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個體戶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及損失-起征點。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⑵ 個體戶的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1、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及損失-起征點;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法律依據:《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第五條
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收入和費用。本辦法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⑶ 個體戶稅收怎麼算
個體戶稅收繳稅方法如下:
1、銷售產品的交納3%所得稅,提供服務項目的交納5%增值稅;
2、同時按交納的所得稅和增值稅之和交納附加稅,教育附加費;
3、交納2%上下的個人企業所得稅;
4、月收入在5000以內的,是增值稅免稅或增值稅,附加稅教育附加費也免稅。
個體工商戶納稅是指個體工商戶應按照稅務部門的規定正確建立賬簿,准確進行核算,對賬證健全,核算準確的個體工商戶,稅務部門對其實行查賬徵收的稅款,對生產經營規模小又確無建賬能力的個體工商戶,稅務部門對其實行定期定額徵收,具有一定情形的個體工商戶,稅務部門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實行核定徵收。
個體戶所得稅附加稅費如下:
1、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稅的7%繳納;
2、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的3%繳納;
3、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的1%繳納;
4、按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實行5%至35%的的超額累進稅率。
個體工商戶納稅優惠政策如下:
1、殘疾人員個人為社會提供的勞務,經批准可免徵營業稅;
2、對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本人從事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報經市縣地方稅務局批准,給予減征50%至90%個人所得稅的照顧;
3、個體工商戶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其生產經營所得,經市縣地方稅務局確定,可在1至3年內給予適當減征個人所得稅的照顧;
4、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從事個體工商經營,家庭手工業的,經地稅部門審核批准,可免徵個人所得稅1年,城鎮集體企業的下崗職工可以比照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
第十條 納稅人營業額未達到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營業稅起征點的,免徵營業稅;達到起征點的,依照本條例規定全額計算繳納營業稅。
⑷ 個體戶的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個體戶的個稅公式: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減成本、費用及損失減起征點。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⑸ 個體戶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一、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1、應納稅所得額年收入總額-成本、費用以及損失(投資者的費用扣除標准為42000元/年(3500元/月)。投資者工資不得在稅前扣除。)
2、應納稅額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二、2019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試行)>的通知》規定,個體工商戶的收入包括:個體戶從事生產經營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活動所取得的各項收入,包括商品(產品)銷售收入、營運收入、勞務服務收入、工程價款收入、財產出租或轉讓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營業外收入。
計算方法:1、實行定額徵收的個體工商戶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定的月經營收入額(結算額)x適用徵收率2、實行查帳徵收的個體工商戶按月預繳,年度終了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法律依據:《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
第四條 個體工商戶以業主為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
第五條 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收入和費用。本辦法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六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個體工商戶會計處理辦法與本辦法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本辦法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規定計算。
⑹ 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入總額-成本、費用及損失-起征點
2、應納稅額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雖然後續出台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政策,今年又出台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政策,綜合來看,屬於一項低稅率優惠。由於西部大開發優惠也是低稅率優惠,企業既符合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條件,又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條件,可按照自身實際情況從優選擇其中一項政策適用優惠稅率。現行企業所得稅實行法人稅制,企業應以法人為主體,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的,應當匯總計算並繳納企業所得稅」。由於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其經營情況應並入企業總機構,由企業總機構匯總計算應納稅款,並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為進一步減輕貨物運輸業代開發票環節的個人所得稅負擔,規范經營所得徵收管理,自2021年4月1日起,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個人申請代開貨物運輸業增值稅發票時,稅務機關不再預征個人所得稅,而是由納稅人依法自行申報繳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 第五條 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收入和費用。本辦法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⑺ 個體戶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個體戶是自然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並不會繳納企業所得稅。
如果個別業務沒有建立完整的會計體系,稅務局一般採用審查徵收的方式。
以下計稅方法適用於審計徵收的個體戶,但不適用於審查的個體戶。個體戶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按年計算,超額累計稅率為5%至35%。
個體戶生產、經營收入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稅稅率-快速計算扣除額。
個人用戶一般是增值稅的小規模納稅人,納稅方法由稅務決定。
一、檢查徵收的。
1.根據銷售收入支付3%的增值稅。
2.追加稅金。
(一)按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繳納城市建設稅。經營地址市區稅率7%縣鎮稅率5%農村稅率1%。
(2)根據實際支付的增值稅支付教育費,稅率為3%。
(3)按實際支付的增值稅支付地方教育費,稅率為1%。
3、按個體戶年經營收入扣除24000元費用後的餘額繳納個人所得稅,實行5%-35%的超額累計稅率。
4、對員工有代扣個人所得稅的義務,個人所得稅徵收點為2000元。工資不支付增值稅。
二、批准徵收的。
稅務部門一般對個體商店實行定期定額方法。也就是說,根據地區、場所、面積、設備等,一個月內應該支付的稅額被認定。
發票金額低於限額的,按限額繳稅,超過限額的,按規定繳稅。
如未達到增值稅起征點(月銷售額2000-5000元,各省份不同),可免徵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
個體戶有審計徵收、個人所得稅,向自己申報繳納,演算法是指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也有扣除和增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⑻ 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法律分析: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1、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 -成本、費用及損失 -起征點。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二、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徵收方式。查賬徵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