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

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4 19:59:09

『壹』 退稅兩種計算方式是什麼

法律分析:國內的退稅額有關計算方法 :1、當期應納稅額的計算: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2、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退稅是指因某種原因或特殊情況,稅務機關將已征稅款按規定的程序和手續退還給原納稅人的一項稅收業務。辦理出口退稅的條件是:1。 必須經營出口產品業務,這是企業申辦出口退稅登記最基本的條件。2. 必須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營業執照是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簡稱,是企業或組織是合法經營權的憑證。3. 必須是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單位,具有法人地位,有完整的會計工作體系,獨立編制財務收支計劃和資金平衡表,並在銀行開設獨立帳戶,可以對外辦理購銷業務和貨款結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第五條 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稅收徵收管理工作。各地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的稅收徵收管理范圍分別進行徵收管理。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稅收徵收管理工作的領導或者協調,支持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依照法定稅率計算稅額,依法徵收稅款。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支持、協助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

稅務機關依法執行職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貳』 如何計算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的計算公式是,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這兩個公式分別看都比較難理解,但是將兩個公式合並後就成為: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這樣一來,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稅額就表現得比較明晰起來,也就是從認定的出口銷售額中,剔除掉免稅購進的原材料價款後的剩餘部分對應的征退稅差額。這樣計算的原因包括三個,第一,免稅購進材料本身不包含進項稅,所以不應該計算免徵和抵扣稅額,因此要予以剔除;第二因為出口貨物實際消耗的材料物資對應的進項稅額無法准確確定,因此計算免抵退稅額時採用人為設定其進項稅額是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計算,這個比例就是定公式中的退稅率;第三,基於第二條同樣的理由,因為無法直接計算應退稅額,所以變通的辦法,先來計算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稅額,並以此作為間接計算免抵退的一個中間數據。]

『叄』 我想問一下怎麼算出口免抵稅

出口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出口免抵稅額是指生產企業外銷實行免抵退稅辦法時,外銷收入退稅額度之內,可以抵頂內銷產品應交增值稅的金額。
更多關於怎麼算出口免抵稅,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e6e5d61615838746.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肆』 出口免抵退稅怎麼計算

出口退稅就是對出口商品實行零稅率,主要是讓我國的出口商品以不含稅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其中免抵退稅就是出口退稅的一種方式。
出口免抵退稅的計算公式是: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增值稅稅率-出口退稅率);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上期期末留抵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
最後比較當期應納稅額和免抵退稅額兩者的大小,取較小者,確定免抵稅額。

『伍』 免抵退稅的具體計算方法

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應根據出口貨物離岸價、出口貨物退稅率計算。出口貨物離岸價(FOB)以出口發票上的離岸價為准(委託代理出口的,出口發票可以是委託方開具的或受託方開具的),若以其他價格條件成交的,應扣除按會計制度規定允許沖減出口銷售收入的運費、保險費、傭金等。

若申報數與實際支付數有差額的,在下次申報退稅時調整(或年終清算時並調整)。若出口發票不能如實反映離岸價,企業應按實際離岸價申報「免、抵、退」稅,稅務機關有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予以核定。

1

留抵稅額:上期未抵完的進項稅

2

進項稅征退差:a有未實際徵收(如向農業生產者收購農產品)b宏觀經濟調控(如應對人民幣升值壓力)

3

免:外銷免銷項稅

抵: 所有的進項稅對內銷銷項稅的抵免

退:退還因出口而多交納的增值稅銷項稅

4

剔稅:對進項稅的修正(2)(其中退還的增值稅進項稅總額中免稅部分應該扣除,此處離岸價與采購價無法直接對應)

A 應納稅額: 免、剔、抵

B 尺度: 計算當期因出口原因而應退的總額(即尋找出應納稅為負的真實原因)

比較: A>B 說明A-B的部分不是因為出口而出現的,而是其他原因如當期大量購進而使進項稅劇增,相應的就應留待下期抵扣的部分,當期應退B

A<B 說明︱A-B︱部分是免抵的部分,應退為A

註:對於免抵部分,因其免抵的是內銷應納的銷項稅故而這一部分應補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5

免抵退稅的進項稅組成:●計入外銷貨物的成本,進而影響企業所得稅 ●免抵部分 ●退還的部分

先征後退的進項稅組成:●計入外銷貨物成本的部分●退還的部分

『陸』 免抵稅額怎麼計算

一、正面回答
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等於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乘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免、抵、退稅額等於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乘外匯人民幣摺合率乘出口貨物退稅率減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二、分析詳情
免、抵、退稅額是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出口貨物退還或免徵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即對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也是指出口貨物報關單上的出口貨物離岸價和匯率和退稅率相乘所得額。免抵稅額就是出口應退稅額抵頂內銷稅額的部分,這部分是不退稅的。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假如這部分退稅,那麼內銷那部分就要交稅。這樣此部分不退,內銷相應的部分也不交,就兩相抵了。
三、出口退稅中的留抵稅額和免抵稅額有什麼差別:
留抵稅額是當期申報時還未退完的稅額與納稅人有關。免抵稅額是免抵退稅額減除退稅額後的金額與地方財政收入有關。

『柒』 免抵退稅額的計算方法具體是什麼

一當期應納稅額的計算,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這個公式比較容易理解,其中括弧裡面兩項相減的是實質含義就是當期准予從內銷貨物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以及本應出口退稅的進項稅額。理論上說,准予抵扣的進項稅額只能是當期進項稅中屬於生產內銷產品所消耗的材料物資對應的部分,但是因為時間等原因造成的差異,致使無法明確辨析,只能採用人為的簡化確定方式,即通過當期全部進項稅額減去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額這種方式來計算。而這個部分中不光有當期內銷貨物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還有出口貨物應退的進項稅額,將這兩個部分全部視同進項稅額來抵扣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實際體現的是免抵退的抵頂過程,即已應免退稅額抵定內銷應納稅額的過程。 二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其中: 1、出口貨物離岸價(FOB)以出口發票計算的離岸價為准。出口發票不能如實反映實際離岸價的,企業必須按照實際離岸價向主管國稅機關進行申報,同時主管稅務機關有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予以核定。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海關實征關稅和消費稅

『捌』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怎麼計算的

(一)計稅依據「免、抵、退」稅辦法按照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乘以外匯人民幣牌價計算「免、抵、退」稅額。

(二)一般貿易的計算方法 1、計算公式 現行「免、抵、退」稅辦法,執行稅法規定的退稅率,並按照出口貨物的離岸價計算「免、抵、退」稅額,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1)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其中: 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當期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增值稅條例規定的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2)計算應退稅款

當外商投資企業本季度出口銷售額占本企業同期全部貨物銷售額50%及以上,且季度末應納稅額出現負數時,按下列公式計算應退稅額:

①當期應納稅額為負數且絕對值≥(本季度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時,應退稅額=本季度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

②當期應納稅額為負數且絕對值<(本季度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時,應退稅額=應納稅額的絕對值

③結轉下期抵扣的進項稅額=本期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應退稅額

(3)以上計算公式中的有關說明:

①當期進項稅額包括當期全部國內購料、水電費、允許抵扣的運輸費、當期海關代征增值稅等稅法規定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

②外匯人民幣牌價應按財務制度規定的兩種辦法確定,即國家公布的當日牌價或月初、月末牌價的平均價。計算方法一旦確定,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更改。適用「免、抵、退」辦法的企業,月度申報退稅時使用的人民幣外匯牌價在季度匯總填報時不再重新摺合計算。

③企業實際銷售收入與出口貨物報關單、外匯核銷單上記載的離岸價不一致時,稅務機關按關單金額計算免抵退稅,對關單金額與金額大的差異部分應照章征稅。

④「當期應納稅額」是指「月度應納稅額」。

⑤各月計算的應納稅額為正數時應在稅務部門規定的徵收期內照章納稅。

⑥「應退稅款」計算公式內「季度末應納稅額」和「當期應納稅額」均是指「季度末最後一個月的應納稅額」。

⑦只有當季度末最後一個月的應納稅額為負數時,才適用「應退稅額」計算公式,其他月份的應納稅額出現負數時,只能結轉下月繼續抵扣。

⑧當外商投資企業本季度出口銷售額占本企業同期全部貨物銷售額50%以下,且季度末應納稅額出現負數時,結轉下期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納稅額的絕對值。

(三)當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自產貨物占本企業當期全部貨物銷售額不足50%時,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8)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無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可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在申請辦理退(免)稅時,必須提供以下憑證資料:

(一)"代理出口貨物證明"。"代理出口貨物證明"由受託方開具並經主管其退稅的稅務機關簽章後,由受託方交委託方。

(二)受託方代理出口的"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聯)"。委託方將代理出口的貨物與其他貨物一筆報關出口的,委託方必須提供"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退稅聯)"復印件。

(三)"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退稅專用)"。代理出口協議約定由受託方收匯的,委託方必須提供受託方的"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退稅專用)"。受託方將代理出口的貨物與其他貨物一筆銷售給外商的,委託方必須提供"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退稅專用)"復印件。

(四)代理出口協議副本。

(五)"銷售帳"。

外貿企業申報辦理退稅要求:

1、將有關退稅資料,按帳上做銷售的順序,按月按同類產品歸集填報"出口退稅申報表"(一式四份)。

2、可將同一年度內不同月份的申報表按裝訂冊歸集填報審批表,每冊一張。

3、根據購進出口貨物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和專用繳款書的裝訂順序,填報"出口退稅進貨憑證登錄表"(一式四份)。

4、根據出口發票、出口報關單、收匯核銷單、遠期收匯證明單、代理出口證明單等,依憑證裝訂順序,填報"出口發票、出口報關單登錄表"(一式四份)。

5、根據消費稅出口專用繳款書,填報"出口退稅進貨憑證登錄表"(一式四份)。

6、填寫登錄表時,應每筆一行。(一票多筆或一筆多票時都應分別填寫)。若發生以前申報的有關項目錯誤可用正負數填報相關的登錄表進行調整。

7、根據每次申報報送的資料匯總填報"出口貨物退稅單證匯總表"(一式四份)。

8、用於申報退稅的所有單證必須是合法有效,各種單證與填報的登錄表、申報表等內容必須一致。

『玖』 免抵退稅計算公式

具體計算方法與計算公式:

(1)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

其中: 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徵、抵扣和退稅的稅額=當期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增值稅條例規定的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2)計算應退稅款

當外商投資企業本季度出口銷售額占本企業同期全部貨物銷售額50%及以上,且季度末應納稅額出現負數時,按下列公式計算應退稅額:

①當期應納稅額為負數且絕對值≥(本季度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時,應退稅額=本季度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

②當期應納稅額為負數且絕對值<(本季度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時,應退稅額=應納稅額的絕對值

③結轉下期抵扣的進項稅額=本期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應退稅額

(三)當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自產貨物占本企業當期全部貨物銷售額不足50%時,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9)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退稅辦理事宜:

(一) 出口企業退稅登記

1、登記時限 出口企業必須在取得進出口經營權的一個月內到主管退稅稅務機關辦理出口企業退稅登記。

2、附送的資料

(1) 進出口經營權批文及其復印件;

(2) 企業章程;

(3)國稅稅務登記證副本及其復印件;

(4)營業執照及其復印件;

(5)一般納稅人資格證書及其復印件;

(6)自理報關單位注冊登記證明書及其復印件;

(7)銀行開戶證明。

(二)出口企業退稅辦稅員培訓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國稅發〔1994〕031號)第12條規定:出口企業應設專職或兼職辦理出口退稅人員(以下簡稱辦稅員),經稅務機關培訓考試合格後發給《辦稅員證》。

沒有《辦稅員證》的人員不得辦理出口退稅業務。企業更換辦稅員,應及時通知主管其退稅業務的稅務機關注銷原《辦稅員證》。凡未及時通知的,原辦稅員在被更換後與稅務機關發生的一切退稅活動和責任仍由企業負責。

閱讀全文

與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貓術後化膿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11
夾核桃的工具安裝方法 瀏覽:17
二年級畫小汽車簡便方法 瀏覽:38
螺旋式led燈泡安裝方法 瀏覽:220
酸奶的食用方法 瀏覽:139
神經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258
人工整枝的主要技術方法有哪些 瀏覽:184
大田玉米收割方法視頻 瀏覽:700
山東省教學方法 瀏覽:825
支付密碼一般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4
乳腺癌治療方法及中葯 瀏覽:552
老年人駝背有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744
圖片批量重命名編號的方法 瀏覽:285
目前測量兒童發育最常用的方法 瀏覽:442
重鏈沉積病最新治療方法 瀏覽:7
斑禿怎麼治療方法好 瀏覽:938
如何做香乾好吃的方法 瀏覽:509
室外管道連接的方法 瀏覽:473
西紅柿盆栽種植方法 瀏覽:799
綠植牆怎麼製作方法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