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標准體重計算公式
正常體重標准計算公式是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²(m²)。
標准體重要結合身高一同計算,計算體重的方法很多,比較合理的是計算體質指數(BMI),計算方法是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²(m²)。正常中國人體質指數在20~24比較適宜,超過此值應視為超重。體質指數如超過28,就應該認為是肥胖了。
BMI值的統計意義
BMI值原來的設計是一個用於公眾健康研究的統計工具。當我們需要知道肥胖是否對某一疾病的致病原因時,我們可以把病人的身高及體重換算成BMI值,再找出其數值及病發率是否有線性關聯。
不過,隨著科技進步,現時BMI值只是一個參考值。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還需要利用微電力量度病人的阻抗,以推斷病者的脂肪厚度。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變,從醫學上的用途,變為一般大眾的纖體指標。
2. 標準的身高體重怎麼計算
標準的身高體重怎麼計算
標準的身高體重怎麼計算,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身材是很好的,而且最好的標準的體重和身高的,我為大家整理好了標準的身高體重怎麼計算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體重是反應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過胖和過瘦都不利於健康,身高體重不協調也不會給人以美感。體重的變化,會直接反映身體長期的熱量平衡狀態。體重指數反映標准體重較理想和簡單的指標,可用身高體重標准計算方法的關系來表示。女性標准體重 = 身高 - 105 ; 男性標准體重 = 身高 – 100
成人的BMI數值
身高體重指數這個概念,由19世紀中期的比利時通才凱特勒最先提出。它的計算方式是: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最理想的體重指數是22。
1、世衛計算方法
男性的標准體重等於(身高-80)×70﹪;
女性的標准體重等於(身高-70)×60﹪;
正常體重在標准體重正負10﹪;
體重過重或過輕在標准體重正負10﹪~ 20﹪;
肥胖或體重不足在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
超重系數等於(實際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
2、不同年齡演算法
標准體重等於年齡 x 8 + 8( 僅適用於7 - 16歲 );
輕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20% - 30%;
中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30% - 50%;
重度肥胖超過標准體重50%以上。
(2)身高體重標准體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肥胖的測算方法
1、秤稱體重
男士標准體重:身高減105;女士標准體重:身高減100。在標准正負10%以內都為正常體重,超過10%即肥胖。
2、體重指數
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這種方法更加准確,國家衡量超重、肥胖使用的正由此作為判斷。正常范圍為18.5-23.9,24-27.9就屬於超重,28以上的就是肥胖。對於兒童來講,其診斷標准和成人有區別,要稍低一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計算方法,男性標准體重計算方法為(身高cm-80)×70﹪
女性標准體重計算方法為(身高cm-70)×60﹪
評判標准如下表。
根據年齡的不同,標准體重演算法為:年齡 x 2 + 8 ( 7 - 16 歲 )
還有一種簡單的演算法是:標准體重=自身身高-105,不過這種演算法只適用於成年人。
以下是對各個年齡標準的參照表,適用於亞洲人士體型,僅供參考。10%左右的浮動范圍屬於正常范疇。
而兒童的'身高多少會跟兒童發育的快慢有關,所以也不一定在標準的范圍內才是健康的寶寶,希望在爸爸媽媽們悉心照料下健康的成長。
關於標准體重的計算方法有很多種,簡單的復雜的國際的通用的,大家僅作參考就好,不管符不符合標准體重都要愛惜身體,保持健康。
3. 人的體重標准計算公式
人的體重標准計算公式: 男性:(身高cm-80)×70%=標准體重;女性:(身高cm-70)×60%=標准體重 。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標准體重正負10%~20%為體重過重或過輕,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以身高160cm的女性為例,其標准體重為:(160-70)×60%=54KG,即108斤。
過度的減肥對身體是不利的,容易引起厭食症、營養不良、內分泌紊亂、月經不調、不孕不育、骨質疏鬆、肝功能損害、免疫力下降等疾病,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4. 標准體重的計算方法
正常體重標准計算公式是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²(m²)。
標准體重要結合身高一同計算,計算體重的方法很多,比較合理的是計算體質指數(BMI),計算方法是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²(m²)。正常中國人體質指數在20~24比較適宜,超過此值應視為超重。
體質指數如超過28,就應該認為是肥胖了。還有比較簡單的體重計算方法,那就是無論男女,標准體重=身高(厘米)-105,理想體重應浮動於標准體重±10%,如超過標准體重+10%應視為超重,超過標准體重+20%則應視為肥胖。
比如一個人身高是165厘米,其標准體重應為60公斤,浮動范圍為54~66公斤,超過66公斤為超重,超過72公斤體重則為肥胖。
5. 標准體重計算公式是什麼
正常體重的計算公式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成年:〔身高(cm)-100〕×0.9=標准體重(kg)
另一種是:
男性標准為:身高(cm)-105=標准體重(kg)
女性標准為:身高(cm)-100=標准體重(kg)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最近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
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5)身高體重標准體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適合亞洲人標准體重的計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學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下列計算公式: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0]×0.9
注意:這一公式的計算結果適合於亞洲人的具體情況。
專門針對以南北地區劃分的中國人的公式:
北方人理想體重(kg)=[身高(cm)-150]×0.6+5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標准體重
6. 標准體重怎麼算
正常體重標准計算公式是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²(m²)。標准體重要結合身高一同計算,計算體重的方法很多,比較合理的是計算體質指數(BMI),計算方法是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²(m²)。正常中國人體質指數在20~24比較適宜,超過此值應視為超重。體質指數如超過28,就應該認為是肥胖了。
還有比較簡單的體重計算方法,那就是無論男女,標准體重=身高(厘米)-105,理想體重應浮動於標准體重±10%,如超過標准體重+10%應視為超重,超過標准體重+20%則應視為肥胖。比如一個人身高是165厘米,其標准體重應為60公斤,浮動范圍為54~66公斤,超過66公斤為超重,超過72公斤體重則為肥胖。
bmi指數是世界上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指數的指標
一、正常級
正常的bmi數值在18.5~23.9之間,這是根據中國人的體質而制定的數值,而最理想的數值是22。在這個范圍內的人群可以不用考慮自身的體重和體質,只要保持適當的運動以及健康的飲食即可。
二、過瘦級
低於18.5的人我們可以認為她是過輕偏瘦的,這類型的人群通常患有營養不良症或者低血壓、腸胃炎等病症,此時要注意的多是自身營養成分的攝入以及身體健康的檢查。規律的作息以及合理的飲食是增重的關鍵,其次就是要改善自己的體質,增強抵抗力。
三、過重級
而高於24但在27以下的我們認為她是過重的,在這個階段的人群就要注意增強運動了。此階段的人群其實還是在合理的范圍內的,因此在此階段的人群還要注意個人的飲食習慣,避免體重持續增加。
四、肥胖級
在28以上32以下的則為肥胖,高於32的就是非常肥胖了。肥胖的人通常會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還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肥胖級的人平常要注意自身的體質以及減脂,多做有氧運動,盡量做到少食多餐。
7. 正常體重身高計算公式
身高體重標准公式:
1、計算方法一
體質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正常體重:體重指數=18.5-25;超重:體重指數=25-30;輕度肥胖:體重指數>30;中度肥胖:體重指數>35;重度肥胖:體重指數>40。
2、計算方法二
標准體重=身高(m)×身高(m)×標准系數(女性20,男性22)。
標准體重正負10%為正常體重;標准體重正負10%~20%為體重偏重或偏輕;標准體重正負20以上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3、計算方法三
標准體重(kg)=身高(cm)-105。
例如,一個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他的標准體重應該是:170(厘米)-105=65(千克)。凡是超過標准體重10%者為偏重,超過20%以上者為肥胖;低於標准體重10%者為偏瘦,低於20%以上者為消瘦。
注意:上述計算方法只適用於成年人。對兒童,老年人,或者身高過於矮小的人士並不適用。
8. 標准體重的計算方法
正常體重標准計算公式是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²(m²)。
標准體重要結合身高一同計算,計算體重的方法很多,比較合理的是計算體質指數(BMI),計算方法是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²(m²)。
正常中國人體質指數在20~24比較適宜,超過此值應視為超重。體質指數如超過28,就應該認為是肥胖了。還有比較簡單的體重計算方法,那就是無論男女,標准體重=身高(厘米)-105,理想體重應浮動於標准體重±10%,如超過標准體重+10%應視為超重。
BMI計算方式:
BMI等於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國人的標準是BMI在18.5到23.9之間為正常,超過24小於27.9屬於微胖,大於28屬於肥胖,如果低於18.5就是偏瘦,其中在正常范圍內。
最最理想的BMI值是22,當然,想要完全達到這個數值,還不帶個小數點,這就太難了,實在是難以做到,所以只要在正常值范圍內就好,偏瘦的姑娘們就多吃些,偏胖的就多加鍛煉,在健康科學的方法下進行增肥和減肥。
9. 身高體重標准表計算公式
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成年:〔身高(cm)-100〕×0.9=標准體重(kg)
另一種是:
男性:身高(cm)-105=標准體重(kg);女性:身高(cm)-100=標准體重(kg)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兒童標准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准體重(kg)
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准體重(kg)
1歲以上:8+年齡×2=標准體重(kg)
注意事項:
1、成人採用身長計測量。受檢者立正姿勢站於身長計平板上,枕部、臀部、足跟三點緊靠標尺,頭要正,兩眼平視,身長計水平尺緊貼頭頂。以mm為單位記錄。
2、過程中要注意檢査(並及時加以糾正立柱)是否垂直和晃動,零件有無松脫等情況,目前基本採用電動自動身長、體重測量計。
3、測量時被測者赤腳,取立正姿勢,站在身高坐髙計的底板上。
4、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間與支柱相接觸,軀干自然挺直,頭部正直但不靠支柱,兩眼平視前方,以保持耳屏(耳珠)上緣與眼眶下緣呈一水平。
10. 身高與體重標准,計算公式是什麼
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
理想體重(Kg)=(18.5~23.9)×身高的平方 (單位m)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下的標准,亞洲人的BMI(體重指標Body Mass Index)若高於22.9便屬於過重。
亞洲人和歐美人屬於不同人種,WHO的標准不是非常適合中國人的情況,為此制定了中國參考標准
身體質量指數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標准,主要用於統計分析。肥胖程度的判斷不能採用體重的絕對值,它天然與身高有關。因此,BMI 通過人體體重和身高兩個數值獲得相對客觀的參數,並用這個參數所處范圍衡量身體質量。
衡量肥胖有了新標准
體重指數(BMI)是普遍用來評估人們體重是否合理的指標。不過,美國加州舊金山市希德斯·西奈醫療中心的科學家經研究,找到了一種更科學的體脂特徵指標——相對脂肪質量指數(RFM)。
各國專家們一直承認,BMI指標並不完美。它沒有考慮性別差異(女性的體脂通常比男性多);也沒有區分骨量、肌肉質量和多餘脂肪,對兒童和老年人的測量結果可能存在較大的偏差。可以說,BMI一直是考察人群肥胖問題的一個粗糙指標。
此次,研究人員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健康營養調查中的1.2萬名成年人數據資料,擬訂出300多個估算身體脂肪的公式,最終得到了RFM計演算法。具體測量方式如下:
測量出你的身高和腰圍,然後將數字代入以下的公式中:
男士:64-(20×身高/腰圍)=RFM
女性:76-(20×身高/腰圍)=RFM
成年人的體脂率正常范圍分別是女性20%~25%,男性15%~18%。
研究人員表示,相對脂肪質量指數是衡量身體肥胖程度的一個更優指標,它不僅可以可靠地判斷出某人的體脂百分比是否處於健康水平,且測量方法簡單廉價。操作時你不再需要體重秤等復雜設備,唯一需要的工具就是一把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