6厘米之前的苗種階段,以喂活水蚤、水蚯蚓為主。體長達6厘米後,一是投喂鮮雜魚或其他鮮活餌料(黃粉蟲、蠅蛆等),二是投喂配合飼料(旦白質含40%以上),投喂配合飼料後不再投喂動物性活飼料。配合飼料是福星牌浮水性七星魚飼料。日喂二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日投料量占魚體重5%,一般投飼後一個小時內吃完為宜。
水質管理
每10-20天加註一次新水,每次注入20-30厘米。要經常保持池水清徹、透明度大,為此要在水面種水浮蓮等以凈化水質。可用氯殺凈等消毒劑定期消毒水體。池底可放些磚瓦,滿足其底棲洞穴性。
日常管理
平時堅持巡塘,觀察魚群活動,發現有離群獨游,黑身等異常狀況要及時處理。同時要防逃、防蛇鼠鳥害。飼養一段時間後,魚生長大小不一時,要把及時分養、防止大吃小。
防 病
飼養中每7-10天用殺菌葯、滅蟲葯交替消毒池水,也可常在水中浸泡苦練樹葉、魚腥草等草葯消毒。同時投喂葯餌料,一般用痢疾靈、強克99等與花星牌浮化顆粒飼料拌勻後陰干10-20分鍾投喂,要連喂3-5天。
七星魚的基本內介紹
七星魚學名叫月鱧(lǐ),俗稱七星魚、花星魚、山斑魚、點秤魚、中公魚等(各地叫法有所不同)屬硬骨魚鋼、鱸形目、屬鱧科、據不完全統計該科魚大約有30多種,我國鱧有8種。目前已作為養殖的對象有月鱧、烏鱧、斑鱧三種。上述三種無論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等都有不同的差異。月鱧主要分布在華南地區。廣東各水系中上游山溪和海南島各水系分布較多,廣西、福建、雲南和湖南等也有分布。人工養殖近幾年來才開始推廣,已為人們所接受,它是我國重要出口水產品。
月鱧是鱧科魚類中最有經濟價值的淡水魚類,有“魚中珍品”之稱。其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它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品,能養血滋陰益氣強身,補心通脈去熱補精。並有促進癒合傷口等作用。在東南亞及港澳地區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為極中補品,同時又是煲靚湯的材料,它有清熱解毒、拔毒生機的功效,極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月鱧魚養殖特點:生長快、產量高;生活力強,對不良的水質、水溫和缺氧的生活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力;疾病少,發病率低、活魚運輸方便等。我國淡水水域遼闊,廣大農村有無數堰塘、畜水池、淺水池、水塘及小型湖泊,同時也可以利用房前屋後、五邊地作為養殖基地,一舉兩得,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為集體和個人增加收益,是一條益國益民的致富途徑。
目前我國的七星魚暢銷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價格 昂貴,是我國外貿出口的重要水產品之一,在國內外極負盛名,需求日益遞增,中央電視台,廣東電視台、南方日報都為此作了大量的報道,珠江台“搖錢樹”節日曾作多次播放。可見養殖七星魚大有前景。
七星魚的營養價值
在眾多的魚類當中,七星魚受到大眾喜愛的程度是很高的,這和七星魚的營養價值是分不開的,七星魚雖然價格較為昂貴,但是很多人都願意為七星魚的營養和口感買單。那麼,七星魚有何營養價值呢?
1、養血滋陰,益氣強身。
七星魚除了包含其他魚類的營養成分以外,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其中必要的氨基酸達到7種,因此多吃七星魚可以起到養血滋陰,益氣強身的作用。加上蛋白質含量高,對人體所需營養很有幫助。
2、通乳生乳。
七星魚具有補血補氣的功效,能夠促進身體的康復,加上其含有豐富的高蛋白質,因此對於產後產婦乳汁過少能夠起到很好的通乳生乳的功效,也就是常說的催奶作用。
3、補心通脈去熱補精。
七星魚還能起到補心的作用,對於心臟不好的老年人來說,多吃七星魚的作用是很大的。同時能夠去燥熱。
4、美容養顏。
七星魚中的脂肪低,蛋白高,加之氨基酸成份高。所以常吃七星魚可以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女性朋友就要多吃七星魚。
七星魚的營養價值是很豐富的,不然價格上也不會比其他的魚類高。喜歡吃魚的朋友可以多吃七星魚來養身體,一般而言,七星魚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猜你喜歡:
1. 觀賞魚的正確飼養方法有哪些
2. 七星魚怎麼養
3. 觀賞魚怎麼養 觀賞魚的挑選
4. 蛆的養殖方法
5. 七星魚的養殖方法是什麼有哪些經濟價值
❹ 山斑魚的養殖技術
山斑魚又名花星魚,七星魚,秤星魚,中公魚,學名月鱧。山斑魚適應性強,便於養殖,可砌池亦可魚塘養殖。根據實驗總結:山斑魚養殖必須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1、要待清塘葯物的葯效完全消失後方可放魚下塘。
2、放魚同時,裝魚苗容器的水溫與魚塘水溫的溫差不應超過3攝氏度,如溫差太大,應予調節水溫後後才放魚苗下塘。
3、魚塘苗應在池塘上風處投放,用手撥水面後把裝魚苗的容器傾斜於水中,緩慢地將魚苗倒入水中。 (1)症狀:發病初期,病魚停食,體色發黑,群集在池角。嚴重時在水中竄游,急劇掙扎或旋轉狂游後下沉池底死亡。此病原尚未清楚。
(2)危害和流行情況:該病多見於體長4厘米之前的當年魚苗,流行季節為3—7月,4—5月大流行。此病發病迅速,傳染快,發病、死亡率在90%以上,是月鱧苗種階段危害性最大的暴發性魚病。
(3)防治方法:目前尚無治療方法。主要採用以下預防措施:
A.養魚設施和工具要嚴格消毒。投喂的活餌料也要消毒後再投喂。不從發病的養殖場運進魚卵和魚苗」。
B.換水時,注水不可太急;水溫溫差不得大於士2℃。每次換水後要及時潑灑二氧化氯,使池水成5PPM。或者以0.4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潑灑。或者用生石灰化水潑灑,使池水ph值在7—8。 (1)症狀:體表斑塊狀充血,鱗片脫落,以後真皮組織發生潰瘍,潰爛處開始呈紅色,以後壞死變白。嚴重時可爛到肌肉或骨路,尾部潰爛腐掉。體表各處都可發生,嚴重時遍及全身。
(2)危害和流行情況:此病多見於體長4厘米以上的魚種和成魚、全年均可發生。發病後自身傳染性大,其交叉感染也比較嚴重。此病傳染快,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在50%以上,故有「紅色瘟疫」之稱。在魚體損傷、養殖密度過高、水質惡化或水溫變化大等不良條件易引發此病。
(3)防治方法:
A.以5一10PPM二氧化氯或0.3PPM百毒凈化水後全池潑灑,若病情嚴重,隔二天後再潑灑一次。當水質惡化時,可增潑10PPM的水凈劑。
B.全池潑灑呋喃唑酮使池水成0.5一1PPM濃度。 (1)症狀:病魚被車輪蟲大量寄生後,不吃食,體色 變黑且消瘦,粘液增多,體表形成一層白膜。在池中離群獨游,經常旋轉,最終因衰竭而死亡。對月鱧菌種危 害較大。該病原體肉眼不可見,鏡檢則非常明顯。
(2)防治方法:
A.用0.7PPM硫酸銅全池潑灑。
B.用0.5PPM硫酸銅與0.2PPM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灑。
C.用苦楝樹葉煎汁潑灑,使池水成30—45PPA濃度。 (1)症狀:病魚身體發黑,腹部脹大,體表無傷口有時肛門紅腫。解剖可見腎臟充血、腫大、潰爛,擠壓腹部有腥臭的濃液流出。發病池的魚種喜群集在池角處。
(2)危害和流行情況:本病流行季節一般在5—9月份,發病水溫為15—40℃,最適水溫為25—30℃。多見於魚苗魚種階段。病魚死亡率在30—60%。長期投喂水蚯蚓的魚池易發此病。
(3)防治方法:
A.用0.3PPM百毒凈或2—5PPM士黴素或10—20PPM氯黴素或0.2一0.5PPM呋喃唑酮全池撥灑。病情嚴重時,可連潑2天。
B.每天每公斤魚加氯黴素30—50克到餌料中,喂5天。
C.每公斤餌料中加入2—3克氟哌酸和20克光合細菌,連喂5—7天。
❺ 中國農業網養殖花星魚
山斑魚學名叫月鱧,俗稱七星魚、花星魚、花星魚、點秤魚、中公魚等(各地叫法有所不同)是鱧科魚類中最有經濟價值的淡水魚類,有「魚中珍品」之稱。
山斑魚又名花星魚,七星魚,秤星魚,中公魚,學名月鱧。山斑魚適應性強,便於養殖,可砌池亦可魚塘養殖。根據實驗總結:山斑魚養殖必須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魚塘清理
在魚苗下塘前一周清理好魚塘,清除塘底過多的淤泥,鏟除塘邊雜草,堵塞漏洞,加固塘堤。然後按每畝(水深30厘米,下同)用50公斤生石灰溶水後全塘潑灑。
魚苗選擇及放養密度
必須選擇體質健壯,抵抗能力強,適合飼養,又沒有遺傳病因的魚苗,按每畝魚塘放養3萬-3.5萬尾魚苗,砌水泥池可按每平方米放養80尾-120尾魚苗。
魚苗放養
1、要待清塘葯物的葯效完全消失後方可放魚下塘。
2、放魚同時,裝魚苗容器的水溫與魚塘水溫的溫差不應超過3攝氏度,如溫差太大,應予調節水溫後後才放魚苗下塘。
3、魚塘苗應在池塘上風處投放,用手撥水面後把裝魚苗的容器傾斜於水中,緩慢地將魚苗倒入水中。
科學飼養
山斑魚飼料應以膨化飼料為首選,要求營養合理,轉化率高,適口性好,且不污染水質,每天的投餌量應為魚重的2%-4%,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餌時設置浮水食台,做到四定:定質、定量、定時、定位。 為防止魚跳躍逃跑,應在魚塘四周用50-70厘米高的塑料網圍好,魚塘內搭設遮蔭棚或種植水浮蓮等水生植物遮光,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滿足山斑魚喜陰的生活習性。平時注意注入新水。
滿意請採納~!
❻ 農村河裡最常見的6種魚,你吃過幾種
6、馬口魚。嘴巴恰似一隻馬嘴,模樣十分「盎居」,它們常常出如今山澗溪流中,出格是在水流較急的淺灘,底質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主流中,湖泊簡直沒有。這類魚肉質鮮美,只需復雜清蒸,就已很好吃!這幾種農村河裡最常見的魚,小時候經常吃,現在有錢也難買到,你吃過嗎?
❼ 花星魚生活在什麼地方
分布於長江以南各水系,以上游相對較為多見。
月鱧俗稱七星魚、山斑魚、花星魚、點秤魚、中公魚等,各地叫法有所不同。為廣溫性魚類,適應性強,生存水溫為1-38℃,攝食水溫為12-32℃,生長水溫為13-30℃,最佳生長水溫為15-28℃。有喜陰暗、愛打洞、穴居、集居、殘食的生活習性。喜棲居於山區溪流,也生活在江河、溝塘等水體。性兇猛,動作迅速,為動物性雜食魚類,以魚、蝦、水生昆蟲等為食,在人工馴養條件下,喜食配合飼料和冰凍鮮魚。
❽ 花星魚可以養幾條
具體養多少要看魚缸大小。因為三升左右的水適合養一條一厘米左右的花星魚。假設你們家的魚缸可以裝100升左右的水,那麼我覺得可以養三條10厘米長左右的花星魚,如果是5厘米到6厘米左右的花星魚,可以養個8條左右。
❾ 壽星魚怎樣養
隸屬於慈鯛科,原產於南美洲和中美洲一帶,集觀賞性與實用性與一體的熱帶魚,成魚一般體長20cm~25cm,體格強健,體色多變,一般呈橙紅色、白色和橘黃色;適宜生活水溫23℃~28℃,性情粗暴,領地意識較強,有時能見到兩條魚相互撕咬,以致雙方兩敗俱傷,因此火鶴魚不宜與小型魚類混養;只能與大型猛魚混養。
親魚選擇和培育選擇親魚時,要求雄魚一般額頭凸起且體色鮮艷,背鰭和臀鰭末端尖長雌魚腹部膨大,背鰭和臀鰭末端圓潤。1個面積為20平方米的水泥池一般放養火鶴魚親魚10~15對,雌雄比例1∶1。放養前,魚體用濃度為20×10E-6的聚維酮碘溶液對親魚消毒20分鍾~30分鍾。親魚培育時,一般每天投喂2次,飼料為鮮活小魚或配合飼料,飼料要求新鮮、不發霉、不變質,營養成分能滿足其發育需要。也可酌量添加維生素E,以促進親魚性腺的發育與成熟。每天定期排污和加註新水20cm~30cm,以為親魚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經過8個月~10個月的養殖,其性腺即發育成熟,可進行繁殖。當發現有2尾成魚獨處一隅,其他魚體試圖靠近時這2尾魚就顯示出強烈的領域意識,會去撕咬其他魚體,說明這2尾魚萌發了愛意;或者發現雄魚生殖突起明顯下垂,稍細長,而雌魚腹部膨大,產卵管粗短,明顯突出體外,這時就要及時取出雌雄2尾親魚,放在產卵池或產卵缸里,並在池或缸的底部放1塊大理石或1個花盆作為產卵巢。產卵池、產卵缸、產卵巢在使用前要用濃度為20×10E-6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30分鍾,然後沖洗干凈待用。繁殖水溫控制在27℃~28℃,雌魚每次產卵一般800粒~1000粒,在這一過程中,親魚會不停地用嘴吞吃脫落的、發白的卵子,因此,產卵結束後要及時將產卵板或親魚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