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歐姆定律計算公式
歐姆定律就是I(電流)=V(電壓)/R(電阻)
功率因數應 有效功率/總功率。如一台電機輸入功率為100W,由於存在電阻,輸出功率可能是80W,這樣功率因數是0。8
無功損耗就是理想情況,不考慮導線電阻等問題。
B. 怎麼算功率
1、電功率計算
電功率計算公式:P=W/t =UI;
在純電阻電路中,根據歐姆定律U=IR代入P=UI中還可以得到:P=I2R=(U2)/R
在動力學中:功率計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時功率)
2、力功率計算
因為W=F(F力)×S(s位移)(功的定義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導出
功率單位的轉換:
在媒體上常常看見的功率單位有kW、Ps、hp、bhp、whpmw等,還有義大利以前用的cv,在這里邊千瓦kW是國際標准單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功率俗稱為馬力,單位是匹,就像將扭矩稱為扭力一樣。
在汽車上邊,最大的做功機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計算出來的,而計算的公式相當簡單:功率(w)=2π×扭矩(Nm)×轉速(rpm)/60,簡化計算後成為:功率(W)=扭矩(Nm)×轉速(rpm)/9.549。
由於英制與公制的不同,對馬力的定義基本上就不一樣。英制的馬力(hp)定義為:一匹馬於一分鍾內將200磅(lb)重的物體拉動165英尺(ft),相乘之後等於33,000lb-ft/min;而公制的馬力(PS)定義則為一匹馬於一分鍾內將75kg的物體拉動60米,相乘之後等於4500kg.g.m/min。
C. 功率計算公式有哪些
功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數量一定,時間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為功率=功/時間。功率表徵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稱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於作用力與物體受力點速度的標量積。
功率可分為電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計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電功率計算公式:P=W/t =UI;
在純電阻電路中,根據歐姆定律U=IR代入P=UI中還可以得到:P=I2R=(U2)/R
在動力學中:功率計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時功率)
因為W=F(F力)×S(s位移)(功的定義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導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適用於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公式中的P表示功率,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
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
T表示時間,單位是「秒」,符號是"s"。
D. 功率的計算公式
1、電功率的計算公式:功率=功除以時間,即P=W除以t。
2、機械功率計算公式:功率=功除以時間,即P=W除以t,這個公式計算的是平均功率;功率=力乘以位移,即P=FV,這個公式計算的是瞬時功率。
功率分為電功率和機械功率兩種,因此計算公式也不相同,應根據功率的種類來選擇相對應的公式使用。
物理公式
功率可分為電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計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功率功率電功率計算公式:P=W/t=UI;
在純電阻電路中,根據歐姆定律U=IR代入P=UI中還可以得到:P=I²R=(U²)/R
在動力學中:功率計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時功率)
因為W=F(F力)×S(s位移)(功的定義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導出P=F·v:P=W/t=F*S/t=F*V(此公式適用於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公式中的P表示功率,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
W表示功。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
T表示時間,單位是「秒」,符號是"s"。
最全功率計算公式可見擴展閱讀,作者總結了幾乎全部的常用計算公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功率
E. 功率計算,歐姆定力誰知道告訴我
一、電功率:簡稱功率,即單位時間內電源力(或電場力)所做的功,是衡量電源力(或電場力)做功的能力,以P表示,表達式為:
P=W/t=IU=I²R=U²/R。式中
I—電路中的電流,A;U—電阻端電壓,V;R—電阻,Ω。
二、歐姆定律:是表示電壓(或電動勢)、電流和電阻三者之間關系的基本定律。
1、部分電路歐姆定律:流過電阻的電流,與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電阻值成反比。表達式為:I=U/R。
2、全電路歐姆定律:在閉會電路中,電路中的電流與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與電路中負載電阻及電源內阻之和成反比。表達式為:I=E/(R+Ro)。
式中
I—電路中的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Ro—分別為負荷電阻和電源內阻,Ω。
F. 功率計算公式
功率的計算公式是:P=W/t =UI
功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數量一定,時間越短,功率值就越大。求功率的公式為功率=功/時間。功率表徵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稱為功率,用P表示。故功率等於作用力與物體受力點速度的標量積。
物理規律
在串聯電路中 (I1=I2), P1:P2=U1:U2=R1:R2=W1:W2
在並聯電路中 (U1=U2), P1:P2=I1:I2=R2:R1=W1:W2
各種稱謂
功率就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里功率P=功J/時間t,單位是瓦w,我們在媒體上常常看見的功率單位有kW、Ps、hp、bhp、whpmw等,還有義大利以前用的cv,在這里邊千瓦kW是國際標准單位,1kW=1000W。
在汽車上邊,最大的做功機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計算出來的,而計算的公式相當簡單:功率(w)=2π×扭矩(Nm)×轉速(rpm)/60,簡化計算後成為:功率(W)=扭矩(Nm)×轉速(rpm)/9.549。
G. 功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功率可分為電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計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1、電功率計算公式:P=W/t =UI;
2、在純電阻電路中,根據歐姆定律U=IR代入P=UI中還可以得到:P=I2R=(U2)/R
3、在動力學中:功率計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時功率)
因為W=F(F力)×S(s位移)(功的定義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導出P=F·v:
P=W /t=F*S/t=F*V(此公式適用於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7)ohm功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功率就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里功率P=功J/時間t,單位是瓦w,我們在媒體上常常看見的功率單位有kW、Ps、hp、bhp、whpmw等,還有義大利以前用的cv,在這里邊千瓦kW是國際標准單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
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功率俗稱為馬力,單位是匹,就像將扭矩稱為扭力一樣。
在汽車領域,最大的做功機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計算出來的,而計算的公式相當簡單:功率(w)=2π×扭矩(Nm)×轉速(rpm)/60,簡化計算後成為:功率(W)=扭矩(Nm)×轉速(rpm)/9.549。
由於英制與公制的不同,對馬力的定義基本上就不一樣。英制的馬力(hp)定義為:一匹馬於一分鍾內將200磅(lb)重的物體拉動165英尺(ft),相乘之後等於33,000lb-ft/min;而公制的馬力(PS)定義則為一匹馬於一分鍾內將75kg的物體拉動60米,相乘之後等於4500kg.g.m/min。
H. 功率,電壓,電阻和電流是個什麼關系,有什麼公式
電壓(V)乘電流(A)等於功率(W)。
電流(A)乘電阻(OHM)等於電壓(V)。
所以功率除以電流的平方等於電阻。
關於你說的電阻單位是ohm/m 還是 ohm/km。要看實際的長度。
有具體的問題我可以幫你。
I. 歐姆和功率還有電流計算關系
功率等於電壓乘以電流 電壓等於電流乘以電阻 電阻的單位是歐姆 所以 功率等於電流的平方乘以電阻
J. 功率電感的計算公式
貼片功率電感線徑/圈數計算公式
來源:時間:2012-09-04 12:27:57
功率電感載入其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頻率) * 電感量(mH),設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
電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頻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據此可以算出繞線圈數:
圈數 = [電感量* { ( 18*圈直徑(吋)) + ( 40 * 圈長(吋))}] ÷ 圈直徑 (吋)
圈數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電感計算公式
空心電感計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線圈直徑
N------線圈匝數
d-----線徑
H----線圈高度
W----線圈寬度
單位分別為毫米和mH。。
空心線圈電感量計算公式:
l=(0.01*D*N*N)/(L/D+0.44)
線圈電感量 l單位: 微亨
線圈直徑 D單位: cm
線圈匝數 N單位: 匝
線圈長度 L單位: cm
頻率電感電容計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頻率: f0 單位:MHZ 本題f0=125KHZ=0.125
諧振電容: c 單位:PF 本題建義c=500...1000pf 可自行先決定,或由Q
值決定
諧振電感: l 單位: 微亨
1。針對環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電感值(H)
H-DC=0.4πNI / l N= 線圈匝數(圈)
AL= 感應系數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過電流(A)
l= 磁路長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參照Micrometal對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線圈5圈半,其L值為T50-52(表示OD為0.5英吋),經查表其AL值約為33nH
L=33.(5.5)2=998.25nH≈1μH
當流過10A電流時,其L值變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後)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紹一個經驗公式
L=(k*μ0*μs*N2*S)/l
其中
μ0 為真空磁導率=4π*10(-7)。(10的負七次方)
μs 為線圈內部磁芯的相對磁導率,空心線圈時μs=1
N2 為線圈圈數的平方
S 線圈的截面積,單位為平方米
l 線圈的長度, 單位為米
k 系數,取決於線圈的半徑(R)與長度(l)的比值。
計算出的電感量的單位為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