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鋁件前處理 六價鉻鈍化液怎麼樣測量其濃度,及化驗步驟
現在鋁件六價鉻處理已經逐步淘汰了,不妨試用一下我司的非六價鉻處理葯水。化驗方法我也可以提供
『貳』 粉末噴塗前處理液的配比參數。請詳細一點,謝謝
一、粉末消耗的影響因素:
1、粉末的質量:質量好的粉末每公斤噴塗7—10m²,質量差的粉末只噴4—6m²,幾乎差一半,但價格差不了一倍。
2、塗層厚度:一般情況下平光粉噴塗厚度50—80μm,桔紋粉噴塗厚度70—120μm。當然塗層越厚消耗粉末量越大,而且在箱櫃內部塗層太厚時,上粉率下降,過剩粉堆積也越多。一般單位沒有塗層測厚儀,按習慣感覺很難講清真正的塗層厚度。
3、設備:無正常的回收設備,粉塵外溢或拋灑損失大,噴槍上粉率低,凹槽
難上粉,特別是箱櫃殼體件,堆積在箱體內的粉末隨工件帶走。
二、前處理液的消耗:
1、前處理液的品質:
前處理液的質量不僅影響產品的磷化質量而且直接影響生產成本。有時不能單從售價來選,要看它實際使用時的配比和實際效果。比如1/10的磷化液和1/20的磷化液每公斤售價肯定差異很大,實際使用的效果和消耗量才是選用的最終依據。
2、工件的積液和槽體的竄液:
工件的結構差異很大,特別是有些成品工件處理時,不管是槽浸還是噴淋都必須認真考慮工件離開溶液後盡可能減少帶走槽液。這就需要根據工件結構打工藝孔,調整工件傾斜位置或改變工藝過程。帶走槽液還會形成竄液,嚴重影響槽液質量和處理效果,甚至引起槽液很快報廢。噴淋線必須有足夠的過渡段並認真考慮工件的吊掛形式。特別是較長工件要防止直接導液,(將這一槽的溶液沿工件直接導入另外一個槽)。槽浸式工藝必須防止盲孔內積液。
三、能源消耗的影響因素:
粉末噴塗的能源消耗有三處:一是槽液的加熱,二是前處理工件的水份
烘乾,三是粉末固化。主要能源消耗是固化,現分別討論如下:
1、槽液加熱:現絕大部分單位都直接選用常溫前處理劑,原來那種中溫脫脂、磷化已很少選用。常溫處理只有北方地區環境溫度低於5ºC時為提高生產效率才在脫脂槽採取加熱措施,所以這部分能耗在生產成本中比例不大。
2、前處理工件的乾燥:前處理後的工件如不及時乾燥會出現返銹,生產量較小 的企業往往採用太陽曬干或自然常溫乾燥,也是一種節能的辦法。關鍵是工件必須散開,不能堆放在一起。生產量較大的單位,常採用烘乾的方法,工藝溫度一般在120ºC左右。這種方法有一個誤區,有些人將濕工件堆放在烘箱內,關閉烘箱門一味靠溫度來乾燥,結果乾燥速度慢,且工件在濕熱條件下更容易返銹。我們知道水份蒸發的影響因素是:溫度、面積、空氣流通速度。比如我門曬衣服,夏天的溫度雖然很高,但天氣悶熱,空氣中濕度很大衣服幹得並不快,而氣溫不高風大衣服展開卻幹得快。所以烘箱乾燥要靠提高循環風速,散開工件並定期開門排放水蒸氣提高乾燥速度。另外也有根據工件結構特點,前處理槽最後一道工序採用熱水洗,工件出槽後用工件余熱自身乾燥,不過這種方法能耗較高。
3、粉末固化的能源消耗:
粉末固化時需要溫度較高(180ºC±5ºC),工藝時間較長(20分鍾)是
粉末塗裝的主要能源消耗點,也是塗裝的主要生產成本之一。
其影響因素主要以下幾點:
① 能源種類:現在粉末固化採用的能源有電加熱、油加熱、天然氣加熱、
燃煤加熱等,企業首先考慮的是經濟費用,但能源的選擇是一個綜合因素:一是資源條件,二是管理的方便性,三是環境及政策法規,四是產品的附加值。
幾種能源的單位價格比較:
類別 熱值 現行參考價 現有設備轉換效率 每1000千卡價格
電 860千卡/度 0.65元/度 100% 0.76元
柴油 10200千卡/公斤 5元/公斤 80% 0.61元
天然氣 8500千卡/m³ 1.75元/m³ 85% 0.24元
煙煤 7000千卡/公斤 0.35元/公斤 35% 0.14元
從以上比較來看電加熱的單位成本價格最高,有些不是自用變壓器而是轉供電的用戶,價格更高。但電加熱優點是管理使用方便,不更換現有供電設備時投資較低,適用於烘箱功率較小,產品附加值高的產品。柴油比電單位價低20%,在烘箱容量較大供電容量受限時有同樣的方便性,也符合環境及環保法規的要求。天然氣是潔凈能源中性價比最好的能源,但一般企業往往沒有資源條件。燃煤是價格最低的能源,僅相當於電價的1/5,所以被現在大部分小規模企業所選用。但它的最大問題是使用管理不方便,存在生火、封火,原料堆放,煤灰清運等麻煩。特別受環保法規和地區的限制。如果烘箱小於15m³不值得使用:
② 生產效率:單位時間內產出的成品越多,單位面積的能耗成本就越低,這是一個共識。生產效率的高低決定於設備結構和性能,工件轉移是否方便等。人為因素主要決定於管理方法、技術水平和報酬政策。這里有個誤區,有些企業烘箱作得很大,但只配一套推車,上班後開始噴塗並向推車上掛件,掛滿後推入烘箱開始升溫到180ºC,保溫20分鍾,開門等待工件冷卻後卸件。這樣一個班只能烘2爐工件,根本談不上生產效率也談不上節能。如果該改用2套推車交替進爐,連續生產,一個班最少可生產8爐,可大幅度降低能耗。這和咱們煮麵條、蒸饅頭一樣,鍋開了用涼水直接下面條、蒸饅頭是作不好面條和饅頭的。常溫進爐烘烤這種工藝烘烤的工件色差大塗層質量也不好。另外從管理方面講,完成任務多少與員工經濟收入不掛鉤,以及不能根據工件特點調整工藝時間都是造成能源成本高的原因。
③ 設備結構影響:粉末固化設備有箱式爐、全橋烘道、半橋烘道、直通烘道,從我們製造設備的經驗數據來看,同樣的空爐升溫時間配置熱功率不一樣,箱式爐3KW/m³,全橋烘道2.5 KW/m³,半橋烘道2KW/m³,直通烘道3.5 KW/m³。箱式爐還是在門封閉的情況下試驗,開門時產生影響還會更大些,直通烘道盡管出口加風幕機,但熱損失是最大的。另外有些人喜歡將烘箱作大,認為烘箱大產量大,我們認為箱式爐製作時應考慮兩條:一是最大工件能進去,二是和噴塗速度配套。
一把槍噴塗簡單工件平均每分鍾1.5m³,扣除上下件時間,有效噴塗時間只有10多分鍾。打個比方:只有一個人包餃子,你燒一個再大的鍋也不能多煮出餃子,反而費能源。爐子作的再大,噴不出工件,只能白白消耗能源,另外從結構上講,烘箱宜長不宜寬,烘箱門不要太大,才能減少開門時的熱損失。另外,保溫層120mm為宜,過厚增加成本,保溫材料容重密度要保證。
④ 提高一次合格率:返工一是費粉末,二是費能源,三是費工時,四是影響產品質量。工件噴塗後進爐前認真檢查補噴,減少返工是最重要的節 約手段。
⑤ 新材料:粉末廠家提供固化溫度低的粉末是大家的期盼,也是對社會的貢獻。
四、我廠三年來粉末塗裝耗材報表匯報給大家供分析參考
材料(鋼板每平方米)消耗對比表
名稱 消耗粉末油漆公斤 消耗前處理液公斤 消耗電費度 消耗柴油或氣公斤或立方米 費用合計元 噴塗面積/每公斤粉末 處理面積/每公斤前處理液
04年 數量 0.13 0.04 0.16 7.69/Kg 25m² 金額 2.40 0.36 0.13 0.53 3.42
05年 數量 0.14 0.03 0.12 33.3m² 增長率(-節約)% 13.29 -34.90 -27.50 7.14/Kg
金額 2.96 0.25 0.14 0.54 3.89 增長率(-節約)% 23.30 -31.53 1.51
06年 數量 0.11 0.03 0.10 33.3m² 增長率(-節約)% -24.65 0.00 -15.38 9.09/Kg
金額 2.25 0.25 0.16 0.17 2.83 增長率(-節約)% -24.09 0.41 -67.84
2005年全年消耗鋼材1923.91噸,噴塗面積為548898.39平方米
2005年全年消耗粉末78009.10公斤,金額1627153.60元
2005年全年消耗前處理液14791.6公斤,金額135260.30元
2005年全年消耗柴油63989.17公斤,金額295243.15元
2006年全年消耗鋼材2297.64噸,噴塗面積為620042.57平方米
2006年全年消耗粉末66557.10公斤,金額1395464.13元
2006年全年消耗前處理液16665.5公斤,金額152861.50元
2006年全年消耗天然氣61423.95立方米。金額107491.74元
從以上財務統計報表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看法:
1、粉末是塗裝耗材的重頭,選擇質量好的粉末,控制適當的塗層厚度,減少浪費和返工是控制粉末消耗的有效方法。05年我單位塗裝成本高的原因是除粉末漲價因素外主要是塗層厚度控制不好。
2、從2006年元旦我們將燃油改為天然氣,雖一次性投資花了15.8萬元,但是在產量增加24%的情況下,燃料這一項節省了18.775141萬元,降低了63.6%。
3、勤算帳、心裡亮;常分析、找原因;多改進、能省費。
『叄』 塗裝線前處理儲液槽體積怎麼計算
要看是浸槽還是噴淋處理工序的儲液槽。如是浸槽,要根據工件尺寸計算;如是噴淋工序的儲液槽,就按水泵流量的3分鍾水量考慮,水泵流量根據噴嘴數量計算。
『肆』 陰極電泳中前處理的脫脂槽和表調槽是如何化驗的知道什麼時候加加多少是為正常標準的槽液呢
脫脂和表調的正常標准,沒有國際標准,因為每個廠家的產品不一樣,並且同一個公司的不同產品標准也不一樣。
但是化驗基本是一樣的,監測ph,總酸之類。如果確實需要可以找供應商提供書面說明,他們也會告訴你怎麼監測,留下聯系方式我也可以發給你一份。。
『伍』 電鍍前處理
你講的應該是鋁輪轂或鋁合金的裝飾性電鍍,前處理如下(採用安美特添加劑):
1、除臘
溫度 50-90℃
時間 5-10min
BCR除臘水 20-60g/L
鋁輪轂拋光後進入除臘槽,需要在高溫槽液中浸泡以達到除去拋光膏等多種油脂的目的,除臘槽液因其使用循環性差、價格較低、對環境污染小,可在一段時間後倒掉重新配置,周期視槽液渾濁度而定。
2、擦洗
務必擦洗潔凈,除去開缸劑。
工具 抹布、筷子
擦洗應與除臘循環進行,擦洗時如發現局部有未除凈的油脂,可用工具去除後在進行短時間除臘。
此時零件應滿足以下各條規定:
1. 目視檢查零件表面時,零件表面應光亮、有金屬光澤,均勻一致;
2. 不允許存在毛刺、裂紋、凹痕、壓痕、劃傷、手指印、磕碰傷、變形、拋光膏、拋痕、金屬切屑、銹蝕;
3. 零件表面上不應有明顯的機械加工痕跡,表面粗糙度不低於0.8;
4. 零件表面允許有2-5個小於0.5mm分散針孔。
3、除垢
溫度 室溫
時間 1-2min
G酸性蝕鋁劑 200ml/L
硝酸 65%,250ml/l
磷酸 85%,450ml/l
氫氟酸 10ml/l
除垢是鋁輪轂電鍍前處理的關鍵,其中的溫度、酸度、氫氟酸含量都是控制的要點,其中氫氟酸含量主要是針對基體材料的硅含量而定,我廠電鍍的鋁輪轂多是含硅量7%左右的高硅鋁合金,所以氫氟酸要控制在上限。因為除垢液酸含量很高,除垢後一定要採用多次清洗或逆流漂洗。
4、沉鋅
溫度 室溫
時間 1-2min
2000沉鋅劑 600ml/l
5、脫鋅
溫度 室溫
時間 20-60sec
HNO3 1:1
6、二次沉鋅
溫度 室溫
時間 30-60sec
2000沉鋅劑 600ml/l
沉鋅、脫鋅、二次沉鋅是電鍍前的准備工序,脫鋅時即不要時間太長腐蝕到基體,也不能時間太短殘留太多鋅層,二次沉鋅要注意時間要短,否則影響結合力。
7、預鍍鎳
溫度 50-55℃
電流密度 2-3A/dm2
pH 4-4.5
時間 20-40min
硫酸鎳 280g/l
氯化鎳 50g/l
硼酸 45 g/l
Y-17 1-3ml/L
M-901 3cc/l
Zn-2 0.5ml/L
預鍍鎳是第一道電鍍工序,問題很多,主要是鍍層內應力過大,結合力不好等,主要原因是鋁輪轂的表面的鋅、銅(返修輪)、鋁雜質污染鍍液,所以必須採用帶電下槽;入槽後,用大電流沖擊鍍5-10min,每天進行校正,每2-3個月對鍍槽進行大處理(在滿負荷生產時)。
各公司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不同材質的零件電鍍前處理區別就更多了),熱浸除油、電解除油的目的都是更好的去除零件表面的油脂。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陸』 硅烷處理劑的槽液該如何控制
硅烷化處理是以有機硅烷為主要原料對金屬或非金屬材料進行表面處理的過程。硅烷化處理與傳統磷化相比具有以下多個優點:無有害重金屬離子,不含磷,無需加溫。硅烷處理過程不產生沉渣,處理時間短,控制簡便。處理步驟少,可省去表調工序,槽液可重復使用。有效提高油漆對基材的附著力。可共線處理鐵板、鍍鋅板、鋁板等多種基材。
家電行業目前噴漆或噴粉前處理根據板材不同多採用磷化以及鉻鈍化處理。但以上兩種處理方法均存在較大缺陷。在環保方面:磷化含鋅、錳、鎳等重金屬離子並且含有大量的磷,鉻鈍化處理本身就含有嚴重毒性的鉻,已不能適應國家對於塗裝行業的環保要求。在使用成本方面:磷化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磷化渣,需要一套除渣裝置與之配套。並且磷化使用溫度大多為30-50℃,因此還需要輔助加熱設備及熱源對磷化槽進行加熱。同時磷化及鉻鈍化後需要大量溢流水對工件進行漂洗。由於在環保性及使用成本方面存在缺陷,一種新型的環保、節能、低排放、低使用成本的噴漆前處理技術成為國內外廣大業內技術人員研究的重點。
使用硅烷化工藝能省去磷化加溫設備、除渣槽、板框壓濾機及磷化污水處理等設備,節省設備初期投入。在配槽用量方面硅烷化較磷化也減少20%-50%,更關鍵的是在每平方單耗方面硅烷化的消耗量為傳統磷化的15%-20%。在減少單位面積消耗量的同時,在處理時間上硅烷化較磷化也有較大幅度的縮短,從而提高生產率,減少設備持續運作成本。
『柒』 為什麼要測定前處理槽液
測定前處理槽液是為了保證噴塗的質量。前處理槽液檢驗時主要檢驗三部分,分別是:游離酸、總酸度、促進劑。
『捌』 汽車塗裝前處理
1、塗裝前處理槽液的油污清理,是通過專門的一種設備來處理,這種設備叫油水分離器;鐵屑的清理同樣也有專門的設備——磁分器,就是磁鐵,也有過濾罐內加磁棒的;2、預脫脂和主脫脂兩個槽所用的脫脂劑通常都是同一種脫脂劑;3、電泳就是給工件上泳一層電泳漆,最基本的原理「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汽車一般為陰極電泳;超濾就是把電泳的工件用專門的超濾液進行清洗,使其電泳漆膜光滑,烘烤後不粗糙;同時電泳漆較貴,超濾系統也可將電泳漆進行回收利用。希望能幫到你
『玖』 前處理工藝流程
1.工件材質 鐵 (鋅系磷化)除油——水洗——除銹——表調(可選換水洗)——磷化——水洗——水洗——烘乾(曬干)
簡單保險,環境污染大,通常除油最容易出問題。
鐵 (鐵系磷化)除油——水洗——除銹——表調——磷化——水洗——水洗——烘乾 相對環保,但對操作要求很高,沒幾年經驗搞不定,常容易出問題。
2.工件材質 鋁 除油——水洗——磷鈍化(其實最好的是六價鉻溶液)——水洗
鋁遇酸發黑,所以中間很少除銹(酸洗)。如果有很多白銹斑,確須鈍化前酸洗,一定精確到秒,馬上水洗and下道工序。
鐵工件如果要上噴淋前處理最佳方案,先用槽浸泡 除油——水洗——除銹——表調(上薄油)——(掛件噴淋)——除油——水洗——磷化——水洗
個人不推薦除油上噴淋,個人反對酸洗上噴淋,槽浸工件間隙一定要留好。
前處理注意事項:1.除油一定要徹底,常瓢浮油常測葯劑,除油不好,後道神馬都是浮雲。2.除銹後馬上下道工序,金屬返銹的速度只有幾秒,你是來不及眨眼的。3.前處理用水一定要抱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心態,每個水洗段必須要大、急、狠。很多人都認為水洗只不過漂一下,意思意思就可以了。不好意思,你錯了。蘇州園區有家外企,噴淋除油後沒有水洗,前處理烘乾後油灰1毫米厚。紹興一企業,除銹後水洗不幹凈,前處理後工件堪比京劇臉譜。寧波餘姚某公司磷化後省點水,三個月後,產品開始脫皮。
『拾』 鋁合金電鍍知識詳解的鋁合金前處理
2.1 鋁合金基材
鋁合金成型方法很多,目前大多是壓鑄和擠壓成型;壓鑄的鋁合金,多數為鋁硅合金,由於鋁跟硅的熔點、比重以及凝固點的不一致(鋁的原子量26.98,硅的原子量28.09),在鋁硅合金壓鑄過程當中容易造成偏折現象,產生富鋁富硅態,這在大的平面壓鑄件表現更為突出,造成電鍍處理的更加困難;金屬鋁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與氧的親合力較強,在大氣中極易在其表面生成一層氧化膜,甚至此氧化膜剛除去又會迅速重新生成新的氧化膜,嚴重影響鍍層與基體鋁的結合力;鋁的電極電位較負, 約(-1.67v),很易失去電子, 在電解液中能與多種金屬離子立即發生置換反應, 形成接觸層,此種鍍層疏鬆粗糙, 嚴重影響鍍層結合力;鋁的膨脹系統比許多金屬鍍層大,當溫度差別變化大時,由於基體與鍍層的膨脹系數不一致,易產生內應力而破壞鍍層;鑄鋁件有砂眼、鑄孔、氣泡等,電鍍中易殘留槽液和氫氣,引起化學和電化學腐蝕,產生鍍層起泡和脫落。
目前各廠家用於壓鑄的鋁合金牌號雜亂,其它金屬雜質和硅含量都不一樣,造成後道電鍍處理的難上加難。
鋁合金電鍍術語:
內容:1 電鍍常識
表面處理的基本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處理,中間處理和後處理。
1.1前處理
零件在處理之前,程度不同地存在著毛刺和油污,有的嚴重腐蝕,給中間處理帶來很大困難,給化學或電化學過程增加額外阻力,有時甚至使零件局部或整個表面不能獲得鍍層或膜層,還會污染電解液,影響表面處理層的質量。包括除油、浸蝕,磨光、拋光、滾光、吹砂、局部保護、裝掛、加輔助電極等。
1.2 中間處理
是賦予零件各種預期性能的主要階段,是表面處理的核心,表面處理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於這一階段的處理。
1.3 後處理
是對膜層和鍍層的輔助處理。
2 電鍍過程中的基本術語
2.1 分散能力
在特定條件下,一定溶液使電極(通常是陰極)鍍層分布比初次電流分布所獲得的結果更為均勻的能力。亦稱均鍍能力。
2.2 覆蓋能力
鍍液在特定條件下凹槽或深孔處沉積金屬的能力。亦稱深鍍能力。
2.3 陽 極
能夠接受反應物所給出電子的電極,即發生氧化反應的電極。
2.4 不溶性陽極
在電流通過時,不發生陽極溶解反應的電極。
2.5 陰 極
反應於其上獲得電子的電極,即發生還原反應的電極。
2.6 電流密度
單位面積電極上通過的電流強度,通常以 A/dm2 表示。
2.7 電流密度范圍
能獲得合格鍍層的電流密度區間。
2.8 電流效率
電極上通過單位電量時,其一反應形成之產物的實際重量與其電化當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數表示。
2.9 陰極性鍍層
電極電位的代數值比基體金屬大的金屬鍍層。
2.10 陽極性鍍層
電極電位的代數值比基體金屬小的金屬鍍層。
2.11 陽極泥
在電流作用下陽極溶解後的殘留物。
2.12 沉積速度
單位時間內零件表面沉積出金屬的厚度。
2.13 初次電流分布
在電極極化不存在時,電流在電極表面上的分布。
2.14 活 化
使金屬表面鈍化狀態消失的作用。
2.15 鈍 化
在一定環境下使金屬表面正常溶解反應受到嚴重阻礙,並在比較寬的電極電位范圍內使金屬溶解反應速度降到很低的作用。
2.16 氫 脆
由於浸蝕,除油或電鍍等過程中金屬或合金吸收氫原子而引起的脆性。
2.17 PH 值
氫離子活度 aH+ 的常用對數的負值。
2.18 基體材料
能在其上沉積金屬或形成膜層的材料。
2.19 輔助陰極
為了消除被鍍製件上某些部位由於電力線過於集中而出現的毛刺和燒焦等毛病,在該部位附近另加某種形狀的陰極,用以消耗部分電流,這種附加的陰極就是輔助陰極。
2.20 輔助陽極
除了在電鍍中正常需用的陽極以外,為了改善被鍍製件表面上的電流分布而使用的輔加陽極。
2.21 電 解
使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而在陽極,陰極引起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
2.22 極 化
當電流通過電極時,電極電位發生偏離平衡電位的現象。
2.23 皂化反應
油脂在鹼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
2.24 陰極極化
直流電通過電極時,陰極電位偏離平衡電位向負的方向移動的現象。
2.25 槽電壓
電解時,電解槽兩極之間的總電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