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前驅車怎麼漂移,後驅車怎麼漂移
有人說要泡妞那麼就必定得會漂移,這種說法是否正確還不能確定,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漂移確實是非常炫酷的駕駛技巧。漂移不限於車型,前驅車、後驅車、自動擋、手動擋都能夠漂起來。『貳』 賽車漂移正確步驟是什麼
關於具體怎樣漂移: 漂移的完美完成還要有一個前提保持前輪的抓地力。 1、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面間有很大的速度差(一般後驅車不用擔心) 2、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面間正壓力減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壓力(用剎車產生的慣性使重心前移來增大前輪壓力) 再就是使後輪失去抓地力。下面我帶你了解賽車漂移正確步驟,歡迎閱讀。
關於具體怎樣漂移:
漂移的完美完成還要有一個前提——保持前輪的抓地力。
1、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面間有很大的速度差(一般後驅車不用擔心)
2、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面間正壓力減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壓力(用剎車產生的慣性使重心前移來增大前輪壓力)
再就是使後輪失去抓地力:
漂移不論在游戲中還是現實里都是令人炫目的技術
前面提到了3種理論方法:
1、使後輪與地面間有負速度差(後輪速度相對低)
2、使後輪與地面間有正速度差(後輪速度相對高)
3、減小後輪與地面之間的正壓力(就是重力轉移)
最後,還是要聯系實際,產生漂移的方法就是:
1 、直路行駛中拉起手剎之後打方向盤
2 、轉彎中拉手剎
3 、直路行駛中猛踩剎車後打方向盤
4 、轉彎中猛踩剎車
5、 功率足夠大的後驅車(或前後輪驅動力分配比例趨向於後驅車的四驅車)在速度不很高時猛踩油門並且打方向盤
通常只用3、4方法,1、2方法只用於前驅車和拉力比賽用的四驅車,而且可免則免,除非你不怕弄壞車。
基本狀況了解後,我們再來逐一分析:
1 、直路行駛中拉起手剎之後打方向盤——就是利用後輪與地面產生負速度差來達到使後輪失去抓地力的目的從而漂移;
2、 轉彎中拉手剎——利用在轉彎過程中,突然拉手剎,使重心突然前移,後輪失去抓地力從而漂移;
3 、直路行駛中猛踩剎車後打方向盤——原理同1,不過速度損耗比1要小,因為剎車產生的慣性比手剎的要小;
4 、轉彎中猛踩剎車——原理同2,也是速度損耗較2要小;
5 、功率足夠大的後驅車(或前後輪驅動力分配比例趨向於後驅車的四驅車)在速度不很高時猛踩油門並且打方向盤——看FD起步時,你是否發現,其車的後尾有點擺動,就是利用突然加速(加速度要足夠大),使後輪與地面產生正速度差,以失去抓地力從而漂移。像FR型的車(就是前置引擎, 後輪驅動——引擎在車頭,通過傳動桿把動力傳給後輪,再由後輪傳到地面)車,由於驅動關系,可以在瞬間獲得動力,所以在看FD起步時,車尾會擺動。這時只要適當打方向盤就可以漂移。(定點漂移)
最後,漂移的完整步驟:
需要反復練習才能掌握要領
在入彎前要保持高速,按照速度和彎道的不同找到入彎前的一個“預甩位”,將車頭打向入彎位的相反方向,從視覺判斷等車子到達“預甩位”馬上制動(剎車),但不要松開油門,迅速將車頭打回到入彎的方向,這時由於突然轉向,使得車頭和車尾產生反力(力的方向不同),車輪會在瞬間鎖死,而因為高速帶來的慣性會使車子以高速度不斷地向前滑,車尾則因沖力會快速地朝車頭擺正,所以在外面看會看到車頭不動而車尾在做弧型的擺動,形成一種“漂移”的現象。最終車子會以與出彎直路平行的方向過彎,當車頭對準直路後馬上換檔踏油門,車子便會以高速完成整個過彎過程。
按順序來就是:
1、在進入彎道前,保持足夠的速度
2、進入彎道前,輕點剎車,掛低檔(使引擎空轉,後輪失去抓地力),同時往彎道方向的反向打方向盤
3、迅速往彎道方向打方向盤,踏剎車,同時注意用油門來調整平衡
4、車尾隨慣性甩出後,往行進線打方向盤(就是彎道的反向),踏油門,轉速足夠後,掛高檔加速
5、在要漂移出彎道前,松油門點剎車,控制路線
6、滑出彎道後,踏油門,矯正方向,使車盡快和賽道平行。
整個步驟要在2~3秒內完成,過早則會撞到彎道內線,過晚則會撞向外線。
『叄』 後驅車如何漂移
需要藉助汽車的手剎,汽車的油門和離合要配合好。
汽車原地轉圈技巧:汽車在漂移前一定要在空曠的路面進行,在路面上踩住汽車的離合將油門踩到底,然後將汽車的方向盤打死,這時將汽車的離合全部松開,就可以讓汽車在原地進行360度旋轉。
倒車擺頭技巧:首先需要把汽車的擋位掛在倒擋上,將油門踩到底,當汽車的行駛速度達到40km/h以後,瞬間將汽車的方向盤打死,然後松開油門,踩下離合器的瞬間就可以讓車頭車尾瞬間調換位置。正擺尾技巧:將汽車的速度提升到40km/h時,將離合踩到底,然後松開油門,方向打死瞬間拉手剎,當汽車的車頭和車尾調換位置時踩住剎車,汽車就可以漂移了。山路上漂移技巧:在山路上行駛時,汽車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汽車在經過彎道時需要多打一些方向讓汽車的後輪失去摩擦力,油門的力度可以適當的加大一些,汽車出彎的時候要將方向回正,適當的加油即可。
『肆』 大馬力後驅車如何正確地起步
在起步的時候需要非常注意它速度的變化,還要注意自己的規范操作,提速要緩慢的加大油門力度,因為不規范的操作可能容易熄火導致起步,非常的困難。
但要注意起步的過程不要太長,因為大馬力的車非常的費油,這樣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大馬力後驅車的馬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是後驅的,所以他的勁兒是非常猛的,時速也非常的快。
大馬力後驅車駕駛注意事項
據了解,保羅·沃克與朋友駕駛的出事車輛是保時捷卡雷拉GT,屬於保時捷旗下的超級跑車,價值不菲。5.7L的自然進氣V10引擎,中置發動機驅動系統(MR)的設計,可爆發612匹最大馬力,0-100km/h加速僅需3.9秒,最高車速可達 330km/h。
對於這樣一台恐怖的陸地「怪獸」,估計也不是一般人駕馭的了的。因為馬力過大,又是後驅車,這台612匹馬力的Carrera GT很容易出現「甩尾」的現象,如果控制不好,事故就會不期而至。
『伍』 前驅車漂移教程
想做到盡善盡美完美無比的漂移,除了要有勝人一籌的技術之外,車輛的選擇以及改裝都是很重要的,現在就車輛改裝在理論的層面上給大家一些建議,對那些條件有限的地區,很多要求是不容易辦到的,改裝技術以及零件的入手都是問題,這就更需要大家首先了解大致的方向,然後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創造性的改裝。
而在整個過程中,希望大家能夠遵循一種優先對待的順序,那就是:最優先的是自己本身的駕駛技術,然後是車輛改裝的耐久性,最後才是發揮車子的全部性能。而理想的改裝是可以讓車子的性能加強而最小程度的傷害車子本身,而且能夠幫助車手理解漂移本身和自己的技術,而且改裝最好是一步一步來,在自己能夠完全操控住現有的性能以後再進行下一步的改裝。不要改裝一台自己控制不住的怪物,在技術達到一定水平之前車就先掛掉!記住,不要做勉強的事!
其次,漂移車的改裝費用也是不小的,因為即便車子沒有經過改裝,必要的輪胎更換,離合器更換,剎車系統的保養,等等已經是一筆很高的花銷了,再加上偶爾會幹掉撥箱,經常性的扳金噴漆,頭,尾,角燈的撞毀,所以這就變成一項很昂貴的愛好!在練習的消耗,保養,維修,改裝,調教的正規化,完全可以比擬半職業的環狀跑道車手及車隊,這絕對的,遠遠的超越了普通的街頭賽車,所以對這一點,希望大家要有足夠的心理,時間,組織計劃,以及經濟上的完全准備,因為半途放棄的話,那以前所投入的一切都可能是無用功了!而且也希望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做一個計劃,不要做超出計劃的事,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那麼,你會先改裝什麼呢?D1GP的車手植尾勝浩明確地指出:基本的改裝當然包括了防滑差速器,剎車系統,避震,但是還有相當重要的就是排氣系統(改裝品),「排氣系統是很基本的,從最一開始的時候,已就需要更夠聽到引擎運作情況!」—植尾勝浩
應該說車子改裝的宗旨就是:讓車運行的更順暢,更能適合車手技術,性能發揮穩定,一切都要以這些為原則的!
改裝引擎篇:
不需要多大的馬力,反而更重要的是引擎運轉的順暢程度,敏捷的反應,均勻的最大馬立值輸出的區域,中轉區域豐富的扭力,這要比超級馬力來的重要。對於初學者和大多數練習者來說,在學習和聯系階段,200KW的S13, S14, S15 就很足夠了,更多的馬力反而會讓車子變得很難控制。大多數D1車輛,大概只有300KW左右的馬力,但是扭力卻能夠達到470NM的扭力充裕平均的發揮在2500RPM到6500RPM。
頻繁,迅速的節流閥動作,以及經常性的高轉速運作會影響到引擎的壽命。其實絕大部分漂移用的引擎在長期的高壓運轉下,都會有一些小問題。最好能夠最受原廠的轉速上限,這樣可以在長期高壓運轉下最小限度的減少對引擎的傷害。
如果深究引擎的內部構造的話,更換強度更高的曲軸,活塞鏈,活塞,螺絲,更好的軸承,以及改裝用的凸輪軸,可以達到增強引擎耐久性的目的,同時,更強的扭力,更高的進氣效率,以及更寬廣的力量(馬力和扭力)區域。再加上通過一些比較有經驗的行車電腦(ECU)調教師,對ECU的調教還可以讓你從經常的練習和行車節省一大筆錢!
空氣測流計也可以更換更大的,如果能夠配合改裝的行車電腦是最好不過的了,當然這要經過適當的調教。或者可以將原廠的ECU重寫,這樣的話會更經濟,但是這就需要足夠改裝技術的支持!
多噴一些油對引擎並沒有壞處,況且如果其他部件已經升級的話,供油系統的改裝也是十分必要的了,油泵,噴油嘴,油壓調節器,都可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提供足夠的供油運作!
接下來就是TURBO,一般來說,最好採用一些小型的,反應靈敏,可以照顧到整個力量區域的為最理想。一般排量比較大的引擎(比如說MAZDA 13B, TOYOTA 1JZ, NISSAN RB 等等)都可以使用稍為大一點點地TURBO,那些對於4缸引擎來說比較正好的TURBO都是可以加裝的,這樣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千萬不要瘋狂的追求高增壓值,大概維持在1.0到1.3就完全足夠了。
一般來說,冷卻液溫度在低移動速度行車的時候會減弱進氣量,所以一個大容量的水箱也是很必要的,所以,換一個更大的改裝水箱吧!還有油冷也是一個不錯的改裝,因為一般來講,漂移用的引擎是在謀殺一般的使用著機油。
其實INTERCOOLER(中央致冷器)被撞壞的幾率相當大,可以事先為日後的更換作出預算,或者將INTERCOOLER的上下幅度收窄,而增加橫幅度,厚度,增加散熱網的密度,將INTERCOOLER裝在較高的位置等等,來保持散熱效果,或者動用任何可行的辦法來減少碰撞帶來的經濟消耗。
保養小訣竅:利用油冷路線來將油濾和引擎分開擺置。還有就是勤做常規保養。
漂移的產生
漂移的產生的原理歸咎到底就是一種:後愛貓撲.愛生活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時前輪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隻能失去小部分,最好當然是獲得額外的抓地力了),這時只要前輪有一定的橫向力,車就甩尾,即產生漂移。
令後輪失去抓地力的方法:A1、行駛中使後輪與地面間有負速度差(後輪速度相對低);A2、任何情況下使後輪與地面間有正速度差(後輪速度相對高);A3、行駛中減小後輪與地面之間的正壓力。這三項裡面只要滿足一項就夠。實際上A1、A2都是減小摩擦系數的方法,將它們分開,是因為應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輪抓地力的方法:B1、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面間有很大的速度差;B2、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面間正壓力減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壓力。這兩項要同時滿足才行。
實際操作裡面,拉手剎就一定同時滿足A1、B;猛踩剎車,就滿足A1、A3、B2,不一定滿足B1;功率足夠大的後驅車在速度不很高時猛踩油門就可能滿足A2、B。
說到最白了,產生漂移的方法有:C1、直路行駛中拉起手剎之後打方向;C2、轉彎中拉手剎;C3、直路行駛中猛踩剎車後打方向;C4、轉彎中猛踩剎車;C5、功率足夠大的後驅車(或前後輪驅動力分配比例趨向於後驅車的四驅車)在速度不很高時猛踩油門並且打方向。
其中C3、C4是利用重量轉移(後輪重量轉移到前輪上),是最少傷車的方法。C1、C2隻用於前驅車和拉力比賽用的四驅車,而且可免則免,除非你不怕弄壞車。
注意C1和C2,C3和C4分開,是因為車的運動路線
會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說明:漂移過彎和普通過彎一樣,都有速度極限,而且漂移過彎的速度極限最多隻可能比普通過彎高一點,在硬地上漂移過彎的速度極限比普通過彎還低!千萬不要相信《頭文字D》裡面的漂移過彎可以更快的神話.下圖是一個以太高速度漂移的例子。
至於最終能不能甩尾,跟輪胎與路面間的摩擦系數、車的速度、剎車力度、油門大小、前愛貓撲.愛生活小、車重分配、輪距軸距、懸掛軟硬等多個因素有關。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車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難些;行車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駕駛第一條就是不要開快車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駕駛的師傅就叫我打方向盤不要太快哦);輪距軸距越小、車身越高,重量轉移越厲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車!)
有人提到多種漂移方式,實際上都在上面五種之內。包括《頭文字D》裡面描述的先向右拐,再猛向左轉的漂移方式。這是一種增加重量轉移的方法,例如在他的情況里是為了進一步增加右前輪正壓力。為什麼這樣能進一步增加右前輪壓力?去復習一下重量轉移啦。而又為什麼要增加右前輪壓力呢?因為利用C3或C4方式產生漂移時外側前輪的壓力是四個車愛貓撲.愛生活的,扮演最重要的角色,進一步增大它的壓力,就可以使車身旋轉得更快。
最高級的漂移產生方法 Scandinavian Flick
是一種WRC拉力賽裡面用到的特殊動作,也有人稱其為Penlum Turn。如果我沒記錯,那是由拉力車手 Carlo Sainz 創始的。
假設將要進入一個比較急的右彎。D1、如果從之前的彎出來後你的位置就在左側,那麼就直行,如果位置不是在左側,那麼不要馬上靠向左,而是方向偏左一點行駛。D2、保證車行駛方向穩定、正確,把剎車踩到底,四個車輪很快就被抱死,車就會按原來的方向一直滑下去。D3、在將要進彎的地方,方向盤向右打一定角度。抱死的前輪的導向作用是很小的,車頭不會很快向右偏。D4、到了該進彎的地方,迅速放開剎車。這樣車頭就會猛向右拉,車身旋轉速度極快。
前面說的D1、D2是化簡了的准備動作,做起來容易得多。完整的准備動作看起來不可思議——要讓車身向前滑行的時候車頭是指向左的!要產生這樣的滑行,方法是先向右打一點方向,再向左打一點方向。因為車的運動從向右變為向左,中間必然有一個向前的時刻,就是在這個時刻馬上把剎車踩到底,車身就向前滑了。又因為這個時刻到來時車頭的指向一定是向左了,所以就產生了車身向前滑行、車頭指向左的動作。
這個起始過程只在不足一秒的時間內完成,因為路面是很窄的,不容許大的左右偏移,所以這樣的動作是一個危險的高難度動作。注意這里又是一個漂移哦!即是說完整的Scandinavian Flick是兩個漂移的組合。這個完整動作不推薦在現實中嘗試!
Scandinavian Flick在拉力賽裡面泥土、砂石、雪地上使用時具有很好的減少轉向不足(即是前輪向外滑)的作用。比起普通的方法,這方法有兩點優勢:一、進彎之前,前輪向右擺了一定角度,那麼兩個前輪的左前方積聚起更多的泥土砂石或雪,增大了前輪的向右推力;二、進彎前前輪已經擺了一個角度,與進彎時才打方向盤讓前輪慢慢擺方向相比較,可更快地產生大的向右推力,這時候車身仍然處於路面最外側——最理想的進彎位置(還記得out-in-out的過彎路線嗎?)。其中第二點優勢也適用於硬地上產生甩尾。
『陸』 從外貌上如何判斷車是前驅車還是後驅車
一般後驅車採用縱置發動機,車頭短的一般不是,如果能看到底盤,就能確定是不是後驅,後驅車輪有傳動軸,當然了,能趴地下看底盤就不叫從外貌看了,但這是唯一準確判斷後驅車的方法。
前驅車和後驅車的區別:
前驅車價格相對便宜,後驅車基本都是價格較高的中高端車,家用的話選前驅車就夠了。
由於前驅車前輪既要負責驅動,還要負責轉向,再加上發動機靠前的原因,車頭重車尾輕,急拐彎容易出現轉向不足。後驅車則剛好相反,車頭輕車尾重,轉彎容易出現轉向過度,也就是甩尾。
『柒』 自動擋汽車停車的正確方法以及行駛注意事項
自動擋汽車如何停車:
1、踩腳剎將車停住;
2、將檔位從D擋拉到N檔;
3、拉緊手剎,熄火;
4、松開腳剎,但不要關閉電源(目的是確認愛車在手剎的作用下,能完全停穩);
5、踩下腳剎,將檔位從N擋拉到P檔;
6、松開腳剎
7、旋迴鑰匙,關閉電源,拔出鑰匙。
上面介紹了自動擋汽車如何停車的相關內容,下面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開自動擋汽車的6個注意事項。
開自動擋汽車的6個注意事項
1、行駛中切不可掛入N檔滑行,因為自動變速箱內需要潤滑,當行駛中把檔位放在N上面時油泵是無法正常地供油進行潤滑的,會使變速箱內部件溫度升高,造成徹底損壞!另外高速是空檔滑行也是非常危險的,而且並不省油!低速時滑至停止可以提前掛入N檔,倒沒有什麼影響。
2、臨時停車(如等紅燈)時, N或者D都沒有錯,根據自己習慣即可,如果停車在半分鍾以上你就掛入N拉手剎吧。
3、只有在P、N兩檔時才可以發動車輛,從P檔摘出排擋桿必需踩住剎車。N檔啟動的使用是當你車輛發動後就直接向前行駛時,你可以先接通電源(不打著發動機),踩住剎車把檔位拉到N,再點火,之後掛入D檔直接前行,這樣可以避免在P檔打火後,需要經過R檔,使變速箱經過一次反向沖擊!另外的作用就是在行駛中突然熄火時,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迅速將檔位推至N檔打火再啟動發動機。
4、自動檔車在行駛中切不可推入P檔。在行駛方向變動時,D檔與R檔切換一定要等車輛停穩後再做操作。
5、行駛結束停車時:車進入停車位置後,踩住剎車――排擋桿拉到N檔――拉起手剎――松開腳剎然後熄火――排擋桿推入P檔――拔鑰匙!
6、一般檔位在N、D、3間切換時不用按換檔按鈕,從3往下的限制檔上掛必需按換檔鈕,從低檔往高檔掛不用按換檔鈕。
下雪天,地面路滑,極易引發交通事故。那雪天行車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
雪天行車注意事項有哪些
起步打滑
車輛在冰雪路面起步時,經常遇到的就是輪胎打滑現象,有時越給油輪胎越是打滑的厲害,這時最要緊的就是一個字「穩」!起步時不要亂給油,首先要做的是穩住油門緩給油,把油門控制好才能穩定的起步,如果1擋時緩給油還不能起步,這時手動擋車型或手自一體車型可以試試用2擋起步,因為在相同轉速下,高擋位的扭矩輸出比低擋位要小,可以避免因為扭矩過大造成打滑。
自動擋車型可以直接選擇雪地模式來起步,雪地模式是通過程序的設定,讓變速箱以2擋起步。另外還有一種方法是可以先用倒擋讓車輛移出原地,然後再換成前進擋,這樣做有時也可以解決起步困難的問題。
另外如果是前驅車,在使用上面說到的方法時,需要注意的是擋位的控制,因為油門控制不好前驅車可能只會在原地不動,這時如果使用升擋的方法或許就可以解決起步打滑的問題;而四驅車的起步過程相對更好一些,但也需要注意緩踩油門;但對於後驅車來說,因為它的動力來自後輪,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出現甩尾或原地轉圈的情況,所以後驅車在起步時要確保電子穩定系統在開啟狀態並可以正常工作。"
雪天行車注意事項有哪些
檢查雨刷
行車前檢查雨刷和玻璃水是否正常。車頂的雪在溶化後會從風擋流下來,可以用雨刷刷干凈。在泥濘路上行駛,前車甩起來的泥點會濺到前風擋,噴玻璃水用雨刷刷干凈以保持良好視線。
急加速打滑
在冰雪路面駕駛時,盡量避免狠踩油門急加速的情況出現,因為如果狠踩油門的話,車輛的輪胎會出現打滑的現象,反而起不到加速的效果,如果出現打滑,四驅車和前驅車還好一些,而後驅車比較容易出現甩尾的情況,這樣是非常危險的。在冰雪路面需要加速時,可以緩踩油門讓車輛慢慢地把速度提起來,這樣反而會比狠踩油門的效果好。
由於入彎速度過快,車輛易出現轉向不足,即車頭向彎外滑動,車輛不能按駕駛意圖沿前輪指向行駛。特別是前輪驅動的車輛,更易發生類似現象。首先松開油門踏板,收油。然後略微回正方向,在轉向與回正間不斷調整,但切忌過大,以不超過車輪正常行駛位置為限,必要時可輕點剎車減速,配合方向修正。
車輛速度過快,轉向過猛,導致車尾向前甩動,出現掉頭打轉的傾向,即稱為轉向過度。後輪驅動的車輛更易發生類似情況。首先仍是松開油門,輕柔而迅速地反打方向,必須回正過中線,必要時配合點剎降低車速。
急剎車側滑、甩尾
在冰雪路面駕駛車輛需要剎車的時候,切忌大腳猛踩剎車,這樣做很可能引起車輛失控。千萬不要猛打方向,企圖靠轉動方向改變打滑狀態,這是非常危險的,不但起不到糾正作用,有時還會適得其反,造成側滑或甩尾,在冰雪混合路面上以60km/h和40km/h兩種速度剎車到車輛完全停止,使用三種不同的剎車方式看看哪種方式距離更短,得出的結論是點剎+每次點剎都啟動ABS的方式是最有效的。
彎道減速不超車
在路上行駛時免不了會遇到彎道和坡道,尤其是有些立交橋的匝道,既是彎道又是坡道,如果這里的雪被壓得比較滑,會比其他路段更容易發生事故。在拐彎時需要提前減速,保持車速低速過彎,盡量不要在彎道超車或變道。
上下坡
上坡時應盡量保持低擋位並且避免換擋,下坡時應避免空擋滑行,還要注意不要踩死剎車,可以利用降低擋位利用發動機制動來輔助降低車速;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准備一套塑膠防滑鏈,這樣在上下坡時就方便多了。
霧燈、大燈謹慎使用
雪天白茫茫的一片,為了保持所有開車的人視線清晰,如果不是大霧天,就就盡量不要開霧燈,大燈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你開著,別人,看上去就是本來白茫茫的一片,就更加看不清楚了,容易發生事故。如果正是下大雪的時候行車,能見度很低,就一定要記得打開霧燈,同時緩行。
躲避障礙物
"冰雪路面駕駛車輛最怕的就是前方出現障礙物,這時最忌諱的就是猛踩剎車和猛打方向,關於剎車的方法文章前面已經介紹過了這里不再累述,而如果猛打方向,則會容易出現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的車輛失控情況。轉向不足指的是雖然打了方向,但是由於道路濕滑,車輛沒有按照預想的方向轉向,而是繼續保持原方向前進;轉向過度是由於打方向過於急、快,並且路面濕滑,車輛出現打橫甚至轉圈的'危險情況。
一些有經驗的老司機躲避障礙物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輕打方向的同時稍微給一點油,這樣輪胎在轉向的同時會得到一定的動力來按照司機設想的方向前進,這樣就不會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不過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比較困難,對於一般的駕駛員操作難度比較大;而如果發生轉向過度時,則不要踩任何踏板,還要注意迅速反打方向,在減速中慢慢控制住車輛的走向。"
雪地停車
"建議大家盡量不要在有冰雪的坡道上停放車輛,避免車輛從坡道上滑下來受到損傷,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必須在有冰雪的坡道上停車,請大家拉緊手剎,並且可以在輪胎前後放一塊磚頭或木頭楔子,防止車輛滑下坡道;
另外,是那種露天的停車場,一定要注意周邊的樹木或其它遮蓋物,如果積雪過多,壓彎了,搖搖欲墜的情況下,你就千萬不要停到下面,很容易掉下樹木或雜物砸傷你的愛車啊。"
『捌』 前驅車怎樣操作漂移,甩尾..
前驅車漂移也叫做手剎漂移,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車輛的手制動進行漂移操作,但是車型要使用手動擋車型,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啟動車輛發動機,把檔位掛在1當上。
『玖』 關於電子手剎的使用方法_怎麼正確的使用
電子手剎是由電子控制方式實現停車制動的技術。其工作原理與機械式手剎相同,均是通過剎車盤與剎車片產生的摩擦力來達到控制停車制動,只不過控制方式從之前的機械式手剎拉桿變成了電子按鈕。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電子手剎的使用 方法 ,供大家參考。
電子手剎好不好
現代汽車對於機械控制電子化的運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從基本電子方向助力到復雜主動轉向比例控制這些以往都是採用液壓以及機械控制為主的部分,也逐漸向電子化控制靠攏,駕駛者能通過直接機械連接來自主控制的部分已經越來越少了,就連操控發燒友至愛的手剎也逐漸地落入了電子化控制的"魔掌"。
越來越多的車型都開始配備了電子手剎的功能,說明它已經逐漸地被人們所接受。從以往的高檔豪華級別開始普及到了20萬之內的車型,可以看出廠家對於這一技術的厚望。
市面上常見的擁有電子手剎功能的車型也是大家常見的幾款車型,電子手剎系統加入了AUTO HOLD自動駐車功能。這個功能可能在剛開始用的時候會要有一段適應期,特別是起步時,油門踩下去而剎車又未能及時松開的尷尬時間就特別需要適應。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解放了的右腳和右手就可以在塞車時做很多事情。
電子手剎的使用方法電子手剎分兩種:一種就是純開關型,按一下手剎工作,再按一下停止工作。另外一種像玻璃升降開關一樣,往上勾一下開關工作,往下按一下停止工作。
電子手剎的使用方法也是大同小異,都是通過一個按鍵來啟動關閉手剎功能。啟動電子手剎可以在車輛任何狀況下進行啟動,即使在行進過程中誤按,由於油門還處在工作位置所以電子手剎功能也會立即關閉;如果在緊急剎車過程中按下,大部分電子手剎系統都會額外提供更強的制動力來輔助,部分車型更具有電子制動力分布以及限速制停的功能。
解除電子手剎的方法有兩種1. 將排擋放入D檔,踩油門,電子手剎會自動解除。
2. 踩住剎車,往下按(和啟動電子手剎的向上撥不同,特別注意!)電子手剎按鍵。
看見儀表盤上電子手剎的紅色小標志消失,說明電子手剎已經解除(如果你耳朵夠尖,其實還能聽到電子手剎解除的氣閥聲)
要特別注意,如果你不踩剎車,就算車輛已經靜止,你光是往下按電子手剎也是不能解除的。
電子手剎的優缺點優點:節省空間且安全性高
對於車廠來說,電子手剎的出現可以省去了一大堆傳統手剎的零部件;電子手剎的出現特別是AUTO HOLD的出現,可以減低了右腳和右手在塞車時的負擔;杜絕了由於力量不夠拉不緊手剎而造成的不便;而現在行駛過程中如果需要緊急制動,按下手剎按鈕,電子手剎會根據車速選擇適當的制動力保證行駛的安全性,這樣就更加提高了主動的安全性能。
缺點:成本高且不易更換
缺點方面更多的會是個人喜好的原因,沒有了手剎,再無法自主控制車尾動態;又買不起大馬力後驅車,平時偶爾發飆甩尾的權利也被剝脫了;還有就是電池失靈時電子手剎的功能也會同樣出問題,全車零件電子化帶來的方便可能就在一個很小的方面就造成很大的麻煩。
相關 文章 :
1. 剎車失靈時如何保命
2. 汽車手剎使用方法
3. 汽車手剎怎樣保養
4. 新手開車需要注意的事項
5. 新手上路開車注意事項
6. 開車常用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