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職業年金的計算方法呢
職業年金的計算方法:
1、單位繳納:單位工資總額×8%;
2、個人繳納:本人繳費工資×4%(單位代扣);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例如:
員工的工資是3000元,那麼每月需要繳納的年金就是3000*4%=120元。
(1)年金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各國職業年金計劃的基本特點是:
(1)大多數國家的職業年金計劃是自願性的;
(2)繳費由僱主和雇員共同承擔;
(3)基金能夠進行市場化運營;
(4)職業年金計劃的繳費和運營享受國家的免稅優惠政策。
❷ 年金計算公式是什麼
年金現值公式:P=A×[1-(1+i)]÷i。
式中[1-(1+i)]÷i稱為年金現值系,用符號表示為(P/A.i.n)即普通年金現值P=A×(P/A.i.n),這里要強調的是(P/A.i.n)中的n指的是等額收付的次數(即是A的個數)。
相關信息:
年金現值就是在已知等額收付款金額未來本利(FutureValue)、利率(interest)(這里我們默認為年利率)和計息期數n時,考慮貨幣時間價值,計算出的這些收付款到現在的等價票面金額Present Value。
年金分為:普通年金(後付年金)、先付年金、遞延年金、永續年金等幾種。對應的,年金現值也可分為:普通年金現值、先付年金現值、遞延年金現值、永續年金現值。
❸ 年金是在怎麼計算的
公式如下:
1、年金終值計算公式為:F=A*(F/A,i,n)=A*(1+i)n-1/i
其中(F/A,i,n)稱作「年金終值系數」。
2、年金現值計算公式為:P=A*(P/A,i,n)=A*[1-(1+i)-n]/i
其中(P/A,i,n)稱作「年金現值系數」。
它的主要作用和功能至少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分配功能
企業年金既具有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質,也具有國民收入再分配性質。因此,企業年金形式的補充養老金計劃又被視為對職工的一種延遲支付的工資收入分配。
激勵功能
企業年金計劃根據企業的盈利和職工的績效為職工年金個人帳戶供款,對於企業吸引高素質人才,穩定職工隊伍,保障職工利益,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職工為企業服務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獲取最大經濟效益,又是一種積極而有效的手段。
保障功能
建立企業年金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提高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水平,解決由於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而造成的職工退休前後的較大收入差距,彌補基本養老金保障水平的不足,滿足退休人員享受較高生活質量的客觀需求,發揮其補充和保障的作用。
❹ 年金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如下:
1、年金終值計算公式為:F=A*(F/A,i,n)=A*(1+i)n-1/i
其中(F/A,i,n)稱作「年金終值系數」。
2、年金現值計算公式為:P=A*(P/A,i,n)=A*[1-(1+i)-n]/i
其中(P/A,i,n)稱作「年金現值系數」。
(4)年金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年金辦法》:
第十七條 企業繳費應當按照企業年金方案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職工個人繳費計入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
第十八條 企業應當合理確定本單位當期繳費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與平均額的差距。企業當期繳費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最高額與平均額不得超過5倍。
第十九條 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及其投資收益自始歸屬於職工個人。
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企業可以與職工一方約定其自始歸屬於職工個人,也可以約定隨著職工在本企業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歸屬於職工個人,完全歸屬於職工個人的期限最長不超過8年。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完全歸屬於職工個人:
(一)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者死亡的;
(二)有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企業年金方案終止情形之一的;
(三)非因職工過錯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或者因企業違反法律規定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勞動合同期滿,由於企業原因不再續訂勞動合同的;
(五)企業年金方案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條 企業年金暫時未分配至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以及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未歸屬於職工個人的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計入企業年金企業賬戶。
企業年金企業賬戶中的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應當按照企業年金方案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
第二十二條 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新就業單位已經建立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的,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權益應當隨同轉入新就業單位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
職工新就業單位沒有建立企業年金或者職業年金的,或者職工升學、參軍、失業期間,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可以暫時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
也可以由法人受託機構發起的集合計劃設置的保留賬戶暫時管理;原受託人是企業年金理事會的,由企業與職工協商選擇法人受託機構管理。
第二十三條 企業年金方案終止後,職工原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由法人受託機構發起的集合計劃設置的保留賬戶暫時管理;原受託人是企業年金理事會的,由企業與職工一方協商選擇法人受託機構管理。
❺ 年金計算公式是什麼
年金現值終值計算公式:
年金現值計算公式為:P=A*(P/A,i,n)=A*[1-(1+i)-n]/i,其中(P/A,i,n)稱作「年金現值系數」、可查普通年金現值系數表。
年金終值計算公式為:F=A*(F/A,i,n)=A*(1+i)n-1/i,其中(F/A,i,n)稱作「年金終值系數」、可查普通年金終值系數表。
年金計算技巧:
普通年金終值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收入或支出的本利和,也就是將每一期的金額,按復利換算到最後一期期末的終值,然後加總,就是該年金終值。
如果年金的期數很多,用上述方法計算終值顯然相當繁瑣。由於每年支付額相等,折算終值的系數又是有規律的,所以,可找出簡便的計算方法。
設每年的支付金額為A,利率為i,期數為n,則按復利計算的年金終值F為:普通年金終值的計算公式:年金終值系數(F/A,i,n),可查表得到,考試時,一般會直接給出該系數。
❻ 年金計算公式是什麼
普通年金現值的計算公式:P=A·(P/A,i,n)
在這個公式中,如果已知年金現值,求年金A,此時求出的年金A就稱作資本回收額,也稱投資回收額。計算基本回收額時用到的系數就稱為資本回收系數。
結論:①資本回收額與普通年金現值互為逆運算;
②資本回收系數與普通年金現值系數互為倒數。
3.遞延年金現值
①兩步折現
第一步:在遞延期期末,將未來的年金看作普通年金,摺合成遞延期期末的價值。
第二步:將第一步的結果進一步按復利求現值,摺合成第一期期初的現值。
遞延年金的現值=年金A×年金現值系數×復利現值系數
◆如何理解遞延期
舉例:有一項遞延年金50萬,從第3年年末發生,連續5年。
遞延年金是在普通年金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普通年金是在第一年年末發生,而本題中是在第3年年末才發生,遞延期的起點應該是第1年年末,而不能從第一年年初開始計算,從第1年年末到第3年年末就是遞延期,是2期。站在第2年年末來看,未來的5期年金就是5期普通年金。
❼ 企業年金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
待遇年金具體計算公式是:雇員養老金=若干年的平均工資×系數×工作年限。 (若干年的平均工資是計發養老金的基數,可以是退休前1年的工資,也可以是2~5的平均工資;系數是根據工作年限的長短來確定的) 企業年金的個人繳費部分,不得在個人當月工資、薪金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扣除。 企業年金的企業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的部分按月繳納企業繳費的視為個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不與正常工資、薪金合並)。 不扣除任何費用,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當期應納個人所得稅款,並由企業在繳費時代扣代繳。 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於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但加上計入個人年金賬戶的企業繳費後超過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其超過部分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
《企業年金辦法》
第六條 企業和職工建立企業年金,應當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企業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
第二十一條 企業年金暫時未分配至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的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以及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未歸屬於職工個人的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計入企業年金企業賬戶。企業年金企業賬戶中的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應當按照企業年金方案確定的比例和辦法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