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1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2021年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在最近一個完整納稅年度,扣繳義務人每月代扣代繳同一單位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年薪、薪金不得超過6萬元。累計扣除額將從1月開始按每年6萬元的比例直接扣除。即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時,暫不扣繳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在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其後的月份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2、居民個人按照累計扣繳法代扣代繳勞動所得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應當遵守上述規定;
3、扣繳義務人應按規定填寫全體職工的代扣代繳報表和全額預繳情況,並在相應納稅人備注欄的「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報表」中註明「上年一個月,年收入不得超過「6萬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後,按照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貳』 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麼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是我國公民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所得繳納的一種稅。而個稅起征點是5千元。如果個人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千元,超出的部分就要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收入所得總額-個稅起征點(5000)-其他專項扣除。至於稅率,根據超出部分的金額不同,稅率也不同。超出金額不高於3千的,稅率是3%;不高於1萬2的,稅率是10%;不高於2萬5的,稅率是20%;不高於3萬5的,稅率是25%;不高於5萬5的,稅率是30%;不高於8萬的,稅率是35%;高於8萬的,稅率是45%。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叄』 個稅計算方法2022稅率表
法律分析: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具體如下:1、綜合所得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7、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000元的稅率(3%)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稅率(1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的稅率(2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的稅率25%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的稅率3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的稅率35%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的稅率45%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肆』 2021年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麼
應納稅所得額=工資收入金額-各項社會保險費-起征點。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法修稿後,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調到了5000。並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4)個人所得稅最新更新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若未能及時關注、修改,可能會對明年繼續享受政策帶來一定影響。比如若任職受雇單位發生變化而未更新,新的任職受雇單位將無法獲取相關信息並據以辦理扣除,若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條件發生變化而不修改、仍按原條件在明年繼續享受,還可能影響納稅信用。
個人所得稅關系每一位自然人納稅人的切身利益。2020年,我國首次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順利實施,個稅改革尤其是首次個稅年度匯算,進一步發揮了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伍』 2021年新個稅計算公式
2021年新個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起征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1、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2、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3、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第九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陸』 個人所得稅新政策怎麼算
新政策下的 個人所得稅 應這樣算: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注: 新 個稅 法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新個稅 法規 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 工資 、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