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毛貨的製作方法視頻

毛貨的製作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10-01 14:09:27

① 榮陽市有什麼特產

滎陽特產

帽辮
鄭州的滎陽地區是草帽辮的傳統產地。草帽辮又名麥秸辮是農婦利用麥稈掐制的手工藝術品。據《滎陽縣志》記載「草帽辮始於南唐董待衛之女董月英。」《清明上河圖》中有眾多戴草帽的遊人說明了在北宋時期草帽在民間已很普及。民國七年(1918年)編纂的《滎陽縣志》記載「草帽辮每歲出口大宗近復設傳習所改制細辮行且普及。」滎陽草帽辮在國際市場上素有「橋辮」之稱。據記載橋辮最早始於古滎的惠濟橋一帶故此稱「橋辮」。清末民初河南省出品協會名譽總理李星治、名譽會長陳子元曾在雜志上撰文道「橋辮已多次參加巴拿馬賽會在英、美、日本等國享有崇高的聲譽。」

在清朝中葉以前中國還是古老的自然經濟農民掐辮輯帽只是為了自用或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據說新過門的媳婦第一個夏季要回娘家為丈夫拿回幾頂草帽叫做「回奉帽」,這在滎陽民間已形成一種風俗習慣。隨著科技的發展小麥品種的改良麥秸稈逐步由長變短草帽辮的原料匱乏人們不再掐制草帽辮了,草帽由塑料製品代替。草帽及麥秸辮已成為歷史載入史冊。

萬山冬桃

「萬山冬桃」是滎陽市喬樓鎮槐樹窪村自1986年引進種植的桃樹品種, 因生長在海拔較高的萬山,成熟期在大雪紛飛、草木凋零的萬山而得名。

萬山冬桃屬桃子極晚熟品種的一個品系,因成熟期在大雪紛飛、草木凋零的萬山而得名,是種一奇特、罕見的果品。它以核小肉嫩,甘甜清脆而著名,表面微紅色,很耐貯存。萬山冬桃果實厚重,汁多味濃,脆甜可口,外表形神兼備,光澤艷麗,同時又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據測定,萬山冬桃維生素C含量為每百克31.69毫克,是彌猴桃的3.4倍,蘋果的6.3倍;含可溶性物質13.7%,蛋白質17.3%,約是蘋果的86.5倍,含糖13%左右,每百克果肉含胡蘿卜素0.01毫克,核黃素0.02毫克,維生素C6毫克,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被科學家稱為天然保健極品。近年來,我市又通過芽變迭種培育出品質更優,最大單果重量超斤的冬桃衍變新品種——萬山壽桃,再次轟動全國。

萬山冬桃於十月下旬成熟,生長期長,由於萬山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營養積累豐富,含糖量高,口感脆甜,且耐儲藏,在冷庫儲存可保鮮一個月,其中「天王」「十月紅」等品種更是備受人們青睞。目前全市冬桃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年產3000萬公斤以上,「萬山冬桃」除了銷售到鄭州,開封,洛陽等省內城市外,還遠銷到北京、上海、廣州、雲南、貴州、深圳、珠海等大城市並曾專供人民大會堂國宴,是饋贈賓朋好友的佳品。。

目前槐樹窪村已發展種植冬桃1300畝,該村70%的農戶都有自己的桃園,平均畝產鮮桃2000公斤左右,年產量200餘萬公斤。雪花飄飄時節,登萬山摘鮮桃,別有一番情趣。

霸王大蔥
霸王大蔥因植株高(1.3—1.5米)、純度精、產量高、營養豐富而得名,其蔥白長達50—60公分,潔白脆嫩,味道香甜,烹飪熟食,猶有風味,是美食家和名廚眼中的珍品。我市4萬畝大蔥生產基地已經建成,畝產3000公斤左右,畝均收益3500—5000元。

以大蔥種植為龍頭,全市日光溫室反季蔬菜和露地蔬菜(復播)生產基地分別擴展至2.5萬畝、22萬畝,常年產量1.2億公斤。露地蔬菜以鮮、嫩、脆、綠和無公害而名噪全國,引來客商如雲,反季蔬菜更因錯季上市而身價倍增,供不應求。僅種植蔬菜一項,農民年收入即可增加1億元以上。

金銀花
金銀花,分黃、白2種,又名二花、忍冬,是應用廣泛的中葯材,有清熱消毒、補益療風等作用,泡茶常飲,能滋肺養脾。滎陽金銀花種植已有千餘年歷史,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銀花出五指嶺下」的記載,至今仍以五指嶺下為集中產區,且質地最佳。據國家醫葯局鑒定:「五指嶺銀花味濃,清香,為全國之冠」。1958年後,南花北移,在廣武北部和北邙均有種植。

金銀花在「小滿」前後吐苞。優質銀花為青白色,又名尖子,條細皮厚,可沖茶5至7遍,俗稱「貢花」;次質為黃白色,握之身軟,可沖3-5次;三四等的為受雨淋濕與銀苞開放而皮薄的。歷史上金銀花多以鄭、汴、津為集散地。一等經滬、津、廣銷往香港;二等銷漢口、廣東、河北;三四等多銷華北、營口、湖南等地。

河陰石榴
河陰石榴是產於今北邙鄉一帶的傳統優質產品,子粒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平均含糖量11.1%,含酸量0.4%。維生素C含量高出蘋果、梨的1-2倍,果汁含量36-61%,除鮮食外,還可製作清涼飲料。果皮中含有單寧,可作皮革鞣料和絲、麻、棉、毛等染料工業原料。根、葉、花、果均入葯:根皮能驅除絛蟲、蛔蟲;果皮止痢、澀腸,對傷寒、綠膿、結核等桿菌和皮膚真菌都有抑止作用,因此有「獸醫著了急,蒼術石榴皮」之說。

河陰石榴品種很多,以個體大小分,有弧一二、弧三四、魁貨、京貨四種;以果皮顏色分,有銅皮、鐵皮、花皮三種;以籽粒味道分,有甜、酸兩種;以花瓣分,有紅與白、單層與千層等。

河陰石榴籽大、色紅、味甜,落地不沾塵土,籽粒中無核無渣,食之甜汁欲滴,滿腮生津,風格獨特是宴賓佳品。1984年12月,河南省召開的石榴鑒評會上,評選的全省8個石榴優良品種,有河陰的銅皮、鐵皮、軟渣及大紅甜4個品種。銅皮石榴含糖量12.84%,河陰軟渣石榴出汁率91.2%,大紅甜百粒重42.4克,均為全省之冠。據傳:明、清時期,有遠方商賈,在河陰大量收購小石榴,上炕、烘乾、打包,運往北方口外,供牧民泡茶作飲料,人稱「弧二客」(大姆指與食指相對,再加兩個指頭成圓形)。建國後,在石榴集中產區的北邙鄉推廣優良品種,提高質量,擴大種植。

滎陽柿醋
滎陽柿醋是以滎陽柿子為原料,由傳統工藝和現代釀造技術相結合生產的地方名優特產。

據測定,柿醋中除含有柿果中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蛋白質、鈣、鉀等多種營養元素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微量元素叫「單寧」。柿醋中的這種單寧元素不但大量存於醋液中,而且在釀制過程中還和其它元素組合,在醋液表層生成一種叫「醋衣」的物質,這種物質效能非常獨特,可以治療高血壓、寄生菌蟲引起的肚痛和惡性腫瘤。柿醋中的醋酸可以化解血管壁上沉積的血鈣,使血液流通順暢,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滎陽柿醋可以調味增香、幫助消化、消炎殺菌、治療肚痛、降低血壓、護膚美容,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特產。

霜糖餅
霜糖餅是滎陽傳統特產,食葯兩用,馳名中外。霜糖易溶,味甜美,有祛熱、消炎、潤肺、生津之作用,成人常備、乃旅遊途中消暑益友;醫治嬰兒口瘡,尤有特效。建國前隴海線上,往來商賈,路經滎陽、汜水,無不選購霜餅作為饋贈親朋好友之佳品。

功效:性涼,味甜,含雙糖、甘露醇等成分,

治舌干、喉痛、口爛,為夏季消暑解熱、食葯兩用佳品。

霜糖餅的主要原料柿霜,是柿果胚乳中所含「甘露聚醣」滲出後凝成的灰白色粉末,通常每百公斤柿餅打霜1公斤。霜糖餅分「廣糖」、「行糖」兩種:廣糖中間厚邊沿薄,每公斤80片,主銷廣東;行糖薄,每公斤160片,主銷本省。

以柿餅表層的柿霜製成,小圓餅,又稱霜糖餅。其製作方法一般是,先將柿霜篩下,經溶解、熬製成稠漿狀,入模成型,予以烘烤、晾乾而成。

特點:呈棕黃色,片的中心稍凸,呈鏊子面形,無雜質,輕壓一下即可碎開。

滎陽炕餅

炕餅亦稱凍餅、焙餅,其製作方法,是將剛剛出霜、紅中泛白的柿餅經過打霜、上炕,以文火焙45天左右,達到外白內黃、黃中透紅、堅硬如石、水沖即溶的程度。炕餅性溫,有化淤止瀉功能。炕餅裝簍後,內鋪胡葉以防潮,遠銷廣州、香港,並出口南洋群島等地。外商檢驗炕餅,以有無胡葉為地道與否的標准。胡葉產自滎陽南部老廟山,大如手掌,色呈淡黃,網狀葉脈,葉背有毛,質柔不易破。當地群眾以葉柄連成一尺寬二尺長之片張,百張一捆,捆價折小麥1.75公斤。

滎陽柿餅

柿霜餅為柿科植物柿的果實(柿子)製成「柿餅」時外表所生成的白色粉霜,經提純精製而成的片狀圓餅,不含任何添加劑。滎陽水土得天獨厚,所產柿子做成柿餅,肉肥、霜厚、味甜、質佳天下。故有「柿霜餅唯滎陽獨有」之稱。

霜降前後柿子成熟,用旋柿子車削皮、爆曬、捂汗、吹風、出霜,使之軟化、糖化,製成柿餅。柿餅因處理柿蒂的辦法不同分為「毛貨」、「凈貨」兩種:柿蒂外沿剝光者為凈貨,不剝者為毛貨。

柿餅分水餅、灰餅兩種。水餅扁圓,個大、質軟、糖多、味甜、性弱、肉色棕紅透亮,來年天熱易「回霜」;灰餅橢圓,個小、質硬、肉色深褐,甜度稍次於水餅,但耐久貯,適於遠銷。

柿餅食用,甜味持久,夾以核桃仁或花生米,咀嚼起來甜中透香,別有風味。用撕碎的柿餅沖開水飲用,可醒酒,可代茶;用豌豆和柿餅製成豌豆餡,冷涼切塊,以竹扦插食之,涼甜香軟。

柿霜餅性味甘、涼,為清上焦、益脾胃之葯中果珍,治肺熱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瘡、吐血、咯血、消渴等疾病。

「上窟春」酒

「上窟春」酒 《唐·國史補》載: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至穆宗長慶元年(821年),滎陽「上窟春」為天下名酒之一。《中州雜俎》憶,「滎陽之上窟春與郢州之富水……並稱精釀焉。」《民國·重修汜水縣志》稱,「竹川古之三窟村也,原有上、中、下三窟」,可知「上窟春」為滎陽名酒,惜已失傳!

京襄城木耬

京襄城木耬 京襄城木耬構造科學,歷史悠久。木耬作為耩地播種使用的傳統農具,其生產製造方法,約在明朝傳入二十里鋪京囊城村。該村有78戶製作,種類有:中倉耬、霸王耬、棉花耬和獨腿耬等。根據需要和土壤類別,分別採用獨腿、兩腿、三腿、四腿和五腿。行距有五寸,五寸五、七寸三等,使用輕便,不噎耬,價格便宜。

草帽
草帽有手工和機制兩種,成品分黃、白2色。農村製作多採用原色草帽辮,手工縫制,帽呈牙黃色,亦有巧婦以紅、綠、黃、紫顏色染辮,手工縫制花色童帽、女帽,頗受歡迎。

用機器製作草帽,始於二十世紀初,民國元年(1911年),王村鄉梁庄張之銘之子,曾赴山東學制機制草帽。機制草帽先用硫磺、漂白粉熏、漂草帽辮,然後用機器縫制,產品在當地供不應求。民國13年(1924年),滎陽、須水、二十里鋪、趙村、祥營、汪溝有草帽加工廠11家,年產草帽22.7萬頂。

這些廠家製作的草帽式樣隨時代風尚而異:一種是普通型,折彎不斷,攜帶方便,用工簡單,價格公道,行銷全國,歷久不衰;另一種是禮帽型,凹頂,平煙、硬盔、絲綢布里,內襯商標,膠布帽口,清綢帽箍,造型美觀,工藝精湛,色澤牙白,選料精細(為破莛辮),俗稱「洋草帽」,深受官僚、富豪、巨賈及教授、學者的歡迎,主銷國內各大城市,並出口美、英、法、日等國。抗日戰爭時期,草帽銷路呈滯,產量銳減。建國後,草帽製作工廠除草帽外,亦製做提籃、桌墊、椅墊、炕席、門簾等精巧玲瓏的裝飾品,花色品種多達100多個,滿足了國內外市場需要。

滎陽柿子
滎陽柿子源遠流長,久負盛名。明《農政全書》記載,「今三晉澤沁之間多柿,細民干之,以當糧也」,清《乾隆·滎陽縣志》稱,「今滎(陽)蚩蚩之眾,為資生口食計,種柿者十之九,棗梨者十之一「。滎陽柿樹不僅栽植廣,而且產量高。

滎陽柿子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因種植歷史悠久、面積大、產量高、品質佳、品種豐富而名揚中外,有「滎陽柿子甲天下」的美稱。其果肉金黃,透亮柔軟,含糖量高,鮮嫩脆甜。主要集中在我市南部丘陵山區種植,面積約為10萬畝,130多萬株,年產量3000—5000萬公斤,其延伸產品柿餅、柿脯、柿霜糖、柿蜜酒、柿子醋、柿子醋飲等暢銷國內並出口至日本及東南亞。

② 經玉雕大師之手翡翠就能價值百萬別太天真了!

「玉雕大師」這個職業似乎天生就自帶光芒,他們技藝精湛、巧奪天工,甚至是化腐朽為神奇!這些都沒錯,但可別以為只要經他們之手你的翡翠就價值飆升!決定每一件翡翠成品價值的其實是他!

所以,我們關注著玉雕大師的同時,可千萬不要忘記這默默工作著的翡翠拋光師啦!

【老王論翠】老王,雲南愛翡愛翠珠寶創始人

③ 手辦為什麼都特別貴!!!!

首先要明確一點,既然手辦是藝術收藏品,價值就不能僅僅根據生產成本來計算,願打願挨的事啊
先說說官方定價,一款手辦的誕生需要經過很多步驟,其中主要花錢的地方:
1.購買原型版權,越知名的角色越昂貴;
2.請原型師設計製作原型,同上條;
3.製造模具(量產的手辦模具在翻模一兩百件後就會因為細節損失而需要更換),而且現在都是模塊化生產,手辦造型越復雜,分組構件越多,成本就越高,很多組件都沒有復用性;
4.上色(需要純手工完成),噴漆;
再就是實際價格,雖說可以官方預訂,但是能以實價入手的畢竟是少數,大都是日後補入,而實際成交價又會受到這些影響:
1.產量,很多手辦都是限量生產,翻制出幾百套手辦後就把模具銷毀,其實這就是絕版了,雖然可能日後會再版,但對於有愛的人來說,價格高漲也是常事;
2.實際質量,在決定量產前,一款手辦通常會以GK白膜形式在WTF會展之類的進行預展示,買家就通過這來決定是不是需要預訂,這樣的原型一般都是原型師手工製作,那是相當精良。如今手辦基本上也都實現了MADE IN CHINA,而手辦的生產過程中手工環節比較多,所以常常會出現原型相當精緻,但量產之後與原型差距比較大的情況,這時就會有大量手辦滯銷,而亞馬遜這樣的網站就會打折出售,最高的時候還遇到過二三折,這時候就是所謂的白菜,譬如奸笑的楪祈,亞馬遜上賣過60%;
當然也有原來不被看好,結果發售後獲得意外好評的手辦,因為生產廠商是根據先期預訂來決定產量的,所以這時候就會出現有價無市,一貨難求的情況,價格就會被炒得很高,譬如之前的刀子,官價600,半月後已經炒到了1K多;
3.還有人工炒貨的,天朝特色啊,這個也有,水太深咱就不細講了,譬如,據一個日本哥們兒說,他一兄弟從日本回國探親,結果那段時間秋葉原的手辦市場價格就穩定了。。。
不曉得有沒有幫助

④ 怎樣辨別綠松石的毛貨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 綠松石毛料的一些基礎知識!也希望喜歡DIY自己買原材料自己製作的石友們能少走一點彎路!(御尚坊綠松石)

所以說石頭會騙人啊,賭石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御尚坊綠松石)

⑤ 中葯三七的種植方法

三七具抗疲勞、耐缺氧、壯陽、抗衰老、降血糖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滋補強壯作用。那中葯三七怎麼種植?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中葯三七的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中葯三七的種植方法

一、形態特徵

三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公分。主根肉質,多呈短圓錐形。根莖短粗,俗稱“羊腸頭”。地上莖直立,光滑無毛,單生,不分枝,有縱條紋。掌狀復葉3-6片輪生莖頂,具長柄;小葉3-7片,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5公分,邊緣具細鋸齒,兩面脈上有剛毛。傘形花序單生於莖頂,花多數,兩性,初開時黃綠色,盛開時白色;花萼、花冠各為5枚。漿果腎形,成熟時鮮紅色,內有白色種子1-3粒,多為2粒,扁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一年生三七隻有1張掌狀復葉;二年生有2-3張掌狀復葉,每張由5-7片小葉構成,開始抽薹開花;三、四年生三七一般生3-5張掌狀復葉,每張多數由7片小葉構成,少數多達9片小葉。五年以上的三七,復葉數可達6張。各年生掌狀復葉的多少受生長發育條件影響,營養充足,發育條件適宜,掌狀復葉數多。

各年生三七,在產區是2-3月出苗,出苗期10-15天。三七出苗後便進入展葉期,展葉初期莖葉生長較快,通常15-20天株高就能達到正常株高的2/3,其後莖葉生長緩慢,隨著萌發出苗一次性長出,一旦形成的芽胞成長出的莖葉受損傷,地上就無苗。

三七種子具後熟性,保存在濕潤條件下,才能完成生理後熟而發芽。種子發芽適溫為20℃左右。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的壽命為15天左右,種子一經乾燥就喪失生命力,因此,宜隨采隨播,或層積處理。

二、環境條件的要求

1、土壤要求

三七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范圍廣,但過黏、過砂以及低窪易積水的地段不宜種植。忌連作。因此,選擇中偏酸性砂壤土、排灌方便、具有一定坡度、十年內未種過三七的地塊,最佳為新開墾的生地。PH值為5.5-7.0較好。為了保證能生產出優質三七,還必須考慮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和農葯殘留量是否超標。

2、光照要求

三七屬喜陰植物。喜冬暖夏涼的環境,畏嚴寒酷熱。三七對光敏感,喜斜射、散射、漫射光照,忌強光。生長要求一定的蔭蔽條件,三七對光照的要求通常為自然光照的8-20%之間,光照超過20%則三七不能正常生長。光照過弱,植株徒長,葉片柔軟,主根增長緩慢,容易得病;光照過強,植株矮小,葉片容易灼傷。因此,三七的栽培過程中必須人為搭建蔭棚,以滿足三七對光照的要求。

3、溫度要求

三七在夏季氣溫不超過35℃,冬季氣溫不低於零下5℃,均能生長,生長適宜溫度18-25℃。出苗期最適宜氣溫20-25℃,土壤溫度10-15℃,零度以下持續低溫會對三七苗產生凍害,生育期適宜氣溫20-25℃,土壤溫度15-20℃。氣溫超過33℃以上,持續時間較長,會對七苗造成危害。

4、水分要求

苗床土壤水分要求常年保持在25-30%之間。土壤濕度低於20%,三七植株會出現萎蔫;土壤濕度低於15%,三七種子不會萌發。

5、海拔

如果以生產三七紅籽為主要目標,同時兼顧地下部分的產量則選擇海拔1300-1600米的溫暖中山低平壩區較為適宜。如果以生產地下部分為主要目標,則選擇海拔1600-1800米的溫涼山區或半山區為宜。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或砂壤上。農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類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塊選好,要休閑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公分,促使土壤風化。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鋪草燒土或每畝(667平方米)施石灰100公斤,作土壤消毒。最後一次翻地每畝(667平方米)施“海狀元818”海藻有機肥2000公斤或充分腐熟的廄肥5000公斤,“海狀元818”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2-6-12)80公斤,整平耕細,作畦,畦向南,畦寬1.2-1.5米,畦間距50-150公分,畦長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公分,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攔擋,以防畦土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1)選種及種子處理

每年10-11月,選3-4年生植株所結的飽滿成熟變紅果實,摘下,放入竹篩,搓去果皮,洗凈,晾乾表面水分。用“海狀元818”拌種劑50倍液或“澳洛珈”海藻精100倍液浸種10分鍾消毒處理。三七種子乾燥後易喪失生命力,因此,應隨采隨播或採用層積處理保存。

(2)播種

用工具劃印行,以行株距6×5公分進行點播,然後畝(667平方米)均勻撒一層“海狀元”有機無機海藻復混肥與菌土,播種後用菌土覆蓋,(菌土的製作:使用“海狀元818” 海藻微生物菌肥20-40公斤或“海狀元818” 海藻重茬劑10-40公斤與干細土50-60公斤混合均勻而成),畦面蓋一層稻草,以保持畦面濕潤和抑制雜草生長,每畝(667平方米)用種7-10萬粒,摺合果實10-12公斤。

如播種澆水後採取覆蓋銀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顯的增產和良好的保水節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

天氣乾旱時,應經常澆水,雨後及時排去積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齊後進行,後2次分別在5月、7月進行,每次每畝(667平方米)隨水追施“海狀元818”膏狀海藻肥8公斤加“海狀元818”海藻生根劑500克。

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據不同季節的光照度變化加以調節。三七育苗一年後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邊起苗、邊選苗、邊移栽。起根時,嚴防損傷根條和芽胞。選苗時要剔除病、傷、弱苗,並分級栽培。

三七苗根據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級:千條根重2公斤以上的為一級;千條根重l.5-2公斤的為二級;1.5公斤以下的為三級。

移栽行株距:一、二級為18×15-18公分;三級的為15×15公分。種苗在栽前要進行消毒,用“海狀元818” 海藻生根劑600倍液浸蘸根部,浸蘸後立即撈出晾乾並及時栽種。

3.田間管理

(1)除草和培土

三七為淺根植物,根系多分布於15公分的地表層,因此不宜中耕,以免傷及根系。幼苗出土後,畦面雜草應及時除去,在除草的同時,如發現根莖及根部露出地面時應進行培土。

(2)淋水、排水

在乾旱季節,要經常淋水保持畦面濕潤,淋水時應噴灑,不能潑淋,否則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別是大雨過後,要及時除去積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發生。

(3)搭棚與調節透光度

三七喜陰,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蔭,棚高1.5-1.8米,棚四周搭設邊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預制行條作棚柱,棚頂拉鐵絲作橫梁,再用竹子編織成方格,鋪設棚頂蓋。棚透光多少,對三七生長發育有密切影響。透光過少,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開花結果少;透光過足葉片變黃,易出現早期凋萎現象。一般應掌握“前稀、中密、後稀”的原則,即春季透光度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為45-50%,秋季氣溫轉涼,透光度逐漸擴大為50-60%。

(4)追肥

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則。一般幼苗萌動出土後,撒施2-3次草木灰,每畝(667平方米)用50-100公斤,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4-5月施一次“海狀元”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2-6-12)每畝(667平方米)用100-120公斤加“海狀元818” 海藻微生物菌肥20-40公斤,留種地塊加施過磷酸鈣15公斤,以促進果實飽滿。冬季清園後,每畝(667平方米)再施“海狀元”海藻有機無機復混肥(12-6-12)120公斤“海狀元818” 海藻微生物菌肥20-40公斤。

(5)打薹

為防止養分的無謂消耗,集中供應地下根部生長,於7月出現花薹時,摘除全部花薹,可提高三七產量。打薹應選晴天進行。

4.病蟲害防治

(l)立枯病

為害幼苗。2-4月開始發病,低溫陰雨天氣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①結合整地用雜草進行燒土或每畝(667平方米)用1公斤氯硝基苯作土壤消毒處理;

②施用“海狀元”海藻微生物菌肥、“海狀元818”海藻有機肥或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增施磷鉀肥,以促使幼苗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

③用“海狀元818”拌種劑50倍液,或“澳洛珈”海藻精100倍液嚴格進行種子處理;

④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用石灰消毒處理病穴,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噴灑,5-7天噴1次,連噴2-3次。

(2)疫病

為害葉。5月開始發病,6-8月氣溫高,雨後天氣悶熱,暴風雨頻繁,天棚過密,園內濕度大,發病較快而且嚴重。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園後用2波美度;

①的石硫合劑噴灑畦面,消滅越冬病菌;

②發病前用“海狀元818”植物衛士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

③發病後用乙膦鋁錳鋅700-800倍液與“海狀元818”植物衛士800倍液混合噴霧,每隔5-7天噴1次,連噴2-4次。

(3)蚜蟲

為害莖葉,使葉片皺縮,植株矮小,影響生長。

防治方法:用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噴殺。

(4)短須蟎

又稱紅蜘蛛。群集於葉背吸取汁液,使其變黃、枯萎、脫落。以6-10月份危害嚴重。花盤和果實受害後造成萎縮、干癟。

防治方法:

①清潔三七園;

②3月下旬以後噴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每隔7天,連噴2-3次;

③6-7月發病盛期,噴20%三氯殺蟎碸800-1000倍液。

四、採收加工

1、採收

三七一般種植3年以上即可收獲。在7-8月開花前收獲的,稱為“春七”,質量較好,若7月摘去花薹,到10月收挖更好。12月至翌年1月結籽成熟采種後收獲的質量較差,稱為“冬七”。收獲前1周,在離畦面7-10厘米高處剪去莖稈,收獲時,用鐵耙挖出全根。

2、加工

將挖回根摘除地上莖,洗凈泥土,剪去蘆頭(羊腸頭)、支根和須根,剩下部分稱“頭子”。將“頭子”暴曬1天,進行第一次揉搓,使其緊實,直到全乾,即為“毛貨”。將“毛貨”置麻袋中加粗糠或稻穀往返沖撞,使外表呈棕黑色光亮,即為成品。如遇陰雨,可在50℃以下烘乾。

三七栽培技術

選地:三七多系家種,栽培土地宜選擇向陽山坡。土壤一般以沙質黑壤土為佳,灰土次之,紅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選地是引種三七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選海拔700—1500米、東陽、坡度10—20度的山坡。海拔400米以上的低山區或丘陵平原地區,病蟲害比較嚴重,而且葉片常出現早期脫落現象。經驗證明,宜選陰涼通風,最好西面有高山遮陰的山坡為好。

搭棚:搭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木柱、木橫梁結構的天棚,即用木條、竹條構成,棚高5.5—6尺。另一種是木柱鐵線結構的天棚,即用鐵絲代替橫梁,柱距8尺左右,每畝需木柱120—130根,棚的作用主要是調節光照和溫度。根據不同季節和溫度的高低而進行調整,春季日光投射的角度小,光較弱,可以稀蓋,一般透光度可為65%—75%,以後隨光照的增強和氣溫的升高而逐漸加密,一般北坡直射光少,可蓋稀些,南坡光強可蓋密些。

作畦:作畦一般需順坡向作畦,以利排水和田間操作。畦寬為1.8—2尺,畦高5—6寸,畦長可隨地形而定,溝寬1尺,畦面呈魚背形。作畦後,於畦面每畝施基肥30—50擔,基肥的比例為牛糞70%、草木灰30%。若有磷肥(過磷酸鈣、骨粉)再加30斤左右。基肥必須腐熟後施用,均勻撒布在畦面,與土壤充分混合。

選種播種:選三四年生三七所結的果實中成熟和飽滿的種子,在冬季10—11月間,隨采隨播,播後用以肥料混合之火土覆蓋一層,上面再蓋草皮一層,促進其種子發芽。採用點播方式,行株距為3×2寸或3×3寸,每畝需種28—32萬粒,覆土4—8分厚,稍壓後再覆蓋一層稻草(稻草要切成2—3寸小段,用石硫合劑消毒),以防止雜草生長和水分蒸發,又可防止陰棚漏雨打爛畦面,影響幼苗生長。覆蓋厚度為0.3—0.5寸,覆蓋畦面約80%。

易地移植:三七在苗床生長一年後(俗稱“籽條”)必須易地移植。移植的新地須與苗床用同樣方法整理,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間進行。將苗床的“籽條”掘起,剪去莖葉,俗稱“棵子”放入穴中,施以混合肥一撮,覆蓋本土寸許,按7×6寸或8×6寸行距開溝,溝深1—1.5寸,栽苗時,使苗與溝底呈20—30度角,邊栽邊蓋土,厚度以不露出芽頭為准,不宜太厚,再蓋約0.3—0.5寸厚的碎草,以不見土為原則。

調整天棚:天棚透光度大小,對三七生長發育有著密切關系,透光度過小,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開花結果也少;透光度過大,葉片變黃,易出現早期凋萎現象。一般春季透光度為60%—70%,夏季稍小為45%—50%,秋分後氣溫轉涼,透光度可逐漸擴大為50%—60%。

除草追肥:不論一年或兩年以上園地,必須做到見草必除。施肥每年至少4—5次,多則7—8次,約每隔1—2個月追肥一次,第一次約施草木灰150斤、草皮灰500斤,在出苗達70%時進行。第二次在4月份左右,展葉時,每畝施混合肥200斤(牛骨粉30斤、過磷酸鈣50斤,發酵後施用。)第三次在5月份,施混合肥200斤。第四次在7月份,施綠肥(將綠肥切碎漚制發酵),將發酵好的綠肥均勻撒布畦面。

冬季護理:主要是清除殘葉,稀疏圍籬(調整透光度為70%—80%),全面消毒一次(天棚、地面、圍籬全面用0.2—0.3度石硫合劑消毒),目的是為了調整棚內溫度、濕度和減少越冬病蟲。然後於畦面再撒混合肥1000—2000斤。

閱讀全文

與毛貨的製作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