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計算電力線損
線損就是電阻消耗的電壓或電能,電線的截面積和長度決定電阻的多少,電流決定電壓或電能損失的多少,通過的電流越大,電壓損失越多,電能損失越大,通過的時間越長,電能損失越多,
比入你的用電:
電阻公式:R=ρL/S=0.017X100/35=0.4歐
通過5KW三相負荷時,電流約為9A
電壓損失U損=IR=9X0.4=3.6V
電量損失P=I2R=9X9X0.4=32.4W(I2是平方)
一天的電能損失W=32.4WX24=778W.H=0.778度
通過10KW三相負荷時,電流約為18A
電壓損失U損=IR=18X0.4=7.2V
電量損失P=I2R=18X18X0.4=130W
一天的電能損失W=130WX24=3120W.H=3.12度
通過20KW三相負荷時,電流約為36A
電壓損失U損=IR=36X0.4=14.4V
電量損失P=I2R=36X36X0.4=518.4W
一天的電能損失W=518.4WX24=12440W.H=12.44度
以上說明:電度數的增加 線損也隨之增加,負荷越大,損失越大。電流增加1倍、電壓損失增加1倍,電量損失或電能損失近似的是增加4倍。
你講的5000度的線損是400度,10000度的線損是800度,在負荷不變的情況下是正確的,負荷改變的情況下就不是了。因為電流增加或減少1倍,電能損失近似的是增加或減少4倍。
作為用戶,要減少電能損失,惟一的就是要減少線的長度和增加截面積。
② 電纜線損計算方法
線損率=(線損電量/供電量)*100%=(供電量-售電量)/供電量*100%= (1–售電量/供電量)*100%。
或者線損率=(購電量-售電量)/購電量×100%(購電量由統一核算電廠上網電量、購獨立電廠電量、自其它電網凈受入電量構成)。
在實際工作中,可採取以下措施降低線損率:
確定負荷中心的最佳位置,減少或避免超供電半徑供電的現象。農網線路供電半徑的一般要求是:400伏線路不大於0.5千米,10千伏線路不大於15千米,35千伏線路不大於40千米,110千伏線路不大於150千米。
電纜線[electric cable;power cable] 通常是由幾根或幾組導線[每組至少兩根]絞合而成的類似繩索的電纜,每組導線之間相互絕緣,並常圍繞著一根中心扭成,整個外麵包有高度絕緣的覆蓋層,電線電纜是指用於電力、通信及相關傳輸用途的材料。
「電線」和「電纜」並沒有嚴格的界限。通常將芯數少、產品直徑小、結構簡單的產品稱為電線,沒有絕緣的稱為裸電線,其他的稱為電纜;導體截面積較大的(大於6平方毫米)稱為大電線,較小的(小於或等於6平方毫米)稱為小電線,絕緣電線又稱為布電線。
③ 線損計算公式是什麼
線損計算公式:P=V×A。線損率=(線損電量/供電量)*100%=(供電量-售電量)/供電量*100%。線損就是電阻消耗的電壓或電能,電線的截面積與長度決定電阻的多少,電流決定電壓或電能損失的多少,通過的電流越大,電壓損失越多,電能損失越大,通過的時間越長,電能損失越多。
線損的計算
線損理論計算,是降損節能,加強線損管理的一項重要的技術管理手段。通過理論計算可發現電能損失在電網中分布規律,通過計算分析能夠暴露出管理和技術上的問題。
對降損工作提供理論和技術依據,能夠使降損工作抓住重點,提高節能降損的效益,使線損管理更加科學。所以在電網的建設改造過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經常進行線損理論計算。
線損理論計算是項繁瑣復雜的工作,特別是配電線路和低壓線路由於分支線多、負荷量大、數據多、情況復雜,這項工作難度更大。線損理論計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點,精度也不同。這里介紹計算比較簡單、精度比較高的方法。
④ 高壓輸電線路中的線路損耗如何計算
線損的概念及理論計算當負荷電流通過線路時,在線路電阻上會產生的功率損耗。單一線路有功功率損失計算△P=I:R。
線路的運行參數高。高壓線路的額定電壓都比較高,使帶電體周圍的電場強度較高。線路長、沿線地理環境復雜,高壓線路經常穿越高山峽谷,交通運輸的困難較多,維修工作量大。
與現有的低壓、普壓輸電線路相比,高壓交流輸電線路具有以下特點:
1)安全運行的可靠性要求高。因高壓交流輸電線路的輸送容量大,往往是主要的電源點和負荷中心的能源輸送線路在電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對經濟影響非常大。
2)線路的結構參數高。高壓交流輸電線路桿塔高、絕緣子串長、絕緣子片數多、噸位大,出現倒塌事故後不僅修復難度大,對備品備件的准備工作要求也非常高。
⑤ 電力線路損耗怎麼計算
電力線路損就是電阻消耗的電壓或電能,電線的截面積和長度決定電阻的多少,電流決定電壓或電能損失的多少,通過的電流越大,電壓損失越多,電能損失越大,通過的時間越長,電能損失越多,
比入你的用電:
電阻公式:R=ρL/S=0.017X100/35=0.4歐
通過5KW三相負荷時,電流約為9A
電壓損失U損=IR=9X0.4=3.6V
電量損失P=I2R=9X9X0.4=32.4W(I2是平方)
一天的電能損失W=32.4WX24=778W.H=0.778度
通過10KW三相負荷時,電流約為18A
電壓損失U損=IR=18X0.4=7.2V
電量損失P=I2R=18X18X0.4=130W
一天的電能損失W=130WX24=3120W.H=3.12度
一天的電能損失W=518.4WX24=12440W.H=12.44度
以上說明:電度數的增加 線損也隨之增加,負荷越大,損失越大。電流增加1倍、電壓損失增加1倍,電量損失或電能損失近似的是增加4倍。
⑥ 線損計算公式是什麼
線損率=(線損電量/供電量)*100%=(供電量-售電量)/供電量*100%= (1–售電量/供電量)*100%。
線損率還可以用線損率=(購電量-售電量)/購電量×100%(購電量由統一核算電廠上網電量、購獨立電廠電量、自其它電網凈受入電量構成)計算。線損率主要考核實際完成比計劃目標降低情況,並以線損率同比降低值輔助考核。
降低線損率的措施
1、確定負荷中心的最佳位置,減少或避免超供電半徑供電的現象。農網線路供電半徑的一般要求是:400伏線路不大於0.5千米,10千伏線路不大於15千米,35千伏線路不大於40千米。
2、提高負荷功率因數,盡量使無功就地平衡。電力系統向負荷供電的電壓是隨著線路輸送的有功和無功功率變化而變化的,當線路所輸送的有功功率和始端電壓不變時,如輸送的無功功率越多,線路的電壓損失就越大,線損率就越高。
3、根據負荷變化,適時調整輸配電變壓器的台數和容量,以提高變壓器的利用率。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線損率
⑦ 電線電量損耗如何計算
電能能損失計算
(1)線路損失功率△P(kW)
△P=3(KIP)2(Re+ReT+ReI)×10-3
如果精度要求不高,可忽略溫度附加電阻ReT和負載電流附加電阻ReI。
(2)線路損失電量△W
(3)線損率
(4)配電變壓器損失功率△PB
(5)配電變壓器損失電量△WB
(6)變損率 B
(7)綜合損失率為 + B。
低壓線路損失計算方法
低壓線路的特點是錯綜復雜,變化多端,比高壓配電線路更加復雜。有單相供電,3×3相供電,3×4相供電線路,更多的是這幾種線路的組合。因此,要精確計算低壓網路的損失是很困難的,一般採用近似的簡化方法計算。
(7)輸電線損最簡單的計算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導線上損失的功率=導線上的電壓降U×導線上的電流,並不是高壓輸電,導線上的電壓降增大,反而減小,導線上的電流也減小,導線損耗功率成平方倍減小。
電功率是物理學名詞,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叫做電功率。是用來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單位是瓦特(Watt),簡稱"瓦",符號是W。
作為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個用電器功率的大小數值上等於它在1秒內所消耗的電能。如果在"t"(SI單位為s)這么長的時間內消耗的電能「W」(SI單位為J),那麼這個用電器的電功率就是P=W/t(定義式)電功率等於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導體電流的乘積。
P=U·I。對於純電阻電路,計算電功率還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 /R。電阻R是導線的電阻,I是導線上的電流,U是指導線上的電壓降,不是輸電電壓。
⑧ 線損計算方法
線損理論計算是降損節能,加強線損管理的一項重要的技術管理手段。通過理論計算可發現電能損失在電網中分布規律,通過計算分析能夠暴露出管理和技術上的問題,對降損工作提供理論和技術依據,能夠使降損工作抓住重點,提高節能降損的效益,使線損管理更加科學。所以在電網的建設改造過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經常進行線損理論計算。
線損理論計算是項繁瑣復雜的工作,特別是配電線路和低壓線路由於分支線多、負荷量大、數據多、情況復雜,這項工作難度更大。線損理論計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點,精度也不同。這里介紹計算比較簡單、精度比較高的方法。
理論線損計算的概念
1.輸電線路損耗
當負荷電流通過線路時,在線路電阻上會產生功率損耗。
(1)單一線路有功功率損失計算公式為
△P=I2R
式中△P--損失功率,W;
I--負荷電流,A;
R--導線電阻,Ω
(2)三相電力線路
線路有功損失為
△P=△PA十△PB十△PC=3I2R
(3)溫度對導線電阻的影響:
導線電阻R不是恆定的,在電源頻率一定的情況下,其阻值
隨導線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銅鋁導線電阻溫度系數為a=0.004。
在有關的技術手冊中給出的是20℃時的導線單位長度電阻值。但實際運行的電力線路周圍的環境溫度是變化的;另外;負載電流通過導線電阻時發熱又使導線溫度升高,所以導線中的實際電阻值,隨環境、溫度和負荷電流的變化而變化。為了減化計算,通常把導線電陰分為三個分量考慮: 1)基本電阻20℃時的導線電阻值R20為
⑨ 怎麼計算電線的電損
電線電量損耗計算方法如下:
1、計算線路電阻:20℃,鋁電阻率:0.0283Ω·mm2/m;銅0.0175Ω·mm2/m,單相220V電路線路總長度為2*L,三相總長度為1.7*L,電線截面積為S,則,線路電阻R=電阻率*總長度/S。
2、線路電流:電流值可以實測獲得,也可以計算取得,單相220V線路電流=設備額定功率/220,三相線路電流=設備額定功率/額定電壓/1.732/功率因素。
3、電線損耗:單相220V電路電線損耗功率=線路電流平方*R,三相電路電線損耗功率=線路電流平方*3*功率因素平方*R。
常用電纜的特性如下:CEF——乙丙橡膠絕緣氯丁橡膠護套,船用阻燃電力電纜。CVV——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船用阻燃電力電纜。
氧艙電線常採用BV,BX,RV,RVV系列電線,其中:BV——銅芯聚氯乙烯絕緣電線,長期允許溫度65℃,最低溫度-15℃,工作電壓交流500V,直流1000V,固定敷設於室內、外,可明敷也可暗敷。BX——銅芯橡皮絕緣線,最高使用溫度65℃,敷於室內。
RV——聚氯乙烯絕緣單芯軟線,最高使用溫度65℃,最低使用溫度-15℃,工作電壓交流250V,直流500V,用作儀器和設備的內部接線。
電線電纜產品主要分為五大類:
1、裸電線及裸導體製品
本類產品的主要特徵是:純的導體金屬,無絕緣及護套層,如鋼芯鋁絞線、銅鋁匯流排、電力機車線等;加工工藝主要是壓力加工,如熔煉、壓延、拉制、絞合/緊壓絞合等;產品主要用在城郊、農村、用戶主線、開關櫃等。
2、電力電纜
本類產品主要特徵是:在導體外擠(繞)包絕緣層,如架空絕緣電纜,或幾芯絞合(對應電力系統的相線、零線和地線),如二芯以上架空絕緣電纜,或再增加護套層,如塑料/橡套電線電纜。主要的工藝技術有拉制、絞合、絕緣擠出(繞包)、成纜、鎧裝、護層擠出等,各種產品的不同工序組合有一定區別。
產品主要用在發、配、輸、變、供電線路中的強電電能傳輸,通過的電流大(幾十安培至幾千安培)、電壓高(220V至500kV及以上)。
3、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
該類產品主要特徵是:品種規格繁多,應用范圍廣泛,使用電壓在1kV及以下較多,面對特殊場合不斷衍生新的產品,如耐火線纜、阻燃線纜、低煙無鹵/低煙低鹵線纜、防白蟻、防老鼠線纜、耐油/耐寒/耐溫/耐磨線纜、醫用/農用/礦用線纜、薄壁電線等。
4、通訊電纜及光纖(簡略介紹)
隨著近二十多年來,通訊行業的飛速發展,產品也有驚人的發展速度。從過去的簡單的電話電報線纜發展到幾千對的話纜、同軸纜、光纜、數據電纜,甚至組合通訊纜等。
該類產品結構尺寸通常較小而均勻,製造精度要求高。
5、電磁線(繞組線)
主要用於各種電機、儀器儀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