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拉會動紙木偶怎麼做
首先要准備的工具:硬板紙、鉛筆、記號筆、蠟筆、剪刀、鐵絲、打孔器、兩支筷子、針釣魚線、膠水。
手工木偶製作的時候要先用木板畫好木偶剪下來,然後在源關節部位打孔。用穿孔在木偶的關節上打孔。如果硬紙太厚打不開,可以自己鑽一個洞。
關節必須是鬆散和靈活的,以便木偶的四肢可以自由移動。製作十字架後將釣線放在針上,放入手腕上方及膝蓋以上的洞中後打結,最後把將線與十字架連接。
傳統的牽線木偶是用木塊和布等材料做成的,個頭較大,價格昂貴。手工製作牽線木偶也是一門技藝,要學好幾年才能掌握並練到精湛。但是,要製作一個簡易的牽線木偶,用紙就可以了,如果你想使其看起來像真正的木偶一樣,那麼也可以用陶泥做。
目前,泉州製作的不少木偶都銷售到台灣,因為那裡的「布袋戲」已普及到中小學校。
一般說來,教學用的木偶是批量購買的,為降低成本,布料就採用了人造絲中的春光緞,機綉也代替了手綉;而表演用的或是個人收藏所需的木偶,則要求全部是手工製作的,使用的是蘇州產的真絲軟緞和真絲綉線。
以「戰將」木偶為例,其頭盔、頭部、服飾、(支撐的)內體、兵器等的用料不同,價錢也就從二三百元到近千元不等。
一個木偶頭往往並不是由一個師傅從頭到尾一手完成的。當然,如果是名家大師,會一氣呵成的,其名字會刻在偶頭的後面。普通師傅完成一個木偶大概需要五天的時間。
2. 木偶的製做過程
木偶的製作
木偶的製作包括木偶頭和服飾兩大步驟,本文介紹的是掌中木偶(布袋戲)的製作過程,提線木偶與之大致相同。
木偶頭的製作
首先是打坯。目前泉州的私人作坊中還不能獨立完成這道工序,要到惠安的工廠由專門的打坯機操作,木偶頭所用材料均是樟木。
其次是雕刻。主要是刻人物五官,雖說木偶造型的繁簡不同,師傅的手藝也有差別,但通常情況下,一個熟練的師傅一天能刻三四個木偶頭。
第三是打土。就是用一種特殊的白土加水和成黏土後,均勻地塗在木偶頭的白坯上,目的是掩蓋樟木上的疤結或孔眼,使木偶頭表面光滑平整。
接下來是噴色。為木偶人物的臉部著色,像關公的臉是紅色、包公是黑色、壽星是肉色等。
再往下是彩繪。彩繪將勾勒出不同人物的各種面部表情,使其喜怒哀樂躍然眼前。然後要上光油,為的是使偶頭的色彩歷久彌新。
最後要根據具體人物配上胡須、頭發等,如果是新娘子還要盤頭發。至此,一個木偶頭就完成了。
服飾的製作
木偶服裝上最主要的裝飾就是五彩繽紛、艷麗奪目的手工綉。綉品圖案首先由設計人員根據特定的人物,畫好設計圖紙,然後比照圖紙,用針稿機在衣料上打孔,再用染料塗印,勾勒出圖樣。綉線的顏色選擇由師傅自定,像鳳尾通常有五種顏色,在不同的師傅手下會有不同的效果。接下來是掃漿糊、加內襯,使綉片挺括、有型。最後是整件組合,也就是將幾個綉片縫在一起,做成一件完整的衣服。
由於「千人一面」的機綉的出現,現在服飾手工綉的要求並不十分嚴格。只是在綉人物臉部時(業內稱為「開臉」),技術要求才高。
目前,泉州製作的不少木偶都銷售到台灣,因為那裡的「布袋戲」已普及到中小學校。一般說來,教學用的木偶是批量購買的,為降低成本,布料就採用了人造絲中的春光緞,機綉也代替了手綉;而表演用的或是個人收藏所需的木偶,則要求全部是手工製作的,使用的是蘇州產的真絲軟緞和真絲綉線。以「戰將」木偶為例,其頭盔、頭部、服飾、(支撐的)內體、兵器等的用料不同,價錢也就從二三百元到近千元不等。
一個木偶頭往往並不是由一個師傅從頭到尾一手完成的。當然,如果是名家大師,會一氣呵成的,其名字會刻在偶頭的後面。普通師傅完成一個木偶大概需要五天的時間。
3. 怎樣做木偶木偶有什麼用
木偶的製作包括木偶頭和服飾兩大步驟,本文介紹的是掌中木偶(布袋戲)的製作過程,提線木偶與之大致相同。
木偶頭的製作
首先是打坯。目前泉州的私人作坊中還不能獨立完成這道工序,要到惠安的工廠由專門的打坯機操作,木偶頭所用材料均是樟木。
其次是雕刻。主要是刻人物五官,雖說木偶造型的繁簡不同,師傅的手藝也有差別,但通常情況下,一個熟練的師傅一天能刻三四個木偶頭。
第三是打土。就是用一種特殊的白土加水和成黏土後,均勻地塗在木偶頭的白坯上,目的是掩蓋樟木上的疤結或孔眼,使木偶頭表面光滑平整。
接下來是噴色。為木偶人物的臉部著色,像關公的臉是紅色、包公是黑色、壽星是肉色等。
再往下是彩繪。彩繪將勾勒出不同人物的各種面部表情,使其喜怒哀樂躍然眼前。然後要上光油,為的是使偶頭的色彩歷久彌新。
最後要根據具體人物配上胡須、頭發等,如果是新娘子還要盤頭發。至此,一個木偶頭就完成了。
4. 提線木偶怎麼製作方法
准備材料:紙筒、顏料、剪刀、麻繩、木棍、膠水、卡紙、吸管。
1、將紙筒塗色,並剪成兩截,一長一短,還有類似風葉的形狀,如下圖所示 。
5. 提線木偶怎麼製作方法
提線木偶簡單的做法如下:
需准備紙一張、硬紙板一張、鉛筆一支、彩筆數支、針一枚、線一軸、膠棒一個、剪刀一把、釘扣五個、筷子一支;用鉛筆在紙上畫一隻木偶,四肢要完整,便於後面剪開;用彩筆將木偶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再用針線在手的大拇指處扎過去,也留一段雙線後,在線的末端打結;頭和四肢用針線穿過,留一段雙線以後,打結,一共是五條線;
用釘扣將頭和軀干連接起來,再用釘扣把四肢和軀干連接在一起;最後,將頭和四肢上的五條線分別綁在筷子上,提起來,調整一下各條線的長短,將木偶的狀態調整好即可完成。
6. 木偶的做法
第一步
首先裁剪好木偶的衣服、帽子和發型。以及樓空的吊墜和扭扭繩,把扭扭繩穿進細管和圓珠,留出手部與腳部。
將衣服帽子等用膠水粘起來,在頭上的鉤子保留,用剪刀把多餘的線頭以及布料裁剪干凈即可。
第二步
再找一根木棍將木偶的手部連接上,這樣就完成了木偶人。如果想要更逼真可以不要木棍,用手來控制繩子讓木偶動起來會更有趣更好玩。
這樣就完成了木偶人,是不是很簡單啊?小朋友,你學會了嗎?
7. 如何製作手工木偶人
工具:硬板紙、鉛筆、記號筆、蠟筆、剪刀、鐵絲、打孔器、兩支筷子、針釣魚線、膠水。
1、畫好木偶。將紙板紙鋪在飛機上,畫出木偶身體的每一部分。這包括兩條胳膊,兩條腿,軀乾和頭。
8. 小貓木偶怎麼做
製作材料
卡紙、硬紙板、扭扭棒、拉桿、掛鉤、串環、小木棒等
製作方法
1.將卡紙剪成小木偶的頭、身體、手、腳不同部位形狀,一部分畫好五官、服飾,另一部分留白以便幼兒自主創作。
2.用另一種顏色卡紙剪出完整的木偶輪廓形狀作為拼貼底板。
3.用硬紙板做一列小火車,火車的車廂做成可以插片的小兜。
4.製作富有情景性和童趣的小木偶劇場背景板。根據木偶的身體比例,安裝拉桿並用扭扭棒做成掛鉤固定在拉桿上。
輔助材料
作品簡介及作品呈現
一、 活動目標和作品設計思路:
《玩轉小木偶》是在中班《玩具總動員》主題下生成的內容。受到了「皮影戲」這個中國民間藝術表演形式的啟發,結合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對幼兒的發展要求,設計了這個游戲。通過畫一畫、配一配、串一串、演一演等不同形式,讓幼兒在木偶表演的游戲中體驗表演的樂趣和合作的快樂。可以根據材料不同層次的投放,滿足3-6歲各年齡段孩子的游戲需求。
▲在材料的設計中,如:不同性別特徵的臉部、不同季節的服飾、衣服的圖案上有不同的圖案特徵(對稱)、男孩女孩的不同發型等。意在通過不同特徵的材料引發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在匹配和組合中提升認知經驗、培養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在游戲中,充分體現了游戲性和趣味性,3-6歲的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同伴,自由創編表演故事,自由添加輔助材料進行表演,自主的空間培養了孩子們想像創造、合作交往和表達表現的能力。
9. 手工簡單木偶製作方法
工具:硬板紙、鉛筆、記號筆、蠟筆、剪刀、鐵絲、打孔器、兩支筷子、針釣魚線、膠水。
1、畫好木偶。將紙板紙鋪在飛機上,畫出木偶身體的每一部分。這包括兩條胳膊,兩條腿,軀乾和頭。
2、把身體上已經畫好的部分剪下來。在剪木偶之前,用一個標記、蠟筆或油漆使它看起來很好看。
3、把報紙准備好。把所有的紙都正面朝上放在飛機上,樹干先設置好,然後手和腿分開放置,全部與樹乾重疊。
4、在關節部位打孔。用穿孔在木偶的關節上打孔。如果硬紙太厚打不開,可以自己鑽一個洞。關節必須是鬆散和靈活的,以便木偶的四肢可以自由移動。
5、製作十字架。用兩個筷子或鉛筆交叉,用膠帶把十字架系好。
6、將釣線放在針上,放入手腕上方及膝蓋以上的洞中,然後結上一個結,把釣線割斷。留出的釣線的長度必須至少超過節點上方的反派的長度,這樣才能與十字架相連。也就是說,魚線至少要比布袋長15厘米(如果布袋戲的頭特別大,魚線也要相應加長)。
7、將線與十字架連接。首先,木偶肩上的線與十字架的中心相連,然後四肢和軀干與線相連。然後連接四肢的四條線連接到十字架的一端。最後,可以在每個結上放一點膠水。保持線的整潔。
8、最後,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