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點滴系數與輸液時間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輸液時間(分)=[ 液體總量(ml)×每毫升相當的滴數(15滴)]÷每分鍾滴數。
輸液總量為500毫升,每分鍾滴數為60滴,求輸液時間就是500乘以15,再除以60,結果是125分鍾。
每分鍾滴數(滴)=[ 液體總量(ml)×每毫升相當的滴數(15滴)]÷輸液時間(分)。
點滴系數也都是默認為「15」來計算的。在輸液過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數稱為該輸液器的點滴系數(gtt/ml)。目前常用的點滴系數為10、15、20三種型號。
一次性輸液器包裝上均標明其滴系數為20滴=1ml±0.1ml。根據輸液器滴系數可進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ml/h))(滴/min)×60min/h/滴系數(滴/ml)。
易出現問題
染菌:輸液染菌主要是由於生產過程中嚴重污染、滅菌不徹底、瓶塞不嚴,松動、漏氣。熱原反應:輸液的熱原反應,主要是使用過程中的污染等造成。
澄明度與微粒檢查不合格:與普通的小容量注射劑比,輸液的容積更大,澄明度與微粒污染的風險更大。
起源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護理,護理是人們謀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遠古人在與自然的搏鬥中,經受了猛獸的傷害和惡劣自然環境的摧殘,自我保護成為第一需要。北京猿人在火的應用中,逐步認識到燒熱的石塊、砂土不僅可以給局部供熱,還可以消除疼痛。
原始人創造了「砭石」和「石針」,以之作為解除病痛的工具。當人類社會發展至母系氏族公社時代,氏族內部分工男子狩獵,婦女負責管理氏族內部事務,採集野生植物,照顧老、幼、病、殘者,家庭的雛形由此產生。
❷ 輸液時間的三種計算公式是什麼
我國臨床常用的輸液器滴系數有10、15、20滴/ml三種型號,根據輸液器滴系數可進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ml/h)=(滴/min)×60(min/h)/滴系數(滴/ml)。
因此當滴系數為10、15、20滴/ml時,分別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出:
1、滴系數為10滴/ml,則: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滴數/min)×6
2、滴系數為15滴/ml,則: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滴數/min)×4
3、滴系數為20滴/ml,則: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滴數/min)×3,每個輸液器其滴系數是固定不變的,故在已知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和每分鍾滴數兩者之間的任意一個變數,利用上述3個公式,即可得出另一個變數。
注意事項:
過敏反應:如果出現皮疹、哮喘、發熱等異常情況即可停止輸液,進行搶救治療。
輸液反應:可能有發熱,寒顫等。
局部刺激,個別可出現靜脈炎等。
葯物的副作用:輸液時可以出現相應的不良反應。
❸ 點滴系數與輸液時間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點滴系數與輸液時間的計算公式是輸液時間(分)=[ 液體總量(ml)×每毫升相當的滴數(15滴)]÷每分鍾滴數。
輸液總量為500毫升,每分鍾滴數為60滴,求輸液時間就是500乘以15,再除以60,結果是125分鍾。
每分鍾滴數(滴)=[ 液體總量(ml)×每毫升相當的滴數(15滴)]÷輸液時間(分)。
輸液注意:
老年人和兒童,心腎功能較差或不太完善者,以慢速滴注為宜,一般在2O滴~30滴之間較妥。 否則會在短期內輸入大量液體而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力衰竭或因腎排出受阻而全身浮腫。對患有心肺疾病和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盡量不要"輸液",以免加重上述器官的負擔。
❹ 護理輸液時間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輸液時間=液體總量×每毫升相當的滴數÷每分鍾滴數。
注意輸液器的規格不同它的滴系數也是不同的,臨床上常用的為10滴/ml、15滴/ml、20滴/ml。在計算時應注意如果是兒童患者在補液時,補液量需要根據患兒的公斤體重進行計算,評估補液時間應根據,總的液體量和選擇的輸液器規格、患兒的病情和實際情況。
(4)輸液時間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輸液有以下特點:
1、輸液用量大,對熱原、澄明度、無菌、pH、滲透壓等要求比小容量注射液更為嚴格,pH接近體液pH,避免過酸過鹼。
2、輸液一般包裝於密閉的中性硬質玻璃瓶及輕便的特製塑料瓶或袋。輸液的容積一般在100ml以上,大者有1000ml,臨床廣泛用於重危症患者的搶救和治療。
3、輸液不能採用混懸液及油制溶液,一般製成澄明的溶液,多以靜脈滴注給葯。
4、輸液,特別是某些血容量擴充劑,如右旋糖酐注射液等,要求具有一定的膠體性、比重、黏度和滯留性等血流變性質,以起到增加血漿容量的作用。
5、輸液多以水作溶劑,不得加人任何抑菌劑,從配製到滅菌應控制在4小時內完成。
❺ 輸液的三種計算公式是什麼
輸液的三種計算公式:
每小時輸入量(ml)=每分鍾滴數×4。
每分鍾滴數(gtt/min)=輸入液體總ml數÷。
輸液所需時間(h)=輸入液體總ml數÷(每分鍾滴數×4)。
輸液(Infusion),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大劑量注射液,一次給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劑的一個分支,通常包裝在玻璃或塑料的輸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劑。使用時通過輸液器調整滴速,持續而穩定地將葯物輸入體內。
質量要求:
輸液的質量要求與注射劑基本一致,但由於這類產品注射量較大,故對無菌、無熱原及澄明度這三項要求更加嚴格。此外,還應注意以下質量要求:
①pH應在保證療效和製品穩定的基礎上,力求接近人體血液pH,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酸鹼中毒。
②滲透壓應為等滲或偏高滲。
③輸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劑,貯存過程中質量穩定。
④無毒副作用,不能有引起過敏反應的異性蛋白及降壓物質,輸人人體後不會引起血象的異常變化,不損害肝、腎功能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輸液
❻ 點滴系數與輸液時間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點滴速度的計算方法:
1、已知每小時輸入量,計算每分鍾滴數。
每分鍾滴數=(每小時輸入量×15滴/ml)÷60分鍾。
2、已知每分鍾滴數,計算每小時輸入量(ml)。
每小時輸入量=(每分鍾滴數×60分鍾)÷15滴/ml。
輸液又名打點滴或者掛水。是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大劑量(一次給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裝在玻璃或塑料的輸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劑或抑菌劑。使用時通過輸液器調整滴速,持續而穩定地進入靜脈,以補充體液、電解質或提供營養物質。
要計算輸液時間,首先要了解點滴系數的概念,點滴系數是指在輸液過程中,每mL溶液的滴數,目前常用靜脈輸液器的點滴系數有10、15、20三種。輸液時間(小時)=輸液總量(ml)乘以點滴系數,然後除以每分鍾滴數,再除以60(分鍾)。
雖然輸液時間這樣計算,但是具體病人輸液時間和速度,要根據不同的病情來決定,比如,心衰的病人輸液一定要慢、時間要長,液體量不足的病人輸液速度要快。
❼ 輸液時間計算公式
輸液時間(分)=[ 液體總量(ml)×每毫升相當的滴數(15滴)]÷每分鍾滴數
輸液總量為500毫升,每分鍾滴數為60滴,求輸液時間就是500乘以15,再除以60,結果是125分鍾。
每分鍾滴數(滴)=[ 液體總量(ml)×每毫升相當的滴數(15滴)]÷輸液時間(分)
(7)輸液時間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臨床常用的輸液器滴系數有10、15、20滴/ml三種型號,根據輸液器滴系數可進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ml/h)=(滴/min)×60(min/h)/滴系數(滴/ml)。
因此,當滴系數為10、15、20滴/ml時,分別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出:
(1)滴系數為10滴/ml,則: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滴數/min)×6
(2)滴系數為15滴/ml,則: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滴數/min)×4
(3)滴系數為20滴/ml,則: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滴數/min)×3
每個輸液器其滴系數是固定不變的,故在已知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和每分鍾滴數兩者之間的任意一個變數,利用上述3個公式,即可得出另一個變數。
❽ 點滴系數與輸液時間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輸液時間(分)=[ 液體總量(ml)×每毫升相當的滴數(15滴)]÷每分鍾滴數。
輸液總量為500毫升,每分鍾滴數為60滴,求輸液時間就是500乘以15,再除以60,結果是125分鍾。每分鍾滴數(滴)=[ 液體總量(ml)×每毫升相當的滴數(15滴)]÷輸液時間(分)。
點滴系數也都是默認為「15」來計算的。在輸液過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數稱為該輸液器的點滴系數(gtt/ml)。目前常用的點滴系數為10、15、20三種型號。
輸液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方式,可以讓葯物更快的進入身體,從而發揮作用。也可以將一些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中,為身體補充所需的營養。
輸液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方式,可以讓葯物更快的進入身體,從而發揮作用。也可以將一些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中,為身體補充所需的營養。很多人輸液喜歡調整輸液的速度,但是一些葯物就是需要慢慢滴才能起到效果,滴的太快反而會引起身體的不適。
一般情況下,輸液所需要的時間,是液體總量乘以每毫升相當的滴數,再除以每分鍾滴數。例如掛的一瓶葡萄糖,是四百毫升的量,一分鍾會滴20次,通過公式計算出來的就是輸液的時間需要三百分鍾。
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是每分鍾輸液次數為40~60滴,保持正常的速度不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輸液的時候一定不能太著急,一旦速度過快就會出現肺水腫的現象,所以最好不要自己隨便的調節滴速。
❾ 輸液怎樣計算輸液時間
輸液的三種計算公式:
1、每小時輸入量(ml)=每分鍾滴數×4;
2、每分鍾滴數(gtt/min)=輸入液體總ml數÷[輸液總時間(h)×4];
3、輸液所需時間(h)=輸入液體總ml數÷(每分鍾滴數×4)。
相關信息:
輸液(Infusion),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大劑量注射液,一次給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劑的一個分支,通常包裝在玻璃或塑料的輸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劑。使用時通過輸液器調整滴速,持續而穩定地將葯物輸入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