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製作樹葉標本
一、一本書,要求不要有塑膠封面的,最好就是普通紙簡裝的,如圖。
❷ 怎樣製作樹葉書簽
葉脈書簽製作方法
1、選擇葉片。 選擇葉脈粗壯而密的樹葉。一般以常綠木本植物為好。如桂
花葉、石楠葉、木瓜葉、桉枝葉、茶樹葉等。在葉片充分成熟並開始老化的夏末
或秋季選葉製作。
2、用鹼液煮葉片。鹼液的配置:按1升水計算,碳酸鈉(大蘇打)70克,氫氧
化鈉50克(以上兩種葯品化學品商店有售),也可用石灰水代替鹼液,在搪瓷杯或
沙鍋內將配好的鹼液煮沸後放入洗凈的葉子適量,煮沸,並用筷子輕輕撥動葉子
,防止葉片疊壓,使其均勻受熱。煮沸5 分鍾左右,待葉子變黑後,撈取一片葉
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檢查葉肉受腐蝕和易剝離情況,如易分離即可將
葉片全部撈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盆中,再逐片進行葉肉與葉脈的分離。
3、去掉葉肉。 將煮後的葉子放在手掌上或玻璃板上,用舊牙刷柄光滑處在
葉面上輕輕擦試,受腐蝕的葉肉即可被擦掉,然後在水龍頭下面沖洗,繼續擦試
,直到葉肉全部去掉。
4、漂白葉脈。 將刷洗凈的葉脈放在漂白粉溶液中漂白後撈出,用清水沖冼
後夾在舊書報紙中,吸干水分後取出,即可成為葉脈書簽使用。
5、染色、繪圖、寫字。 用紅、藍墨水或其它染色劑染成你所喜愛的顏色,
亦可在上面作畫、寫字,最後繫上絲線即成。
但是比較復雜,需要很多材料的,我是這么做的。
❸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學會感知他人的情緒變化,初步地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2、培養小朋友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著重讓幼兒畫笑、生氣、哭、愁的表情,難點是畫愁的表情幼兒難描繪來。
活動准備
四張不同表情的臉譜(笑、生氣、哭、愁),貼絨五官的紙片四套。
活動過程
1、翻到教材第12頁,引導小朋友觀察畫面。提問:
(1)看到圖一上的兩個小朋友的表現時,教師的表情又會怎樣?
(2)看到圖二上的兩個小朋友的表現時,教師的表情又會怎樣呢?
(3)看到圖三上的三個小朋友的表現時,教師的表情會怎樣?
(4)看到圖四上的兩個小朋友的表現時,教師的表情會是怎樣?
然後請小朋友根據提問並結合教材,給圖上的老師畫上適當的表情。
教師巡迴指導,對畫的不正確的小朋友予以糾正,並引導幼兒了解這種表情與某種心情的關系,認識某種表情特症時,一定要抓住主要的典型特徵。
小結:人笑的時候,眉毛彎彎的,眼睛眯眯的,嘴角向上翹。
哭;表示人很難過、傷心、痛苦,哭時,眉、眼角、嘴角向下彎。
生氣:表示人很不高興、憤怒。生氣時,皺眉、瞪眼、撅嘴或咬牙等。
焦急:表示人遇到急事。焦急時,皺眉、皺鼻,有時還跺腳。
2、教師做出幾種表情,如高興、生氣、悲傷等。讓小朋友判斷教師做的是什麼表情?
3、教師讓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在家裡的行為是否引起父母的不同表情。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4、游戲:拼臉譜,培養小朋友敏銳的觀察力。
(1)將小朋友分為四組,每組小朋友分拿一套五官的紙片。
(2)游戲開始,小朋友先觀察本組表情臉譜是什麼,記住各器官的特徵。
(3)發令後,每隊排頭小朋友迅速奔跑,把自己手中的五官紙片擺在活動臉譜上,然後迅速返回本隊,拍第二個孩子的手,直到本組最後一個孩子擺好臉譜,先正確擺好的一組即獲勝。
(4)調換表情臉譜,游戲再次開始。
活動目標:
1.嘗試創造性地運用方形盒子排列組合,感受創意或規律組合帶來的視覺美。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客觀評價同伴的作品。
3.在變廢為寶的活動中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幼兒製作工具:大、中、小廢舊紙盒、海綿膠、kt板、小籮筐
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啟發幼兒想像,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想法?可以放些什麼物品呢?
2.演示課件,初步感受格子牆特點。
師:格子牆的格子們,你們發現有多少呢?幼兒討論回答。師:有很多的格子。大大小小的排列很漂亮。大大小小的廢舊盒子組合在一起,並沒有布置滿全部的畫面。
3.欣賞思考,引導幼兒大膽想像,將抽象的圖形與現實生活中相應的事物聯系起來。
(1)提問:你們從這面格子牆里想到了什麼?
(2)演示課件,展示從格子牆中聯想到的事物。
4.隱性示範,幫助幼兒掌握布置格子牆的要點,進一步展現延續想像格子牆的特點。
(1)出現小部分作品,啟發幼兒思考,這幅格子牆像什麼?格子是按規律大大小小排列。
(2)教師強調要點:從不同角度放盒子的位置,進行大小盒子組合
(3)你們從這幅畫里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了飛馬,我就給飛馬塗上
5.幼兒創作
(1)教師提出要求。選擇大小不一的盒子,幼兒共同合作,在kt板上進行造型組合,邀請老師欣賞,或許會提供一些好的意見,再確定,撕海綿膠,固定在板上。
(2)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發揮想像,引導能力較強的幼兒從不同角度進行想像,豐富畫面。
6.展示作品,分享創作的快樂。
(1)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小組合作完成的作品。
(2)師進行小結,請幼兒將格子牆帶回教室,繼續完善軟裝飾。
中班下學期美術水粉畫教案《小蜜蜂》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 體驗想像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認識和表現小蜜蜂的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下學期美術水粉畫《小蜜蜂》含反思教案吧。
【教學目的】
認識和表現小蜜蜂的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體驗想像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教學要點】
藍紫色與黃色的對比練習感受色彩的和諧美。
【教學材料】
水粉顏料、水粉紙、水粉、橙色卡紙、剪刀、雙面膠。
【教學過程】
1、觀察與比較:
觀察蜜蜂和其他昆蟲有相同和不同點(認識蜜蜂的外形、花紋、色彩、動態、加深兒童對蜜蜂身體特點的認識,便於抓住重點,簡化事物,進行繪畫)
2、聯想與表達:
①說說你對蜜蜂的認識(激發兒童關注大自然和追求美的情感表達,關注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
②小蜜蜂生活在什麼環境中,它周圍有什麼特別的事物呢?(背景用花朵裝飾)
3、作畫提示:
①先表現主題「蜜蜂」,並強調主題應畫大一些,擺放在畫面顯眼的地方
②貼畫背景時,注意大小擺放和疏密關系,使畫面更美觀
③背景選用冷色調進行適當塗色,和主體顏色形成對比
4、作業評賞:
本課作業不僅表現了各個形態各異的蜜蜂,並且充分表現了色彩的美感,通過色彩的強烈對比使畫面鮮明,具有吸引力。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像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慣用水粉拓印的方法,體驗印出的畫面的特殊美感。
2、通過活動促進幼兒想像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與幼兒一同收集各種樹葉,擦乾凈、晾乾、壓平備用。
2、教師製作一幅只有樹乾的畫,備用。
3、為每組幼兒准備:調好的三種顏色的水粉、水粉筆、抹布備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回憶遠足時撿樹葉的情景,引起幼兒興趣。
二、教師示範拓印的方法,提出幼兒應注意的問題。
1、找出葉脈明顯的一面朝上。
2、左手扶住葉子的邊緣,右手拿水粉筆蘸上喜歡的顏色按照一定的方向輕輕地刷,將整個葉片刷滿顏色。
3、兩只手托住葉片,找到拓印的位置,雙手同時向內翻,將有顏色的一面慢慢放在繪畫紙上,用手輕輕的壓一壓葉片。
4、用雙手捏起葉片,放回到紙盒裡。
5、提出注意的問題。
(1)一定要找出葉脈明顯的一面。
(2)用手壓葉片時,不要讓葉片來回動。
(3)一片樹葉只塗一種顏色。
(4)出示只有大樹乾的畫,請幼兒為它添上漂亮的樹葉。
三、幼兒拓印,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選擇不同的顏色拓印。
2、提醒幼兒拓印時注意畫面大的構圖,不要摞著印,以防把畫面弄臟、弄亂。
四、作品展示
將幼兒共同創作的作品「秋天的樹」粘貼在牆面上,大家分享成功的快樂。
中班美術活動——救生圈
活動名稱:救生圈
活動目標:嘗試用繪畫或粘貼的方法裝飾救生圈。
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各種粘貼材料、蠟筆、各色顏料。像救生圈形狀的作畫紙。
活動室布置:收集各種款式的救生圈
活動過程:
一、欣賞
夏天裡,天氣很熱,有什麼辦法使自己涼快?(幼兒泛講)
欣賞活動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導幼兒觀察這些救生圈上的各種圖案花紋。
向幼兒介紹: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涼快,但不能一個人去游泳,必須在大人的帶領下去,並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時也要文明游泳。
二、製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討論製作方法:
1)用蠟筆在救生圈上畫上自己喜歡的花紋與圖案。
2)找自己喜歡的手工紙,剪出各種形狀進行粘貼。
3)用顏料粉刷救生圈的顏色。
三、請幼兒說說自己救生圈的價格
讓幼兒根據救生圈上的花紋或者圖案,進行封閉式數數,數出的總數就是救生圈的價格。找找價格最貴的是哪一隻救生圈。
四、延伸
「動手角」里有許多的材料,明天我們還可以繼續做出各種款式的救生圈來。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會團、搓、壓泥的基礎上,學習壓坑、捏邊的技能,能表現餐具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2.學習按物體的不同大小分泥,培養幼兒獨立塑造的能力。
活動准備
1.圖片:餐具
2.幼兒用橡皮泥、泥工板若干,輔助工具。
教學過程
一、出示小碗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小碗)
小碗有什麼用?
2.如果讓你製作一個小碗,你會怎樣做呢?
幼兒觀察討論製作要點。
二、教師示範製作
1.你們想不想看老師來製作一個小碗呢?
引導幼兒觀察或回憶實物餐具,教師講解示範製作餐具的方法。
2.學慣用團圓、壓坑、的方法捏小碗。
教師:這個小碗,從上向下看,你發現了什麼?
(一個圓圓的凹坑)
要先將泥團圓,用大拇指壓個坑,
其餘四個指頭放在外面,邊捏邊轉動泥,
只要把邊捏的一樣薄就行了。
3.出示盤子
(1)教師:仔細看看這個盤子是什麼樣子的?和小碗有什麼不同嗎?
(圓圓的扁扁的,中間低,邊稍高。)
(2)學慣用捏邊、壓扁、的方法捏盤子。
先把泥團圓壓扁,用大拇指和食指把邊捏的稍豎起來即可。
4.學慣用搓、壓的技能,捏制勺子。
教師:勺子一頭是長柄,一頭是橢圓,是凹的.。
先將泥搓成胡蘿卜形,在粗頭一端用大拇指摁進去即成。
5.學慣用搓的技能製作筷子
將泥分成一樣大的兩塊,搓成一樣長、一樣粗細的兩個長棍。
三、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指導幼兒用團圓、壓坑、捏邊、壓扁、搓等技能捏制小餐具。
四、布置娃娃餐館
將做好的餐具送到娃娃餐館,放到小夥伴面前,請小夥伴吃飯。
一、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養成正確的睡覺姿勢,知道良好的睡眠習慣有利於身體健康。
2、 在用三角折紙的基礎上,探索嘗試用正方形(對角折的方式)、長方形等圖形折被子,提高幼兒間的合作意識。
3、 能在紙內添畫人物形象,激發幼兒的折紙興趣。
二、活動准備:
1、 三角形紙被子步驟圖以及折好的被子範例,課件。
2、 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若干、畫筆、剪刀。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
重點: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知道正確的睡覺姿勢有利於身體健康。
難點: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折出小被子,並在紙內添畫出人物形象。
四、活動流程:
(一)、音樂導入,引導幼兒說己的睡覺姿勢,了解正確的睡覺姿勢有利於身體健康。
1、 欣賞音樂"搖籃曲"你聽到些什麼?有什麼感覺?
師:這是一首搖籃曲,歌曲中媽媽在哄寶寶睡覺,寶寶在媽媽的懷里睡的很甜、很香。
2、 說說自己是怎麼睡覺的?如果你聽到了這首音樂,你會怎麼睡覺呢?引導孩子說出手、腿、身子的姿勢。
師:你們說躺著睡,手腿都放在身體的兩側,這樣會很快就入睡。
3、 那我們一起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誰的睡覺姿勢是正確的?為什麼?出示課件睡覺的娃娃。
教師:所以我們在睡覺時,最好右側身,腿稍微彎曲,不蒙頭睡覺,睡覺時把手放在胸口,不玩玩具、不說話、不吮手指。這樣的睡覺姿勢才會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二)、看步驟圖,用三角形紙,相互討論折出小被子,並添畫上人物形象。
1、剛才小朋友說這個小朋友的睡覺姿勢是正確的,你們看我把他睡覺得樣子用折紙的方式表現出來了,出示折好的小被子,出示小被子步驟圖,請小朋友相互討論我是怎麼折的?
師:誰來說說看我是怎麼折的?
2、那我們一起來試試吧!(投放三角形紙若干、彩筆)然後再添畫上睡覺的娃娃。
3、由折出的幼兒向同伴講解用三角形折小被子的方法,並將折畫好的被子粘貼在前面的展板上,比比誰用不同的紙折出的被子多。
師:小朋友通過自己努力用三角形的紙,根據圖示折畫出了被子,你們的小手真能幹!
(三)、增加難度,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折出小被子,並添畫上人物形象。
1、孩子們,我們再用正方形試試看,(投放正方形的紙)怎樣才能折畫出小被子。那你說說你是怎麼折的?
師:誰來大膽的說說你是怎麼折出來的?這位小朋友將角和角對折,把正方形變成了兩個三角形,我們把這樣的折法叫對角折。現在再來試試吧!
2、那麼,用長方形的紙能不能折畫出小被子,(投放小剪刀)我們再來試試。
師:長方形的紙是怎麼折的,用到了什麼工具?你是怎麼剪的?
(四)展示、欣賞作品。
教師,一起到前面來看看我們的作品,通過我們的相互合作與動腦,娃娃有了這么多不同形狀的紙折畫出小被子,看,娃娃睡的真香啊!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
五、活動延伸:
孩子們,來我們一起把這些被子裝飾的再美麗一些!
六、活動反思:
在設計中,通過課件,孩子們認識了正確的睡覺姿勢,層層遞進,出示範例,先讓孩子們用三角形紙折,再動腦、探索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折疊,在相互合作中折出小被子,用正方形的方法折疊時,了解了對角折,用長方形紙折疊時,孩子們用到了剪刀,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孩子對折紙更加感興趣,活動中的折紙富有了挑戰性和趣味性。
活動目標:
1、用不同的材料設計、製作有趣的垃圾箱。
2、學習運用拍打、捏、推、撕抓等方法進行創作,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3、教育幼兒懂得垃圾不能隨地亂扔,要仍到垃圾箱里,培養幼兒從小要有環保意識。
活動重點:
能使用不同的材料設計、製作、裝飾垃圾箱。
活動難點:
學習運用拍打、捏、推、撕抓等方法進行創作。
活動准備:
1、剪刀,透明膠,彩色面團,切割好的飲料盒,有趣的動物造型垃圾箱圖片。
2、裝飾品材料,如:毛絨條、各種豆子、不同形狀顏色的卡紙、扣子等分別放在盤子里。
3、每個幼兒一個座墊,手工用的透明桌墊,列印出每個幼兒的名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逛街時如果有垃圾應該扔到哪裡啊?
2、討論:
(1)說說垃圾箱有什麼作用?
(2)說說垃圾箱是什麼模樣的?
(3)你見過那些造型有趣的垃圾箱?
二、基本部分。
1、欣賞討論——教師隨著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有趣的動物造型垃圾箱圖片,如:熊貓垃圾箱,並將圖片貼在櫃面上,與幼兒一起欣賞,說一說:
(1) 垃圾箱長什麼樣子?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垃圾箱的主要特徵。
(2) 這些垃圾箱的外形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3) 它們相同的地方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2、教師示範製作垃圾箱——今天小兔子和朋友出去玩,吃了好多東西,又很多垃圾,可是它們找不到垃圾箱了,怎麼辦?我們一起來製作垃圾箱吧!
(1) 出示材料,告訴幼兒用它們來製作垃圾箱。
(2) 選用一種顏色的面團,先將面團撕開,拍打壓扁,然後用面團把飲料盒包裹起來。
(3) 在包時可以用推、拉、捏的方式將紙盒包住,底部可以不包,包到切割口部分可以把面團包進紙盒內。
(4) 將飲料盒完全包好後,說想做什麼動物造型的垃圾箱,說出特徵,再用不同的材料裝飾垃圾箱。
3、創作指導——老師說明要求,請幼兒上桌坐好,先發給幼兒面團和紙盒,教師進行指導,待幼兒快做好後再發放裝飾材料,教師巡迴指導。
4、動物垃圾箱展覽會——製作完成後,老師協助幼兒貼上名卡,並請幼兒將作品擺放在展覽櫃上,組織幼兒座回小墊子上,大家欣賞交流。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真厲害,製作了好多漂亮的動物垃圾箱,小兔子和他的朋友們可以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了,小朋友們也應該向小兔子們學習,如果有垃圾不要隨地亂扔,應找到垃圾箱仍到垃圾箱中去。
活動延伸:
1、將彩色面團、各種紙盒、裝飾品材料,如:毛絨條、各種豆子、不同形狀顏色的卡紙等投放在區域中。
2、生活中引導幼兒將垃圾扔到垃圾箱中。
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將彩色紙撕成小紙片,並粘貼在指定的范圍內。
2、選擇自己喜歡的粘貼方法,裝飾房子,感知美麗的瓦房,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紅黃綠蠟光紙每人三小張,固體膠人手一個。
蘑菇房子範例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的方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蘑菇房子範例):這是什麼?呀!蘑菇房子上怎麼沒有瓦片呀?我們一起來當小工人,做許多瓦片好嗎?
2、學習撕紙的方法。
教師:你們見過瓦片嗎?瓦片是一片一片的,這是一張大紙片,怎樣才能變成一片一片的小紙片呢?
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啟發幼兒用大拇指和食指將大紙片撕成小紙片。
3、幼兒撕小紙片,教師來回觀察指導,鼓勵幼兒用兩種以上的顏色的紙撕,不要撕的太大,也不要撕的太小。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將小紙片裝在屋頂上,了解粘貼瓦片的兩種方法。
教師示範在小紙片反面塗抹糨糊,然後貼在屋頂上,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貼紙片。了解粘貼的粘貼的基本方法。
教師示範先在屋頂上抹糨糊,提醒幼兒塗抹的糨糊不要太多,不要積起來,然後將小紙片一一貼在屋頂上。
5、幼兒貼瓦片活動。鼓勵幼兒選擇一種方法粘貼瓦片,教師觀察指導。
6、展示幼兒漂亮的房子,給每個小朋友的小房子上貼上一顆五角星。
❹ 樹葉怎樣做手工
可以製作葉子書簽
桂花樹葉是最好的選擇。不要太老,太嫩葉不行。
准備一把舊牙刷,一定是沒有捲毛的!否則會把葉脈鉤壞。准備一個刷葉子的容器,底部應是平的,容器里放一點水備用。
桂花樹葉放鍋里煮(時間會比較長),如果可能,在超市買一包食鹼,煮樹葉的時候一起放在鍋里,大約放1/5。(注意:食鹼可能會對鋁鍋有腐蝕)
煮一段時間後,用筷子取出一片葉子,放在容器里,試著用牙刷刷,看能不能刷去葉肉,一直煮到葉肉能刷下。
然後取出葉子,清水沖洗,用牙刷小心刷去葉肉,正反都要刷。刷一片取一片。如果有葉肉不能刷凈,再煮。
葉肉刷凈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用報紙或面巾紙小心包好,放在厚的書里夾著,過幾天就可以了。
❺ 葉子的標本怎麼做
葉子放加了鹼的水裡煮煮,撈出來放涼水裡浸,然後用小刷子,牙刷也行,輕輕刷掉葉肉,就成葉脈標本了。
樹葉標本,就把葉子夾進書里,然後上面放厚東西,壓一晚上,換幾頁再壓。說白了,就是讓書頁吸收葉子的水分。把樹葉放到厚書中壓幾天,等水分幹了,再拿出來塑封就可以了。
1.樹葉的保存注意事項:用餐巾紙把樹葉的水分吸干後可夾在字典或書中,也可存放在通風乾燥處,避免蟲蛀、霉變。2.樹葉標本的製作方法:(1)壓製法 准備一木製標本夾,壓制時要將標本的首尾不時調換位置。為了促使標本迅速乾燥和保存固有的顏色,大約在壓制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後,每天可換烘熱的草紙一至兩次。標本壓好後,用針線裝釘在一張比較堅韌的白紙上,並在右下角貼上標簽,然後裝入標本櫃內,並放些樟腦以防蟲蛀。(2)浸製法 將標本浸在裝有酒精或福爾馬林的標本瓶內即可。3、葉脈書簽製作方法:葉肉遇到腐蝕性液體就會發生腐爛。經過加熱,它會腐爛得更快。葉脈比較堅韌,不容易被腐蝕。因此,可以將一些葉片堅硬、葉脈堅韌的樹葉製成葉脈書簽。工具與材料: 燒杯、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火柴、天平、舊牙刷、鑷子、水彩顏料、彩色絲線、氫氧化鈉、3%雙氧水、桂花樹葉。製作過程:1.把約90毫升水倒入燒杯,在水中加入10克氫氧化鈉,把燒杯擱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煮沸溶液。2.把樹葉浸沒在溶液中,繼續加熱15分鍾左右,用鑷子輕輕攪動,使葉肉分離,腐蝕均勻。3.當葉片變色、葉肉酥爛時,用鑷子取出葉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內。4.從清水裡取出葉片,放在玻璃上,用舊牙刷在流水中輕輕地刷葉片的正面和背面,刷去葉片的柔軟部分,露出白色的葉脈。把葉脈片浸入3%的雙氧水中24小時,使它們變成純白色,再取出葉片,用清水洗凈,瀝去水滴。5.葉脈片放在舊書或舊報紙里壓干。6.取出壓平的葉脈片,待葉脈干透後,用毛筆在葉脈兩面塗上水彩顏料,稍干後再壓平。7.取出塗上顏料的葉脈片,在它的葉柄上系一條彩色絲線,就得到了一張精緻美麗的葉脈書簽了。說明與延伸:1、製作葉脈書簽除了可用桂花樹葉外,還可用珊瑚、楓、桑、椴、楊、榛樹樹葉等。2、加熱時,燒杯必然擱在石棉網上,如直接加熱,燒杯由於受熱不勻會引起破碎。3、用過的葯液可保存在空容器中,以便下次再用,一般葯液可循環使用4~5次。4、如加工處理的葉子過多,可換大燒杯,水和氫氧化鈉應按10%。
❻ 樹葉標本製作方法
1、找到一本書,要求不要有塑膠封面的,最好就是普通紙簡裝的,就像這一本。如圖。
❼ 怎樣製作樹葉標本,都用到什麼材料
製作樹葉標本,需要准備的材料包括有:樹葉、書本、衛生紙
一、首先准備一些樹葉。
❽ 我想做一個樹葉標本,可是怎麼做啊 (越簡單越好)
1.最好采來以後立馬開做,這樣不會破壞原有的色彩。(建議銀杏葉)
2.必須要在水裡泡上五分鍾(馬上)
3.然後就,用攝子夾出來, 別夾的太用力,會留下印子,夾出來之後用吹風機吹乾,要吹得徹底干。
4.把它夾在書里,大約五六個小時(厚一點的書里,其間最好別拿出來)。
然後就完成啦
但是做了標本一定要有個標本框。
我們也可以自己做。
1.可以是相框,也可以是盒蓋。要小一點的,就像糖果盒蓋那麼大(如果你只做一片)
2剪下兩張比樹葉大一點的透明膠或者塑料膜把樹葉夾在中間固定住。
3.將他的背後粘上雙面膠貼在盒蓋上。
4.用塑料膜(透明的)把盒蓋的口子封住。
5.在合蓋的邊沿畫上一些跟樹葉畫風很配的圖案。
那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