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地支藏干強度計算方法

地支藏干強度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23 05:27:33

1. 藏干怎麼推算藏干是如何推算的

地支藏干是由余氣、中氣、本氣所組成的
比如說丑
余氣為子中的癸水
中氣為巳酉丑三合金的辛金
本氣為己土
依次類推

2. 天乾地支如何計算

我國古代是用天乾地支來紀年的,現代社會已很少使用。一來現今社會已經離不開國際化,沿用老的歷法已經不現實;二來天乾地支在民間多用於算命測字,帶用濃重的迷信色彩,實在與科技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但一個優秀的民族是不會拋棄她的歷史和文化的。歷史事件、詩詞、字畫等中,又出現大量天乾地支紀年法,對他的了解、熟悉還是很有必要的。以下,讓我們稍微了解一下:

天乾地支之由來

天乾地支簡稱為「干支」

天乾地支相當於樹乾和樹葉。它們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體。中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干」互聯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聯叫做「地支」,合起來就是「天乾地支」。

天干有十個字,

總稱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個字,

總稱為「十二地支」。

天乾地支原始意義,有這樣有趣的說法:

1、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沖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丑)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

天乾地支據說其發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例如唐代劉恕在《通鑒外紀》中就引古書說:「(黃帝)其師大撓......始作甲子。」大撓作甲子雖是傳說,但從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湯),外丙,仲壬,太甲等來看,干支的來歷必早於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現了。

起先,我們祖先僅是用天干來記日,因為每月天數是以日進位的;用地支來記月,因為一年十位個月,正好用十位地支來相配。可是隨之不久,人們感到單用天干記日,每個月里仍然會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個天乾和一個地支分別依次搭配起來的辦法來記日期,如《尚書。顧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擇。甲子,王乃洮頌水,相被冕服,憑玉幾」的記載,意思是說,四月初,王的身體很不舒服。甲子這一天,王才沐發洗臉,太僕為王穿上禮服,王依在玉幾上坐著。後來,干支記日的辦法就被漸漸引進了記年,記月和記時了。

六十花甲子

中國農歷採取天乾地支作為計算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把每一個天乾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用來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代號。把「天干」中的一個字擺在前面,後面配上「地支」中的一個字,這樣就構成一對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開始,「地支」以「子」字開始順序組合,就可以得到: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 戊辰 6.已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 甲戍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已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戍 24.丁亥

25.戊子 26.已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已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已酉 47.庚戍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已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戍 60.癸亥

這六十對干支,天干經六個循環,地支經五個循環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這樣的順序每年用一對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環,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已巳年,1990是庚午年;從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這種紀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紀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換算

一、公元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

首先,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干中找出相對應。然後,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余數在地支中找出所對應的地支。這樣,公元紀年就換算成了干支紀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該年尾數5找出對應的天干為「乙」。

然後,用1995除以12得余數為3。

用余數3找出相對應的地支為「亥」。

那麼,公元1995年則為農歷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數1查天干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數為1,再用余數1查找地支為「酉」。那麼,公元1861年則為農歷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數為0或者用該年除以12的余數為0,則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數0則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餘數為0,則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麼,公元120年則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紀年是單個數字,就用該數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則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對應的「丙」和「寅」,那麼該年則為丙寅年。公元8年則為戊辰年。

公元11年,則取尾數1對應的天干中的「辛」和11對應的地支中的「未」。那麼,該年則為辛未年。

公元12年則為壬申年。

二、公元前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

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3. 地支藏干口訣

我的記憶方法比較特殊,適用於對數字敏感的人使用:

1.把十天干轉換為1~10的阿拉伯數字,甲(木)——1,乙(木)——2,丙(火)——3,丁(火)——4......以此類推到癸(水)——10.

2.記憶時這樣想:10隻老鼠;6.8.10頭牛;1.3.5隻老虎;2隻兔子;2.5.10條龍...以此類推到1.9頭豬,就全都記住了~

4. 天乾地支紀年法快速計演算法

計算方法如下:

天干演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0(不管商數)所得余數,就是天干所對應的位數;

地支演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2(不管商數)所得余數,就是地支所對應的位數;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地支藏干強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天文上把黃道平面劃分為十二宮,以日躔過宮劃分十二個月。所以古代把黃道十二宮以地支命名,十二宮又與二十八宿相對應,即子宮有女、虛、危三宿;丑宮有斗、牛二宿;寅宮有尾、箕二宿;卯宮有氐、房、心三宿;辰宮有角、亢二宿。

巳宮有翼、軫二宿;午宮有柳、星、張三宿;未宮有井、鬼二宿;申宮有觜、參二宿;酉宮有胃、昴、畢三宿;戌宮有奎、婁二宿;亥宮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學中地支取象的象意來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義也是來源於此。

5. 地支藏乾的強度怎麼看

寅卯 透出的是甲乙 巳午透出的是丙丁 申酉透出的是庚辛 亥子透出的是壬葵 辰戌丑未透出的是戊己 然後還有藏干 寅裡面除了甲木還可以透出丙火和戊土 辰裡面除了戊土外還有乙木和葵水。 以此內推 你可以看看 地支藏干表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

6. 喜用神的地支強度表

四柱
地支 支藏生月 寅月 卯月 辰月 巳月 午月 未月 申月 酉月 戌月 亥月 子月 丑月 子 癸 1.0 1.0 1.04 1.06 1.0 1.0 1.2 1.2 1.06 1.14 1.2 1.1 丑 癸 0.3 0.3 0.312 0.318 0.3 0.3 0.36 0.36 0.318 0.342 0.36 0.33 辛 0.2 0.2 0.23 0.212 0.2 0.22 0.228 0.248 0.232 0.2 0.20.228己 0.53 0.5 0.55 0.57 0.6 0.58 0.5 0.5 0.57 0.5 0.5 0.55寅 丙 0.36 0.36 0.318 0.342 0.36 0.33 0.3 0.3 0.342 0.318 0.3 0.3 甲 0.798 0.84 0.77 0.7 0.7 0.728 0.742 0.7 0.7 0.84 0.84 0.742卯 乙 1.14 1.2 1.1 1.0 1.0 1.04 1.06 1.0 1.0 1.2 1.2 1.06 辰 乙 0.342 0.36 0.33 0.3 0.3 0.312 0.318 0.3 0.3 0.36 0.36 0.318 癸 0.2 0.2 0.208 0.2 0.2 0.2 0.24 0.24 0.212 0.228 0.24 0.22戊 0.53 0.5 0.55 0.6 0.6 0.58 0.5 0.5 0.57 0.5 0.5 0.55巳 庚 0.3 0.3 0.33 0.3 0.3 0.33 0.342 0.36 0.348 0.3 0.3 0.342 丙 0.84 0.84 0.742 0.84 0.84 0.798 0.7 0.7 0.728 0.742 0.7 0.7午 丁 1.2 1.2 1.06 1.14 1.2 1.1 1.0 1.0 1.04 1.06 1.0 1.0 未 丁 0.36 0.36 0.318 0.342 0.36 0.33 0.3 0.3 0.312 0.318 0.3 0.3 乙 0.228 0.24 0.22 0.2 0.2 0.208 0.212 0.2 0.2 0.24 0.24 0.212己 0.53 0.5 0.55 0.57 0.6 0.58 0.5 0.5 0.57 0.5 0.5 0.55申 壬 0.3 0.3 0.312 0.318 0.3 0.3 0.36 0.36 0.318 0.342 0.36 0.33 庚 0.7 0.7 0.77 0.742 0.7 0.77 0.798 0.84 0.812 0.7 0.7 0.798酉 辛 1.0 1.0 1.1 1.06 1.0 1.1 1.14 1.2 1.16 1.0 1.0 1.14 戌 辛 0.3 0.3 0.33 0.318 0.3 0.33 0.342 0.36 0.348 0.3 0.3 0.342 丁 0.24 0.24 0.212 0.228 0.24 0.22 0.2 0.2 0.208 0.212 0.2 0.2戊 0.53 0.5 0.55 0.57 0.6 0.58 5 0.5 0.57 0.5 0.5 0.55亥 甲 0.342 0.36 0.33 0.3 0.3 0.312 0.318 0.3 0.3 0.36 0.36 0.318 壬 0.7 0.7 0.728 0.742 0.7 0.7 0.84 0.84 0.724 0.798 0.84 0.77例:農歷一九六八年八月初八日辰時
戊申年 辛酉月 壬寅日 甲辰時
查上表得五行數值:
木:0.7(日支藏甲)+1.0(時干)+0.3(時支藏乙)=2.0
火:0.3(日支藏丙)=0.3
土:1.0(年干)+0.5(時支藏戊)=1.5
金:0.84(年支藏庚)+1.2(月干)+1.2(月支藏辛)=3.24
水:0.36(年支藏壬)+1.2(日干)+0.24(時支藏癸)=1.8
日干「同類」數值:5.04
日干「異類」數值:3.8
「同類」比「異類」數值大,日主強,以木、火、土為喜用(此為平衡用神)。

7. 關於八字的地支藏干

藏干要記入,如日主是辛,見丑藏干是辛金的余氣,不是通根。
如是身弱,以丑土生身,忌未來沖去辛余氣。
如是身旺,此辛余氣的作用小。
完全不見比劫根與余氣才論缺。
五行全與缺,不一定是好與壞,要看八字格局而定。如棄命從勢.二象.三象.專旺..等格局。

※請記得先評個分再關閉,1.推薦,2.最佳答案

8. 地支藏干

轉自———文其才3kww922p

正宗地支藏干口訣

子中癸水在其中,

子:癸水(本氣100)

丑癸辛金己土同;

丑:己土(本氣60),癸水(中氣30),辛金(余氣10)

寅藏甲木與丙戊,

寅:甲木(本氣60),丙火(中氣30),戊土(余氣10)

卯中乙木獨相逢;

卯:乙木(本氣100)

辰中乙木兼戊癸,

辰:戊土(本氣60),乙木(中氣30),癸水(余氣10)

巳藏庚金丙戊從;

巳:丙火(本氣60),戊土(中氣30),庚金(余氣10)

午中丁火並己土,

午:丁火(本氣70),己土(中氣30)

未中乙木加己丁;

未:己土(本氣60),丁火(中氣30),乙木(余氣10)

申藏庚金壬與戊,

申:庚金(本氣60),壬水(中氣30),戊土(余氣10)

酉中辛金獨豐隆;

酉:辛金(本氣100)

戌含辛金及丁戊,

戌:戊土(本氣60),辛金(中氣30),丁火(余氣10)

亥中壬甲在其中。

亥:壬水(本氣70),甲木(中氣30)

地支中有一個藏乾的,則只有本氣;有兩個藏乾的,則只有本氣,中氣。本氣,中氣,余氣代表了其在地支中力量的大小,以100分為准,進行打分。

此地支藏干在命理四柱中應用很重要,需熟記。

正宗地支藏干口訣:

「子宮壬癸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宮甲木兼丙戊,卯宮甲乙木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叢;

午宮丙丁火己土;未宮乙己丁共宗;

申位庚金壬水戊,酉宮庚辛金豐隆;

戌宮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戊真蹤。」

在命理分析中,天干代表空間的量度,地支代表時間的量度。時間和空間分別按各自的方式通過「五氣」對其「場態」下的事物施加作用,由五行構成的萬事萬物則表現出形形色色的反映。十天干在一年的十二個月中的狀態是不一樣的,主要表現在它「出現」與「伏藏」上。出現則當值而管事,伏藏則蟄伏而待時。

十天干在十二月中的具體情況如下:

子月:壬水管事十天,癸水管事二十天;

丑月:癸水管事九天,辛金管事三天,己土管事十八天;

寅月:戊土管事七天,丙火管事七天,甲木管事十六天;

卯月:甲木管事十天,乙木管事二十天;

辰月:乙木管事九天,癸水管事三天,戊土管事十八天;

巳月:戊土管事五天,庚金管事九天,丙火管事十六天;

午月:丙火管事十一天,己土管事九天,丁火管事十天;

未月:丁火管事九天,乙木管事三天,己土管事十八天;

申月:己土管事七天,戊土管事三天,壬水管事三天,庚金管事十七天;

酉月:庚金管事十天,辛金管事二十天;

戌月:辛金管事九天,丁火管事三天,戊土管事十八天;

亥月:戊土管事七天,甲木管事五天,壬水管事十八天。寅(戊丙甲)卯(甲乙)辰(乙癸戊)巳(戊庚丙)午(丙己丁)未(丁乙己)申(己戊壬庚)酉(庚辛) 戌(辛丁戊)亥(戊甲壬)子(壬癸)  丑(癸辛己)地支藏干是有規律的。原則上,分余氣、中氣、正氣。「余氣」乃上一支的「正氣」五行的延伸。如,「丑」之「余氣」癸水,乃上一支「子」的正氣的延伸;「中氣」乃該支三合合化之五行。如,「丑」的中氣為「巳、酉、丑」三合化出的五行——辛(金);「正氣」又稱「本氣」,乃該支相同之五行。如,「丑」的五行屬土,所以「正氣」為「己」。

地支藏干在命理分析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八字的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徐子平以來,歷代命書無有不載,而且把它放在命理「三元」的地位,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但在它千餘年的發展過程中,由於流派紛呈,密技自珍,以致枝節漸生,尤其是到了現代,因為一些「大師」級的人物不知是什麼原因的錯誤引導,地支藏干已經失去了它的本來面目,比如:午火中本來應該藏「丙、己、丁」三干,在命書中和排八字的軟體中卻被寫成了「己、丁」,而「丙」就這樣被丟掉了!初學者千萬不要盲從!!人身一小宇宙,乃應天道。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經絡,天人合一,絲絲入扣;天干在十二月中有伏藏和出現的規律,人體有氣血子午流注,地支藏干是絕對不能割裂和歪曲的。否則,勢必將命理分析引入歧途,最終將祖先的前年文化遺產葬送。

9. 八字強弱怎麼看

第一,看日干在所生的月份得令還是不得令。比如日干甲、乙見月支寅、卵,丙、丁見月支巳、午,戊、己見月支已、午或辰、戍、丑、未,庚、辛見月支申、酉,壬、癸見月支亥、子,都屬於最佳的得令生旺狀態,所以這日干就強。反之,日干在出生的月令中,如果處於一種或休、或囚、或死的狀態,那就是弱。

第二,日干在四柱中得到的生助是多還是少。比如日干屬甲、乙本,如四柱中得水木之助多的,就是旺而得勢。反之,日干甲、乙木得不到四柱中水木之助,甚至反遭金制火泄,那就弱而失勢了。

第三,把自身日干對照四柱地支,如果碰上長生、沐浴、冠帶、臨官(祿)、帝旺或墓庫的,就是得地得氣,自身自然強旺。反之,就是失地失氣,強旺不起來。

(9)地支藏干強度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以上得令、得勢、得地三者全都集於一身的,日干處於極旺狀態,反過來,失令、失勢、失地三者全都集於一身的,日干處於極弱狀態。又有旺、強、中、衰、弱之分。

旺為日干處於極旺狀態,強為日干處於較強狀態,中為日干處於中和狀態,衰為目干處於較弱狀態,弱為日干處於極弱狀態。關於日干旺、強、衰、弱的扶抑原則,大致為旺極宜泄,強者宜克,衰者宜扶,弱者宜抑。

閱讀全文

與地支藏干強度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草酸的檢測方法國標 瀏覽:846
如何提高寫作水平有哪些方法 瀏覽:502
最簡單的溫柔方法 瀏覽:362
oppor4耗電快解決方法 瀏覽:607
塵埃粒子計數器使用方法 瀏覽:767
打鼓方法與技巧 瀏覽:876
陰部按摩器使用方法 瀏覽:877
迷迭香的使用方法 瀏覽:83
嗜鉻細胞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618
如何除濕疹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527
自製池塘簡單方法 瀏覽:707
電泳檢測的方法 瀏覽:789
工業cod檢測方法 瀏覽:299
星辰變的種植方法 瀏覽:604
商品組合需求預測有哪些方法 瀏覽:964
卷發精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576
快速識字方法 瀏覽:188
華為大疆手機雲台使用方法 瀏覽:501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方法之探析 瀏覽:563
和田玉白玉項鏈的鑒別方法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