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出口企業應交哪些稅及計算公式
如若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 ,那麼出口時肯定是少不 了「增值稅」「所得稅」「城建、教育費附加」等稅的;出口企業免抵退稅主要計算如下: (1)貨物出口並確認收入實現時,根據出口銷售額(FOB價)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等)
(2)月末根據《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中計算出的"免抵退稅不予免徵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月末根據《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中計算出的"應退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其他應收款--出口退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4)月末根據《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中計算出的"免抵稅額"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5)收到出口退稅款時,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出口退稅 上面業務是從出口退稅系統里匯總計算得出的!
下面出口退稅手工計算為公式:
1.)當期不予抵扣稅額=離岸價格X外匯價牌X(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2.)當期應納稅額(A)=當期內銷貨物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不能免徵稅額)-上期留抵額
a. A>0 當期繳納增值稅; b. A<0當期有資格申請退稅
3.)當期免抵退稅額(B)=離岸價格X外匯價牌X出口退稅率
4.)確定應退稅額如果(-A)《=B,則應退稅額=(-A);如果(-A)》=B,則應退稅額=B
5.)(-A)-B=期末留抵下期抵扣稅額「所得稅」」「城建、教育費附加」的計算公式就不多 說了把 !
Ⅱ 出口關稅計算公式和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1、出口關稅計算公式:出口關稅等於出口關稅稅率乘以離岸價除以(1+出口關稅稅率)。
2、出口關稅的法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第二十九條,進口貨物的納稅義務人應當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出口貨物的納稅義務人除海關特準的外,應當在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區後、裝貨的24小時以前,向貨物的進出境地海關申報。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的,按照海關總署的規定執行。進口貨物到達前,納稅義務人經海關核准可以先行申報。具體辦法由海關總署另行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第二十九條 進口貨物的納稅義務人應當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出口貨物的納稅義務人除海關特準的外,應當在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區後、裝貨的24小時以前,向貨物的進出境地海關申報。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的,按照海關總署的規定執行。進口貨物到達前,納稅義務人經海關核准可以先行申報。具體辦法由海關總署另行規定。
Ⅲ 出口關稅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1.出口關稅之從價稅:
根據進出口貨物的價格來計算稅款的出口關稅稱為從價稅,但是此處所提到的價格並不是貨物的成交價格,而是完稅價格。計算公式分別有:(應征出口關稅稅額=出口貨物完稅價格×出口關稅稅率)、(出口貨物完稅價格=FOB-出口關稅)、出口貨物完稅價格=FOB÷(1+出口關稅稅率)。
2.出口關稅之從量稅:
根據進出口貨物的計量單位來計算稅款的出口關稅,稱為從量稅。這個出口關稅在計算之時相對簡單,並且稅額也不會跟著產品價格的變化而變化。其計算公式為:(應征出口關稅稅額=貨物數量×單位稅額)。
中國海關規定:納稅義務人應在海關做出徵收決定後的7日內繳納稅款,當中法定節假日和周末不計人天數。一旦納稅義務人逾期繳稅.即構成了關稅滯納,海關將對納稅義務人徵收關稅滯納金。關稅滯納金是指在關稅繳納期限內沒有按時繳納關稅的納稅人,被海關徵收一定稅額的一種行政行為。其中,滯納金的具體金額要根據滯納天數來決定,計算公式如下:(關稅滯納金金額=滯納關稅稅額×滯納金徵收比率×滯納天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