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信號噪音比
信噪比,即SNR(Signal to Noise Ratio)又稱為訊噪比,狹義來講是指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的電壓與同時輸出的雜訊電壓的比,常常用分貝數表示。設備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音越少。一般來說,信噪比越大,說明混在信號里的雜訊越小,聲音回放的音質量越高,否則相反。信噪比一般不應該低於 70dB,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應達到110dB以上。
信噪比的計量單位是dB,其計算方法是10LOG(PS/PN),其中Ps和Pn分別代表信號和雜訊的有效功率,也可以換算成電壓幅值的比率關系:20LOG(VS/VN),Vs和Vn分別代表信號和雜訊電壓的「有效值」。在音頻放大器中,我們希望的是該放大器除了放大信號外,不應該添加任何其它額外的東西。因此,信噪比應該越高越好。
㈡ 雜訊分析計算公式
噪音計算公式dB = 10 log Ø (Ø 為音能比值,Ø 與距離 r 平方成反比)。
公式表示為:雜訊系數NF=輸入端信噪比/輸出端信噪比,單位常用「dB」。
在放大器的雜訊系數比較低的情況下,通常放大器的雜訊系數用雜訊溫度(T)來表示。
放大電路不僅把輸入端的雜訊放大,而且放大電路本身也存在雜訊。所以,其輸出端的信噪比必小於輸入端信噪比。在放大器中,內部雜訊與外部雜訊愈小愈好。放大電路本身雜訊越大,它的輸出端信噪比越小於輸入端信噪比,NF就越大。
Lpi——第i個雜訊源在受聲點P出的聲級;
Lwi——第i個雜訊源的聲功率級;
Lp總——受聲點P出的總聲級;
ΔL1——雜訊隨傳播距離的衰減;
ΔL2——雜訊被空氣吸收的衰減;
ΔL3——牆壁屏障效應衰減;
ΔL4——戶外建築物屏障效應衰減。
(2)血管對比雜訊比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此外,雜訊系數還具有下列特點:
(1)此參數不包括負載對輸出雜訊的貢獻。
(2)雜訊系數密切依賴於信號源的內阻。
(3)無雜訊二埠的雜訊系數為1。
(4)一個含雜訊二埠總是會將其自身雜訊添加到信號源的雜訊,這種貢獻可用(F-1)來估計。換言之,雜訊系數總大於1。
(5)如果沒有信號源內部阻抗的信息,雜訊系數的概念是沒有意義的。
(6)相對於S/N,雜訊系數更便利於測量和計算,因為沒有必要知道信號的振幅。此外,由雜訊系數的表達式可推導m信號源電阻的最優值,而對於S/N,信號源電阻最優值是零。
㈢ 環境保護法里規定的雜訊相關標準是什麼例如人所能承受的雜訊范圍
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局(OSHA)規定,人耳最大可以承受連續8小時85分貝的聲音強度,而無負面影響,這些法律、法規影響到了工業耳麥的設計。但在消費類產品中,對最大聲音強度卻無任何硬性規定。 那麼在中國市場上流通的大多數MP3,其最大的音量又是多少呢?一般MP3的最大音量都在110分貝左右。 聲音在40分貝以下,對人體是沒有影響的;聲音在40分貝到60分貝的時候,人體如果長時間在這個環境里,神經系統就會受到影響。這時候雜訊平均每提高3分貝,雜訊能量就會增強一倍;當聲音達到65分貝到80分貝,人的心血管受傷害的程度要比生活在雜訊在50分貝的環境中的人高出20%以上。當雜訊超過80分貝時,會對人的聽力造成很大傷害。當雜訊超過100分貝,就屬於人們難以忍受的雜訊。聲音達到120分貝以上,相當於一架波音747飛機從身邊飛過,人體健康將會在短時間內受到極大的傷害。
㈣ 職業衛生檢測的噪音是6小時的怎麼用公式換算
8小時等效連續A聲級85dB.
工作場所環境雜訊,是指在生產車間及作業場所所產生的雜訊環境.國家的職業雜訊限值標准為8小時等效連續A聲級85dB。
長期工作在高雜訊環境下而又沒有採取任何有效的防護措施,必將導致永久性的無可挽回的聽力損失,甚至導致嚴重的職業性耳聾。國內外現都已把職業性耳聾列為重要的職業病之一。強雜訊除了可導致耳聾外,還可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以及生殖機能等,產生不良的影響。特別強烈的雜訊還可導致神經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由於雜訊易造成心理恐懼以及對報警信號的遮蔽,它常又是造成工傷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
其換算公式如下圖:
㈤ 輸出信噪比怎麼計算
信噪比,英文名稱叫做SNR或S/N(SIGNAL-NOISE RATIO),又稱為訊噪比。是指一個電子設備或者電子系統中信號與雜訊的比例。這裡面的信號指的是來自設備外部需要通過這台設備進行處理的電子信號,雜訊是指經過該設備後產生的原信號中並不存在的無規則的額外信號(或信息),並且該種信號並不隨原信號的變化而變化。、
信噪比的計量單位是dB,其計算方法是10lg(PS/PN),其中Ps和Pn分別代表信號和雜訊的有效功率,也可以換算成電壓幅值的比率關系:20Lg(VS/VN),Vs和Vn分別代表信號和雜訊電壓的「有效值」。在音頻放大器中,我們希望的是該放大器除了放大信號外,不應該添加任何其它額外的東西。因此,信噪比應該越高越好。
狹義來講是指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的功率與同時輸出的雜訊功率的比,常常用分貝數表示,設備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訊越少。一般來說,信噪比越大,說明混在信號里的雜訊越小,聲音回放的音質量越高,否則相反。信噪比一般不應該低於70dB,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應達到110dB以上。
㈥ 信噪比計算公式
信噪比計算公式:db=10lg(s/n)
信噪比又稱為訊噪比,是指一個電子設備或者電子系統中信號與雜訊的比例。這裡面的信號指的是來自設備外部需要通過這台設備進行處理的電子信號,雜訊是指經過該設備後產生的原信號中並不存在的無規則的額外信號(或信息),並且該種信號並不隨原信號的變化而變化。
信噪比的意義
信噪比是音箱回放的正常聲音信號與無信號時雜訊信號(功率)的比值。用dB表示。例如,某音箱的信噪比為80dB,即輸出信號功率是噪音功率的10^8倍,輸出信號標准差則是噪音標准差的10^4倍,信噪比數值越高,噪音越小。
㈦ 信噪比的測量及計算
通過計算公式我們發現,信噪比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它應該隨著輸入信號的變化而變化,如果雜訊固定的話,顯然輸入信號的幅度越高信噪比就越高。顯然,這種變化著的參數是不能用來作為一個衡量標準的,要想讓它成為一種衡量標准,就必須使它成為一個定值。於是,作為器材設備的一個參數,信噪比被定義為了「在設備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下信號與雜訊的比率」,這樣,所有設備的信噪比指標的測量方式就被統一起來,大家可以在同一種測量條件下進行比較了。信噪比通常不是直接進行測量的,而是通過測量雜訊信號的幅度換算出來的,通常的方法是:給放大器一個標准信號,通常是0.775Vrms或2Vp-p@1kHz,調整放大器的放大倍數使其達到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或幅度(失真的范圍由廠家決定,通常是10%,也有1%),記下此時放大器的輸出幅Vs,然後撤除輸入信號,測量此時出現在輸出端的雜訊電壓,記為Vn,再根據SNR=20lG(Vs/Vn)就可以計算出信噪比了。Ps和Pn分別是信號和雜訊的有效功率,根據SNR=10lg(Ps/Pn)也可以計算出信號比。
這樣的測量方式完全可以體現設備的性能了。但是,實踐中發現,這種測量方式很多時候會出現誤差,某些信噪比測量指標高的放大器,實際聽起來雜訊比指標低的放大器還要大。經過研究發現,這不是測量方法本身的錯誤,而是這種測量方法沒有考慮到人的耳朵對於不同頻率的聲音敏感性是不同的,同樣多的雜訊,如果都是集中在幾百到幾千Hz,和集中在20KHz以上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後者我們可能根本就察覺不到。因此就引入了一個「權」的概念。這是一個統計學上的概念,它的核心思想是,在進行統計的時候,應該將有效的、有用的數據進行保留,而無效和無用的數據應該盡量排除,使得統計結果接近最准確,每個統計數據都由一個「權」,「權」越高越有用,「權」越低就越無用,毫無用處的數據的「權」為0。於是,經過一系列測試和研究,科學家們找到了一條「通用等響度曲線」,這個曲線代表的是人耳對於不同頻率的聲音的靈敏度的差異,將這個曲線引入信噪比計算方法後,信噪比指標就和人耳感受的結果更為接近了。雜訊中對人耳影響最大的頻段「權」最高,而人耳根本聽不到的頻段的「權」為0。這種計算方式被稱為「A計權」,已經稱為音響行業中普遍採用的計算方式。
㈧ 雜訊系數的測量及計算方法
只要rx增益足夠高,如大於40db(取決於頻譜儀自身噪底的高低),使被放大後的熱噪底高於頻譜儀自身噪底10db以上,誤差可以忽略。
㈨ 雜訊比這個詞怎麼解釋啊
訊號雜訊比(Signal Noise Ratio)簡稱訊噪比或信噪比,是指有用訊號功率與無用的雜訊功率之比。在許多產品說明書中的規格表數據後面,常常會有一個A字,意思是A-weight,即A計權,計權的意思是指將某個數值按一定規則權衡輕重地修改過,由於人耳對中頻特別敏感,所以如果一台放大器的中頻段訊噪比足夠大的話,那麼即使訊雜訊比在低頻和高頻段稍低,人耳也不易察覺。可見如果採用了計權方式測量訊噪比的話,其數值一定會比不採用計權方式為高。以A計權來說,其數值會較不計權高約會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