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怎樣教育好一個壞孩子!
這位家長,您自己想想,是您兒子想這樣被她媽媽當作全世界最壞的孩子?你有沒有心平氣和地跟他好好溝通?你有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去關心他?我有個熟人,她從小沒少打過他兒子,鄰居見他打得凶用的工具也太暴力了好心護他兒子,沒想到她打紅了眼居然連鄰居也被打.他兒子跟我的弟弟很要好經常找這位他認為可以說知心話的哥哥玩.我弟弟告訴我:小傢伙今天對我說"我最憎恨的人就我媽媽,他每次不是先來一頓毒打就是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她只會這兩套.....".這位家長,兒子是你心目中的兒子,他被你冠上全世界最壞的孩子的名號,那麼,您知道媽媽你兒子心目中的媽媽是怎樣的一個媽媽呢?不要用你的寶貝女兒你那乖巧的寶貝女兒去跟你兒子對比.不要人比人.為什麼不看看他低著頭時的眼睛?為什麼不看看他低著頭時的表情?你只想到你那被氣了四年半都還沒被氣出的心臟病,為什麼不曾花過其中的一丁點時間試著去找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難道這孩子在你心目中就那麼一無事處一無可取?你說他好象喜歡拆東西,為什麼連你這么粗心大意的媽媽也注意到了呢?四年半了,還用好象喜歡不會太"關心"你兒子了?為什麼不敢肯定地說,這小子倒是拆東西有一手.你有沒有想到過,你兒子其實對機械或是科學什麼的有興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您不懂?
② 《壞孩子》的MV視頻,采自哪部電影
采自歌曲《一樣的枕頭》 mv 的李成敏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u3EVfbc8ik/
③ 如何有效懲罰犯錯的孩子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孩子犯錯誤是他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天經地義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永遠不會犯任何錯誤。
世上也沒有絕對意義上壞孩子,更沒有那種從頭壞到腳不可救葯的壞孩子!只要勇於認錯和改錯的孩子都好孩子。
孩子犯錯後需要適當的懲罰。懲罰和賞識一樣,都是一種教育手段,合理的懲罰能夠使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便於他們改過自新,健康成長。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負責任的教育。
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科就曾經說過:「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有助於形成學生堅強的性格,能培養學生責任感……適當的懲罰,不僅是一個教育者的權利,也是一個教育者的義務。」
懲罰犯錯的孩子目的何在?一個孩子犯錯之後,家長或者老師對他進行懲罰的目的不外乎讓他知錯改錯,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勇於承擔犯錯的責任,以後不再重犯,幫助他不斷成長。
懲罰犯錯的孩子應該遵守以下原則。
第一.尊重的原則。
不管孩子犯了哪種錯誤,家長務必要尊重犯錯的孩子,維護他的自尊心。以免使親子之間產生更大、更多、更深的新矛盾,產生更多的分歧,造成親子之間的裂痕和傷害。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在人格上和家長是平等的,所以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像對待自己的朋友一樣,讓他們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第二.有效的原則。懲罰的目的是要讓要孩子知錯改錯,吸取教訓,不再重新犯錯。所以,懲罰孩子的方式要讓孩子能夠接受才能有效。
第三.科學的原則。
家長懲罰孩子的方式方法要人性化、合理化和科學化,懲罰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打擊他的自信心。
第四.靈活性原則。如果遇到孩子情緒非常激動時,家長就不要著急進行批評;如果家長心情不好時也不要急於批評。世界上沒有一種萬能的批評教育方法,家長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不要死板和僵化。
懲罰犯錯孩子的方法有哪些呢?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北師大教授趙忠心老師提出了以下幾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1.【批評教育孩子要注意時間、地點、場合和環境】
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要及時,不能延誤。如果不趁熱打鐵,時過境遷後可能坐視良機。但家長也要注意批評教育的時間、地點、場合和環境。比如許多家長常常在飯桌邊數落孩子。人的消化功能和情緒有很大的關系,情緒不好,消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吃飯時批評孩子,違背飲食衛生的要求。
家裡來客人時不要批評孩子。有什麼問題和不滿,等客人走了以後再說也不遲。當著客人的面批評孩子,一是顯得對客人不尊重,使客人感到難堪;二是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有傷孩子的自尊心,會引起孩子反感。
走親、訪友、在馬路上,孩子有錯也不要輕易批評指責,應當回家之後再說。在公共場合,大庭廣眾之中,讓孩子當眾出醜,下不了台,孩子會喪失教育的主動權。
此外,在有的情況下家長不宜立即批評孩子。比如,在孩子的情緒非常激動時,家長就要等一等,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利用時間的幫助,也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2.【批評要留有餘地】孩子有缺點,不指出就是默許;有錯誤不批評,就是姑息,會發展得越來越嚴重。具體做法如下:
A.批評不能過頭,不能沒完沒了。要恰如其分,適可而止,還要分別情況區別對待。比如缺點是一般性還是嚴重的,犯錯誤是有意還是無意,是惡習還是偶發,是品德問題還是一般差錯,等等。家長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只要發現孩子的缺點和錯誤,就劈頭蓋臉地訓斥,並且無限上綱。那樣就會把孩子推到絕路上去。
B.在批評孩子時,家長還要注意孩子的態度。如果孩子對缺點和錯誤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家長就不要沒完沒了地批評,要適可而止,給孩子留有一定的餘地,讓孩子自己去反省。這樣做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相信他們能夠認清危害,行動上能夠改正,這本身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激勵。
C.如果孩子犯了錯以後感到內疚,或已有自我悔恨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還應該給予給予寬容、諒解,不予批評。這樣就會使孩子感動,驅使孩子自動地改正錯誤,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這就是有理、有利、有節,恩威並濟、寬嚴得體,孩子必會悅服。
3.【批評教育方式方法應當多樣化】在一定情況下,家長隨時給孩子以暗示提醒,如果只用一個眼神、手勢、動作,孩子就可以明白的事或道理,家長就沒有必要啰嗦。(以上是趙忠心老師的觀點)
【協商處罰法】北京市史家小學的德育主任李曉鵬老師提出的「協商處罰」,讓孩子參與對自己錯誤處罰方式的決定和選擇,不僅有效保護了孩子的尊嚴,而且讓孩子更深入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從而起到了更有效的教育效果。家長可以參考和借鑒此做法。
以下是我個人的建議:
【自我批評法】開展自我批評也很有用。讓孩子自己反思自己的錯誤,找出錯誤原因,然後自己批評自己,這種方式孩子容易接受,也非常有效。如果孩子的反省不夠深刻,家長可以在一旁進行引導、指點、啟發和補充,最終達到知錯改錯的目的。
批評教育孩子忌諱以下幾種方式:
1.【餐桌教子】
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超過一半的中小學生在吃飯時挨過父母批評。但實際上,餐桌訓子不僅達不到教育孩子的預期效果,相反可能會產生諸多害處。
很多父母在餐桌上訓斥完孩子後,還要強迫孩子把碗里的飯菜吃完。根據醫學上的研究證明,人的情緒與胃酸分泌及胃的消化作用密切相關,情緒低落時進食,不利於人的身體健康。
哈爾濱的一名13歲的男孩就因為經常被父母在吃飯時訓斥,而對吃飯產生強烈恐懼,一想到吃飯就胃疼,最後不得不被父母送到某專業機構進行心理輔導。
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父母雙方工作繁忙,吃飯時是父母與孩子交流的良好契機。如果父母對孩子只是一味的批評指責,會讓孩子喪失與父母溝通的興趣,從而堵塞這個良好的交流通道,不利於孩子與父母親子關系的培養。
所以,父母要避免把餐桌成為教育孩子的平台,而需要多與孩子討論生活趣事與見聞,讓餐桌成為與孩子交流感情的平台。其實,讓孩子愉快地進餐,就是良好的教育。
2.【體罰】打孩子是愚蠢的。
「經常打孩子,孩子最常見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你打他,他就打別人,你打出了一個小霸王。在孩子當中是這樣的,有些孩子在家中受了氣,他就去攻擊別人。第二種結果你打他,打出一個膽小鬼。因為你孩子太小了,你太大了。他發現你發火的樣子很可怕,孩子害怕。結果孩子就是條件反射,大人聲音一高就開始哆嗦。結果這樣的孩子一出去什麼都怕,見到誰都怕。
我知道,許許多多打孩子的爸爸,大概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後果往往並沒有有利於孩子,反而給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給孩子一拳一腳,實際上孩子感到最大的傷害不是皮肉之苦,他感到人格上的侮辱,他感到精神的傷害,他會產生一種怨恨。所以說對孩子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做父母要記住這樣一句話:打孩子是愚蠢的,打孩子是沒有好結果的。」___孫雲曉
懲罰的方式參考以下做法:一段時間內禁止孩子看電視、看電影、玩游戲,踢球、聽音樂、外出遊玩等等。
3.【人格侮辱】盡量使用尊重的言語,不得使用攻擊性或侮辱性的言辭,禁止家長用臟話指責孩子。
4.【對人不對事】「懲罰要對事不對人。父母之所以要慎重使用懲罰方法,就是因為不當的懲罰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巨大的傷害。因此,建議父母們在懲罰的時候要讓孩子明白,您懲罰的只是他的錯誤行為,他仍然是您所喜愛的孩子,如果改正了錯誤,您會更喜歡他。」___孫雲曉
古人說:「教亦多術。」教育孩子沒有什麼固定的模式或絕招,單一的教育方式方法很容易使孩子厭煩,家長最好因地、因時、因人制宜,恰當地選擇,靈活地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方式方法,經常變換教育方式方法,孩子就不會感到厭煩,批評教育才能達到效果。
作者簡介:臧曉芸,女,生於1971年2月,49歲,水瓶座,畢業於西北師范大學英語專業,本科學歷,從事中小學英語教學26年,喜歡閱讀和寫作。每天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
④ 《壞小孩》
6.27星期六雨天22:55
昨天把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看完了。
先用一句話總結:
我個人認為,導演辛爽的《隱秘的角落》影視劇的創作是高於紫金陳其原著小說《壞小孩》的。
《壞小孩》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張東升與老婆徐靜婚前辦了財產公證,若是離婚,他必須凈身出戶。於是他在挽回無望後生了殺心。先是帶岳父母爬山製造意外死亡。旅遊淡季,景區無人,從高處墜落必死無疑,無人證無物證,最終僅憑張東升一面之詞,以意外結案。再是偷換徐靜的美容膠囊,在膠囊內下毒,隨後他為自己製造不在場證明,去了山區支教,半個月後,徐靜吃到有毒的膠囊,於是在行車過程中毒發身亡,形成猝死假象。徐靜事發死後,張東升第一時間趕回處理其屍體,將其火化,毀屍滅跡,警方無法屍檢,又一次無人證無物證,即使警方對張東升有所懷疑,最終也只能以無頭案處理。
書中發現張東升罪行的是朱朝陽、普普和丁浩(劇中改為嚴良)。
普普和丁浩從孤兒福利院逃出來的原因,在影視劇中有所隱晦,書中寫的是福利院的院長會猥褻兒童,普普和丁浩不忍其侮辱虐待才逃出來的。
朱朝陽留宿普普和丁浩,交談中得知他二人近年來的遭遇,感到同情。同時,因朱朝陽在學校沒朋友總是孤單一人,此時有普普和丁浩二人關心陪伴,他內心感到開心。小說中,普普的母親和弟弟是被其父親殺害,父親獲罪入獄被判死刑,但普普一直相信父親是被冤枉的。於是三人約好同去爬山,為普普拍些照片,好在普普父親祭日時燒給他看。因此誤拍了張東升殺人現場,有了其殺人罪證。
正當三人不知拿這視頻如何是好時,普普決定,拿這視頻去和殺人犯做交易,讓他買下視頻。朱朝陽暗自思忖,他內心極不願意去和殺人犯做交易,在他看來,這是一件有很大風險的事情,報警是最好的處理辦法,可是轉念一想,普普和丁浩都是殺人犯的孩子,是人們眼中的「問題少年」,若是自己不同意,他二人將來生活不定,來找自己麻煩、坑上自己怎麼辦,我又無法養他們,況且我與他們交情不錯,我也不願意看到他們流離失所被送回福利院,如此種種,最後,朱朝陽同意了普普的建議,決定幫他們一起和張東升做交易。
交易過程中,朱朝陽漸漸成為三人的核心。張東升騙他們三十萬准備好了,邀三人去其新家交易。朱朝陽和普普空手前去,留個子最高心思卻最單純的丁浩帶著相機在家中等待消息。張東升發現僅二人前來,又聽普普說若是他們出了事第三個人便會拿著相機去報警。張東升無計可施,只好坦誠自己並沒有錢,請他們寬限時日。朱朝陽答應其要求,便想要馬上離開,卻在交談過程中意外發現玻璃茶幾下隱藏著一把長長的匕首。朱朝陽將匕首拿起放進自己的書包中。這下,朱朝陽心中明白張東升這個人狡猾奸詐不可輕信。
後來,張東升的確籌到了三十萬。可此時,朱朝陽的內心發生了琢磨不清的變化。
這變化可能要從少年宮的一場「意外」說起。
普普也許因為和朱朝陽同病相憐,所以她格外想替朱朝陽出口惡氣。一日,三人同約去少年宮玩兒。不巧遇到朱晶晶,朱朝陽同父異母的妹妹。普普獻計,狠揍朱晶晶一頓,讓她漲漲教訓,以後不敢再欺負朱朝陽。朱朝陽內心掙扎一番,抵不過心中怨懟,最後欣然同意。三人尾隨朱晶晶來到六樓。趁其上廁所之際攔截住她,將其拖到六樓拐角偏僻之所,本來朱朝陽是不用出面的,他只需要遠遠看著就行,可是不巧他意外被朱晶晶發現,於是朱晶晶便揚言要告訴她爸爸朱朝陽欺負她,讓她爸爸再也不許見他,此言一出,朱朝陽火冒三丈失去理智般抱起朱晶晶將其放倒在陽台窗戶框上,威嚇她閉嘴向他道歉,可是朱晶晶不依不饒始終狂言狂語,最後朱朝陽不假思索地將朱晶晶推下六樓陽台。
至此,朱朝陽第一次過失殺人。
事後,他有後悔有對父親的愧疚有良心上的不安。可是又一件事情的發生,讓這一切消失殆盡。
其父朱永平的老婆王瑤懷疑殺害自己女兒的兇手是朱朝陽。她直沖沖地撞上朱朝陽,逼其承認是他殺害了她的女兒,朱朝陽見王瑤氣勢洶洶目露凶光一時也怕了起來,便東竄西逃,此舉更加使王瑤認定兇手就是朱朝陽。見朱朝陽死不承認,王瑤便派人去他家潑大便,還在路上潑了朱朝陽和其母親。朱朝陽本以為父親朱永平會向著自己,譴責王瑤,結果其父也跟王瑤一樣懷疑是自己殺害了朱晶晶,假意地對他噓寒問暖,暗地裡卻用手機錄音器錄下他二人的對話,想藉此抓住其罪證。從那一刻起,朱朝陽的爸爸在他心中已經死了。就在那一刻,朱朝陽真正地起了殺心。
朱朝陽要求張東升替他殺了朱永平和王瑤。
這一要求起初令普普和丁浩十分震驚。他們努力勸慰朱朝陽,想打消他弒父的念頭。可朱朝陽怨念已深,非如此不解其恨。小說中普普喜歡朱朝陽,所以她很快被朱朝陽說服,改為支持他的決定。普普和朱朝陽最後一同勸服丁浩。
朱朝陽已經計劃好了一切。朱晶晶忌日,朱永平和王瑤必定會一同去墓地。正值暑夏,他們一定會趁著清晨涼快時動身。所以,朱朝陽要求張東升在那天的那個時刻實施殺人計劃——下毒——即張東升殺害其老婆的手段。
張東升本是極不願意再殺人,更不願意被三個小孩脅迫殺人。可是,若他不配合,朱朝陽便會立馬將相機交給警察。如此一來,他好不容易得來的安穩生活就不復存在了。本來,張東升也掌握了朱朝陽的把柄——因為朱朝陽要求其替他殺人時不得不告知內中原委,由此張東升獲悉朱朝陽過失殺人的事實——他本可以和朱朝陽相互制衡,再也不必怕他的威脅,可是朱朝陽等人未滿14周歲,即使犯罪也無須坐牢,朱朝陽本人深知這一點,便以此要挾張東升,若是其不配合那就魚死網破。張東升再三思量,也只好自認倒霉,默認了他的計劃。
那天清晨,荒涼的墓地走來了一男一女,他們是朱永平和王瑤。不一會兒,墓地中又走來了一男一女,這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小女孩,他們是丁浩和普普。普普首先騙取朱永平信任,自稱父母雙亡需要賣餅為生,博得同情後,將自製的餅給朱永平嘗嘗,假借需要得到他的反饋知道自己做的好不好吃。朱永平毫不猶豫地吃了,很快毒發,倒地抽搐,這時普普丁浩大聲呼喚遠處的王瑤,待其走近,丁浩趁其不備,從脖頸處扎入針管,同樣很快地倒地不起。這時張東升從林中走出,他負責處理屍首。他將死者抬入土坑中,扒掉死者身上所有錢財衣物,劃花死者臉部肌膚,隨後掩埋,返回途中又將死者車中財物一卷而空,以此偽造搶劫殺人案。
荒涼的墓地,除了死者和張東升等人來過,再無其他。
一切都結束了。張東升是這么以為的。普普和丁浩也是這么以為的。
朱朝陽可不這么認為。
他還有事情沒有完成。
朋友們,別忘了他的日記。
朱朝陽一直在偷偷地寫他的日記。
影視劇中也出現了朱朝陽偷偷寫日記的場景,可是日記內容始終無人知曉。然而小說中,朱朝陽的日記內容在結尾處終於公之於眾。
這一日,朱朝陽與張東升約好,做最後一次交易,將相機交予他。在出發前,朱朝陽用一張新的儲存卡置換下了相機中那張舊的儲存卡。
普普和丁浩一直居住在張東升的新屋內。所以這一次,三人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現在張東升的面前。
朱朝陽等人與張東升對面而坐。
朱朝陽將相機交與張東升。張東升取出儲存卡,將其掰斷,然後問道,「你們有沒有復制過裡面的東西?」三人都斬釘截鐵地回答,「沒有。」張東升知道這三人裡面丁浩最單純可信,看他一臉篤定地說沒有,他心中暗暗舒了口氣。隨即,他從冰箱里拿出蛋糕,說是要慶祝一下,事情終於結束了,還說,要幫助普普和丁浩辦理戶籍,好讓他們可以讀書,普普和丁浩對張東升投以感激信任的眼神,並一齊道,「謝謝張叔叔!」張東升又問,「還是老樣子?普普和耗子喝可樂,朱朝陽喝果汁?嗯,我去拿!」很快兩杯可樂,一杯果汁放到了他們的面前。普普和丁浩很快地接過手便喝了起來。而朱朝陽也拿起果汁喝了起來,只不過,他喝一口便咳嗽一聲喝一口咳嗽一聲,「我去上個廁所」,隨後他喝了一大口果汁含在嘴裡去了廁所。沒有兩分鍾,突然丁浩肚子痛起來,躺在沙發上抽搐不已,普普著急忙問怎麼了,張東升也緊張兮兮地樣子關切道,「會不會是盲腸炎犯了……」話音未了,普普的肚子也痛了起來,此時朱朝陽從廁所出來,緊隨其後,朱朝陽也如耗子和普普一樣,腹痛難忍倒地抽搐至一動不動沒了聲息。張東升眼瞧奸計得逞,正待放鬆時,脊背中傳來刺骨的冰涼,一下兩下三下,很快地,張東升就沒了意識倒在地上再也動彈不得。空氣一下子安靜了,立在那兒的正是手握長長的匕首的朱朝陽。他鎮靜了一會兒,立馬進入後續的毀滅物證的工作——他將匕首拿去浴室沖洗擦乾用干毛巾包住,先是放在張東升的手裡握了握,又放進丁浩手中握了握;他迅速將果汁倒進便池中沖掉,將空的果汁瓶洗干凈放好,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可樂,同另外兩杯可樂一起置於茶幾上;將掰斷的儲存卡置於瓶中扔出窗外——一切准備妥當,他本想從門口出去,可門被張東升安了電子鎖,索性朱朝陽便扒在窗戶沿上向外呼救,引來居民報警,於是他被帶到了警局。
葉軍(葉馳敏的父親)詢問其案發過程,朱朝陽是這樣描述的:
我們有他殺人的證據,普普想要挾他買下視頻……他騙我們,他想殺我們滅口……他們喝了,我沒喝我吐了……耗子抽出那把匕首殺了他……
葉軍問他,「你為什麼沒喝可樂?」
「我有本『長高秘籍』,上面說喝碳酸飲料長不高,所以我就沒喝,我就吐了……」
整個回答,都是斷斷續續,前言不搭後語。
葉軍同情這個孩子,知道他剛經歷了這么恐怖的事情,一定受到了驚嚇,還沒緩過勁兒來,便不再追問。
朱朝陽告訴警察,「我有記日記,你們不信,可以去查我的日記。」警察果然在其家中卧室的書桌上發現了一本「長高秘籍」,在其書架上找到了他的日記。
任何一個看了他的日記的人,都會「明白」這一系列的「意外事件」是怎麼回事。
朱朝陽的日記內容大概是從半年前開始的,一直到最近的暑假。裡面十分詳細地記述了他的日常生活及整個心路歷程。在日記中,朱晶晶是被丁浩推下樓的;朱永平和王瑤是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普普脅迫下的張東升毒害的。總之,日記中,一切的事件圍繞著朱朝陽,可朱朝陽始終是間接責任人,不負主要責任。
這本日記,令嚴良(劇中的退休警察)對朱朝陽感到懷疑。他偷偷撕下日記一角拿去請人做筆跡堅定,結果是——這本日記是近兩個月內寫成的,而並不是如日記本上的日期那樣從去年開始的——這個結果令嚴良感到震驚。
一切都不言而喻。
朱朝陽的日記不是寫給他自己看的。
他是寫給警察看的。
可是他是怎麼預料到張東升即使得到儲存卡也依然會殺人滅口呢?
嚴良心中有不少謎團,可是他在猶豫,要不要繼續追查下去,還是就這樣,讓他重新開始吧?!
小說看完了,我還是有個疑問:
朱朝陽既然預料到張東升依然想殺人滅口,他本可以提前提醒普普和耗子,讓他們不要相信張東升不要繼續住在他家,可是他沒有這么做,這是為什麼?很可能的解釋是,朱朝陽和張東升的想法其實是一樣的。只要有一個知道真相的人存在,他就睡不了一個安穩覺,他就永遠無法重新開始。普普和耗子還有張東升都是不確定不可控因素。他們的存在就是對朱朝陽的威脅。可是我又在想,如果那天在張東升家裡他的行動失敗了呢?那麼他自己很有可能被張東升殺掉,這個結果朱朝陽沒想過嗎?不!他想過!所以它還有一份儲存卡,那張舊的儲存卡!那是他最終的籌碼,那是能保證他生命不受威脅的保障。也就是說,即使那天他殺不了張東升,張東升也殺不了他。所以,自始至終,普普和丁浩的結局都是註定的。
朱朝陽是第二個張東升。
——————
小說文筆真的一般,很口水。
但它的故事是比較新穎獨特巧妙的。
《壞小孩》給人的想像空間很窄,因為幾乎一切到最後都是透明的。一目瞭然。
而《隱秘的角落》則不然。它借用笛卡爾的故事引出現實與童話的對立,以這一道選擇題貫徹始終,向觀眾發問,你到底要相信什麼?是現實還是童話?
影視劇中那麼多的細節補充,那麼多的留白,那麼多的模稜兩可,就是想要留給觀眾自己想像的空間。你是什麼樣的,世界就是什麼樣的。你相信什麼,事實就是什麼。
然而,事實並不等於真相。
所以,你要真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