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的內容很多,不知道你指的是哪幾個?另外計算機語言的話我感覺可以用C或MATLAB。
就計算方法中一般的問題,對於以上的兩種語言都不需要學得很透徹,只要大概會用就可以簡單解決。至於具體用哪個取決與你自己的情況,如果對C掌握比較好的話用C做也並不麻煩,否則建議你用MATLAB,它是一款計算機輔助計算軟體,用來解一些計算方法中的問題很合適,相對與C來說也更簡潔好用。
至於具體的步驟基本是模擬手動解答,很多書上都有例題,你可以去找找看,這里推薦一本《計算方法與實習》(東南大學出版社 第四版)。
可以的話能不能說出你具體是在哪個問題,哪個方面不明白?你學習過什麼編程語言?
沒有具體的問題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不過我相信如果你找到我推薦的那本書會有很大幫助的。
㈡ 想知道工資的計算方法
1、按勞動法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的規定,法定的公休日為104天/年,法定節假日為11天,並按下述規定方法計算工作時間和加班工資: a.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c.加班工資的計算: 每天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工資:(實際工作時間-8小時)×小時工資×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200% 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300%
㈢ 想知道計算方法
1.可以將四個答案帶入驗證
2.用矩陣相乘的方法,列出四個等式,再解方程
㈣ 要求知道計算方法
設乙為x,則甲為80%x
乙比甲多了20%x
多的20%x再除以甲的80%x,就等於25%
㈤ 初學除法怎麼知道計算方法
包含除法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難點,難就難在把除法算式說成一句抽象的語言,如8÷2=4,要說成8裡面有4個2,思維的方向是逆的。解決這個難點的辦法有兩種,一種辦法是反復地看著除法式子講數量關系;另一種辦法是結合學生的操作,讓他們在具體分東西活動中,邊分邊講,逐步地形成概念。最好使用後一種方法,即:
(1)媽媽把10個蘋果裝袋,每5個裝一袋,可裝幾袋?提問:有幾個蘋果?裝一袋要拿出幾個?
歸納出一句話:10個蘋果,每5個一袋,可以裝2袋。就是說,10裡面有2個5。(這一句話要重點訓練到孩子會說)
10裡面有( )個5。
可用除法算:10÷5=2。
(2)有6個桃,每盤放2個,可放幾盤?
提問:要拿出幾個桃放一盤?
歸納出一句話:6個桃,每2個一盤,可以裝3盤。就是說,6裡面有3個2.(這句也是關鍵)
6裡面有( )個2。
可用除法算:6÷2=3。
㈥ 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稱數值分析。
計算方法為各種數學問題的數值解答研究提供最有效的演算法。主要內容有函數逼近論、數值微分、數值積分、誤差分析等。
常用方法包括迭代法、差分法、插值法、有限元素法等,現代的計算方法要求適應電子計算機的特點。
㈦ 計算結果怎麼可以知道計算方式
word中的公式編輯器是用來編輯、列印的。是不能計算的。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㈧ 計算方法、步驟
(一)建立水文地質概念模型
解析法對水文地質條件限制較多,有嚴格的理想化要求,而實際水文地質條件往往十分復雜,為了能夠用解析法計算,必須對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合理的簡化和概化,經過簡化和概化後的水文地質條件稱水文地質概念模型,它是對地下水系統的定性描述。
1.分析疏幹流場的水力特徵
礦床的疏幹流場,是在天然流場背景下,疊加人為開采因素演變而成的,因此分析疏幹流場各種水力特徵時,均應以天然條件為基礎,充分考慮開採的影響。
(1)區分非穩定流與穩定流
一般,疏干排水時,礦區地下水多為非穩定狀態,但當疏干排水量小於地下水補給量時,可出現穩定狀態。
礦山開采初期(開拓階段),開拓井巷不斷發展變化,疏干漏斗的外邊界不斷擴展,礦坑涌水量以消耗含水層儲存量為主,該階段疏干場一般為非穩定流,礦山開采後期(回採階段),疏幹流量主要受流場外邊界的補給條件所控制,在補給條件不充分的礦區,疏幹流場以消耗含水層儲存量為主,仍為非穩定流,在補給條件充足的礦區,或具定水頭補給邊界的礦區,礦坑涌水量(或疏乾量)被補給量平衡,一般出現相對的穩定流,礦坑涌水量預測可以穩定井流理論為基礎。
(2)區分層流與紊流
礦區地下水在疏干條件下與天然運動狀態相比,在大面積內仍為層流,僅在疏干工程附近常出現紊流,故達西定律(直線滲透定律)仍然是建立確定性模型的基礎。
一般,常以抽(放)水試驗為依據,用單位涌水量(qi)法對層流、紊流進行判別,計算式為:
承壓水
圖13-7 水位降深為Sk的Q-t曲線
㈨ 計算方法是什麼
計算方法又稱「數值分析」。是為各種數學問題的數值解答研究提供最有效的演算法。主要內容為函數逼近論,數值微分,數值積分,誤差分析等。常用方法有迭代法、差分法、插值法、有限元素法等。現代的計算方法還要求適應電子計算機的特點。數值分析即「計算方法」
㈩ 數學簡便計算,有哪幾種方法
簡便計算主要有三大方法,分別是加減湊整、分組湊整、提公因數法。
它採用數學計算中的拆分湊整思想,通過四則運算規律,從而簡化計算。
就像68+77=?
大多數人不一定立刻能算出結果,
如果換成70+75=?
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一口算出和是145。
這里其實就是把77拆分成2+75,
68+77
=68+2+75
=70+75
=145
遇見復雜的計算式時,
先觀察有沒有可能湊整,
湊成整十整百之後再進行計算,
不僅簡便,而且避免計算出錯。
①加減湊整
【例題1】999+99+29+9+4=?
題中999,99,29,9這四個數字與整數1000,100,30,10都是相差1,4就可以拆分成1+1+1+1,把這4個1補到999,99,29,9上,原式就可以簡化成:
999+99+29+9+4
=999+99+29+9+1+1+1+1
=999+1+99+1+29+1+9+1
=1000+100+30+10
=1140
【例題2】5999+499+299+19=?
看完例1,再來看看例2,還是末位都是9,自然要用我們的湊整法了,不過稍有不同,因為例2中沒有4來拆分成1+1+1+1。
沒有槍沒有炮,自己去創造!
先把它加上1+1+1+1,然後再減去4,不就相當於式子加了一個0嗎?
5999+499+299+19
=5999+1+499+1+299+1+19+1-4
=6000+500+300+20-4
=6816
②分組湊整
在只有加減法的計算題中,將算式中的各項重新分下組湊整,也可以使計算非常方便。
【例題3】100-95+92-89+86-83+80-77=?
題目中的兩位數加減混合運算,硬算是非常費勁的,但是似乎又不能拆分湊整,再觀察題目可以發現從第2個數95起,後面的數都比前一個小3。
根據加法減法運算性質,我們給相鄰的項加上括弧。
100-95+92-89+86-83+80-77
=(100-95)+(92-89)+(86-83)+(80-77)
=5+3+3+3
=14
湊整法不僅可以用在加減計算中,乘除加減混合運算也常常會考到。
③提取公因數法
這就需要用到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數,
又稱為提取公因數法。
如果沒有公因數,我們可以採取乘法結合律變化出公因數。
a×b=(a×10)×(b÷10),
a×b÷c=a÷c×b,
a×b×c=a×(b×c)。
【例題4】47.9x6.6+529x0.34=?
很明顯題目中的6.6+3.4=10,我們想辦法湊出一個3.4,這就用到了a×b=(a×10)×(b÷10)。但是即使10湊出來,仍然不能提取公因數來簡便計算,這就得用到乘法分配律,52.9x3.4=(47.9+5)x3.4,創造出一個47.9,方便我們提取公因數。
47.9x6.6+529x0.34
=47.9x6.6+529÷10x10x0.34
=47.9x6.6+(47.9+5)x3.4
=47.9x(6.6+3.4)+17
=496
簡便計算的考察重點在於四則運算規律的靈活運用,方法掌握的基礎上,對於四則運算規律必須牢記在心,才能更好地理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