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蟎撲使用方法視頻

蟎撲使用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10-08 13:28:01

A. 蜜蜂怎樣對付蟎蟲

蜂蟎是蜜蜂的體外寄生蟲,一生均在蜂巢房內繁殖,對蜂群的影響非常大,在蜂蟎的無公害防治中優選殺蟎葯物是確保蜂產品免遭污染的關鍵,防治蜂蟎的葯物主要有觸殺劑、熏煙劑、熏蒸劑等。

斷子滅殺法

蜂蟎主要是以蜜蜂為載體寄生的,所以在蜜蜂的自然斷子期是殺滅蜂蟎最有利和最關鍵的時期,在蜂王尚未開始產卵、蜂群內尚無封蓋幼子、蜂蟎主要集中寄生於成蜂體表的時候,選用高效無污染的殺蜂蟎葯進行殺滅,能將隱匿寄生的蜂蟎徹底滅殺。

人工隔離法

先將蜂群內的子脾用隔離板隔離起來,並將巢箱中的子脾全部調到繼箱中,補足空脾供蜂王產卵,然後換上隔蟎板代替隔王板,隔離子脾約24天後,繼箱中的蜂蟎隨工蜂羽化出房後,因得不到食物和無幼蟲作繁殖場所而死亡,採用此法殺蟎有效率可在90%以上。

熏煙治蟎法

傍晚蜜蜂回巢後標准箱1次用3~4克,熏煙時先在箱底鋪一張紙,密閉巢門,熏煙15~20分鍾,打開巢門取出殘灰,第二天清晨撤出墊紙把落在紙上的蜂蟎集中起來燒掉,根據蜂蟎寄生程度每群可連續熏3~4次,每隔3天熏一次。

掛葯治蟎法

用圖釘將熏蒸殺蟎葯片如蟎撲等固定於蜂群內第二個蜂路間,呈對角線懸掛,使用劑量為強勢蜂群2片,弱勢蜂群1片,3周為一療程,因為熏蒸殺蟎葯片具有揮發持續時間長,對陸續出房的蜂蟎可相繼殺滅的功效,故防治效果極佳,最高可達100%。

(1)蟎撲使用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蟎蟲也會在適宜溫度時才繁殖,冬天溫度低了,蟎蟲也會停止繁殖的。但卵會保留在蜂巢里,只要溫度合適就會孵化繁殖。如果是不太冷的冬天,白天溫度也會達到10--15攝氏度,這就能使蟎蟲有可能孵化生長了。只要孵化出來,蟎蟲就會寄生在蜜蜂的身體,啃食蜜蜂為生,危害蜂群。

蜂群是聚集成團,內部溫度是很容易達到15攝氏度左右,除非是格外冷的地方。所以在越冬前一定要徹底治蟎蟲,不要有蟎蟲及卵留在蜂巢。



B. 蜜蜂春繁前治蟎非常重要,那具體怎麼操作呢

緊脾之後在巢脾的中間掛蟎撲,5-7天之後再取出來,保存好以便之後再使用。蛹撲不要掛在巢脾的兩頭位置,為了防止蜜蜂成團,然後影響治蟎的效果。若大蜂蟎已經對氟胺氰菊酯葯物產生較強的抗葯性了,應該使用含氟氯苯氰菊酪的治蟎葯條治理。春季前期治理大蜂蟎可維持6個月左右,蟎不會危害蜂群。 蟎撲最好一年使用一次,同時要盡量去減短用葯時間,這樣能延緩抗葯性的產生,讓蟎撲年年好用一些。

二、小蜂蟎

南方地區小蜂蟎會在蜜蜂群眾過冬,所以在過冬斷子之後應該在蜜蜂蜂路上撒升華硫4-5g。春繁緊脾時再撒升華硫3-4g。若過冬斷子之後每夜撒升華硫,那麼4-5天之後再撒一次升華硫,如果蜂群春繁期不撤升華硫治小蜂蟎,搞不好開始繁殖之後3-4月左右就會發生小蜂蟎的病害。

C. 蜜蜂的蜂蛹有蟲怎麼辦

①熱處理
把蜜蜂抖落在金屬制的網籠中,以特殊方法加熱,並不斷轉動網籠,在41℃下維持5分鍾,可獲得良好的 殺蟎效果。此種物理方法較化學葯物殺蟎的好處多。但在實際應用上較不方便,未能在養蜂生產中推廣應用。 ②生物學特性的應用
利用大蜂蟎喜歡雄蜂房的特性, 製造特殊的雄蜂巢礎,誘使蜂王產雄蜂卵,孵化為雄蜂幼蟲,待蜂蟎向雄蜂房聚集後抽出燒毀,採用這種方法可使蜂蟎減少20~30%。此外,經常割除雄蜂巢房,並清除雄蜂幼蟲和蜂蟎,以減少寄生率。
③葯物治蟎
根據蜂蟎寄生於蜂體、繁殖於封蓋房的特點,為了取得徹底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早春蜂王尚未產卵和晚秋蜂王停止產卵,蜂群內沒有封蓋於脾的有利時機施葯。治蟎葯物種類很多,現將我國常用的有效防治葯物作一介紹,供防治時選用。
(1)速殺蟎:是一種新型殺蟎劑。對蜜蜂安全。試驗測定表明,致死濃度為205ppm,對蜂蟎的毒性較高,使用25ppm噴帶蟎的蜜蜂,4小時內蜂蟎全部被擊落,殺蟎效果達100%,蜂群防治,使用濃度為0.1%,即每個安瓿0.5毫升加水500毫升稀釋,在非采蜜期,蜜蜂回巢後,噴灑蜂體,斜噴至蜂體有細霧滴為宜。隔日用葯1次,一般兩次即可。如不徹底,隔1周後可再用葯1次。
(2)敵蟎一號:為非脒類殺蟎新葯。對蜜蜂安全,致死濃度為218.6ppm。對大蜂蟎毒性高,使用25ppm噴帶蟎的蜜蜂,殺蟎效果達 100%。在蜂群中使用濃度為0.125%,即每個安瓿0.5毫升葯物加水40Q毫升稀釋,於傍晚均勻噴灑蜂體,每周用葯1次,連續用葯兩次,殺蟎效果可達100%。該葯不僅可以殺死蜂體上的蟎,而且可以殺死巢房內的蜂蟎。
(3) "蟎撲"高效殺蟎片:該葯是蜜蜂研究所研製成功的新型殺蟎劑。對大蜂蟎具有高效殺滅效果,使用方法簡便易行,殺蟎快而且持久,對蜂安全,無殘留。使用方法是:用圖釘將葯片固定於蜂群內第二個蜂路間,強群2片,呈對角線懸掛,弱群l片,3周為一療程。

D. 蜜蜂生蟲怎麼辦

驅蟲啊

E. 我養的蜜蜂怎麼蜜蜂背上有很小的蟲,是怎麼回事要怎樣殺滅這些小蟲呢

蜂蟎病:
現在,在蜜蜂體和蜂巢內已發現的蟎類有30多種。其中,在我國對養蜂業危害嚴重的是屬於歷蟎科(Laelapidae)的大蜂蟎和小蜂蟎。
(1)大蜂蟎(Varroa jacobsoni) 雄蟎呈卵圓形,大小為0.88×0.72mm。雌蟎呈橫橢圓形,暗紅褐色;背面有背板覆蓋,具有網狀花紋和濃密的剛毛腹面有胸板、生殖板、肛板、腹股板和腹側板等結構;口器為刺吸式,螯肢角質化,動指長,不動指退化短小;足4對,短粗,末端均有鍾形爪墊。卵為卵圓形,呈乳白色。大小為0.6×0.43mm,.卵膜薄而透明,產下時即可見卵內含有4對肢芽的若蟎。前期若蟎乳白色,體表有稀疏的剛毛,有4對粗壯的足,體形由卵圓形漸變成近圓形,大小由0.63×0.49mm增大為0.74×0.69mm,前期若蟎蛻皮為後期若蟎,體型由心臟形變為橫橢圓形,大小為0.80×1.00增大為1.09×1.38mm。
(2)小蜂蟎(Tropilaelaps clareae) 雄蟎呈卵圓形,淡黃色,大小為0.95×0.56mm,背板密生剛毛,腹面胸板與生殖板合並呈舌形,與肛板分離,肛板呈卵圓形。雌蟎呈卵圓形,淺棕黃色,該蟎前端略大,後端鈍圓,大小為1.03×0.56mm。背板密生剛毛,腹面胸板前緣平直,後緣極度內凹呈弓形,前側角長,伸達1、2基節間,生殖板窄長條形,幾乎達到肛板前緣,肛板鍾形,肛門開口於中央。卵呈近圓形,卵膜透明,大小為0.66×0.54mm。前期幼蟎為乳白色,呈橢圓形,體背有細小剛毛,大小為0.54×0.38mm,前期若蟎蛻皮後為後期若蟎,呈卵圓形,大小為0.9×0.61mm。
防治方法:
(1)綜合防治法:根據大蜂蟎潛入蜜蜂封蓋幼蟲房內繁殖的生物學特性,採取人為的斷子法,使蜂王停止產卵一段時期,蜂群內無封蓋子脾,蜂蟎全集中寄生於蜂體上,再用葯物驅殺。使用的葯物種類較多,其中以速殺蟎(20%效果最好,對蜜蜂安全)。使用時避開采蜜期,按0.025%~0.05%兌水噴在蜂體上殺蟎。或選用蟎撲,按每平箱2片,分別懸掛在蜂群內第1與第2個巢脾及第7與第8個巢脾間的蜂路處3~4周,由於蜜蜂的活動,傳遞葯效殺蟎。
(2)提出封蓋子脾,分群防治法:根據大蜂蟎寄生於蜂體,繁殖於蜜蜂封蓋巢房的生物學特性,採取這一方法。在秋季,流蜜期結束,對蜂群進行調整,合並弱群或組成雙王群的同時加繼箱。然後將蜂群內的封蓋子脾全部帶蜂提到繼箱內,巢箱內留下蜜蜂卵蟲脾、粉蜜脾和加適當的空巢脾和蜂王。巢箱與繼箱之間用紗蓋隔開,分隔成治療群(繼箱群)和羽化群。處理完畢,對治療群和羽化群立即用殺蟎葯劑(速殺蟎和敵蟎I號)噴蜂體治療2~3次,每隔3~4天治1次。待羽化群內封蓋子脾的幼蜂出房後,再按上述方法治蟎2~3次,直至不見蜂蟎為止,即可將上下兩群合並進行繁殖。這種治蟎效果比較徹底,適合空地養蜂採用,由於操作繁瑣,目前多使用」蟎撲」直接掛在蜂群里殺蟎,操作簡便多了。

F. 蜂蟎應怎樣殺除

轉自www.vete.com 動物醫學論壇

蜂蟎病
現在,在蜜蜂體和蜂巢內已發現的蟎類有30多種。其中,在我國對養蜂業危害嚴重的是屬於歷蟎科(Laelapidae)的大蜂蟎和小蜂蟎。
(1)大蜂蟎(Varroa jacobsoni) 雄蟎呈卵圓形,大小為0.88×0.72mm。雌蟎呈橫橢圓形,暗紅褐色;背面有背板覆蓋,具有網狀花紋和濃密的剛毛腹面有胸板、生殖板、肛板、腹股板和腹側板等結構;口器為刺吸式,螯肢角質化,動指長,不動指退化短小;足4對,短粗,末端均有鍾形爪墊。卵為卵圓形,呈乳白色。大小為0.6×0.43mm,.卵膜薄而透明,產下時即可見卵內含有4對肢芽的若蟎。前期若蟎乳白色,體表有稀疏的剛毛,有4對粗壯的足,體形由卵圓形漸變成近圓形,大小由0.63×0.49mm增大為0.74×0.69mm,前期若蟎蛻皮為後期若蟎,體型由心臟形變為橫橢圓形,大小為0.80×1.00增大為1.09×1.38mm。

(2)小蜂蟎(Tropilaelaps clareae) 雄蟎呈卵圓形,淡黃色,大小為0.95×0.56mm,背板密生剛毛,腹面胸板與生殖板合並呈舌形,與肛板分離,肛板呈卵圓形。雌蟎呈卵圓形,淺棕黃色,該蟎前端略大,後端鈍圓,大小為1.03×0.56mm。背板密生剛毛,腹面胸板前緣平直,後緣極度內凹呈弓形,前側角長,伸達1、2基節間,生殖板窄長條形,幾乎達到肛板前緣,肛板鍾形,肛門開口於中央。卵呈近圓形,卵膜透明,大小為0.66×0.54mm。前期幼蟎為乳白色,呈橢圓形,體背有細小剛毛,大小為0.54×0.38mm,前期若蟎蛻皮後為後期若蟎,呈卵圓形,大小為0.9×0.61mm。
生活史與生活習性 大蜂蟎的雌蟲在蜜蜂幼蟲即將封蓋之前潛入蜂房內,當蜜蜂幼蟲封蓋以後,大蜂蟎雌蟲就依靠吸取蜜蜂幼蟲的體液進行產卵繁殖。卵先孵化為若蟎,大蜂蟎的卵期1天,若蟎期7天,之後進一步發育為成蟎,(一隻雌蟎每次可產卵1~3粒,產卵可持續1~2天),成蟎隨幼蜂出房時一起爬出巢房外;新成長的雌蟎寄生在蜜蜂的胸部和腹部環節處,刺吸蜜蜂的體液,而雄蟎不從蜂體上取食營養物,它在封蓋的幼蟲房中與雌蟎交配後立即死亡。成蟎壽命在繁殖期平均為43.5天,最長53天,越冬期可長達3個月以上。
,U1M"L5`3A獸醫教學參考,獸醫臨床交流,犬病輔助診斷系統小蜂蟎的整個生活過程,部寄生於蜂房子脾上,靠吸取蜜蜂幼蟲的體液為生。雌蟎潛入即將封蓋的幼蟲房內產卵繁殖。一個幼蟲被寄生致死後,小蜂蟎可從封蓋房穿孔爬出來,重新潛入其它即將封蓋的幼蟲房內產卵繁殖。在封蓋房內新成長的小蜂蟎隨著新蜂出房時一同爬出來,再潛入其它幼蟲房內寄生和繁殖。小蜂蟎整個發育過程僅需4~4.5天。
蜂群間的盜蜂和迷巢蜂是傳播蜂蟎的主要媒介。此外,養蜂人員隨意調換子脾或調整蜂群時,也可引起蜂蟎的傳播。

症狀 當蜜蜂被害以後,一個最明顯的特徵是在蜂箱巢門附近和在子脾上,可以見到衰弱、沒有健全翅膀的畸形蜜蜂。蜜蜂幼蟲受蜂蟎危害死亡之後有臭味,挑取不拉絲。容易消除。蜂蛹受害死亡則保持原狀,沒有特殊氣味,但其頭部、胸部顏色變深、腹部顏色較淺,有時略顯綠色、口器及足變黃。挑出死蛹,還可在巢房裡觀察到發育不同時期的蜂蟎。成年蜜蜂被蜂蟎寄生以後,會經常扭動身體,企圖擺脫蜂蟎,致使蜜蜂精疲力竭,加快老化。在許多情況下,工蜂、雄蜂和蜂王從巢房裡出來,表面上是正常的,但由於蜂蟎的寄生,已經給它們帶來了損害,蜜蜂壽命縮短,雄蜂不能交尾,蜂王不能授精,只產雄蜂卵。

診斷 檢驗方法:(1)直接檢驗:從蜂群中提出帶蜂子脾,隨機取樣,抓取工蜂50~100隻,逐個仔細檢查其腹部和胸部有無蜂蟎寄生。同時用眼科鑷子揭開蜜蜂封蓋巢房30~50個,用擴大鏡觀察蜜蜂蛹體上及巢房內有無蜂蟎寄生。再根據檢查的結果計算其寄生的百分率。小蜂蟎的檢驗大致同大蜂蟎的檢驗方法,由於小蜂蟎都寄生於蜜蜂的幼蟲房內,應著重檢密封蓋子脾。

(2)葯劑熏蒸檢驗:取一鐵絲制蜂籠(10cm×10cm×10cm),從蜂群中提出一張帶蜜蜂子脾,隨意抓取50~100隻工蜂裝入蜂籠內,帶回室內扣入大燒杯或玻璃鍾罩內。同時放入一浸漬0.5~1毫升乙醚的棉球,密閉熏蒸5~10min,待蜜蜂全部昏迷以後,蜂蟎也隨之被擊落。再將蜜蜂還回原群的巢門外,蜜蜂蘇醒後即回巢中。也可用二氧化碳氣體,按上述方法處理蜜蜂獲得蜂蟎的寄生率。

防治
(1)綜合防治法:根據大蜂蟎潛入蜜蜂封蓋幼蟲房內繁殖的生物學特性,採取人為的斷子法,使蜂王停止產卵一段時期,蜂群內無封蓋子脾,蜂蟎全集中寄生於蜂體上,再用葯物驅殺。使用的葯物種類較多,其中以速殺蟎(20%效果最好,對蜜蜂安全。使用時避開采蜜期,按0.025%~0.05%兌水噴在峰體上殺蟎。或選用蟎撲,按每平箱2片,分別懸掛在蜂群內第1與第2個巢脾及第7與第8個巢脾間的蜂路處3~4周,由於蜜蜂的活動,傳遞葯效殺蟎。
(2)提出封蓋子牌,分群防治法:根據大蜂蟎寄生於蜂體,繁殖於蜜蜂封蓋巢房的生物學特性,採取這一方法。在秋季,流蜜期結束,對蜂群進行調整,合並弱群或組成雙王群的同時加繼箱。然後將蜂群內的封蓋子脾全部帶蜂提到繼箱內,巢箱內留下蜜蜂卵蟲脾、粉蜜脾和加適當的空巢脾和蜂王。巢箱與繼箱之間用紗蓋隔開,分隔成治療群(繼箱群)和羽化群。處理完畢,對治療群和羽化群立即用殺蟎葯劑(速殺蟎和敵蟎I號)噴蜂體治療2~3次,每隔3~4天治1次。待羽化群內封蓋子脾的幼蜂出房後,再按上述方法治蟎2~3次,直至不見蜂蟎為止,即可將上下兩群合並進行繁殖。這種治蟎效果比較徹底,適合空地養蜂採用,由於操作繁瑣,目前多使用」蟎撲」直接掛在蜂群里殺蟎,操作簡便多了。

(3)「一次性」治蟎法:這是我國80年代研究成果。防治前先將蜂群里的封蓋子脾全部提出,放入空繼箱內。每個繼箱放7~8張封蓋子脾,不帶蜜蜂。然後在繼箱底上墊一層塑料布,再在塑料布上放兩層吸水紙,將10毫升「強力」巢房殺蟎劑(有效成分為甲酸)溶在吸水紙上,其餘二箱或三箱可依次重疊放置。在22℃以上氣溫條件下,密閉熏治5h,殺蟎效果達到98%以上。治蟎完畢,將子脾還回原群。在上述治蟎的同時,結合使用「速殺蟎」噴蜂體,驅殺蜂體上的蟎,防治效果更為徹底。新型的低毒、無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殺蜂蟎葯劑:溴蟎酯,用其製成煙劑紙片,於傍晚蜜蜂回巢後,將煙劑紙片懸掛在蜂箱內的空巢框上,點燃發煙,密閉巢門15min,殺蟎效果達到90%以上,對蜜蜂相對安全。國內有類似產品如殺蟎劑3號。速殺蟎為畜用殺蟎劑,對殺蜂蟎也有特效,僅用0.0025%噴蜂群,可百分之百的殺死蜂體上的大蜂蟎。敵蟎1號的用法、用量以及殺蜂蟎的效果與速殺蟎相同,後者每周用葯一次,連續用葯2次以後,不僅殺除蜂體上的蟎,還可殺死巢房內的蜂蟎(內吸殺蟎作用)。馬撲立克為菊酯類殺蟎葯劑。每群蜂放2條,分別放在第1與第2及第7與第8張巢脾之間的蜂路上(懸掛固定),可連續放5~6周,殺蟎效果達到98%以上。不論使用哪種殺蟎葯劑,尤其是水劑或乳化劑,一定要避開采蜜期使用為宜。在早春和晚秋,蜂群斷仔期或蜂群長途轉運之後進行治蟎,效果較好。根據外界氣溫和蜂群勢等不同情況,使用不同的葯物。如在早春、晚秋氣溫較低時宜用熏煙劑,而在夏季氣溫高蜂群繁殖盛期,則以熏蒸劑為宜。敵蟎熏煙劑:是治療大、小蜂蟎的成葯。劑量要准確,以防傷害幼蜂(詳按說明書)。滅蟎靈合成熏煙劑:滅蟎新葯,防治大、小蟎效果尤佳,不傷幼蜂。煙鹼(尼古丁):每次每群用0.5~0.6ml,滴在濾紙上,在傍晚放在箱底熏蒸,防治大、小蜂蟎,效果均佳,且安全。魚藤精:用市售的含魚藤酮2.5%或7.5%的魚藤精乳劑,加水稀釋成1500~2000倍後噴脾。每張脾噴3~4次,見蜂翅上略呈霧狀即可。對大蜂蟎較好,每隔2天左右噴1次,連治4次左右。蜂蟎清(Bayvaro1 Strips)為德國拜耳葯廠最新人工合成的殺蟎劑,該葯使用方便,每箱內懸掛兩片蜂蟎清,即可有效地控制蜂蟎危害,對大、小蜂蟎均有效,能在24h內迅速殺死大蜂蟎,葯效長達6周,安全性好,對人、畜均無害。

G. 最新的防止小蜂蟎方法

蜂蟎的防治方法

1、斷子滅殺法:因為蜂蟎主要是以蜜蜂為載體寄生的,所以在蜜蜂的自然斷子期是殺滅蜂蟎最有利和最關鍵的時期,在蜂王尚未開始產卵、蜂群內尚無封蓋幼子、蜂蟎主要集中寄生於成蜂體表的時候,選用高效無污染的殺蜂蟎葯進行殺滅,能將隱匿寄生的蜂蟎徹底滅殺。

2、人工隔離法:根據小蜂蟎在成蜂體上僅能存活1-2天的生物學特性,人為地造成蜂群斷子2-3天,使蜂蟎由於找不到寄主而死亡,先將蜂群內的子脾用隔離板隔離起來,並將巢箱中的子脾全部調到繼箱中(為使蜜蜂能自由出入,可在隔蟎板前端開一小巢門),補足空脾供蜂王產卵,然後換上隔蟎板代替隔王板,隔離子脾約24天後,繼箱中的蜂蟎隨工蜂羽化出房後,因得不到食物和無幼蟲作繁殖場所而死亡。採用此法殺蟎,有效率可在90%以上。

3、掛葯熏蒸法:用圖釘將熏蒸殺蟎葯片如蟎撲等,固定於蜂群內第二個蜂路間,呈對角線懸掛,使用劑量為強勢蜂群2片,弱勢蜂群1片,3周為一療程。因為熏蒸殺蟎葯片具有揮發持續時間長,對陸續出房的蜂蟎可相繼殺滅的功效,故防治效果極佳,最高可達100%。採用此法,只要在隨同檢查蜂群時將葯片掛在巢脾上即可,不需另行開箱,與噴霧、熏煙治蟎法相比,可提高工效5-10倍。

4、帶蜂噴葯法:先將觸殺型的殺蜂蟎葯如殺蟎1號等按每毫升葯劑(使用劑量每巢脾5毫升左右)加300-600毫升水的比例配製成葯液,充分攪拌後裝入噴霧器中,均勻噴灑在帶蜂巢脾的蜂體上(噴至蜜蜂體表呈現出一層細薄的霧液為宜),然後蓋好蜂箱蓋,約30分鍾後蜂蟎即因急性中毒而從蜂體脫落,24小時內即可全部死亡。

注意:在蜂蟎的無公害防治中,優選殺蟎葯物是確保蜂產品免遭污染的關鍵,防治蜂蟎的葯物主要有觸殺劑(如殺蟎1號、速殺蟎、敵蟎1號等)和熏煙劑(紙片2號煙劑、敵蟎熏煙劑等)、熏蒸劑(蟎撲、升華硫磺、甲酸等)。在防治蜂蟎時,應選擇無污染、無殘留的高效殺蜂蟎葯,如殺蟎1號、蟎撲,不僅殺蟎效果好,對人、畜、蜜蜂都安全,不污染蜂產品,而且使用方便,省工省時,特別是蟎撲已成為我國蜂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的首選殺蜂蟎葯。另外,速殺蟎、敵蟎1號、殺蟎2號等也是無污染的殺蟎葯劑,蜂農可擇優選用。

H. 中蜂蟎撲掛片使用方法.求行家指點,以及發送圖..

實際上只有意蜂才會生蟎,中蜂是不生的,或者說如果生了蟎也會之間互相清理掉的

閱讀全文

與蟎撲使用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