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面是土,上面能鋪地板磚
可以,你說的直接鋪在地平土上的是濕鋪的方法。鋪地板磚分干鋪和濕鋪兩種:1干鋪:直接鋪在水平水泥地的,鋪地板磚的時候,下面都要鋪濕性的細沙做鋪墊的,一般鋪地板磚之前,水平土上先撒水,還要講地板磚先放在水裡濕透、晾乾,讓地磚吃透水。水平土上灑水濕潤,均勻塗上泥漿,再用水平尺找平,才鋪上地磚。2濕鋪:濕鋪是直接拿水泥抹在磚後面,然後直接鋪在牆上或地面,牆面鋪瓷磚都用濕鋪,小塊磚和地面平整度較好的話用濕鋪比較好,能節約地面厚度。
② 多肉植物的泥土怎麼一層一層的鋪上去
可以在最下層放較大顆粒的石頭(不要放太多,大概是盆的五分之一左右)在放入營養土並將肉肉的更扎入.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營養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莖、葉三種營養器官和花、果實、種子三種繁殖器官。在園藝上,又稱多漿植物或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這個名稱最為常用。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萬余種,它們都屬於高等植物(絕大多數是被子植物)。在植物分類上隸屬幾十個科,個別專家認為有67個科中含有多肉植物,但大多數專家認為只有50餘科。
③ 地面是土,土上面也不鋪磚了,這樣能直接用水泥鋪地磚嗎
鋪磚可以直接用水泥鋪,具體做法如下:
1、首先沙子和水泥的比例是3:1,兌入少量的水開始混合;
④ 土方回填步驟
填築方法
1、區土方填築:該部分土填築面比較窄且深,呈倒三角斷面,回填土料不能用推土機直接推土到位,採用在二級平台設挖掘機將土料倒到位,然後人工鋪平,蛙夯夯實。
2、區土方回填:當1區回填作業面寬度超過5m時進入3區回填,右側土料直接由大型推土機推土到位,小型推土機平鋪碾壓;左側土料由自由卸汽車繞運到位,小型推土機進行鋪攤和碾壓,此時右側設4台D60大型推土機推土,2台74KW推土機鋪土和碾壓,左側設5輛自卸汽車運土,1台D60推土機散土,2台74KW推土機鋪土及碾壓。建築物兩側0.5m范圍內,採用人工鋪土,蛙夯夯實。
3、區土方回填:該區域土方回填採用推土機推土及自卸汽車運土到建築物邊界時由挖掘機倒土到箱涵頂部,然後人工鋪攤,人工夯實。當箱涵頂部土回填超過1m後,進入3區土方回填,此時,3區土回填均採用6台D60大型推土機推土到位,5台74KW推土機鋪土碾壓。
4、區土方回填:表層0.3~0.5m厚種植土用自卸汽車運到位後,採用推土機攤鋪,在地表層土回填後,按照工程師的指示和施工圖紙的要求對地表設施恢復。
(4)鋪泥土的正確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一、注意回填土料應保證填方的強度和穩定性。一般不能選用淤泥和淤泥質土、膨脹土、有機物含量大於8%的土、含水溶性硫酸鹽大於5%的土及含水量不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
二、基底處理。
1、土方填築前應先清除基底上垃圾雜物,並應將基底充分夯實和碾壓密實。
2、應採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填方區。
三、土方填築
1、應從最低處開始,由下向上整個寬度分層鋪填碾壓或夯實。
2、填方應分層進行並盡量採用同類土填築。
3、填方的邊坡坡度應根據填方高度、土的種類和其重要性等確定。
4、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與夯實。
四、填土的壓實
1、壓實方法一般有:碾壓法、夯實法和振動壓實法以及利用運土工具壓實法等。
2、當天填土,應在當天壓實。
3、填土壓實質量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規定的要求。
⑤ 怎樣進行簡易營養土的配製
第一種方法
下面為家庭製作肥料一些指南:
廚余堆肥就是在空氣和水的存在下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和小昆蟲分解有機物質(食物垃圾)的過程。最終產品被稱為廚余肥料,其中富含易於使用的植物營養素,形成健康土壤的一部分。 建議可以買一個堆肥廚余的桶和木箱。最好在陽台或室外製作。在廚余堆肥發酵的時候會有味道(主要是氨氣和硫化氫)。
廚余堆肥主要要有下面幾個條件: 含碳有機物如干樹葉、木屑、紙、花生殼、瓜子殼等 含氮有機物如水果和蔬菜廢棄物、咖啡渣、麥芽粉等
1、空氣 2、適量的水 3、處理廚余變廢為寶
簡單的6步驟:
1、將可食用的廚房垃圾(蔬菜皮,果皮,少量浪費的熟食)分開放入容器中。
2、將乾燥的有機物(干葉,鋸屑)收集在一個小容器中。
3、拿一個箱子或一個桶,在容器周圍鑽4〜5個不同的孔,讓空氣進入。
4、在底部鋪上一層土壤。
5、現在開始添加食物垃圾交替濕垃圾(蔬菜和水果皮)與干垃圾(秸稈,鋸末,干葉)。
6、用塑料布或木板覆蓋這個容器,以幫助保持水分和熱量。 一些建議 每隔幾天,用耙子給堆快速轉動以提供充氣。如果您覺得堆太干,請灑上一些水,使其濕潤。
在2 - 3個月內,你的廚余垃圾應該開始形成乾燥,深褐色的土壤的堆肥。也有現成的、成套工具用於廚余堆肥。 隨著時間和一點耐心,你可能會喜歡上堆肥廚余。 不建議使用廚余剩下的肉類、骨頭、剩飯、剩菜等。
通過分類,回收和堆肥,一家四口的垃圾每年可以減少1000公斤到100公斤以下的垃圾。想像一下,欽奈所有垃圾中的90%在一夜之間消失了,一個干凈的綠色城市 - 它將幫助你開始你的堆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