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高爾夫球高低落差距離計算方法

高爾夫球高低落差距離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20 04:04:00

㈠ 高爾夫球的計分規則

有比洞賽和比桿賽之分

比洞賽是以每洞決定勝負的。

除本規則另有規定外,以較少的桿數打完一洞的一方為該洞的勝者。在有差點的比賽中,凈桿數較少的一方為一洞的勝者。

表示洞的勝負時採用以下術語:幾洞「領先(Holes up)」,「積分相等(all sqare)」或幾洞「待打(to play)」。

當一方領先的洞數與待打的洞數相等時,該一方被稱為「等洞方(dormie)」。

二、平分之洞

雙方都以相同的桿數打完一洞,則該洞平分。

當一名球員已擊球入洞而他的對手尚差一桿即可平分時,如果該球員此後發生犯規需受處罰則該洞平分。

三、比賽的勝者

比洞賽(除委員會另有規定,在規定一輪)中,領先洞數多於待打洞數的一方為勝者。

在需要決出勝負的比賽中,在出現平局時,委員會可以將規定一輪延長數洞直至決出勝負為止。

四、免除下一次擊球,一洞或整個比賽認輸

當對手的球按照規則處於靜止或被認為靜止時,球員可以承認對手下一次能夠擊球入洞,球可以由任何一方用球桿或其它方式移開。

在一洞或整個比賽結束前任何時間,球員都可以在該洞或比賽中認輸。

免除了下次擊球,在一洞或整個比賽中認輸的決定不能收回或撤銷。

五、申訴

在比洞賽中,如果球員之間發生疑問或爭議,而由委員會授權的代表在適當的時間內沒有到場時,有關球員應繼續比賽,不得拖延時間。若有必須由委員會決定的申訴時,必須在該比洞賽中的任何球員在一洞發球區打球之前提出,如果是在比賽的最後一洞,則必須在該比洞賽中所有球員離開球洞前提出。

在上述時間之後提出的申訴均不予考慮,除非它是基於提出申訴的球員前所未知的事實或提出申訴的球員被對手提供了錯誤的信息。除非委員會確信對手知道他當時是在提供錯誤的信息,否則,比賽結果正式公布以後的任何申訴均無效。

六、一般處罰

另有規定時除外,在比洞賽中,對違反規則的處罰為該洞負。

比桿賽則是

一、勝者

以最少的桿數打完規定一輪或數輪的比賽者為勝者。

二、不履行擊球入洞

如果比賽者在任何一洞不履行擊球入洞,並且在下一洞發球區擊球前,若是在該輪的最後一洞則是在他離開球洞區前,沒有糾正錯誤,他應被取消資格。

三、對處置程序的疑義

a.處置程序

僅限於比桿賽中,當比賽者在一洞的打球中對自己的權利或處置程序有疑問時,他可以打第二球而不受罰。當出現引起疑義的情況後,比賽者應在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前向他的記分員或同伴比賽者宣布他將依照本規則進行處置的決定並聲明規則允許時他將採用哪個球的分數。

除非兩個球的分數相同,否則,比賽者應在提交記分卡之前向委員會報告該事實;如果未履行這一手續,則他要被取消資格。

b.關於洞的分數的決定

如果規則允許比賽者預先選擇的處置程序,則被選定的球的分數為該的分數。如果比賽者沒有事先宣布他依本規則處置的決定或選擇哪個球的分數,在對涉及到的球採取的處置程序為規則允許的前提下,初始球的分數作為該洞的分數被採用;如果初始球不是打的兩個球中的一個,則採用首先被打的球的分數。

四、拒絕遵守規則

如果一個比賽者拒絕遵守規則而影響了另一名球員的權利時,他將被取消資格。

五、一般處罰

另有規定時除外,在比桿賽中對違反規則的處罰為加罰兩桿。

㈡ 求助--高爾夫中的所謂的低差點,高差點,如何區分,如何定義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許多業內人士都搞不懂。

具體要弄清差點這個問題,還是比較麻煩的,下面給點相關資料,比較多,給你選了一部分,如需全文,加我qq,給你傳,謝絕轉載!!

普通差點球員(Bogey Golfer)指USGA差點指數在17.5到22.4之間,平均發球距離200碼並可以用兩桿打到370碼球道長度的男子球員,以及USGA差點指數在21.5到26.4之間,平均發球距離150碼,能用兩桿打到280碼球道長度的女子球員。

球場差點(Course Handicap)是根據USGA標准顯示的球員從球場特定的發球台打球得到的差點讓桿數,以便將球員的成績水平調整到一般零差點球員的標准(使之能夠互相比較)。對球場差點數是負值的球員而言,球場差點是將球員打球成績調整到一般零差點球員成績標准所增加的假想桿數。球場差點可以根據個人差點指數從球場差點換算表中查出,或用球場差點公式算出(本人的差點指數X相應發球台坡度難度值/113,四捨五入取整)。

球場差點換算表(Course Handicap Table)是用來將球員的USGA差點指數換算成所在球場相應發球台的球場差點的表格(附錄三、四)。

球場難度值(Course Rating)指根據USGA標准,高爾夫球場在正常狀態和氣候條件下,對零差點球員而言的球場難度值。它是一個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的打球成績,是基於球場長度和其它場上障礙物對零差點球員打球水平的影響而計算出的。

有效比賽成績(Eligible Tournament Score)指球員在12個月之內參加比賽或包含在最近的20次打球之中參加比賽所取得的成績。
公平桿數控制(Equitable Stroke Control 簡稱ESC)是為使差點指數更能客觀地體現球員的潛在打球能力,將球員個別球洞的成績做向下調整的方法。ESC根據球員的球場差點設置了允許球員提交的逐洞成績的最大值。基於以下列表,當球員在某洞的成績超過表中規定的最大值時,需將球員成績調整為表中的
數值。
總桿數(Gross Score)是球員打球所記錄的實際桿數並加上所有罰桿所得出的球員打球成績。

差點配額(Handicap Allowance)指在差點比賽中所建議使用的球員球場差點的百分比。不同形式的比賽所使用差點的比率也不同,目的是使比賽更具公正性。

差點委員會(Handicap Committee)是球會設立的監督USGA差點系統的執行以及球友監督程序執行的機構。差點委員會大部分成員應由球會會員擔任。任何使用USGA差點系統的球會都必須設立差點委員會。

差點微分(Handicap Differential)(也譯作「差點異數」)將打球成績計算成差點微分是計算USGA差點指數的第一步。計算公式如下:差點微分=(調整後總桿數—相應發球台USGA球場難度值)X113/同一發球台USGA坡度難度值 (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

差點指數(Handicap Index)USGA差點指數是一個能夠體現業余球員的打球水平的數值。該數值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是根據USGA差點系統計算出來的,並由被USGA授權的高爾夫協會發布給隸屬某一俱樂部或球隊的球員。差點指數使不同水平的業余球員能夠在公平的基礎上共同參加比賽,從而使高爾夫運動更加富於樂趣。USGA差點指數最大值男子為36.4,女子為40.4。

球員利用他的USGA差點指數,根據球場發球台的USGA坡度難度值換算為相應的球場差點,從而決定他在該球場發球台打球應取得的讓桿數。差點指數可以隨球員到各地旅行,使球員隨時能夠得到准確的球場差點和讓桿數。

差點桿洞(Handicap-Stroke Hole)是指球員被允許在總桿數上獲得差點讓桿的球洞。

非高爾夫活動季節(Inactive Season)是指由授權的地方高爾夫協會決定的在其所屬區域內某一特定的時期,球員在這個時期的打球成績不可以被接受用來計算差點。

最可能的成績(Most Likely Score)指球員為獲得差點提交記分卡時,對已經開始,但沒有能夠完成的球洞成績的記錄。通常包括:該洞已經打完的桿數加上,球員本人估計,完成該洞餘下的部分所需要的桿數。最可能的成績不能超過「公平桿數控制(ESC)」所規定的最高桿數。

凈桿數(Net Score)是指球員打球總桿數減去差點讓桿數後得到的成績。差點是負值的球員應將其差點數值加到總桿數中得到凈桿數。

標准桿(Par)是專業高爾夫球員在某球洞所期望打出的桿數。標准桿意為在普通氣候條件下,無意外差錯時所得到的打球成績,在球洞區允許兩桿推桿。

球友監督(Peer Review)是指高爾夫球會提供合適的、定期的機會使會員彼此能夠在一起打球,並提供條件使會員之間和差點委員會能夠隨時查看會員個人的成績記錄和USGA差點指數的程序。

處罰性成績(Penalty Score)指差點委員會替球員提交的成績。原因是球員未能主動提交記分卡以及未遵守USGA差點系統的規定。

選移球位(Preferred Lies) (冬季規則) 是當在球場普遍存在不利條件時,由委員會採用的利用特別規定選移球位的當地規則,以達到在公平條件下打球或協助保護球場的目的。(詳見高爾夫規則附錄一)成績記錄(Scoring Record)指由球員提交的最近的20個打球成績,加上所有有效比賽成績,以及相應的USGA球場難度值、坡度難度值和日期等組成的文件記錄。

零差點球員(Scratch Golfer)男子零差點球員是指打球水平達到具有美國業余錦標賽比桿賽參賽資格球員標準的業余球員。他的發球距離可以達到250碼,兩桿可打到470碼的球道長度。女子零差點球員是指打球水平達到具有美國業余錦標賽比桿賽參賽資格球員標準的業余球員。她的發球距離可以達到220碼,兩桿可打到400碼的球道長度。

坡度難度值(Slope Rating)USGA 坡度難度值是根據USGA標准制定的衡量相對於非零差點球員的球場難度值。球場最低坡度難度值是55,最高是155。一個標准難度的球場對男子、女子球員而言其坡度難度值均為113。

規定一輪(Stipulated Round)包括除非經委員會特別決定,應按照球場正常球洞順序打球。規定一輪的洞數是18洞,如少於該數目應由委員會決定。為了分出平局勝負,委員會可以將規定一輪增加到所需要的球洞數目,直到比賽分出勝負。

比賽成績(Tournament Score)是指在賽事組委會組織和管理下舉行的比賽中取得的成績。比賽必須確定規定一輪(或幾輪)的優勝者,且必須在遵守高爾夫規則的原則下進行。

按照上述定義,負責比賽的組委會應事先決定以上條件是否符合,並提前宣布成績將按照比賽成績提交(在成績後標上「T」)。

球會常規性活動,如一般打球,由於在球會的傳統上、日程上、形式上以及會籍等方面不具有重要性,通常不被記錄為比賽成績。9洞成績也不能作為比賽成績記錄。

符合以上條件的,應作為比賽成績提交的球會內部比賽如:隊際比賽,有年齡限制的比賽、會員-嘉賓比賽、城市、州或國內比賽的選拔賽,以及由高爾夫協會組織的比賽。

符合以上條件的,應作為比賽成績提交的球會之間的比賽如:總桿-凈桿比賽,四球比洞或比桿賽、定分式比賽,以及俱樂部錦標賽(比洞或比桿賽),有差點或無差點。

趨向差點(Trend Handicap)指非正式的差點估計值,包括前一次差點更新後提交的還未經過確認的成績,並不一定是基於目前成績紀錄得出的。趨向差點不是正式的差點,不能在正式的比賽中使用。

USGA 球場難度值(USGA Course Rating)見「球場難度值」
USGA 差點指數(USGA Handicap Index)見「差點指數」。
USGA 差點系統(USGA Handicap System)是USGA制定的,能夠評價高爾夫球員打球能力,使不同水平的球員能夠在公平的基礎上共同參加比賽的方法。
USGA坡度難度值(SGA Slope Rating) 見「坡度難度值」。

㈢ 高爾夫球的常用的基本規則

高爾夫球是一種接近大自然的運動,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高雅的運動。那麼高爾夫球的基本規則有哪些呢?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高爾夫球的常用基本規則,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一條 超梯開球

行為:超出發球區前沿邊界(兩個發球區標志前端外側的連線)擊球。

處置:罰2桿,重新在發球區內擊球,在發球區以外打的那一桿不計算桿數。

第二條 架球瞄線

行為:在發球區架球時將球上的標記線或商標等瞄向擊球方向擺放。

處置:不罰桿。

第三條 試揮動球

行為:除了在發球區打第一桿之前以外,試揮時碰到球並導致球移動。

處置:罰1桿,把球放回原位。

注釋:如果在發球區打第一桿之前試揮碰動球,不管球被碰出去多遠都不罰桿,重新架球再打即可。

第四條 桿頭觸球

行為:擊球前(包括果嶺上推球前)做瞄準或試擺時桿頭觸及到球。

處置:如果僅僅是桿頭觸球、球沒有發生移動(即離開原來的位置靜止在新的位置),不罰桿。造成球移動的(在發球區打第一桿之前除外),罰1桿,把球放回原位。

第五條 違規擊球

行為:用桿頭貼住球把球勾出來,或用桿頭頂住球把球捅出來,或用桿身和握把掃球、捅球。

處置:計算一次擊球,再加罰2桿。

第六條 違規拋球

行為:由球童替代球員拋球,或不按規定的要求拋球(規則要求拋球時直立、手臂齊肩平伸、球自由下落)。

處置:在擊球前可以糾正,不罰桿;沒有糾正的罰1桿。

第七條 打錯球

行為:打了其他球員的使用中球、球場上被遺棄的球、OB了的球、不再處於使用狀態的球。

處置:罰2桿,且必須用正確的球糾正錯誤。打錯球的桿數不予計算。

第八條 連擊球

行為:一次擊球過程中球桿(包括桿頭、桿身、桿把)撞擊球一次以上。

處置:計算一次擊球,再加罰1桿。

第九條 指示打球線(果嶺外)

行為:

(1)用桿頭在地面點出肉眼可見的痕跡、劃線等,且在擊球前沒有予以消除或恢復原狀;

(2)擊球過程中在球的附近擺放球桿、煙頭、手套等作為方向參照物;

(3)擊球過程中讓球童站在打球線上或其附近,或站在打球線在球洞後方的延長線上。

處置:罰2桿。

第十條 違規辨認球

行為:

(1)不先向同組球員通報自己辨認球的意圖便直接拿起球來辨認;

(2)拿起球辨認之前不先做好標記;

(3)辨認球的過程中不必要的擦拭球(即不是出於為了能看清楚球標、球號的目的,或者過度擦拭球)。

處置:罰1桿。

注釋:違反以上三條中的任何一條或同時違反多條都只罰1桿。

第十一條 改善擊球環境

行為:

(1)擊球前用桿頭按壓或用腳踩壓、整理球周邊的地面;

(2)擊球前修復揮桿區域內的落痕(果嶺上除外),或陷入地面的球免罰拋球前修復自己球的落痕;

(3)擊球前把影響揮桿的樹枝、草叢等壓到一邊或踩踏平整(因正常站位需要者除外);

(4)試揮時把揮桿區域內的長草等生長物打斷或打倒、打平;

(5)擊球前因為標識界外的樁(白樁)影響揮桿而把樁拔掉(即便是拔掉後在擊球前又插了回去);

(6)擊球前移動被定義為「不可移動妨礙物」的人造物體(如樹木支架、球場內的各種指示牌或廣告牌等)。

處置:罰2桿。

第十二條 運動中的球被變向或被停止

行為:擊球後,運動中的球碰到球員自己的身體或自己的球童、球包、球桿、裝備。

處置:罰1桿,在球停下來的地方打下一桿。

第十三條 當球位於障礙區內時

注釋:規則上的「障礙區」一詞專指沙坑和水障礙區(紅樁區或黃樁區)。

行為:

(1)擊球前用手或球桿觸及障礙區內的地面或水障礙區內的水;

(2)擊球前用手或球桿觸及或移動障礙區中的散置障礙物(散落或非生長著的樹葉、草屑、枯枝等)。

處置:罰2桿。

第十四條 改善或觸碰推擊線

行為:

(1)果嶺上擊球前用桿頭或手、腳等按壓(拔除)推擊線上生長著的草或凹凸不平處;

(2)果嶺上擊球前,不管有意還是無意,用桿頭或桿把觸及到推擊線上的果嶺表面;

(3)果嶺上擊球前修理推擊線上除球痕和舊洞杯痕跡以外的其他既有損傷。

處置:罰2桿。

第十五條 果嶺上違規動球

行為:

(1)果嶺上自己的球童未經授權便將球做標記拿起來;

(2)果嶺上球員調整球線(擺線)時不做標記觸球。

處置:罰1桿。球童未經授權拿起球的,必須把球放回原位。

第十六條 果嶺上撞球

行為:果嶺上推球後,球撞到果嶺上其他靜止的.使用中球。

處置:罰2桿,在球停下來的地方再推,被撞動的球放回原位。

第十七條 果嶺上撞旗

行為:果嶺上推球後,球撞到旗桿(不管有沒有人在照管旗桿)。

處置:罰2桿,在球停下來的地方再推。

第十八條 OK球

行為:果嶺上未推球進洞。

處置:罰1桿,把球放回原位。如果在下一洞開球前沒有把球放回原位推球進洞,取消資格(DQ)。

拓展內容:高爾夫基本概述

基本規則雖然高爾夫有許多規則,然而最基本不外乎下列兩點:

⒈、參賽者務必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比賽。

⒉、比賽過程中必須要能客觀地處理對自己有利的狀況。

至於其它各項規則,都是基於以上兩點基本原則所制定的。

遵守規則由自己做起高爾夫規則雖是由高爾夫協會所制定的,但絕大多數仍是委由選手本身執行實際上的管理。當比賽進行時,每位選手皆負有使比賽公平公正之責任;並且基於公平競爭的精神,每一位選手應要求自己成為一位遵守規則的裁判。

以擊球方式將球打進洞所謂打高爾夫球最基本原則就是將一顆球自球台連續打擊至其進洞為止。簡而言之,即是由第一桿開始,接著第二、第三桿,重復地擊球,將球打進洞,除此之外便別無他法。若是拿著球移動,或是利用投擲、滾地等方法,都是違反規則的。

待球處於靜止狀態後,始繼續進行比賽當球被擊出後,不論是在何種狀態下行進,都應該等到球處於靜止狀態後才可繼續進行比賽,此乃高爾夫不變的法則,絕對不可觸摸或挪動球的位置,亦不能為求便於揮桿而改變周遭的環境。

比賽類型

形式上的差異高爾夫的比賽形式比桿賽及比洞賽兩種。無論是職業賽或業余賽均以比桿賽的形式較為常見。所謂比桿賽,就是將每一洞的桿數累計起來,待打完一場(十八洞)後,把全部桿數加起來,以總桿數來評定勝負。比洞賽亦是以桿數為基礎,然其不同處於比洞賽是以每洞之桿數決定該洞之勝負,每場再以累積之勝負洞數來裁定成績。

省略進洞之差異比桿賽規定必須待球被擊進球洞後,才可移往下一洞的開球台去開球。而比洞賽是在每一洞就決定勝負,因此只要對方同意就不必堅持球皆需進洞之原則。

罰則之差別在比桿賽和比洞賽中,選手違反規則所受之處罰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比桿賽的罰則是罰兩桿,而比洞賽的罰則為處罰其該洞輸球。

判斷處理

界外(OB)「界外」系禁止打球之地區,常以界樁或圍籬標示。界外之界限應以界樁(不含支架)或圍籬內側最靠近地面點決定。如在地上以標線標示界外時,界外線系垂直向上向下延伸,且線之本身即作界外論。

遺失球下列情況即可認定為」遺失球」:

⒈、球員或其同隊、或彼等之桿弟在開始找球後五分鍾,仍找不到球;或是雖經找到,但球員無法辨認是否為其所用之球;

⒉、球員按規則已用另一球當作比賽球,而未尋找其原球;

⒊、球員已自可能為原球所在地,或較原球位靠球洞之點擊出代替球,因此該代替球即成為比賽球。

代替球原球可能在水障礙以外遺失、出界而了以代替之球,稱為」代替球」。

水障礙(包括側面水障礙)」水障礙」系指任海、湖、池塘、河川、溝渠、地面排水溝或其它露天水渠(不論其中有無積水),以及其它類似者。

凡在水障礙界限內之陸地或水,地屬於水障礙的部分。水障礙之界限系垂直向上延伸,用以標明界限所用的界樁、界標皆算在障礙內。

水障礙(除側面水障礙外)應以黃色的界樁或標線標明界限;側面水障礙則是以紅色的界樁或標線了以界定。

註:台鳳球場的小、水池皆用側面水障礙之規則,以紅色的界樁界定。

水障礙中的球向水障礙方向打出之球,是否在障礙以內或障礙以外遺失,乃是一項涉及事實的問題。如認為系障礙內遺失者,必須有之證據證明球確落入障礙內;如無確定之證據時,則應視為遺失球,按規則處理之。

如球落入、觸及或遺失在水障礙中(不管球是否位於水中),球員要受一桿之處罰,並依下列方法處理:

⒈、盡可能在接近上次擊球之原位打次一桿。

⒉、在原球最後通過該水障礙邊緣之一點與球間之直線,於水障礙後方拋球,至於應離水障礙後方多遠處拋球並無限制。

⒊、球落入、觸及或遺失在側面水障礙中時,可以選擇下列特別措施:

⑴在障礙外距原球最後通過之水障礙邊緣;

⑵或距離球洞相等距離之另一邊水障礙邊緣;

於兩支球桿長度以內拋球。球應拋下及停留在不得較原球最後通過水障礙之邊緣地點更接近球洞處,按規則,所撿起的球不可擦拭。

成績計算

高爾夫運動被稱為紳士運動,當技術水準不同的球友匯聚在一起比賽時,為了使比賽更公平、更具競爭,水平高的球友要讓水平較差的球友,如何計算每一位球員讓分點的多少,即出現了差點。下面向您介紹最常用的差點計算方法

1、平均法:

差點=五次比賽的平均成績-標准桿

2、新新貝利亞計演算法

A、從18洞中任選12洞的桿數總和×1.5=總數

B、從此總桿數減去標准桿後×0.8=差點

即(12洞桿數總和×1.5—標准桿)×0.8=差點

C、凈桿=總桿-差點

㈣ 一高爾夫球手某次擊出一個高爾夫球的高度h(m)和經過的水平距離d(m)可用公式h=d-0.004d^2來估計。

H = D-0.004d ^ 2

當球飛90米的遠,D = 90;入上面的方程;
有H =57.6米;

當球第一次達到50米高度,H = 50;
50 = D-0.004d ^ 2
; D =69米181(四捨五入)

㈤ 高爾夫球的差點怎麼算的

高爾夫差點計算公式如下:貝利亞的計算方法為每提取2洞Par3的,PAR4,PAR5洞6洞不計算成績,其餘12洞成績的總和,乘以1.5,再少面值(72 )再乘以0.8的一個因素是差不多。凈桿成績總值減去差點的基礎上,在游戲中玩家之間的凈得分成就是混合的情況下是公平的結果。

(5)高爾夫球高低落差距離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總則

高爾夫規則要略 從事任何運動之前,均須了解該運動的基本規則方能盡興,避免於貽笑大方。高球運動看重紳士風度之展現,對基本規則的認識更不能等閑視之。因此,就高球基本規則、比桿賽與比洞賽之差異、各種擊球狀況產止確判斷和處理以及參加比賽注意事項等加以說明。

高爾夫球比賽是依照規則從發球區開始經一次擊球或連續擊球將球打入洞內。

對球施加影響除按時規則行動以外,球員或球童不得有影響球的位置或運動的任何行為。

商議的違反規則球員不得商議排除任何規則的應用或免除已被判決的處罰。

規則

一,雖然高爾夫有許多規則,然而最基本不外乎下列兩點:

參賽者務必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比賽。

比賽過程中必須要能客觀地處理對自己有利的狀況。

二,至於其他各項規則,都是基於以上兩點基本原則所制定的。

遵守規則由自己做起,高爾夫規則雖是由高爾夫協會所制定的,並且基於公平競爭的精神,每一位選手應要求自己成為一位遵守規則的裁判。

三,以擊球方式將球打進洞

所謂打高爾夫球最基本原則就是將一顆球自球台連續打擊至其進洞為止。若是拿著球移動,或是利用投擲、滾地等方法,都是違反規則的。

待球處於靜止狀態後,始繼續進行比賽 當球被擊出後,球處於靜止狀態後才可比賽,亦不能為求便於揮桿而改變周遭的環境。

比桿賽與比洞賽

形式上的差異,高爾夫的比賽形式比桿賽及比洞賽兩種。無論是職業賽或業余賽均以比桿賽的形式較為常見。

所謂比桿賽,就是將每一洞的桿數累計起來,待打完一場(十八洞)後,把全部桿數加起來,以總桿數來評定勝負。

比洞賽亦是以桿數為基礎,然其不同處於比洞賽是以每洞之桿數決定該洞之勝負,每場再以累積之勝負洞數來裁定成績。

省略進洞之差異 比桿賽規定必須待球被擊進球洞後,因此只要對方同意就不必堅持球皆需進洞之原則。

罰則之差別 在比桿賽和比洞賽中。

㈥ 高爾夫球的差點怎麼算的

差點微分=(調整後的總桿-球場難度系數)*113/球場坡度系數
任何一個球員在已經評定球場打球,都可以得到一個差點微分(Handicap
Differential),這是作為計算差點指數的基礎,差點微分是由以下公式計算出來的:差點微分=(調整後的總桿-球場難度系數)*113/球場坡度系數
例:總桿-球場難度系數:90-70.1=19.9
差值*標准坡度系數:19.9*113=2248.7
乘積/球場坡度系數:2248.7/116=19.385
保留一位小數得出成績的差點微分:19.4
但不是每一場成績都能夠參與差點指數的計算,有效的差點微分是根據場次的多少。
(6)高爾夫球高低落差距離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差點應用:
那麼有了差點值,又怎麼利用它來解釋自己的成績呢?這就涉及到了球場差點值的問題。簡單的說,不同的球場難度不同,所以需要把自己的差點值轉換為相應的球場差點值來衡量每次的成績。
例如:差點值是11.6,如果在一個球場難度是72.1,斜坡度是135的球場打球,球場差點值就是11.6×135/113=14。
其實,
因為差點值在計算的時候打了折扣,所以會比平均成績好一些。通常來說,平均揮桿數會比球場差點值算出的得分高出3桿左右。所以在以上的例子中,一般更有可能得分在89桿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高爾夫差點

㈦ 高爾夫球中的差點如何計算

差點微分=(調整後的總桿-球場難度系數)*113/球場坡度系數

任何一個球員在已經評定球場打球,都可以得到一個差點微分(Handicap Differential),這是作為計算差點指數的基礎,差點微分是由以下公式計算出來的:差點微分=(調整後的總桿-球場難度系數)*113/球場坡度系數

例:總桿-球場難度系數:90-70.1=19.9

差值*標准坡度系數:19.9*113=2248.7

乘積/球場坡度系數:2248.7/116=19.385

保留一位小數得出成績的差點微分:19.4

但不是每一場成績都能夠參與差點指數的計算,有效的差點微分是根據場次的多少。

(7)高爾夫球高低落差距離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差點應用:

那麼有了差點值,又怎麼利用它來解釋自己的成績呢?這就涉及到了球場差點值的問題。簡單的說,不同的球場難度不同,所以需要把自己的差點值轉換為相應的球場差點值來衡量每次的成績。

例如:差點值是11.6,如果在一個球場難度是72.1,斜坡度是135的球場打球,球場差點值就是11.6×135/113=14。

其實, 因為差點值在計算的時候打了折扣,所以會比平均成績好一些。通常來說,平均揮桿數會比球場差點值算出的得分高出3桿左右。所以在以上的例子中,一般更有可能得分在89桿左右。

㈧ 高爾夫球規則介紹

高爾夫球規則介紹

高爾夫作為一種貴族運動,比賽規則嚴禁,基本規則有多種條列。那麼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高爾夫球規則,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雖然高爾夫有許多規則,然而最基本不外乎下列兩點:

a、參賽者務必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比賽。

b、比賽過程中必須要能客觀地處理對自己有利的狀況。

2、至於其他各項規則,都是基於以上兩點基本原則所制定的。

遵守規則由自己做起,高爾夫規則雖是由高爾夫協會所制定的,但絕大多數仍是委由選手本身執行實際上的管理。當比賽進行時,每位選手皆負有使比賽公平公正之責任;並且基於公平競爭的精神,每一位選手應要求自己成為一位遵守規則的裁判。

3、以擊球方式將球打進洞

a、所謂打高爾夫球最基本原則就是將一顆球自球台連續打擊至其進洞為止。簡而言之,即是由第一桿開始,接著第二、第三桿,重復地擊球,將球打進洞,除此之外便別無他法。若是拿著球移動,或是利用投擲、滾地等方法,都是違反規則的。

b、待球處於靜止狀態後,始繼續進行比賽 當球被擊出後,不論是在何種狀態下行進,都應該等到球處於靜止狀態後才可繼續進行比賽,此乃高爾夫不變的法則,絕對不可觸摸或挪動球的位置,亦不能為求便於揮桿而改變周遭的環境。

高爾夫球比賽規則的基本概述

基本規則雖然高爾夫有許多規則,然而最基本不外乎下列兩點:

1、參賽者務必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比賽。

2、比賽過程中必須要能客觀地處理對自己有利的狀況。

至於其它各項規則,都是基於以上兩點基本原則所制定的。

遵守規則由自己做起高爾夫規則雖是由高爾夫協會所制定的,但絕大多數仍是委由選手本身執行實際上的管理。當比賽進行時,每位選手皆負有使比賽公平公正之責任;並且基於公平競爭的精神,每一位選手應要求自己成為一位遵守規則的裁判。

以擊球方式將球打進洞所謂打高爾夫球最基本原則就是將一顆球自球台連續打擊至其進洞為止。簡而言之,即是由第一桿開始,接著第二、第三桿,重復地擊球,將球打進洞,除此之外便別無他法。若是拿著球移動,或是利用投擲、滾地等方法,都是違反規則的。

待球處於靜止狀態後,始繼續進行比賽當球被擊出後,不論是在何種狀態下行進,都應該等到球處於靜止狀態後才可繼續進行比賽,此乃高爾夫不變的法則,絕對不可觸摸或挪動球的位置,亦不能為求便於揮桿而改變周遭的環境。

高爾夫球比賽類型

形式上的差異高爾夫的比賽形式比桿賽及比洞賽兩種。無論是職業賽或業余賽均以比桿賽的形式較為常見。所謂比桿賽,就是將每一洞的桿數累計起來,待打完一場(十八洞)後,把全部桿數加起來,以總桿數來評定勝負。比洞賽亦是以桿數為基礎,然其不同處於比洞賽是以每洞之桿數決定該洞之勝負,每場再以累積之勝負洞數來裁定成績。

省略進洞之差異比桿賽規定必須待球被擊進球洞後,才可移往下一洞的開球台去開球。而比洞賽是在每一洞就決定勝負,因此只要對方同意就不必堅持球皆需進洞之原則。

罰則之差別在比桿賽和比洞賽中,選手違反規則所受之處罰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比桿賽的罰則是罰兩桿,而比洞賽的罰則為處罰其該洞輸球。

高爾夫球判斷處理

界外(OB)「界外」系禁止打球之地區,常以界樁或圍籬標示。界外之界限應以界樁(不含支架)或圍籬內側最靠近地面點決定。如在地上以標線標示界外時,界外線系垂直向上向下延伸,且線之本身即作界外論。

遺失球下列情況即可認定為」遺失球」:

1、球員或其同隊、或彼等之桿弟在開始找球後五分鍾,仍找不到球;或是雖經找到,但球員無法辨認是否為其所用之球;

2、球員按規則已用另一球當作比賽球,而未尋找其原球;

3、球員已自可能為原球所在地,或較原球位靠球洞之點擊出代替球,因此該代替球即成為比賽球。

代替球原球可能在水障礙以外遺失、出界而了以代替之球,稱為」代替球」。

水障礙(包括側面水障礙)」水障礙」系指任海、湖、池塘、河川、溝渠、地面排水溝或其它露天水渠(不論其中有無積水),以及其它類似者。

凡在水障礙界限內之陸地或水,地屬於水障礙的部分。水障礙之界限系垂直向上延伸,用以標明界限所用的界樁、界標皆算在障礙內。

水障礙(除側面水障礙外)應以黃色樁或標線標明界限;側面水障礙則是以紅色樁或標線了以界定。

註:台鳳球場的小、水池皆用側面水障礙之規則,以紅色樁界定。

水障礙中的球向水障礙方向打出之球,是否在障礙以內或障礙以外遺失,乃是一項涉及事實的問題。如認為系障礙內遺失者,必須有之證據證明球確落入障礙內;如無確定之證據時,則應視為遺失球,按規則處理之。

如球落入、觸及或遺失在水障礙中(不管球是否位於水中),球員要受一桿之處罰,並依下列方法處理:

1、盡可能在接近上次擊球之原位打次一桿。

2、在原球最後通過該水障礙邊緣之一點與球間之直線,於水障礙後方拋球,至於應離水障礙後方多遠處拋球並無限制。

3、球落入、觸及或遺失在側面水障礙中時,可以選擇下列特別措施:

(1)在障礙外距原球最後通過之水障礙邊緣;

(2)或距離球洞相等距離之另一邊水障礙邊緣;

於兩支球桿長度以內拋球。球應拋下及停留在不得較原球最後通過水障礙之邊緣地點更接近球洞處,按規則,所撿起的球不可擦拭。

高爾夫球成績計算

高爾夫運動被稱為紳士運動,當技術水準不同的球友匯聚在一起比賽時,為了使比賽更公平、更具競爭,水平高的球友要讓水平較差的球友,如何計算每一位球員讓分點的多少,即出現了差點。下面向您介紹最常用的差點計算方法:

1、平均法:

差點=五次比賽的平均成績-標准桿

2、新新貝利亞計演算法

A、從18洞中任選12洞的桿數總和×1.5=總數

B、從此總桿數減去標准桿後×0.8=差點

即(12洞桿數總和×1.5—標准桿)×0.8=差點

C、凈桿=總桿-差點

禮儀規則

高爾夫球運動的精神

與許多其他運動項目不同,高爾夫球運動大多是在沒有裁判員監督的情形下進行的。這項運動依靠每個參與者主動為其他球員著想和自覺遵守規則的誠實和信用。不論對抗多麼激烈,所有球員都應當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在任何時候都表現出禮貌謙讓和良好的運動精神。這就是高爾夫球運動的精髓所在。

安全

球員在擊球或進行練習揮桿時,應確保球桿可能擊打到的地方及可能因擊球或揮桿而被球或任何石塊、小石子、樹枝等打到的地方及其附近無人站立。

在前面一組球員還沒有走出球的射程可及范圍之前,球員不應當打球。

在球員的擊球可能會危及附近或前方的球場管理人員時,球員應當隨時提醒有關人員。

如果球員打球後球飛向可能會擊中別人的方向,球員應當立即高聲喊叫進行警告,在該場合告警的慣用語是「看球」。

為其他球員著想,不要干擾或影響他人

球員在球場上要始終為其他球員著想,不應以走動、講話或製造不必要的雜訊干擾他人打球。

球員應當確保自己帶到球場的任何電子用品不會對其他球員造成影響。

在發球台上,在輪到自己發球之前球員不應先架球。

當其他准備打球時,球員不應站在球或球洞附近或站在球或球洞的正後方。

對球場的保護

在離開沙坑前,球員應仔細地平整好他在沙坑內造成的所有坑穴和足跡以及他人在附近造成的坑穴和足跡。如果沙坑附近有沙耙,應當使用沙耙進行平整。

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球員應當避免對球場造成傷害,如在進行練習揮桿削起草皮,或因生氣或其他任何原因用球桿桿頭砸擊地面。

球員在離開球洞區之前應將旗桿正確地放回球洞中。

球員應嚴格遵守當地有關駕駛高爾夫球車的注意事項。

基本打法

握桿、站姿

1、左手:把桿子從食指靠掌的第一指節斜著橫貫上緊緊地靠著掌緣下端的厚肉墊,大拇指跟食指的`「V」形紋要指著右眼。

2、右手:全用指頭去握桿,桿子直著壓過靠掌的指節上,一定要握在手掌之外。中指及無名指吃力最重,在練習右手握桿的時候,把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拿開,拇指和食指形成「V」形紋指著下巴。

3、合:兩手握桿的時候,要聯結在一起形成一體。右手的小指頭在左手指和中指之間的夾縫里;左手的大拇指正好平穩地被藏在右掌拇指下的窩里。

4、站姿:右腳方方正正的抵著假想中與彈道平行的一條線呈90°。左腳向外開1/4,以5#鐵桿為准,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比5#鐵桿長的就開得寬;比5#鐵桿短的,雙腳就向內攏一些。雙臂和關節盡量向身體靠緊,雙腳向內指。

比賽形式

拉斯維加斯輪盤規則

①男子組與女子兒童組通用此規則。

②用除推桿外的任何高爾夫球桿擊打10球。中途可換球桿。

③按照球最終停點計算分數。中心圈5分、中環3分、大環1分。

④當球整體或部分觸及分數環時,可算取該環分數。

⑤分數最多者獲勝,取前三名。前三名不並列出現。

⑥出現並列進行加時決賽。每人5球,分數多者勝,如仍然並列,採用突然淘汰,即一球定輸贏,直至決出勝負。

⑦加時決賽可選擇附加挑戰。即5球結束後,可用已經取得的1分換得一次擊球機會(最多換取2次擊球)。球局結束被換取的分數不計算在總分內。

⑧宣讀選手准備,唱名三次不到者當棄權處理。

敲開橡樹谷之門規則

總則

①用除推桿外的任何高爾夫球桿擊打,中途可換球桿。

②擊打出的球直接或經過反彈後最終停止點在筐內,算為有效球。

③聽到鑼聲開始擊球,第二次鑼聲為結束。

④需本人進行比賽,不可中途替代,違者取消比賽資格。

⑤宣讀選手准備,唱名三次不到者當棄權處理。

⑥此比賽不設立其他級別組,適應所有人群。

⑦如遇不可預料之情況,聽從裁判組判罰。

預賽階段

①參賽選手在2分鍾內擊打10球,規定時間外擊球入筐無效。

②有效球超過5球(包含5球)將進入決賽階段。預賽中有效球成績不被帶入決賽。

決賽階段

①參賽選手在1分鍾內擊打5球,規定時間外擊球入筐無效。

②5球結束後可選擇或放棄附加挑戰。即以一個有效球換取三次擊球(限1次),被換取的有效球最終不計入總成績。

③最終有效球最多者為冠軍。只取一位,如出現並列,進入加時賽。

加時賽

①參賽選手在1分鍾內擊打5球,規定時間外擊球入筐無效。

②5球結束後可選擇或放棄附加挑戰。即以一個有效球換取三次擊球(限1次),被換取的有效球最終不計入總成績。

③5球結束後仍然並列,採用突然淘汰法。即每人每次擊打一球,一輪中直至決出勝負。

規則修訂

相對於2004年的高爾夫規則來說,2008年的規則主要修改了21處。

定義部分修改了3條,涉及了助言、遺失球和比賽方式。在最重要的修改比賽——方式上,正式規定了比洞賽和比桿賽,從規則部分為高爾夫進入奧運會打下了基礎。

在打球的規則上,共更新了18條,依照近些年高爾夫的發展,對球具及某些有爭議性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和說明。

;

㈨ 怎樣推算出一個人得擊球距離<高爾夫>

普通的高爾夫擊球距離是以一號木250以此以減10碼的距離往下分的,三號木可打230,五號木和五號鐵是同等的,依次推算七號鐵也就是180左右,但如若是三號木打300碼就不能如此推算了,一個高爾夫選手很多時候都有一支自己特別看好的桿,有的人可能是一號木,有的人甚至是挖起桿,如果您說的那位三號木打300碼而且較為穩定,那有絕大部分可能性是因為習慣那支桿,並且常練那支桿,一根球桿沒有人說它只能打好遠,那要看它在誰的手中,有些人如果是因為這根對於他自己來說是特殊的桿,那他對於其他的桿應該感悟沒有三號木那麼好,七號鐵也就比平均距離遠一點,不過三號木300碼這種水平的人,七號鐵也不會差哪兒去,他的距離差不多200左右。 如果他能穩定並且輕松的擊球,甚至於他對於其他桿的領悟都是一樣的動作,那絕對是一個高水平選手擊球的水平了,這個水平的人對於擊球的折疊動作領悟的相當之深,身體運用的很好,打球肯定也較為輕鬆了,他的一號木擊球不失誤應該可以達到350碼,接近大滿貫賽事選手了。 一個穩定的選手除了推桿,球包里的十三根桿全揮都是一樣的動作。他打三號木的感悟就可以運用到鐵桿上,按照這種推論,這位高手的7號鐵應該可以打到220碼左右,如果發揮的好對於鐵桿至少可以打到230碼左右。不過這樣的話,那他的距離在世界都應該會有排名了。

㈩ 高爾夫差點如何計算.

高爾夫差點計算公式如下:
貝利亞的計算方法為每提取2洞Par3的,PAR4,PAR5洞6洞不計算成績,其餘12洞成績的總和,乘以1.5,再少面值(72 )再乘以0.8的一個因素是差不多。凈桿成績總值減去差點的基礎上,在游戲中玩家之間的凈得分成就是混合的情況下是公平的結果。
新貝利亞計算:

18洞 - 畫6孔12孔
幾乎= [(12洞總成績)×1.5-72面值]×0.8 <BR /凈桿= 18洞總 - 幾乎
新貝利亞計算的:
距離18洞的6洞的成績計分(18洞總 - 幾乎凈桿)。
盤口=(其餘12洞的成績總和×1.5-18洞的標准桿)×0.8。
為了防止作弊2.3.4系統,共12洞的成績總和收集了超過5:Par3的,孔分數,孔5 PAR4洞的成績超過7 7洞,標准桿5桿得分超過九個洞,洞9 。
新新貝利亞公式:18洞 - 從6孔12孔。
注意:距離18洞6洞的成績不計入筆畫數(18洞總 - 幾乎)。

三,新貝利亞系統計算Par3的PAR4標准桿5桿的小孔,每個小孔中提取2孔共6孔不計成就,其餘的12洞成績總和乘以由1.5減去標准桿(72),然後乘以0.8的一個因素是差不多。凈桿成績總值減去差點的基礎上,在游戲中玩家之間的凈得分成就是混合的情況下是公平的結果。
新貝利亞計算方法如下:
18孔 - 6個孔=
近12孔= [(12洞總成績)×1.5-72面值×0.8
>凈桿= 18洞總 - 幾乎
新貝利亞計算如下:
距離18洞6洞的成績總成績(18洞總 - 幾乎凈桿)。
盤口=(其餘12洞的成績總和×1.5-18洞的標准桿)×0.8。
為了防止作弊2.3.4系統,共12洞的成績總和收集了超過5:Par3的,孔分數,孔5 PAR4洞的成績超過7 7洞,標准桿5桿得分超過九個洞,洞9 。

閱讀全文

與高爾夫球高低落差距離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18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46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0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2
北京電流檢測方法 瀏覽:481
手機u盤保護方法 瀏覽:113
數字搭配有哪些方法 瀏覽:666
約一場球的正確方法 瀏覽:187
在家中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293
28天鍛煉腹肌最快的方法 瀏覽:201
簡單練翹臀方法視頻 瀏覽:758
心理診斷評估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43
什麼方法能讓手機不黑屏 瀏覽:721
電腦開機慢的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724
後天形成內斜視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361
羊脂白的鑒別方法 瀏覽:623
家常腌酸菜方法視頻 瀏覽:256
黃安倫的教學方法 瀏覽:963
做糖最簡便的方法 瀏覽:640
草酸的檢測方法國標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