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KW電磁爐發熱線圈多少平方
20KW電磁爐發熱線圈10或16平方。
現在堅持用銅線盤的品牌不多。美的早期的百芯線盤不錯,不過由於線芯太細不利散熱,長期使用線盤中心區域容易出現熱短路而炸機(燒IGBT功率管等重要元件)。
Ⅱ 家用電磁爐工率為3kw(3000w)求工作時的電流和電磁爐電阻
電磁爐功率3kW是指電源消耗功率,3000W/220V=13.63A,考慮電源電壓波動等因素,估算15A就可以。電磁爐發熱線圈用電阻不合適,因為電磁爐不單是阻性負載,還是感性負載,且為高頻率,所以只能用感抗。如果是整個電池爐對於電網,那就更復雜些,因為有整流,所以對於電網來說只能用等效電阻來表示,220V/13.63A=16.14歐姆。實際計算因為諧波問題,更為復雜。
Ⅲ 電磁爐爐盤線圈有無參數,比如:所繞多少圈,電感量是多少µH
線圈盤電感計算公式
電感量按下式計算:線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頻率) * 電感量(mH),設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 電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頻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據此可以算出繞線圈數:
圈數 = [電感量* { ( 18*圈直徑(吋)) + ( 40 * 圈長(吋))}] ÷ 圈直徑 (吋)
圈數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電感計算公式
空心電感計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線圈直徑
N------線圈匝數
d-----線徑
H----線圈高度
W----線圈寬度
單位分別為毫米和mH
空心線圈電感量計算公式:
l=(0.01*D*N*N)/(L/D+0.44)
線圈電感量 l單位: 微亨
線圈直徑 D單位: cm
線圈匝數 N單位: 匝
線圈長度 L單位: cm
頻率電感電容計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頻率: f0 單位:MHZ 本題f0=125KHZ=0.125
諧振電容: c 單位:PF 本題建義c=500...1000pf 可自行先決定,或由Q值決定
諧振電感: l 單位: 微亨
線圈電感的計算公式
1、針對環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電感值(H)
H-DC=0.4πNI / l N= 線圈匝數(圈)
AL= 感應系數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過電流(A)
l= 磁路長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參照Microl對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線圈5圈半,其L值為T50-52(表示OD為0.5英吋),經查表其AL值約為33nH
L=33.(5.5)2=998.25nH≈1μH
當流過10A電流時,其L值變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後)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紹一個經驗公式
L=(k*μ0*μs*N2*S)/l
其中
μ0 為真空磁導率=4π*10(-7)。(10的負七次方)
μs 為線圈內部磁芯的相對磁導率,空心線圈時μs=1
N2 為線圈圈數的平方
S 線圈的截面積,單位為平方米
l 線圈的長度, 單位為米
k 系數,取決於線圈的半徑(R)與長度(l)的比值。
計算出的電感量的單位為亨利。 k值表
2R/l---------- k
0.1---------- 0.96
0.2---------- 0.92
0.3---------- 0.88
0.4---------- 0.85
0.6---------- 0.79
0.8---------- 0.74
1.0---------- 0.69
1.5---------- 0.60
2.0---------- 0.52
3.0---------- 0.43
4.0---------- 0.37
5.0---------- 0.32
10.0 ---------- 0.2
Ⅳ 電磁爐加溫線圈都有那些參數
1、線圈所使用漆包線的規格(漆包線規格,是聚酯亞氨漆包線或是聚氨酯漆包線,還是QZY/XY復合漆包線等)和單根直徑);
2、線圈所用漆包線的根數;
3、繞制線圈的圈數和匝間矩;
4、線圈的電感和電阻;
5、線圈的高頻Q值(品質因素),重要!
Ⅳ 電磁加熱線圈的製作方法
方法如下:
1、先選取保溫棉,厚約20-30mm厚,割好尺寸包住鐵管。
(5)電磁爐發熱線圈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如何選擇電線
1、看包裝,國標的電線包裝往往都比較好、整齊,有質感。
2、打開包裝看一下裡面的電線,國標的電線1.5-----6平方的電線要求是皮厚(絕緣厚度)0.7mm。過厚的一般是非標的,相應的其內芯就不夠。
3、用火燒一下,離開後5s內熄滅的為阻燃材料,國標線具有阻燃功能,非標線一般不做阻燃,但也有的非標線做了阻燃。
4、看內芯,內芯的材質(銅質)光亮度越高銅質越好,並且光度勻,有光澤,沒有層次感。國標要求內芯一定要用無氧銅。非標的如黑桿銅,可能存在事故隱患。
5、內芯的粗細國家有一定的要求,但不是很嚴格。
6、長度,國家沒有強制一定要打米,可是有很多廠家也打了米,打了米的並不一定是國標的,但一般的國標一般沒有打米。非標的打米那隻是一種手段。
7、國家規定電線上一定要打有一定的標識,最大不會超過500mm都會有下個相同的標識打出來,上面一般有產品的商標,廠家名稱,執行標准等。
Ⅵ 請問一定頻率輸出功率電磁爐的電感發熱線圈如何計算
分析這般電路採用矢量方法…我很忙(我的電工證目前要年審,你知道一般地家電維修書都有…
Ⅶ 怎樣計算大功率工業電磁爐線盤的電流及線盤繞制參數和線徑
電流強度:I=q/t{I: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律:I=U/R {I: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導體阻值(Ω)}
3.電阻、電阻定律:R=ρL/S{ρ:電阻率(Ω•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Ω),r:電源內阻(Ω)}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於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η:電源效率}
9.電路的串/並聯 串聯電路(P、U與R成正比) 並聯電路(P、I與R成反比)
電阻關系 R串=R1+R2+R3+ 1/R並=1/R1+1/R2+1/R3+
電流關系 I總=I1=I2=I3 I並=I1+I2+I3+
電壓關系 U總=U1+U2+U3+ U總=U1=U2=U3
功率分配 P總=P1+P2+P3+ P總=P1+P2+P3+
電磁感應
1.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計算公式:E=nΔΦ/Δt(普適公式){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感應電動勢(V),n:感應線圈匝數,ΔΦ/Δt:磁通量的變化率}
2)E=BLV(垂直切割磁感線運動 L:有效長度(m))
3)Em=nBSω(交流發電機最大的感應電動勢) {Em:感應電動勢峰值}
4)E=BL2ω/2(導體一端固定以ω旋轉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T),S:正對面積(m2)}
3.自感電動勢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數(H)(線圈L有鐵芯比無鐵芯時要大),ΔI:變化電流,∆t:所用時間,ΔI/Δt:自感電流變化率(變化的快慢)}
註:(1)感應電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判定;(2)自感電流總是阻礙引起自感電動勢的電流的變化;(3)單位換算:1H=103mH=106μH。
率增大時輸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決定P入。
恆定電流
1.電流強度:I=q/t{I: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律:I=U/R {I: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導體阻值(Ω)}
3.電阻、電阻定律:R=ρL/S{ρ:電阻率(Ω?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Ω),r:電源內阻(Ω)}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於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η:電源效率}
9.電路的串/並聯 串聯電路(P、U與R成正比) 並聯電路(P、I與R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