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企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

企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18 18:41:25

A. 企業增加值怎樣計算需要簡單的回答。

摘要 生產法:工業企業增加值(現價)=工業總產值(現價)-工業中間投入+增值稅要搞好增加值的統計,關鍵在於搞准中間投入及增值稅兩個指標的統計。

B. 企業增加值如何計算

C.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什麼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
1、生產法
生產法是指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現價、新規定)-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2、收入法
①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新規定)
包括本期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和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②工業中間投入
工業中間投入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用於工業生產活動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及其他實物產品和對外支付的服務費用。
(3)企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具體計算方法
1、正演算法:即將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中屬於中間消耗的部分分別相加(中間物質消耗按不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業中間投入總和。
2、倒演算法:即分別用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合計減去該三項費用中不屬於增加值的項目,如工資、福利費等,倒算出三項費用中的中間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業中間投入總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採用倒演算法計算比較簡便易行。
工業增加值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工業增加值

D. 企業增加值怎麼

1、一定時期內企業在生產產品中增加的價值,價值構成C1+V+M(即商品價值=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餘價值)。
2、企業增加值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本企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和轉換的物質產品和。

E. 工業增加值怎麼計算請舉例說明一下

增加值是反應企業生產過程中產出超過這一過程中間投入的價值,根據國家統計局有關規定按收入法計算,增加值為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之和。參考公式為:增加值=全年應發工資總額+勞動保險費和待業保險費+當年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總額+營業利潤+補貼收入+本年應交稅金-儲備糧油差價-預算彌補虧損及補貼本年應補數-增值稅本年度應收出口退稅

F. 企業增加值計算公式

工業增加值=工資+福利+應交稅金+利潤總額+折舊+各種保險

G. 增加值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增加值可採用生產法和收入法計算。 生產法是先計算出各部門的總產出,然後從中扣除中間消耗再加應交增值稅求得增加值。 生產法計算公式: 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應交增值稅 收入法是先計算各部門增加值的構成項目,然後累加求得增加值。 收入法計算公式: 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總產值:指各類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出來的以貨幣表現的全部產品和服務的總成果。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工業成本通訊員:王月/昌圖縣經信局

H. 企業增加值怎麼計算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

一、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

1、生產法:

生產法是指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

在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中,工業總產出是直接用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新規定)代替的。這一指標的計算價格與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價格一律與新稅制的規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但是,增值稅是企業所創造的新增價值的一部分,屬於增加值范疇,為了確保工業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計算工業增加值時,應將本期應交增值稅計入工業增加值中。由此按生產法計算的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公式應為:

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現價、新規定)-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2、收入法:

①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新規定);

包括本期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和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②工業中間投入。

I.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

工業增加值有兩種計算方法:

一是生產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間投入的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

公式: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二是收入法,即從工業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對工業生產活動最終成果進行核算的一種方法。

公式: 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值+營業盈餘

(9)企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增加值是國民經濟核算的一項基礎指標。

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即是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的是一個國家(地區)在一定期時期內所生產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同時也反映了生產單位或部門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因此,建立增加值統計,將為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提供可靠依據,是建立資金流量的基礎。

從工業增加值的概念出發,計算工業增加值應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1 本期生產的原則

工業增加值的核算必須是工業企業報告期內的工業生產成果。只有進入了工業企業報告期內的工業生產過程,通過工業生產活動所創造的產品和勞務才能進行工業增加的核算,非報告期內生產的工業產品,即使在報告期內出售,也不能作為本期的工業生產成果;反之,只要是報告期內生產的產品,不論是否出售,均應計入報告期生產成果。

2 最終成果的原則

工業企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從產品形態上看,體現於本期生產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產自用的產品和勞務上,不包括用於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從價值形態上看,產品生產的過程也是價值轉移的過程,生產過程中所耗用的產品(中間投入)價值隨同生產過程轉移到新產品的價值之中。

為了避免產品價值的重復計算,必須在工業總產值的基礎上扣除中間投入的轉移價值。因此,要保持工業總產值與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價格、指標口徑范圍的一致性,避免工業增加值計算結果出現偏差。

3 市場價格的原則

當前,我國計算工業增加值所使用的計算價格是生產者的價格,即按生產者價格估算出的產出額減去按購買者價格估算的中間消耗額。

生產者價格對工業品來說,就是出廠價格,其中包括產品銷售或使用時所支付的產品稅或應得到的補貼,但不包括發票單列的增值稅和單獨開發票的運輸費用和商業費用。

購買者價格是購買者在購買單位貨物或服務所支付的價值,其中包括指定時間和地點提取貨物所發生的運輸和商業費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稅。

生產者價格和購買者價格都是市場上買賣雙方認定的成交價格即市場價格。為了保持工業增加值計算口徑的一致性,工業總產值和工業中間投入一律按市場價格計算。工業總產值按生產者價格計算,工業中間投入按購買者價格計算。

工業企業建立增加值統計,可以反映工業企業的投入、產出和經濟效益情況,為改善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依據,並促進工業企業會計和統計核算的協調。

閱讀全文

與企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57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2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0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1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2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799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98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2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07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9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1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78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696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1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4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799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0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48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1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